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局個人事跡材料
時間:2022-04-03 03:00:00
導語:農機局個人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四月的*,鮮花錦簇,春意盎然。*市紅十字會與市教育局聯合倡導舉辦的“牽手未來、結對救助單親無親兒童”表彰大會隆重召開了。伴隨著雄壯的運動員進行曲,一組組熱心人走上領獎臺,手捧鮮紅的榮譽證書,個個臉上洋溢著溫暖的微笑。其中身材中等,面色黝黑,精神飽滿,前不久在*電視臺“希望的田野”欄目里為棉農耐心講解地膜覆蓋注意事項的*同志格外引人注目。*同志1985年畢業于山東農業大學,先后任市農業機械化學校教師、高級工程師、副校長、市農機技術推廣站站長等職。20*年加入九三學社,現任九三學社*科技二支社參政議政委員,系市政協七屆委員,八屆、九屆市政協常委。二十多年來,他愛崗敬業、刻苦學習、勤奮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作出了優異的成績。
一、教書育人,為了學生的微笑
中國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人們的教育觀念發生了巨大變化,原先的“小中?!币巡辉偈菍W子們夢寐以求的“香餑餑”,就是那些??圃盒R埠苌俚玫胶脤W生的青睞,家長跟孩子們都憋足了勁,兩眼緊盯著那些本科院校。在這種局面下,生源的嚴重短缺使原本就舉步維艱的農機學校雪上加霜。也就是在這時(2002年12月)*擔任了*市農業機械化學校副校長,分管教學業務工作。當時,許多中專學校紛紛與省內外的高等院校聯合辦學來提升學位層次,吸引學子目光??梢粋€名不見經傳的農機學校能與之爭衡么?面對空曠的教室,面對稀稀落落的學生,*陷入了沉思,他想起了諸葛亮《出師表》中的名言:“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是呀,在小中專逐漸退出中國教育舞臺的嚴峻的形勢下,要想辦好電大班,困難可想而知了。如何招收學員?如何進行管理?如何提升他們的成績,考入更高一級的學校?這是擺在他面前的一座座山吶!“撒開長腿跑遠道,井里無水四下淘”。在學校確立了計算機應用、外貿英語、財會為主導專業之后,*就坐不住了,跟同事們印制招生簡章,率領教師到生源較多的臨沂、菏澤、煙臺等高中學校做宣傳。他嘴上起了皮,腳底磨上泡,渴了喝口水,餓了啃包方便面。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學校領導與同志們的共同努力下,2003年學校共招收計算機應用和外貿英語兩個專業各一個班,看著一張張質樸而又略帶迷茫的臉,他露出了欣慰而又痛楚的微笑。
*欣慰的是孩子們終于來了,他們像一只只駛出港灣的小船兒,就要在農機學校搭建的這個平臺上揚帆遠航了;他痛楚的是,這是一幫人們普遍認為自制力相對較差、學習成績相對欠佳的學生。下一步如何把他們的心收攏,讓他們走出困惑,走向成功,是擺在他面前的一個嚴峻的任務。一個來自農村的男生,開學的第三天就曠課了,作為班主任的*心急如焚,在多方調查之后,他直奔學校附近的一個網吧,在里面,他找到了正在狂玩游戲的這名男生。之后,就是漫長的苦口婆心的規勸,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這名學生終于擺脫了網癮的困擾,走向了正規的學習之路。
他常說素質教育告訴我們,只有差老師,沒有差學生。班里有個叫趙燕的女生,家庭困難,面臨輟學,*了解到真實情況后,資助她學費,使她順利考上了高一級學校。有一年過中秋,離家近的同學都回家過節了,班里還剩下13名同學,“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他們的心思,陳校長看在眼里,想在心里。他馬上給妻子打電話,讓她多買菜買面,然后領著13名學生回到自己家里,大家齊動手,包水餃。窗外秋風蕭瑟,銀光傾瀉;室內春意融融,金碧生輝。這是多么感人的場面呀。有個男生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十五的月亮”,歌聲在遼闊的天宇中回蕩……。人性化的管理,良好的育人環境和育人模式,創造了該校電大班專升本率84%的歷史最好成績,位于全省同類學校首位,受到局領導和上級有關部門的高度贊揚。
二、推廣科技,為了大地的豐收
*深悟“民以食為天”與“國無農不穩”古人名言的深刻內涵。為了提高對農村改革的認識,他認真學習黨的十六大報告,精心做學習筆記。他在一次筆記中寫道:“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難點在農村。因此,解決“三農”問題(即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毫無疑問應該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中之重。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積極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是當務之急。作為農機技術推廣部門,應首當其沖,站在農村改革陣地的最前沿?!?/p>
2006年8月,*任市農技推廣站站長,主持*市農機技術推廣站工作。他是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他從祖輩身上看到了農業發展的步履維艱,從他記事起一直到上大學的二十多年來,半截木頭半截鐵的原始農具就一直占據著農村的市場。麥收時手握鐮刀,腰酸背痛在麥海里泅渡的情景仍歷歷在目。麥場上,老牛拉石磙子碾場的畫面有時還在夢境中浮現。
