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大調研”專題匯報材料
時間:2022-10-17 04:11:45
導語:司法局“大調研”專題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司法局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在市局的指導下,圍繞區各項中心工作,積極開展司法行政工作,現就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司法所規范化建設、信息化建設三個方面的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是多措并舉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2017年10月,區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中心占地300多平米,服務大廳近60方米,設法律咨詢、法律援助、人民調解、社區矯正等窗口,醫調中心、法律援助中心整體進駐,中心大廳開辟休息等候區,備有座椅,為辦事群眾營造舒適整潔的服務環境,8名工作人員在大廳坐班,及時為群眾提供法律服務。
二是強基固本夯實司法所規范化建設。我局編制共有基層司法所29個,其中,產權歸屬于司法局的司法所有12個,實際使用面積達100平米以上的司法所有8個。2016年至2017年,完成14個規范化司法所建設,其中包含2個省級規范化司法所,2018年計劃完成8個規范化司法所建設,并重點打造4個省級規范化司法所。目前,29個司法所共有工作人員60名,其中政法專項編制33名、地方事業編制5名、政府購買服務人員22名,基本實現了一所一名正式干警、一名輔助人員的配置,形成了司法所有人干事、能干好事的良好格局。
三是科技手段加強信息化建設。我局于2017年10月在新投入使用的業務用房內建成視頻會議系統,滿足工作會議召開、重要事件報告、精神傳達、工作方針和政策宣教等各類需要。完成了局機關、12個司法所的電子政務外網建設,并在全局各部門普及OA系統的使用,提高對三大辦案系統的使用效率,形成網上辦公、網上監管的運行機制。按照省廳社區矯正信息管理系統建設的要求,購買并安裝矯正設備共計十二套至各司法所,實現社區矯正工作信息化終端覆蓋。在社區矯正中心建立監控室,對20名佩戴電子腕表的嚴管社區服刑人員進行實時監控,切實發揮監控體系的實時定位、軌跡查詢、報警處理、數據存儲等功能。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將公共法律服務納入地方發展總體規劃,按照政府購買服務的要求,把公共法律服務經費列入區縣、鄉鎮兩級財政預算,并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投入動態增長機制,實現我區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推進“2225148”熱線、“掌上12348”微信公眾號建設,籌建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村社公共法律服務點,建成覆蓋城鄉、惠及全民、區域均衡的高水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二是積極協調國開區和河東新區管委會解決司法所業務用房問題,完成兩個片區的司法所規范化建設工作。采取重點打造與規范打造相結合的方式,完成今年的司法所規范化建設目標任務,對于面積不足的司法所,通過借用、進駐的方式,擴大調解室面積,實現司法所陣地建設達標。
三是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將司法行政工作職能與信息化相互融合,積極打造“智慧司法”新模式,推動司法行政工作向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邁進,進一步提高司法行政服務管理效能,以信息化助推司法行政工作實現新發展。
在做好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司法所規范化建設、信息化建設的同時,我局在普法宣傳、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安置幫教等業務工作上,嚴格按照相關規定有序開展工作,推動司法行政工作全面落實。
- 上一篇:司法局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匯報
- 下一篇:高層建筑電氣工程供配電系統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