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教師匯報材料11

時間:2022-08-27 10:13:00

導語:優秀教師匯報材料11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優秀教師匯報材料11

夜已深,人未靜。翻閱著自己成長過程中所記載的點點滴滴,重新審視自己踏上教育工作崗位十八年來所走過的腳印,此時的心中升騰起一片蔚藍的晴空,特爽。

從1985年到2003年整整十八年中,我經歷了從“普普通通的教師---區學科的教研員---普普通通的教師”工作歷程。從結果看似乎我又回到原位,但我無怨無悔,因為在這十八年中,我始終為我所熱愛的教育事業奮斗著。

十八年來,雖然沒有轟轟烈烈,有的只是平平凡凡,但是黨組織的培養和教育,領導和同事們的指導和幫助,使我從一位普通的教師成長為政治上日趨成熟,業務上不斷精良的黨員教師。回顧個人的成長歷程,我深深地體會到: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組織的關懷和培養,離不開領導和同志們的指導和幫助,我常常告誡自己:不論何時何地都要自律自省,不斷追求卓越,應始終以“師德是表率,業務是行家”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爭做一名合格新時期的教師。多年來,我追求的實踐經歷也是如此:

1、學習是工作開展的堅強后盾

我深知知識的可貴、學習的重要。十八年來,學習始終是我生活的主旋律。94年,我被學校推薦參加了“上海市第一期教研室主任和骨干教研員研修班”為期一個月的學習,作為這一培訓班中最年輕的教研員,我有幸第一次聆聽了來自各區縣這么多高質量的教研員的經驗介紹,也是我第一次有幸聆聽到這么多全國知名教育專家高質量的講座,如全國著名教育評價教授應俊峰有關“教育評價”方面的講座、全國著名教育學教授史良方有關“教育學原理”方面的講座,還有陳玉琨教授、顧泠沅老師等專家的講座。這一次為期一個月的學習,我不僅系統地學習了現代教育教學的理論,而且也從各區縣教研員的介紹中學到了開展教研工作的有效方法。這次學習,為我開展學科的教研工作奠定了理論和實踐的基礎。

95-97年,我參加了華東師范大學生物教育專業方向研究生課程班的學習,盡管交通不便,工作任務重,但是學習從不間斷,最后以各門課程的優良成績完成了生物教育方向研究生課程班的進修。之后我從沒有間斷過學習,我除了參加各種進修活動外,還經常向書本學、向網絡學,通過學習及時了解國內外教育的動態、當今國際教育改革的熱點問題、學科發展的最新成果、學科教學改革的動態等等,由于不斷地學習,使我能站在新的高度,以新的視角審視學科的課堂教學改革,使自己能獨當一面地指導全區的學科教學研究、學科教學指導工作,并具有強的指導、咨詢、答疑、解疑的能力,在2002年市教學視導中,我所擔任的《新綜合科學》、《生物》兩門學科的教研工作,均獲得市教研員的高度評價,我本人也兩次在全體學科教研員會上作交流發言。我還被市《新綜合科學》教研員,選為市《新綜合科學教學設計》一書的主編,策劃、引領這本書的編寫工作,作為遠郊的一位普通教研員,在人才濟濟的學科教研領域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我真正地感受到學習是我工作的堅強后盾,我信奉這樣一句話:機會永遠垂青于那些勤奮、有準備的人。

2、實踐是構架理念和行為的橋梁

在深入開展二期課改的今天,怎樣構架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操作行為之間的橋梁,這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需要探索的新問題。我深知:只有在課堂教學的實踐中,才能構架理念與行為的橋梁,才能使先進的教育理念落到實處。在擔任學科教研工作的同時,我一直擔任著學科的教學工作,我擔任過《人體解剖生理學》、《生命科學》、《自然科學基礎》等多門大專課程的教學工作,擔任了Intel未來教育的教學工作,擔任過中專部高二年級生物教學工作、附校初中生物教學工作,還親自到基層學校上新教材的教學研討課等等,教學對象由初中到高中,直至踏上教學工作崗位的幼兒圓教師、小學教師。所有這一切的教學實踐工作,不僅豐富了我教學實踐的經歷。更為我探索先進教學理念轉變為教師操作行為這一問題提供了研究的基地。讓我感到欣慰的是:自己的努力、自己的付出獲得了較大的收獲,我所擔任的多門大專課程的教學工作,經市統考,學員成績均位于各教學點的前三名,我的教學也獲得聽課教師、學員的歡迎和好評。由于我注重實踐,2002年我本人作為郊區的唯一一位教師被聘為市生物競賽學校的輔導教師,為來自全市參加奧林匹克競賽的高二、高三學生作競賽輔導講座,這是對我教學能力、教學水平的又一次檢驗和肯定。

