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創優交流匯報材料

時間:2022-09-25 04:43:00

導語:民政局創優交流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政局創優交流匯報材料

在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中,民政局始終抓住關鍵、突出民生,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創新載體、注重結合,始終堅持在群眾得實惠中創先爭優,受到廣泛好評。

一、特色做法

(一)明確主題,輿論引導。市委創先爭優活動動員會一結束,局黨組便及時研究出臺了活動方案,建立了指導檢查小組,并于6月3日召開了全系統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創先爭優活動動員大會,鮮明地提出了機關和8個直屬單位16個黨總支(支部)、253名黨員要始終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主題,真正讓群眾得實惠,努力達到“四個目標”并創出自己的特色。全系統黨組織充分利用網絡、報刊、簡報、櫥窗、展板等形式,大力宣傳引導;切實將創先爭優活動與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整改落實工作緊密結合,促進長效機制的建立健全,從而,打造群眾滿意的貼心民政、陽光民政、廉政民政、效率民政。在形成了共識、進入第二階段后,全系統黨員,廣泛調研、科學設諾,對照標準、公開承諾,嚴格要求、自覺踐諾;局黨組成員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有的放矢、客觀點評,為創先爭優活動的深化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催生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二)創新載體,培育特色。在活動中,機關和各直屬單位堅持把深化“為民”理念貫穿于創先爭優活動始終,把“為民”要求落實到創先爭優活動各個環節。精心設計了符合機關和各直屬事業單位實際的活動載體,通過設立黨員示范崗、黨員示范窗口、黨員責任區、黨員品牌工程、黨員攻關項目等形式開展了系列創先爭優活動。局機關黨支部重點圍繞“提高能力、改進作風、高效履職”主題,通過學習型黨組織創建、“六型”機關創建、“領導掛點、部門包村、干部幫戶”以及參與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等活動載體,深化創先爭優活動;各直屬事業單位黨組織重點圍繞“強化管理,提升質量,促進事業科學發展”主題,通過系列載體,培育自身特色。局主管的各社會組織則重點圍繞“健全組織、發揮作用”主題,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加強自身建設,深化創先爭優活動。局活動領導小組還舉辦了“創先爭優論壇”,其中《創先爭優要在群眾得實惠上下功夫》、《新時期達州民政系統機關黨建工作對策》等文,先后在省、市多家媒體發表,起到了較好的指導作用。同時,還鮮明導向,注重典型培育、示范帶動,擬在黨的90歲生日之際舉辦全市民政系統先進事跡報告會,以使創先爭優活動整體推進。

(三)大災來臨,民政先行。在抗擊達州“7.18”特大洪災期間,局黨組在災前,未雨綢繆,嚴陣以待。于16日上午組織召開了局機關中層以上黨員干部參加的防洪緊急會議,研究部署戰前工作,及時成立了搶險救災組、捐贈接收組、后勤保障組、宣傳報道組,還提前成立了四個抗洪救災工作指導組。在災中,快速反應,及時救助。班子成員分別帶隊深入一線,各工作組各盡其責,忘我工作。在災后,踐行職責,多方保障。按照“五有”目標,認真抓好受災群眾的安置和生活救助工作,提早謀劃和保障災后恢復重建工作;代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起草、出臺了災民生活救助、災后重建、救災資金監管等方面的文件,起到了極大的作用。之后,又加強了對因災致貧人員的特殊救助工作,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受災家庭納入低保和醫療救助,并對今年考入高校的受災家庭子女及時予以慈善幫困資助,確保按時入學。

二、主要成效

(一)“四個目標”初見成效。通過以上措施,民政系統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服務人民群眾、基層組織建設方面取得了較好成績:緊緊圍繞民政工作改革發展大局,按照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形成的總體思路,在加快和改善民生、建立健全民政事業科學發展長效機制的實踐中,充分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以發展社會事業和解決民生問題為重點,充分發揮民政工作促進公平、維護穩定、增進和諧的功能作用,做好了釋疑解惑和矛盾化解工作,全市民政業務工作在上半年取得顯著成效;以健全體系、完善制度、搞好銜接、狠抓落實為著力點,切實保障了困難群體、特殊群體、優撫群體的基本生活和合法權益;局機關及各直屬事業單位黨組織著力優化黨組織設置,積極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創新黨組織的活動內容和方式,切實增強了黨組織活力。少數人思想、組織、作風、效能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得到較好解決,“政令暢通、嚴格執法、優質服務、勤政廉政”的民政新形象受到社會廣泛認可。在抗洪救災中,涌現出了廣受贊譽的達州民政人創先爭優先進群體;在服務特殊群體中,涌現出了2010年“四川省勞動模范”、民康醫院護士長劉曉華等個人典型……

