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勞動關系和諧單位經驗匯報材料

時間:2022-02-14 12:57:00

導語:創建勞動關系和諧單位經驗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建勞動關系和諧單位經驗匯報材料

xx是新中國成立后由國家投資建設的第一個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是國務院國資委直管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笆晃濉蹦┢冢瑇x將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冷軋硅鋼片生產基地,成為我國汽車板和高性能結構鋼的主要生產基地,集團公司總體生產規模將達到3000萬噸,年銷售收入達到1000億以上,進入世界500強。

近幾年來,xx工會在公司黨委和上級工會的正確領導下,在公司行政的大力支持下,樹立和落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維權觀,融入中心,服務大局,在構建和發展和諧勞動關系的實踐中,創造性地提出和推行了“四個每一天”即“組織職工干好每一天,突出維權關愛每一天,和諧健康快樂每一天,工會工作創新每一天”的工會工作新路子,在和諧企業建設中充分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們的做法和體會是:

一、組織職工立足崗位干好每一天,為發展和諧勞動關系創造堅實的物質基礎。

近幾年來,我們以充分激發廣大職工的創造力為目標,深入開展了以“六個一”節約競賽、百個重點項目競賽、千項現場技術攻關競賽、萬條合理化建議活動為主要內容的“個百千萬”立功競賽,有效地使工會工作融入了企業中心,促進了企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一是面對鋼鐵行業上游產品價格持續上漲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的重重困難,我們連續三年組織職工開展向細微處要效益的“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滴油、一塊布、一斤煤、一張紙”的“六個一”活動,每年評選一次“節油王、節水王、節電王”和“成本星級”節約型班組,形成了人人肩上有指標的全員參與模式。2006年,全公司“六個一”活動立項1301個,創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1.96億元。

二是緊緊圍繞生產經營的關鍵點,持續開展大規模、多項目、廣范圍、高難度的百項重點勞動競賽。我們在廣泛征集、專家認可的情況下,把制約生產經營瓶頸的關鍵環節,作為勞動競賽的重點,按照投入產出的思路來組織職工發動群眾開展廣泛的勞動競賽,每年100個項目,為企業創造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2005年為3億元,2006年為3.47億元。

三是以企業生產經營薄弱環節為主攻方向,以車間班組職工為主攻手,積極開展千項技術攻關和萬條合理化建議活動。通過立項定責,發揮班組長聯誼會、技師協會、勞模協會的作用,組織廣大職工為企業發展獻計獻策。2006年,工會組織職工現場技術攻關立項970個,創直接和間接效益3.06億元;職工提合理化建議34259條,被行政采納17821條;命名推廣了職工先進操作法25項。前不久,我們舉辦了工人千項技術攻關成果展覽,公司全體領導以及6000多名職工群眾參觀了展覽,給予了高度評價。

四是以開發職工自主創新資源為動力,建立職工學習——創新——研發——轉化——應用的平臺。我們于2005年初在全國大型國有企業中首家創立了xx工人科技園,將其作為工人技術交流、創新研發、技能培訓和成果轉化的基地。工人科技園創立以來,全公司共申報了608項技術創新成果,經權威專家評審,產生金獎5項,銀獎10項,銅獎15項。工人科技園的成功作法受到了公司黨政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公司行政撥???0多萬元,對工人發明創造者進行了重獎,并首次在公司科技大會上對工人科技成果進行了表彰。目前,已有多名工人技師的發明成果經工人科技園轉化為產品,其中“自動旋轉皮帶機清料器”在煉鐵廠試車成功,經專家預測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極大的經濟效益。工人科技園已有2項成果在第15屆全國發明展覽會上獲金獎。為促進職工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我們成立了武漢鋼工科技創業孵化器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按照公司化運作方式,充分發揮科技園在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的扶持功能,力爭開發更多的職工自主創新項目。

二、突出維權關愛職工每一天,為發展和諧勞動關系提供堅實的機制保障。

近幾年來,我們以開展“關愛職工每一天”陽光大行動為抓手,提出了讓每一名職工“有話可訴、有難可幫、有病可治、有求可應、有訪必回”的五項承諾,將以職工為本、主動依法科學的維權工作內涵不斷延伸,領域逐步拓展,積極探索建立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長效機制。

