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匯報材料
時間:2022-09-07 09:40:08
導語:防汛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州召開的防汛減災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我縣積極組織各鄉(鎮)及相關單位召開防汛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相關會議,專項針對防汛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行安排部署,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嚴明工作紀律,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災害防治工作納入重中之重,全力抓好主動作為、提前部署、積極備汛等工作?,F將我縣相關工作開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降雨量和受災情況
今年我縣境內4月初開始了降雨,5月份降雨較常年偏少約一成,6月份降雨較常年偏多約兩成。其中6月8日至23日降雨較集中,約占入汛以來降雨量的80%,發生了多次短時強降雨。截止目前,我縣鎮、鎮、鎮、鎮、等鄉(鎮)發生山洪、泥石流等災害6次,造成經濟損失近600萬元,因提前預警,成功轉移農戶37戶170余人,實現人員零傷亡目標。
其中,6月11日山洪泥石流災害造成草坪子組16戶64人受災,造成房屋被淹、道路沖毀等,直接經濟損失達460萬元。因提前預警、監測工作到位,提前轉移溝道沿途兩岸群眾29戶129人,未造成人員因災傷亡。
二、開展工作情況
(一)高度重視,積極組織
今年以來,我縣組織各鄉鎮及相關單位召開縣防汛減災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會議2次,會議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州召開的防汛減災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傳達貫徹、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關于防汛救災工作指示批示和省委彭清華書記在6月29日全省防汛救災工作視頻調度會上的講話精神,并結合我縣的實際,對全縣防汛減災和地災防治工作進行多次部署,確保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強化責任,健全機構
因機構改革,成員單位人員變動,縣人民政府及時調整了指揮部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同時,按照防汛減災工作要求,各鄉(鎮)也對應成立了鄉(鎮)級指揮部,并明確了各級防汛職責。截止目前,全縣成立了應急搶險隊27支1106人,搶險隊分別為各鄉鎮應急搶險隊16支、鄉鎮民兵預備役、縣武警中隊干警、消防救援大隊、縣森林草原應急滅火大隊、交通運輸局應急搶險隊、水利局防汛抗旱應急救援隊、衛生應急救援隊、公路分局黨員先鋒隊、應急通信保障隊、國電分公司應急搶險隊、人武部應急連,形成了縣、鄉、村專常兼備的救援體系。
(三)強化建設,嚴格值守
一是我縣除各級搶險救災隊伍外,針對防汛減災工作,專項成立了防汛綜合值班辦公室,分別以6名縣級領導按月、7名科級領導按周、6名抽調人員按“四班制三班倒”的形式開展值班值守,并指派2名人員(a、b崗)兼職處理防汛減災工作日常事務;同時,各鄉(鎮)也成立了防汛減災辦公室。二是為做好預警預報工作,嚴明縣、鄉兩級相關辦公室24小時值班值守,及時接收縣氣象部門的氣象信息和山洪災害預警平臺監測數據,做好雨汛情信息上傳下達,特別在較大雨情預報時,及時以qq、微信、預警平臺短信等形式通知各鄉(鎮)及企業做好防范預警工作。同時,嚴格落實防汛減災指揮部辦公室對各鄉(鎮)企業及隱患點監測人員在崗情況進行不定時抽查工作。
(四)強化儲備,完善預案
一是按照省、州防汛減災工作要求,結合我縣實際,修訂完善了《防汛總體預案》《防汛抗旱山洪災害應急預案》《大江大河防汛預案》《水庫大壩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和《防汛抗旱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了各成員單位防汛減災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職責。二是根據《2020年救災物資采購儲備計劃》,預算資金為300萬元,計劃分3批次采購,結合歷年災情趨勢和各鄉鎮物資儲備情況,已向全縣16個鄉鎮調撥了一批帳蓬、雨鞋、雨衣、手電筒、棉被、彩條布等防汛物資,并督促各鄉鎮做好統籌管理,確保發生災害時能第一時間保障到位。目前,我縣已儲備帳蓬1200頂、雨(衣)鞋1500套、手電筒700把、棉被2800套、水管4.5萬米、鐵絲網500公斤、編織袋2000條、柴油發電機5臺、抽水機2臺、救生衣900件、應急人員裝備100套、大米10噸、清油1000桶、車輛28輛;挖掘機4輛、裝載機6輛。
(五)強化督查,抓好演練