在教學研究,尤其是新教材的試驗過程中,注重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注重與教師一起研究教材、剖析成功的教學案例,理解和把握學習的種種特征和指導方法,在開設的新教材的各類研究課中,我總是與執教者一起共同設計教案,組織實踐嘗試,不斷修改完善,使每一節公開課,都能體現理念的更新,體現二期課改的精神,同時還注重把試驗工作向面上滲透、輻射,以點帶面促進新教材試驗工作的開展,也使學科的試驗工作在市內有一定的知名度,2001年、2002年、2003年連續三次我區作為唯一的遠郊區縣,被選拔為在全市性的大型展示活動中為全市有關領導、教師上二期新教材的展示課,為奉賢的學科教學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而今,當我成為一名普通的教師時,我注重把現代教育理論在課堂教學的落實,積極嘗試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學科教學中的運用,到目前為止,運用自制的課件進行了兩次教學實踐活動,同時,還注重教法學法的研究,注重學生教學經歷的體驗,經過半學期的教學,學生的學習成績有明顯的進步。

3、創造是追求平凡的卓越

當今世界,信息科學和信息傳播手段日益發展,知識更新迅速,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權威,教師不但是教學的實踐者,更應是教學的研究者。但是我們的教師習慣于做教學的實踐者,認為研究“深不可測”,為了揭開神秘“面紗”,使教師認識到:實踐與理論只是一步之遙,只要能跨出去就能成為研究者,因此在當學科教研員時,帶頭進行教科研的研究,親自體驗課題研究的整個過程,指導基層教師進行教科研的研究,我申報了兩個課題,這兩個課題分別成為市第一屆、第三屆青年教師獎勵基金會的立項課題,通過研究,其研究成果分別獲市二等獎、三等獎,打破了課題研究的神秘感,引導教師勇于研究,學科的教學研究氣氛逐漸濃厚。在這基礎上,結合教學實踐,撰寫的十多篇論文,有的在全國、市級獲獎,有的在市級以上的刊物上發表,還參與了《金榜之路》(遼寧出版社出版)、上海市民防教材等書籍的編寫。從上學期開始,在繆仁賢特級教師工作室的引領下,有關《新綜合科學》、《生命科學》反思性教學兩本書的編寫工作也已拉開了序幕,在這兩本書的編寫過程中,組織教師參與編寫,使教師在參與書的編寫過程中,既是實踐者,更是研究者,從而在研究中,不斷創造、不斷超越、不斷提升,同時也使我們的研究,扎根于課堂教學,并指導課堂教學,真正達到助教導學的目的。

本學期,作為教研組的普通一員,認真參加教研活動,參與教學評比課的設計、教學評比課的修改工作,還熱心幫助年輕教師修改論文等等。

十八年來,領導和同志們給了我很多鼓勵,也給了我許多的榮譽:86年獲縣先進工作者稱號、89年局優秀團員、97年獲市園丁獎、98年晉升為中學高級教師、2000年獲市教育教學獎、連續兩次聘為區中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對象的導師、Intel未來教育的主講教師、區優秀中青年教師等。面對我所做的一些工作,我覺得這是一名教師應盡的職責和義務。然而,面對我所取得的成績,使我覺得能為黨的教育事業添磚加瓦,我無比快樂。放眼社會,著眼崗位,為自己所熱愛的教育事業奮斗,這是我永恒的追求。

是永恒的絕對的,“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作為一名新時代、新形勢下的人民教師,在教育教學生涯中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礎,需要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