一是把維護好職工民主政治權益作為構建和諧企業的重要內容,進一步完善了職代會民主管理機制。我們首先是抓好職代會建設,提高職代會質量,充實職代會內容。xx職代會三年一屆,每年召開兩次。每次職代會前,都要召開專委會,認真討論、審議擬提交職代會的議題,堅決做到專委會不通過的議題,不能提交職代會;每次職代會結束后,認真抓好職代會提案、議題的落實和職工代表意見的回復。第二是建立了職工代表議事制度。公司投資60萬元專門建立了職工代表民主議事廳,作為職工代表的政治活動場所??偨浝砼c職工代表、工會代表與行政部門在這里進行民主協商對話。其中,總經理與職工代表對話每季度一次,工會與行政部門對話每月1~2次。自2002年6月職工代表民主議事廳投入使用以來,僅集團公司層面就舉行總經理與職工代表、工會與行政部門民主協商對話會65次。目前,xx的許多二級單位也紛紛建立了一線職工與廠長、經理的定期民主對話制度。第三是建立了“值班廠長”制度。這一制度是股份公司冷軋廠1999年在實踐中創造的,“值班廠長”就是將普通一線職工代表通過民主程序推薦進入廠礦領導班子,參與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工作。這一制度的推行,使xx職工在民主管理的參與程度上產生了新的突破,實現了由聽政議政型向參政決策型的拓展,由代言溝通型向組織實施型的拓展,由局部監督向全過程監督的拓展,贏得了廣大職工群眾的歡迎和參與,很快在全公司得到廣泛推行。8年來,xx所屬二級單位全部實行了“值班廠長”制度。全公司已有1000多名職工代表擔任了“值班廠長”。第四是不斷豐富具有時代特色的廠務公開民主管理新形式。我們建立了廠務公開網站、局域網和電子觸摸查詢系統,職工群眾只要輕輕一點鼠標,就可以全面了解國家政策、xx的有關文件精神和各種廠務公開的資料。與此同時,我們還運用iso9000原理建立了廠務公開質量保證體系,創造了車間民主評議會、廠務公開民主協商會、廠礦長聯絡員、職工代表車間主任、中層干部任前公示制等20多種廠務公開的實現形式,進一步促進了全公司民主參與、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的不斷深化,營造了企業民主和諧的氛圍。

二是把推動解決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發展和諧勞動關系的突破口,進一步完善了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xx是全國首家簽訂集體合同的大型國有企業,目前已完成了第五輪集體合同的續簽。首先,我們以困難企業、集體企業和合資企業為重點,實現集體合同覆蓋面百分之百的突破。近年來,通過改組、改制、兼并等形式先后組建了23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全資控股子公司,加上原有的一些合資企業和多種所有制和新經濟組織,共有60家單位需要簽訂集體合同。我們堅持從實際出發,將原則性和靈活性有機結合,指導這些單位以xx集體合同為基礎和藍本,盡可能細化、量化,并補充具有各單位特色的個性條款,做到了單位類型不同,集體合同類型可以有所不同;單位經濟效益不同,集體合同中勞動標準可以不同。經過積極努力,實現了改制單位和新經濟組織建立到哪里,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百分之百建立到哪里的工作目標。第二是抓好平等協商和履約兌現環節,推動職工現實利益問題的解決。在這方面,我們主要是充分發揮職代會專委會與行政職能部門的平等協商會議的作用。如去年xx安全生產形勢嚴峻,工會發函公司安環部,由職代會勞動保護監督委員會與安環部進行平等協商,對安全工作進行咨詢,對安環部提出的安全預防措施提出建設性意見。職代會生活福利委員會每月與后勤服務部門舉行一次平等協商會,按照集體合同中的條款要求解決了一大批職工的住房困難和特困職工的生活困難,對職工反映較強烈的工休假落實、勞保用品質量、快餐服務質量、醫療服務質量等向公司有關部門提出了整改建議,對未按時按要求落實整改的部門和單位的責任人進行責任考核。幾年來,我們做到了職工關心的熱點問題重點協商,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問題反復協商,有爭議的問題及時協商。第三是抓住工資收入這個職工經濟權益的核心,努力推動工資協商。近兩年,我們在條件成熟的廠礦開展了工資集體協商,同時,集團公司工資集體協商協議書已形成方案,力爭在下屆職工代表大會上首次簽訂。