一是組建了以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縣自然資源局、縣水利局、駐縣督導技術單位等部門為成員的督導檢查工作組,深入各鄉(鎮)督導地質災害防治責任落實、隱患排查、應急演練、物資儲配等工作。二是按照省自然資源廳“七查”工作要求,完成了全縣汛前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共計銷號11處(均為已全部實施避險搬遷或工程治理點位及部分合并點位),新增3處泥石流隱患點,2020年納入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隱患點位435處。其中,泥石流219處、滑坡159處、崩塌55處、不穩定斜坡2處。汛期開始后,按照省州工作部署,我縣迅速啟動了地質災害防治“回頭看”及隱患再排查工作。通過再排查,新增隱患點6處,銷號1處,目前納入群測群防地質災害隱患點440處。三是投入資金220萬元,完成了河、松林河、子耳河、三巖龍河、洪壩河、踏卡河等大小9條河道沿岸38處防洪隱患排查,對松林河灣壩段多處河道、三巖龍河鄉政府段、洪壩河羊圈門段等13個河段進行了河道疏浚整治。四是我縣結合“5·12”防災減災系列工作部署,組織鄉(鎮)、村、組民兵預備役人員、黨員先鋒隊、站所院校救援隊伍及監測人員按照“一點一演練”的要求開展防汛和地質災害防控應急演練400余次,實現所有地災隱患點演練全覆蓋。
(六)強化宣傳,增強意識
我縣以“3·22”世界水日為契機,通過微信、qq、電話短信等方式,開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的宣傳,向群眾宣傳講解了防洪避險知識,并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各鄉鎮開展地質災害防治集中培訓16場次,發放了《山洪災害及其防治手冊》500冊、《山洪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光盤200張,發放了《地質災害防治知識手冊》、《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手冊》、《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記錄本》、《地質災害識災避災掛圖》等宣傳培訓資料25000余份,深入隱患點及入戶宣傳約1300次,受訓群眾約18000余人。
(七)強化協作,科學防治
通過配備雨量監測設備、地質災害監測設備、“北斗”預警系統,進一步提高我縣預警監測能力。目前,我縣已建成的山洪災害預警非工程措施監測雨量(水位)監測站點已實現16個鄉(鎮)全覆蓋,全縣累計在用的雨量監測站57個(其中省建共享18個),水位監測站24個(其中省建共享2個),簡易雨量站61個,預警廣播61套;在地質災害重點監測點安裝的51套監測設備,并為各鄉(鎮)配備“北斗”預警系統。
三、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縣在防汛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按照中央、省、州要求,建立了完善的體系和工作機制,并在近兩年有成功避險的案例,但仍然存在報訊率低的問題。目前我縣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預警平臺報訊率為78%,主要原因是監測站點投入運行使用近8年,部分雨量站、水位站設備損壞(或遺失),不能使用或者可靠性降低,造成收集數據不準確。經2019年縣財政投入資金新增31處監測設備后,損毀監測站點得以恢復,縣級平臺已能正常接收數據,但省級平臺不能正常接收數據,原因是省級系統運維單位授權編碼后才能進入省級平臺,目前正在銜接此項工作。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為全力做好防汛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全面做好值班值守管理,定時不定時對各隱患點監測人員值守情況進行抽查;
二是做好氣象部門的天氣預報接收工作,及時傳達雨汛情信息;
三是加強管理好預警平臺的維護,保證平臺在整個汛期能正常運行;
四是全力抓好群眾的宣傳教育工作,讓全縣群眾掌握防汛及地質災害防治相關知識,增強群眾防汛意識;
五是落實督導檢查常態化,對查出的問題,堅持立改立行;
六是嚴格落實好上級下達的各項相關工作。
防汛減災工作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加 大防汛工作力度,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明者防禍于未萌,智者圖患于將來?!彼枷肷细叨戎匾暎ぷ魃戏e極主動,落實上細之又細,環環相扣,精心準備,嚴密監視,高度警惕,隨時監控雨情和水情,始終保持高度戒備狀態,不斷完善防汛措施,確保安全渡汛,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 上一篇:物聯網趨勢下特種設備管理可視化
- 下一篇: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工作半年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