全鄉振興發展大討論總結材料
時間:2022-04-26 09:02:18
導語:全鄉振興發展大討論總結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凝心聚力推進贛南蘇區振興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我鄉召開了“三送”干部與村干部代表會議,開展了“振興發展—我怎么看怎么干”大討論,同時傳達了上級文件精神。旨在把參與討論的過程變成黨員、干部和群眾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過程,進一步攪動思想、解放思想、統一思想,堅定永遠熱愛黨、永遠跟黨走的信念,群策群力,共促振興,形成謀振興促發展的良好氛圍,努力把《若干意見》描繪的美好藍圖變成現實。
討論活動緊緊圍繞著如何調動廣大干部群眾的參與熱情,通過各種途徑獻策獻計,群策群力從而立足自身實際,謀求的發展之路。會議部署了“三送”干部深入農戶家中,積極宣傳“永遠熱愛黨永遠跟黨走”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引導群眾開展“振興發展—我怎么看怎么干”討論,做好梳理和記錄工作,將有建設性和可行性的討論結果形成書面材料,為今后工作的開展提供借鑒。
同時利用“三送”工作中所做的調研和總結材料,制定今后的發展措施。我鄉工作組自開展“三送”工作以來,深入各村小組及農戶調研,了解村情、民情實情。全鄉共有62名干部參與包組聯戶,所有“三送”干部均能按時到崗到位,全鄉“三送”工作真正做到了幫扶農戶全覆蓋。干部幫扶聯系農戶后,及時做好了“民情日記”,全鄉共記錄民情日記450多篇,梳理“民情臺帳”21條,已經解決15條。
在對大討論活動中干部群眾的討論意見進行梳理之后,形成了以下幾點對鄉發展具有極大指導意義,可行性較強的舉措:
一、以對外宣傳為突破口,進一步擴大知名度
積極建設省級環境優美鄉鎮和省級生態村,宣傳“綠色、生態”,打造“油茶之鄉”的美譽,擴大知名度。鼓勵干部積極對外投稿,擴大我鄉影響力。維護好的生態環境,大打生態牌,打造休閑養生基地。利用轄區內的七星望月度假村和贛南樹木園,提高兩個景點的知名度。同時圍繞陡水湖區風景秀美的特點,在沿湖地區建設民居示范點,開展農家樂等生態產業。整體提升鄉的形象。
二、關注民生,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通過爭取扶貧資金,爭取定點幫扶單位的資金支持,自籌等方式解決資金短缺問題。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的經濟發展奠定基礎。
公路建設:建設中洞至李坑公路,中洞至李坑公路全長12.7公里,總投資285萬元,對改善民生,提高村民的生產、生活水平,對旅游開發有重要意義。建設石壁下至李坑公路,有利于“水上漂”農戶運送建材,上岸建房,解決上猶江庫區“水上漂”農戶上岸安置問題。
其他基礎設施建設:加大關系民生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對于改善民生有極大意義,在提高群眾生活水平,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發揮重大作用。也是今后重點建設的部分。
三、產業富民,發揮油茶發展增資增收的作用
通過積極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高產高效油茶產業基地,引領廣大群眾做大做強油茶主導產業,穩步推進網箱養魚產業。
鄉領導班子集體研究制定油茶產業發展年度目標和實施方案,明確獎懲措施,聘請省林科院和市林科所專家,到鄉村舉辦高產油茶種植技術辦班,并現場指導。新建優良油茶苗木繁育基地和高產高效油茶基地。
組建專業合作社,在油茶連片集中地帶建設油茶路方便油茶的種植撫育管理和采摘。開展黨員創業示范帶動活動,引領黨員群眾創業,開展評選“產油大戶、新種大戶、低改大戶”活動,每戶給予1000元獎勵。
四、開放活鄉,招商擴投進展加快
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組織人員外出到湖南、廣東、福建等地聯系客商。引進回鄉創業青年,建設優良油茶苗木繁育基地。積極利用扶貧開發資金,實施公路、橋梁、產業、學校教學樓改建、新農村建設、油茶合作社組建等扶貧項目。
五、加強干部服務,建設高標準的新社區
按照“十個一”建設標準,建設農民服務中心,設有社區小學、社區幼兒園、社區衛生服務所、連鎖農家店、農資服務部、黨員遠程教育室、書報閱覽室、文體娛樂室、農民休閑運動場、油茶專業合作社等場所,社區服務內容多元化、網絡化和社會化,為農民搭建良好的活動和交流平臺,建設服務農民的有效陣地。
六、以機關效能年建設活動為抓手,全面提升政府服務水平
積極深入開展機關效能年建設活動,制定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進一步規范辦事程序,提高辦事透明度,提高辦事效率。
規范建設鄉農民服務中心。鄉農民服務中心設立社會服務、行政服務、綜合服務、農技服務四大窗口,實行AB崗制,干部定崗定職坐班,統一集中辦公,添置辦公設備(計算機、電辦公桌凳等),完善辦事程序和制度,公開崗位職責和辦事流程,實行了限時辦結制、首問責任制、“民事村”制度等。
積極開展民主評議基層站所(服務窗口)政風行風工作。成立民主評議基層站所(服務窗口)政風行風工作領導小組,并組織鄉村兩級干部和群眾代表對站所進行民主政風行風評議。
暢通干部群眾訴求平臺。鄉、村設立機關效能建設意見箱,開通機關效能建設群眾熱線,公示各站所干部聯系電話。每周組織干部下訪到農戶,聽取意見和建議。
進一步規范“三務”公開。做到每季公開一次,每季督查一次,并及時上傳到廉政網絡平臺。
這一次的“振興發展—我怎么看怎么干”大討論取得了成功,為今后類似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極好的借鑒。大討論活動中形成的一系列共識。為今后鄉打造“綠色、生態”,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描繪了藍圖,確定了方向。
- 上一篇:永遠跟黨走農民精彩演講稿范文
- 下一篇:全鄉青年干部培訓工作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