(二)抗洪救災成效顯著。在“7.18”抗洪救災工作中,全局黨員沖鋒在前。截止月日,民政局黨組除積極與民政部、省民政廳聯系匯報,爭取救災應急資金6094萬元,申報恢復重建資金及項目,及時接收捐贈款物,積極帶領機關黨員干部深入災區指導、監督災民安置和災民房屋維修及重建工作外,共協助組織轉移安置群眾49.1萬余人,緊急救援遇險群眾3000余人,疏通被困車輛1000余輛,轉移財產近3億元;民政部門向災區調運、發放棉被16000床、毛毯4000床、單衣1300件、鞋子1500雙、礦泉水60萬瓶、方便面100萬盒、火腿腸40萬根、大米10噸、菜籽油10噸、帳篷2500余頂,還及時發放了價值75萬元的藥品,有力地支援了災區,其先進事跡先后在省、市多家媒體報道。除此,認真核查,及時按標準將6360人納入了城鄉低保,月新增低保金89﹒04萬元;將1550人納入了醫療救助,發放醫療救助金186萬元;將受災戶中今年考入高校的275名大學新生,分別按4200元、3800元、2000元的標準予以了慈善幫困資助?!睹裾裆鷪蟆?月6日以《創先爭優:達州民政人在抗洪救災中沖鋒在前》、《達州日報》8月17日以《暴雨洪流顯真情——洪災中,達州民政人奔跑在創先爭優的前列》、《中國社會報》8月23日以《四川達州民政人抗洪救災紀實》(并配大幅圖片),對我局黨員干部在抗洪救災中創先爭優的事跡予以了全面報道。

(三)“掛、包、幫”扎實深入。在多次深入實地調研、切實制定幫扶規劃和意見后,及時籌集資金,于“七一”前夕,組織局機關全體黨員和各直屬單位班子成員深入定點幫扶村——萬源市大竹鎮萬家嶺村,一方面集體開展組織生活,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另一方面切實參與訪貧問苦,體驗農家生產與生活,幫扶特困戶,加強聯系與溝通,使“掛、包、幫”工作落到了實處。當天,除為該村全體村民捐贈了價值3500余元藥品外,33名機關黨員為12戶特困戶共送去慰問、幫扶資金6000余元,解決具體問題20余個,提出脫貧建議30余條。目前,擬定的2010年資助該村的25萬幫扶資金已全部到位,重點資助的社道建設和跨河平板橋建設已全面開工。尤其是在了解了掛包幫扶村“7.18”洪災災情嚴重后,及時為其送去大米1000斤、菜籽油300斤、防暑藥品(藿香正氣水)5件、機關黨員愛心捐款18597元,緊急搶修被毀大堰、河堤資金5萬元,為確保其盡快恢復正常的生產和生活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四)“專項治理”有序有力。緊扣民政職能職責,積極牽頭參與全市性的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暨“除陋習,樹新風”集中治理“三亂”專項活動,在搞好機關內部環境整治的基礎上,著力發揮表率作用,積極參與和指導全市社區集中治理“三亂”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一方面,結合機關實際提出了集中治理“三亂”意見,在保持辦公區域清潔衛生的同時,及時在辦公區過道和各辦公室擺放了綠色植物和各式花草,營造出了清新、優美的辦公環境;將局機關全體黨員組成兩個小隊,分別由局領導帶隊,在每周的周日集體參加了達州城區指定區域的環境大清掃活動。另一方面,結合民政職責,加大了對全市社區集中治理“三亂”活動的指導和檢查。7月7日,組織召開了全市社區“除陋習,樹新風”集中治理“三亂”工作現場會議,實地參觀了達縣南外鎮南壩、梧桐梁、花溪、四合、新南社區,聽取了達縣南外鎮政府的經驗交流,傳達了全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除陋習,樹新風”集中治理“三亂”工作會議精神,安排布置了下步工作;之后,組織三個小組深入各縣進行了指導、督促和檢查,及時通報了各地進展情況,有力地推動了全市社區集中治理“三亂”活動向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