三是把解決弱勢群體的困難作為發展和諧勞動關系的重點,進一步完善了職工基本生活保障機制。公司黨委、行政歷來高度重視困難職工家庭的扶貧幫困工作,明確提出了“四不讓”的工作要求。公司撥2億元??罱⒘寺毠し鲐毦戎穑闪⒘擞晒飨卫硎麻L的基金管理委員會,每年有1000萬元經費用于職工扶貧幫困。我們開展了“關愛職工每一天”陽光大行動,主要包括聯動責任制度、“五探望”制度、應急報告及救助制度、工會主席接待日制度、干部結對幫扶制度等5項制度,生命健康工程、職工素質工程、生活幫扶工程、金秋助學工程、醫療救助工程等5項工程,切實做到讓每一個職工有話可訴、有難可幫、有病可治、有求可應、有訪必回。今年“兩節”期間,公司慰問困難職工3.9萬人次,發放救助款1015萬元;2006年實施助學幫扶1158人次,發放助學款117萬元。我們實施了干部結對幫扶制度,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帶頭與困難職工結成幫扶對子,全公司近600名處級干部全部攀上了“窮親戚”,還簽訂了幫助脫貧的責任書,未達標的納入績效考核。去年,公司在“十一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了“在五年內基本消除xx貧困職工家庭”的目標,并成為企業戰略發展的重要內容。工會責無旁貸地擔負起具體實施的責任,以增強貧困職工“造血”功能為著力點,想方設法開辟了職業培訓、推薦就業、貸款創業、重大疾病救助等更多的“造血”途徑,使消除職工貧困家庭的工作較快地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僅去年,公司共建立職工貧困家庭檔案491戶,脫貧185戶,脫貧率37.7%,超額完成了年度脫貧目標。

三、讓職工和諧健康快樂每一天,為發展和諧勞動關系增添不竭的精神動力。

近幾年來,我們把服務好職工的自我發展能力,滿足好職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作為促進和諧勞動關系的重要內容來抓。

一是大力營造“工人偉大,勞動光榮,和諧xx,奔向小康”的輿論環境,培養職工和諧的精神、和諧的理念。近幾年,我們廣泛開展“講形勢、講任務、講目標、講責任、講貢獻”的“五大講”活動,每年都在職工中開展形勢任務主題教育活動,先后開展了“加快xx改革發展”、“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廠興我榮、廠衰我恥”等大討論,統一了職工思想,層層傳遞了市場壓力,激發了職工工作熱情。我們十分注重在一線職工中培養挖掘各類先進典型,努力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濃厚氛圍,堅持開展“評先樹星”活動,表彰為企業改革和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典型。xx投產以來,共有36人獲得全國勞動模范稱號,有583人獲省市級勞動模范稱號。我們在報刊、電視、網站等媒體上開辟《鋼城先鋒》、《xx人之歌》等專欄,近年來,共宣傳推廣了各層次各方面典型1000多個,既有中央企業優秀知識型職工代表——學習無止境的領導干部典型譚麗麗,也有“工人發明家”一線工人代表劉幼生,在廣大職工中營造了“學先進、樹典型、爭一流”的良好氛圍。

二是不斷滿足職工渴望提升自身素質,實現自身價值,追求發展的迫切愿望,著力提高職工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推進職工隊伍的知識化進程。我們充分發揮工會培養藍領人才的優勢,每兩年舉辦一次職工技運會,目前已舉辦了11屆,為公司培養了近千名技術狀元,5000多名技術能手。同時,堅持開展職工自學成才和“創建學習型企業,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建立健全了規范的制度體系、全面的保障機制、有效的激勵機制和持久的教育培訓機制,連續多年實施了“萬名學習型職工、千項學習創新成果、百個學習型班組(團隊)、十佳知識型職工標兵”計劃。公司對職工建立了重大貢獻獎勵制度,設立了2000萬元的獎勵基金,每年對有突出貢獻的職工進行獎勵,一等獎獎金達10萬元,每年頒發職工自學成才獎金100多萬元,每年對勞模、技術狀元、“金點子”提議人和一線工人先進操作法的創造者進行5000至5萬元的獎勵。