最近幾年間,*市廣大農村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市農機技術推廣部門,他們首先進行了農機結構調整,并引進推廣、研制了一批先進、適用、節本增效的新型機械。在小麥生產基本實現全過程機械化之后,推廣工作的重點轉向玉米收獲機械化和保護性耕作機械化技術。幾年來,共推廣玉米聯合收割機1500臺,免耕播種機300余臺。2007年,實現玉米機收97萬畝,推廣保護性耕作12萬畝,占小麥播種面積的4%,同時還針對各縣不同產業結構,積極引進棉花拔柴機、多功能田園管理機、秸稈撿拾打捆機、秸稈青貯機械及設施農業機械等,為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通過各種新機具、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提高了作物生產質量和生產效益,促進了全市特色農業的快速發展。
為了推廣農機新技術,*站長沒少遭白眼。有一次秋收后回老家,向鄉親們推廣免耕播種技術,就遭到了本村一長輩的白眼。這個老農直呼其小名,捋著花白的胡子問道:“你說說為啥叫‘三秋’”陳站長答完后,老農又追問道:“既然秋耕是‘三秋’之一,那秋耕是缺一不可的,俺種了50多年的田,還沒聽說不耕就播種的?!币帽娙硕己呛谴笮ζ饋怼j愓鹃L耐心的向鄉親們講述精耕細作的弊端,推廣秸稈覆蓋、免耕播種、病蟲草害綜合防護的科學種植方法,并鼓勵親戚們試驗,他在一個親戚的田里進行免耕播種試驗,把每一個步驟一步步示范給鄉親們看。并講述免耕播種的優點及方法(把干土分開,擴大播種寬度,化肥施在種子底下)。其他農戶信不過,為了保險起見,還是按傳統的播種方式播種。接近麥收的一天,狂風攜著暴雨來了場突然襲擊。雨過天晴,一片片麥田像被巨輪碾過一樣,平鋪在地上,眼看著就要到口的糧食倒在地上,老農們欲哭無淚。而那些免耕播種的農戶卻嘗到了豐收的喜悅。事實勝于雄辯,免耕播種技術就這樣推廣起來了。
每年三秋期間,*都到田間地頭,指導基層推廣人員和農戶推廣實用新型農業機械,進行技術咨詢和服務。中午飯吃到下午四、五點,一天喝不上一口水是常有的事。雖然嗓子啞了,但看到農民放心的使用農機新技術新機具,就感到欣慰了。為了讓廣大農民掌握先進的農機化新技術,他先后組織籌辦了2006年、2007年全市玉米機收保護性耕作培訓班和現場會,讓農民朋友在自家的田間地頭開闊了視野,感受到了先進科技所帶來的巨大成果。他還依托與農機生產廠家的密切聯系,為農民朋友做好選機工作。之后又承擔了全市的玉米機收保護性耕作機械化技術示范推廣項目,開展了“三貼近、六項行動”,全市的示范基地建設、機具研制與引進推廣、宣講培訓、實施面積等均進入全省先進行列,有的全省領先,省農機辦領導和兄弟市區多次來參觀學習,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在2007年全省推廣會議上,*市作為全省僅有的兩個市之一,作了典型經驗介紹。他就是這樣,推廣科技,為了大地的豐收,默默奉獻著。
三、履行職責,為了社會的和諧
作為九三學社社員、市政協常委,*始終不敢忘記自己肩上的責任,始終都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積極獻計出力作為自己的職責所在。履行職能,參政議政,這對*來說既是一份挑戰,更是一份責任,一份動力。他自2001年先后擔任七屆市政協委員、八屆九屆市政協常委以來,始終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和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認真履行委員職責,積極參政議政,按時參加市政協和九三學社*市委組織的各項調研視察活動,積極撰寫提案,每次會議都提交一至三分質量比較高的提案(均被立案得到辦理)。撰寫的調研論文《大力發展保護性耕作,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與和諧社會建設》在市政協八屆二十次常委會議和市政協九屆一次全體會議上作大會發言,并被市政協作為社情民意提交市委、市政府,引起了市委、市政府對保護性耕作問題的關注和重視,2008年1月,九三學社*市委作為集體提案提交市政協九屆一次會議并立案。
除此之外,*利用多種機會、多種方式建言獻策,圍繞規范市場行為、加強法制建設、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改善投資環境、發展教育事業、改善學校周邊環境、改善城市交通秩序等國計民生的重點問題反映社情民意,提出客觀的分析和有見地的建議,得到各級領導的重視。其中,關于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提案,被《*日報》全文轉載。幾年來,他撰寫的參政議政稿件共計20余篇,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時他在參政議政工作實踐中注意找準角度和位置,幫忙不添亂,做黨的真誠諍友和得力助手,為*市和諧發展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論語》中有句名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泵鎸s譽和職責,*沒有陶醉,追求無窮期,發展無止境,他睿智的目光又投向了那方希望的熱土……。
- 上一篇:證據法發展改革論文
- 下一篇:從墮胎案件司法審查標準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