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模式
時間:2022-06-13 11:59:00
導語:創新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因地制宜適度超前
作者:徐桂鋒
中共xx市委組織部
(2007年4月)
近年來,我市積極開展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工作,在省和xxx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黨組織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累計投入2000多萬元對村級組織活動場所進行新、改、擴建和修繕,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目前,全市282個行政村活動場所辦公設施完善、電教設備齊全,符合省村級活動場所建設的標準,有力地促進了農村各項事業協調發展,切實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基礎保證。我們的主要做法有:
一、領導重視,超前謀劃建設
我市在實踐中清晰地了解到,落后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已經跟不上新形勢下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需要,已經影響到基層工作的正常開展。面對新形勢下的農村工作,市委于2004年開始,從戰略的高度重視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工作,明確提出把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作為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基礎性工作,納入全市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議事日程。徹底摸查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情況,對殘舊、建設不合理和不符合新形勢要求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逐步進行新建、改建、擴建或修繕。
2006年,全國、省和市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電視電話會議后,我市立即召開常委會議,專題研究加強全市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工作,明確提出把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建立和落實領導責任制,切實做到思想認識到位、領導責任到位、工作措施到位、檢查落實到位,確保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工作順利開展。
二、統籌兼顧,注重三個結合
我市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契機,結合我市實際,各鎮街、各村按照“因地制宜、功能完善、適度超前”的原則,把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新農村建設、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結合起來,探索出具有xx特色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新路子。
(1)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近年來,我市系統地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思路,明確把xx建設成為xx東部現代化生態新城市,確立的三大經濟圈,南部為工業制造業圈,中部為城市生活圈,北部為都市農業和生態旅游圈。我市在村級活動場所建設規劃時,緊緊圍繞三大經濟圈的發展思路,把村級活動場所建設與促進集體經濟發展緊密起來。如xx村,地理位置上與xxx風景名勝區連成一體,該村充分發揮xx發展大旅游的優勢,在村級活動場所旁規劃建設一個占地6畝的旅游活動廣場,其中建立一幢兩層的農副土特產銷售中心,以促進本村和村民經濟收入。目前,該項目正處于規劃與設計階段。
(2)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xxx村、xxx村、xxx村等建設了村民健身休閑廣場和籃球場,自此以后,村民每天排隊利用健身設施鍛煉身體,賭博等現象越來越少。同時,各村還充分利用籃球場,積極組織村民開展籃球友誼賽。xxx村在2006年底與2007年初還分別組織村民與xxx體育局、xxx地稅局、市人大、xxx鎮政府等部門以及合作社、村民之間開展籃球友誼賽十多場。
(3)與加強農村黨員思想建設相結合。如xxx村建立了一個8米×6米大型黨員電化教育電子影視平臺,且該電子影視平臺靠近xx廣場,除了加強該村黨員干部的宣傳教育外,還輻射整個xx地區,每年受教育黨員達30萬人次,受教育群眾達300萬人次;今年3月下旬,xxx村的大型電子影視平臺亦建成投入使用。
三、因地制宜,抓好上下聯動
我市中、南部地區與北部地區在經濟上存在一定差距,中、南部地區經濟比較發達,而北部地區的經濟則比較困難,因此,在進行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規劃時,我市強調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在資金籌集方面,我市采取“五個一點”辦法,從根本上解決了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所遇到的資金問題。
(1)市鎮街補助一點。對集體經濟薄弱但工作積極、按要求完成建設任務的村,市委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給予支持。據統計,2004年以來,我市已獎勵各村級活動場所建設資金達520多萬元;各鎮街在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方面投入資金累計達80多萬元。今年初,我市又籌集了530多萬元,對全市80多個村級活動場所進行新建和完善。
(2)上級支持一點。在第三批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市領導xxx、xxx、xxx等同志分別到xxx村、xxx村和xxx村掛點。三位領導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關心掛點村的先進性教育活動和農村建設,多次親臨指導,切實幫助村集體解決實際問題。據不完全統計,僅xxxx、xxx、xx村等三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就得到上級黨委支持建設資金超過340萬元。xxx村得到市農業局、林業局、體育局及環保局等部門大力支持,先后投入120多萬元,建成了國家級標準燈光籃球場及運動健身休閑廣場。xxx村得到了市水利局和市環保局的大力支持,分別投入400多萬元和100多萬元,完善了村道硬底化和村民生活用水排污工程。
(3)村自籌一點。為了充分發揮村集體對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的積極性,市委組織部為各行政村統一配置了電視、DVD等電教設備。各村集體積極籌集資金,經濟條件較好的村,資金投入力度較大,對活動場所進行裝修,并完善配套設施,如新塘鎮上邵村,自籌資金100多萬元,把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成為1334平方米集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型陣地;經濟條件較弱的村,也本著“實用和量力而行”原則,先建設,后規范,逐步美化、綠化、亮化辦公環境。
(4)幫扶單位資助一點。近年來,我市每年按照倒排和順排的辦法選出20條村,給每條村確定1—2個廣州市和我市幫扶的部門,在幫助村班子建設、經濟發展的同時,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得到不斷改善。全市新建的21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中,有6個是在駐村工作組的幫助下建成的。如xx鎮的xx村村委會辦公場所是80年代建成的兩間50平方米的平房,條件簡陋。自xx電臺掛駐后,在駐村干部的活動下,xx電臺黨委予以高度重視,單位黨委書記、臺長親自帶隊到xx村實地考察和調研。經過多方努力,籌集了30多萬元,建成了一幢高標準的,建筑面積為375平方米現代化辦公樓。
(5)社會上籌集一點。我市民營經濟較為發達,在外創業、經商的民營企業家都非常關心增城的建設和發展,在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中,不少鄉親和民營企業家紛紛慷慨解囊,捐錢捐物,共同籌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尤其在我市的中、南路片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四、建管并重,注重功能發揮
我市在抓好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的同時,始終堅持“功能靈活,一室多用”的原則,切實克服村黨組織存在的“重建設、輕管理,有陣地、無活動”的現象,充分發揮了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的辦公功能、教育功能、服務功能和文化娛樂功能,使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真正成為集黨員活動、村民議事、便民服務、教育培訓、文化娛樂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陣地。如xx鎮xx村針對本村種植冬瓜的特點,經過詳細規劃,通過有關部門籌集40萬元資金,在冬瓜種植示范基地旁新建了一幢三層500平方米的村級活動場所。新辦公樓建成后,該村以村級活動場所為載體,成立了冬瓜行業協會,并辦起了村民學校,每年舉辦多期的專項技術培訓班,幫助農民解決種養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讓農民不斷學習到新的農業知識,改良農業品種,該村2006年僅冬瓜年產值就達3200萬元,農民收入不斷上升。又如xx鎮xx村充分發揮村級活動場所的功能,舉辦科普知識講座、致富能力培訓等,使村民掌握了科學的飼養雞只技能,紛紛辦起了養雞場,目前年產量已經可達百萬只,遠銷日本和香港、澳門地區,使該村擺脫了貧困的面貌,集體經濟有了飛速發展。
近年來,我市黨委政府和各級部門都十分重視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問題,對出現困難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立即給予及時解決,282條行政村辦公樓面積都達到或超過了90平方米,硬件上都達到了有辦公室、黨員活動室、閱覽室、檔案室和黨員電教設備、村務財務黨務公開欄的要求。上邵、群星、大墩、長崗、久裕、夏街、羅崗、西山、七境、大埔、車洞、水圍、花園等村級活動場所的標準更達到現代化辦公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