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運行管理工作情況匯報提綱

時間:2022-05-27 11:31:00

導語:水庫運行管理工作情況匯報提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庫運行管理工作情況匯報提綱

地處皖東,淮河下游。國土面積1770平方公里,人口63萬。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適中,易旱易澇。境內崗圩交錯,江淮分水嶺橫亙西南,淮河入江水道貫穿東北,白塔河、川橋河、楊村河、銅龍河、秦楠河、王橋河及高郵湖、洋湖、沂湖等河湖縱橫。全市建有骨干堤防319公里,固定排灌站297座,水庫131座,其中大型水庫1座、中型水庫8座、小型水庫122座,初步形成了蓄、引、提、防、排、降等功能齊全的水利體系格局。

為充分發揮水利工程效益,保證運行安全,促進工程運行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我市根據水利部《水庫運行管理督查工作指導意見》等有關文件精神,全面實施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深化水管體制改革,落實水庫運行管理責任制,完善工作機制和管理體制,健全管理規章制度,在組織管理、安全管理、運行管理、經營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為保障人民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一、搶抓機遇,全面實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

我市緊緊抓住國家增加水利投入的發展機遇,趁勢而上,先后投入4.25億元,全面實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

先后完成了等6座大中型水庫加固工程,總投資1.84億元;完成了29座小型水庫加固工程,完成投資0.79億元。

開工建設了、兩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總投資0.85億元;17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總投資0.77億元。

列入下階段實施計劃的大澗口水庫已通過淮委審查、53座小型水庫已完成安全鑒定初步設計等前期工作,估算總投資0.92億元。

隨著除險加固工程的全面實施,水庫病險問題得到了徹底根治,工程運行安全可靠,管理設施一應俱全,工程面貌煥然一新,防洪、灌溉、養殖、城鎮供水、生態環境等綜合效益逐漸顯現。

二、穩妥推進,不斷深化水管體制改革

我市原有水管單位17個,其中水庫管理單位7個。改革前由于受重建輕管思想的影響,水利工程管理體制不順,單位分類不清,管護經費不足,嚴重危及水工程的安全運行。針對水管單位的困境,我市從2005年開始,不斷深化水管體制改革,科學定性定編,落實管護經費,妥善分流富余人員,積極實施管養分離,促進了水利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是做到科學定性。在認真分析水管單位性質的基礎上,將淮河修防所等兩個單位界定為純公益性事業單位,將水庫管理所等15個水管單位界定為準公益性事業單位;在認真測算的基礎上,確定了水管單位事業編制人員257名、企業頂崗人員247名。

二是加大財政投入。市財政解決了水管單位職工一次性參保經費900萬元,并根據水管單位年度財務收支情況,對水管單位人員經費和工程維修經費實行差補,其中2007年度財政差補水管單位人員經費260萬元、維修費用100萬元,2008年度財政差補水人員經費520萬元、維修費用150萬元,2009年度財政差補人員經費760萬元、維修費用200萬元,2010年度財政差補水管單位人員經費900萬元、維修費用250萬元。積極探索實行管養分離的有效途徑,明確養護維修人員,通過公開招標等形式使用養護維修經費。

三是穩妥分流人員。根據水管體制改革方案,通過考試考核,競聘錄用443名上崗人員,穩妥分流了115名富余人員(其中內退84人、病退5人、創辦領辦企業13人、自謀職業1人、下崗12人)。實行事企分離。對水利系統下屬企業,根據經營狀況,采取不同的改制措施。玩具廠、樹脂廠進行民營化改革,電線廠、構件廠進行破產拍賣,共有150名職工轉換了身份,110名職工買斷工齡、另謀職業。

三、明確責任,確保工程安全運行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各項防汛責任制,防汛辦事機構健全,防汛搶險隊伍的組織、人員、培訓、任務落實,防洪、搶險、調度、轉移等預案齊全,防汛搶險器材籌集到位。

二是規范管理程序。及時辦理水庫大壩注冊登記和變更事項登記。組織水庫大壩安全鑒定和蓄水安全鑒定。按規定對水庫工程的管理范圍進行確權劃界,領取土地使用證,明確管理、保護范圍。嚴格執行水庫調度運用計劃和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應急預案,經常開展隱患排查和治理。嚴肅查處水事違法案件,確保水工程安全與完整。

三是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包括人事勞動制度、學習培訓制度、崗位責任制度、請示報告制度、檢查報告制度、事故處理報告制度、工作總結制度、工作大事記制度和檔案管理制度等。加強水管單位領導班子建設和職工培訓,基本做到了班子團結,職工敬業愛崗。

四、建管并重,努力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強化考核督查,進一步提高水工程管理水平。我市根據市水利工程目標管理考核辦法,在對以往管理辦法和標準進行認真梳理的基礎上,研究制訂了水庫等工程管理與考核標準,對工程各部位和崗位管理提出了詳細的量化考核指標,為科學化、規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礎。做到“四個認真,一個嚴格”,(認真執行工程檢查制度。要求定期檢查大壩樞紐建筑物運行狀況,各部位檢查內容齊全、記錄規范。認真執行工程觀測制度。要求觀測項目、頻率、精度應滿足規范要求;觀測資料內容齊全,并按年度整編歸檔。認真執行工程維護制度。要求工程外觀完好美觀、運行正常、安全可靠,維修養護記錄規范。嚴格執行調度運用方案。要求按操作規程和調度指令運行,記錄規范真實。)

二是大力開展綜合經營,增強水管單位經濟活力。在積極爭取“兩費”到位的同時,充分利用現有的水土資源,大力開展水利綜合經營,積極開展創收。通過完善水庫養殖承包公開招標辦法,水面經營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年承包額達360萬元。通過實施“意楊戰略”,充分發揮水管單位土地資源優勢。通過改革水費計收方式,不斷增加主業收入;如自流灌區推行按量計征,節水增效;提水灌區實行浮動水價,鼓勵農民早提水、多提水;混合灌區實行綜合水價,合理均衡水費負擔。通過減員增效、增收節支,改革完善單位內部管理制度,不斷壯大水利經濟實力。

由于管理規范、運轉良好,我市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工作連續多年獲安徽省水文水工資料整編先進單位、市水管單位目標考核先進單位、市目標崗位考核一等獎、市文明行業等榮譽稱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總體來說與水利部《水利工程管理考核辦法》的要求相比,還有不少差距。下一步我市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以水利部運行管理督查為動力,通過5到10年努力,基本建成標準較高、協調配套的防洪減災體系,依法行政、管理規范的水利管理和水生態保護體系,初步實現水利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