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文明隊事跡材料

時間:2022-05-19 09:08:00

導語:巾幗文明隊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巾幗文明隊事跡材料

*塘寨巾幗文明隊成立于1993年,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壯大,到目前為止共有固定成員62名,配有舞蹈室、健身室、圖書室,服裝和道具也一應俱全,并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學習活動制度,專人負責管理檔案資料。在建設“生活寬裕、鄉風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帶領婦女創造性地開展了一系列有特色、有影響力的婦女活動,各項工作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來越強烈。為順應時代要求,我們以培養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為目的,以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為載體,全面抓好“巾幗文明隊”的創建活動,不斷引導人們樹立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為了打造鄉風文明的新農村,巾幗文明隊針對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后,大環境和小環境臟、亂、差的實際,向村委提出了“抓大帶小”,促進新農村建設上檔升級的建議,村委積極采納,將其列入全村總體規劃之中,先后投資100多萬元對村內的主要街道和公路兩旁進行了硬化、綠化、美化;投資18萬元,栽植了桃梅、杜鵑、杏梅、黃楊、龍柏、櫻花、月季等高檔樹木花草20多萬棵,花草品種達100多種。為給綠化提供全方位服務,巾幗文明隊還擔當起了綠化美化服務隊的責任,負責家家戶戶和街道、路旁、花壇等花木的剪枝、打藥、追喂、修鋤、澆水等方面的服務工作,實現了“三季鮮花滿園、四季綠樹成蔭”,一派現代化小城鎮景象。

在開展“巾幗文明”活動中,更加煥發出婦女新的精神風貌。村委會投資80萬元修建了2個占地10畝的文化娛樂廣場,購買了腰鼓、扇子、彩綢等,組建起由80多名婦女組成的巾幗腰鼓隊,從市文體局聘請專業老師舉辦健身操培訓班。2006年東寨秧歌隊更名為春風舞蹈隊,2007年正月市里舉辦的民間秧歌大賽獲得第二名。2007年5月25日代表石島管理區參加威海市建市20周年舉辦的大賽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并作為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多次到斥山訪華院演出。每逢三八婦女節、母親節、春節等傳統節日把身邊的好人好事、文明新風用喜劇、小品、表演唱和三句半等形式自編自演,既活躍了思想,又陶冶了情操。

現在每到晚上,婦女自發集中在廣場打腰鼓、跳健身操、交誼舞,文化活動紅紅火火,社區精神風貌不斷改善,和諧社會的道德新風尚在寓教于樂中走進千家萬戶。在此基礎上,我們還積極開展“五好文明家庭”、“尊老敬老好兒女”、“好婆婆”、“好媳婦”等系列評選表彰活動,不斷樹立新典型,弘揚新風尚,現在打麻將、玩撲克、婆媳不和的現象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一派歡樂祥和之風。

北劉伶莊村巾幗文明隊情況

馮家鎮北劉伶莊村共有220戶,560口人,其中婦女整半勞力110人。多年來,該村婦代會積極響應上級婦聯的號召,成立了“巾幗文明隊”,該隊伍融文化教育、科普宣傳、技能培訓、衛生保健、環保綠化、扶貧助困、便民服務、法律援助、治安防范等服務為一體,帶領全村婦女學科技、用科技,積極發展農村經濟;學舞蹈,搞評比,倡樹文明新風尚,有效實現了富裕興村、美德治村、文明理村、平安保村、和諧立村,在促進新農村建設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該村“巾幗文明隊”自成立以來,就以鼓勵和發動婦女群眾參與全民健身活動為目的,以表演文藝節目為載體,以宣傳全民健身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為主題,常年堅持開展活動,成為全村婦女參與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形式和特殊載體,將文明新風送進了每家每戶,為促進精神文明建設、構建和諧社會作出了積極的貢獻。該隊伍自組建以來,活動內容豐富、健康,經常將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以及發生在身邊的典型人和典型事,編排成群眾喜聞樂見的快板、順口溜、三句半和小曲等形式進行宣傳演出,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占領農村思想文化陣地。由于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巾幗文明隊吸引了村里的更多婦女參加,隊伍規模逐漸擴大,成員由最初的10余人發展到現在的60多人。為了加強管理,文明隊定期組織成員學習、活動,并且建立了健全的活動、學習制度,每月組織學習一次,開展活動兩次。為提高隊員的綜合素質,該文明隊還定期對成員進行政策法規、科技致富、家庭教育、文體健身等方面的培訓和學習,并發動全體隊員,積極參與到節目的創作和演出當中來,使其服務于社會的能力進一步提高。2005年,北劉伶莊村巾幗文明隊積極響應市婦聯的號召,率先組建了32人的“巾幗腰鼓隊”,并配備了腰鼓和統一的服裝。巾幗腰鼓隊成立后,積極配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多次作為工作亮點迎接上級領導對該村新農村建設情況的觀摩檢查,受到了一致好評。除此之外,北劉村巾幗文明隊還多次參與各級婦聯組織的大型文藝活動,并多次獲獎。

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該村巾幗文明隊也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幾年,市婦聯在農村開展了以“改善生態環境、增加農民收入”為主要內容的“村在綠中”活動,該村巾幗文明隊積極響應各級婦聯的號召,廣泛發動婦女參與到活動當中,她們身先士卒,帶頭清理自家的“三大堆”,帶頭整修街道,在街道兩側栽上了蜀檜、百日紅等綠化、美化苗木,極大地美化了村容村貌。