三是大力普及和創新群眾文化,弘揚和諧理念,倡導和諧精神。我們以“和諧xx、奔向小康”為主題,堅持27年開展了萬名職工迎新長跑、xx之春、五一之歌、xx之夏四大傳統群眾文化項目,每年都從場面、內容、形式、藝術表現力等方面推陳出新,使活動聲勢大、節目精彩紛呈、內容豐富多彩。近年來,職工自編、自導、自演的群眾性文藝演出,職工卡拉ok大賽、職工文藝匯演、歡樂家庭、快樂班組大賽等活動,吸引了全公司上萬名職工參賽,達到了讓職工工作快樂、生活快樂、學習快樂的目的,有力地鼓舞了士氣,凝聚了人心,增強了企業凝聚力。公司黨政主要領導對職工的文化體育活動給予充分肯定,去年撥???50萬元用于文體活動的獎勵。目前xx已組建40余個職工興趣協會,參加各協會的職工上萬人,加大了文體活動陣地建設力度,不斷改善職工文化活動環境,公司擁有職工文化宮、影劇院、體育館、社區活動中心11個。xx職工的業余生活得到了空前的豐富和充實,職工在快樂中學習知識、提高素質和奉獻才華,企業凝聚力大大增強。

四、創新工會工作每一天,為發展和諧勞動關系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近幾年來,我們不斷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努力創新工會運行機制,實現工作新突破新發展,不斷開創適應企業和諧發展的工會工作新局面。

一是創新工會決策機制。我們堅持每年開展一次工會會員滿意度測評,集團公司工會領導班子堅持每季度集體聽取基層會員群眾對工會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堅持每半年召集一次廠礦、車間級黨政負責人意見溝通會,做到從企業和職工的需要中定思路,從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的難點中定重點,從基層的經驗中找方法,從黨政和職工的評價中找差距,做到工作思路來自第一線,工作布置內容來自第一線,工作經驗來自第一線,工作創新來自第一線。

二是創新工會服務機制。我們實施了工會領導干部基層聯系點制度,要求工會領導干部的絕大部分工作時間放到職工群眾中去,做到工作重心下移,為基層提供政策指導、信息咨詢,幫助基層探索新方法、總結新經驗、樹立新典型,認真傾聽職工呼聲,及時反映職工訴求,真正為職工排憂解難,真正做職工的貼心人。

三是創新工會評價機制。我們每年組織一次工會“爭創職工之家,爭當職工之友”的競賽,將工會組織的創新能力、創新成果、工作成效、服務質量以及職工會員、黨政對工會的滿意度,基層工會對上級工會的滿意度等作為主要評價指標,來評判工會工作的效果,體現了工會工作的民主性和群眾性,使工會自覺接受黨政、基層和職工群眾的監督。

四是創新工會干部培養機制。我們在黨委領導下,把工會干部納入黨的干部培養使用的重要序列,加大工會協管工會干部工作,對廠級工會主席和車間工會主席實行公推、直選,建立能上能下、有進有出的干部管理制度。今年,我們計劃對工會干部培訓實現三個百分百目標,即采取與中國勞動關系學院、省市工會干部學校聯合辦班的形式,將廠級工會主席、車間專兼職工會主席和基層工會小組長100%輪訓一遍,切實提高工會干部駕馭新時期工會工作、參與構建和諧企業的能力。

近幾年來,我們通過卓有成效地構建“四個每一天”工會工作新格局,對企業的和諧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一是充分調動了廣大職工當家作主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了企業經濟效益的顯著提高和改革發展的穩步推進。近幾年成為xx歷史上發展最好最快的、職工受益最多的時期,2006年在崗職工人均年收入為40504元,比2001的18797元增長115%,是xx歷史上職工收入增長最快的時期。二是架起了“工會——企業——職工”的連心橋。工會通過落實“四個每一天”工作理念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業績,增強了行政與職工的互信,密切了干群關系,凝聚了職工人心,達成了維護職工權益與促進企業發展的統一,促進了工會與職工的和諧、企業與職工的和諧以及職工內部的和諧。三是加強了工會自身建設。近年來,xx職工入會率始終在99%以上,工會開展工作和活動的職工參與率保持90%以上,職工對工會工作滿意度達92%,職工群眾都愿意“有困難找工會”。2006年,xx工會連續18年保持全國模范職工之家榮譽稱號,被譽為“黨委靠得住、行政離不開,職工信得過”的群眾組織。

同志指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新的歷史時期一次偉大的長征。我們將以中國機冶建材工會現場經驗交流會為契機,學習、借鑒兄弟企業好的經驗和做法,全面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維權觀,不斷豐富“四個每一天”的工作理念,進一步拓展發展和諧勞動關系的力度、深度和廣度,為構建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和諧xx再作新貢獻,努力開創xx工會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