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財政管理工作匯報材料

時間:2022-01-06 10:00:35

導語:鄉鎮財政管理工作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財政管理工作匯報材料

半年來,我縣鄉鎮財政管理工作在局黨組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主管業務部門和鄉鎮政府大力支持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認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總體目標和要求,強化資金監管;加大惠農補貼財政“一卡通”發放力度,全面落實惠農政策;積極推行標準化財政所建設;規范鄉財縣管鄉用和村賬鄉;加強鄉鎮財政基礎建設;不斷提高鄉鎮財政隊伍的業務能力和戰斗力?;仡櫼荒陙?,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開展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根據《省財政廳關于印發〈省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實施辦法〉的通知》精神,我們以4個鄉鎮財政所為鄉鎮財政資金監管聯系點,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鄉財局、財政所明確專人為信息聯絡員,負責鄉鎮財政資金相關信息的接收、歸集整理及傳遞工作;通過“政務公開欄”或“財務公開欄”對資金信息內容進行公開公示;組織人員對項目建設資金、補助性資金、基本支出性資金進行抽查巡查;制定下發了《縣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實施辦法》,確定了鄉鎮財政資金監管范圍、監管目標,明確資金監管工作重點。通過培訓,提高了鄉鎮財政所人員的資金監管水平,確保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的穩步開展。

二、強化惠農補貼發放工作。為確保強農惠農政策工作落到實處,我縣對惠農補貼發放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并全面進行整改。一是強化惠農補貼措施,加強領導,強化責任,成立了聯席會議辦公室,鄉鎮財政所明確專門人員,形成上下聯動、縱橫聯合的工作機制;二是加強宣傳,在鄉鎮宣傳欄、村務公開欄等顯要位置張貼強農惠農支農政策;三是加強管理,各相關部門建立和完善檔案管理,對涉及補貼的各種文件、資料、表格等材料整理成冊,歸檔保管;四是強化監管,進行公開公法,加強補貼的透明度,接受廣大群眾監督;五是加強業務培訓學習,強化服務意識,通過培訓學習,使每個服務大廳財政便民窗口的財政干部都意識到服務民生工作的重要性。

目前為止,我縣今年通過一卡通發放的財政補貼資金涉及農業、民政、計生育、畜牧業、林業等19個部門,補貼資金主要涉及糧食直補、農資綜合、退耕還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以及計生獎勵撫助補貼等27個項目,共計發放金額1.1億元,受益城鄉居民40多萬人。

三、積極推行標準化財政所建設。根據《省財政廳關于開展創建標準化財政所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為加強鄉鎮財政基層建設和基礎工作,增強財政公共服務能力,切實推行鄉村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我縣財政局及時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出臺了縣財政局標準化財政所領導小組和實施方案,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自上而下健全工作組織和責任體系,加強對標準化建設的指導規范;擬報兩岔、萬民、松柏、對山、列夕、吊井、砂壩7個鄉鎮基礎較好的財政所為標準化建設單位。在鄉鎮財政所標準化建設工作中,我們緊緊圍繞“加強信息化建設、強化資金監管、發揮財政職能”的目標和“統籌規劃、因地制宜、分步實施、務求實效”的原則,加大對鄉鎮財政所標準化建設資金投入力度,努力打造陽光財政、實行網絡信息化辦公,健全服務工作流程,為服務群眾,方便群眾,樹立了財政工作新形象。

四、規范鄉村財務管理。按照“預算共編、賬戶統設、集中收付、采購統辦、票據統管、縣鄉聯網”的改革要求,完善有關制度措施,全面監督鄉鎮財政收支管理。根據“預算控制指標,指標控制計劃,計劃控制支出”的原則,全程監督鄉鎮財政資金申報、審批、核撥、使用等情況。鄉鎮財政要加強財務支出核算、統一支出項目、標準和范圍,規范財務收支行為;按照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要求,建立健全了相應的財務管理制度和民主理財機制。

五、加強鄉鎮財政基礎設施建設。對困難財政所加大投入,改善辦公條件,通過整合資金,合建財政所辦公室、財政服務大廳;實現信息化建設,統一購置辦公桌椅、電腦、打印機等辦公設備;加強內部管理制度,統一制作了科室牌、崗位責任制等建設內容。

六、加強隊伍建設。合理優化財政隊伍,通過學習兄弟縣市先進經驗和對鄉鎮財政干部培訓,提高了縣鄉兩級財政干部業務水平,提升財政隊伍素質,平時單項考核和年終綜合考核相結合,指標量化到工作,責任明確到個人。

今年,我們鄉鎮財政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存在一些不足,需要進一步的加強和完善。一是鄉鎮財政管理體制改革需要進一步的深化和完善;二是基層財政人員計算機知識和操作技能普遍偏低,很難適應鄉鎮財政管理要求,培訓任務重;三是財政干部年齡偏大,財政編制與實際人員矛盾突出,新鮮血液不能及時補充。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加強和克服,我們將按照上級的要求,兢兢業業的工作,使鄉鎮財政管理工作再上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