北劉村“巾幗文明隊”已經成為服務婦女、奉獻社會的一面旗幟,在她們的帶動下,該村風氣明顯好轉,家庭成員素質和道德水平明顯提高,形成了人人遵紀守法、尊老愛幼、夫妻和睦、鄰里團結的新局面。

經技區鳳林街道辦事處鳳林社區巾幗文明隊情況

經技區鳳林街道辦事處鳳林社區地處開發區中心地帶,常住人口3600多人,已婚育齡婦女1100人,流動人口約1萬人。近年來,鳳林社區巾幗文明隊以“服務婦女、奉獻社會、弘揚社會主義文明新風”為宗旨,通過積極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積極探索婦女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把解決婦女思想問題與實際困難結合起來,把教育引導婦女與為婦女服務、為社會服務結合起來,使婦女思想政治工作落實在基層、滲透到家庭、根植于群眾,從而成為婦女群眾的貼心人、先進文化的傳播者以及科學、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倡導者。

一、倡導文明新風、弘揚家庭美德

為了美化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根治社區“三大堆”,巾幗文明隊開展了“巾幗保潔活動”,促進家庭及社區環境的凈化、綠化、美化?!敖韼轿拿麝牎标爢T堅持從自身做起,科學條理地收拾自家居室,整理庭院及街道,成立了婦女衛生監督小組,制定了衛生檢查制度,劃分了衛生責任區,規定了義務勞動日,劃定了統一的柴草場,打掃清理三大堆。如:我們社區有一條高標準的巾幗文明示范街,區容區貌干凈整潔,寸草歸垛,無“三大堆”和亂貼、亂畫現象;圍繞建設文明家庭,營造家庭文化氛圍,巾幗文明隊開展了“讓家庭遠離麻將桌”、“書香家庭”評選活動,引導家庭成員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蝕。又如“巾幗文明隊”把婦女要求建立圖書室進行學習的問題反映給婦代會,并爭取到社區兩委的支持,到市新華書店購買了2000冊圖書,包含科技、家政知識以及文學歷史等,建起了高標準的圖書室,定日開放,專人負責,可閱可借,深受全區群眾的歡迎。針對社區存在的不孝敬老人的現象,“巾幗文明隊”開展了“我讓老人住正房”、“尊老敬老好兒女”、“好媳婦、好婆婆”評選活動,教育家庭成員養成尊敬老人、關心老人、愛護老人的自覺行動。

二、活躍文化氛圍,演繹精彩生活

“巾幗文明隊”把文藝宣傳、強體健身活動作為吸引婦女、教育婦女的有效形式,通過演身邊人、唱身邊事,弘揚社會正氣,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編排反映文明家庭、移風易俗、科技致富、遵紀守法、應盡義務等內容的文藝節目?!敖韼轿拿麝牎狈昴赀^節舉辦婦女文藝宣傳活動。白天忙經商,晚上忙排練,為提高演出水平,還聘請了市文化局和區文化館的老師現場指導;“巾幗文明隊”每年都要在“大年初一”“三八節”、“納涼晚會”“老人節”上演出大秧歌、百人腰鼓和彩綢舞等節目,巾幗文明隊已成為社區活動中一道精美的文化大餐,極大活躍了婦女群眾的文化生活。

三、化解矛盾,幫困扶貧

“串百家門,知百家情,幫百家忙,解百家難”是巾幗文明隊的又一職責。她們幾人一組,利用晚上空閑時間進家入戶,了解各家各戶的生活、生產情況,夫妻、婆媳關系情況。對丈夫打老婆、夫妻關系緊張鬧離婚的,婆婆、媳婦之間不和或鄰里之間產生糾紛的,“巾幗文明隊”隊員常常仍下自家的事情,不辭辛苦地分頭做工作,促使夫妻和好,婆媳和睦,鄰里團結??梢哉f,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巾幗文明隊”的身影。對于那些因天災人禍和其他原因致貧的困難家庭,巾幗文明隊則開展了送溫暖活動。多年來一直為本社區的軍屬、烈屬家庭開展送溫暖活動;在走戶串門中,先后為4個殘疾家庭辦理了殘疾證,為1戶特困家庭開展了捐款活動,協調社區兩委為3戶貧困戶免除了120個義務工,每戶折合人民幣960元;還為不能出門的老人、病人進行義務理發、拆洗被褥等活動。幾年來,社區幾乎所有的貧困家庭都得到了“巾幗文明隊”的幫助和關懷。

鳳林社區“巾幗文明隊”將繼續根據婦女思想及生活的實際需求,不斷創新實踐婦女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徑方法,為社區文化生活及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南唐家巾幗文明隊情況

乳山口鎮南唐家村共有740戶,1700人,婦女整半勞力530人。近年來,婦代會根據上級婦聯要求,立足本村的實際,組成了一支70多人參加的巾幗文明隊,該隊伍在團結帶領廣大婦女積極投身農村兩個文明建設中作出了突出貢獻,取得了一定成績。

南唐家村巾幗文明隊在成立之初,就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確定活動紀律,明確學習、活動開展的時間、地點、負責人、參加人員并將活動開展的有關記錄規制存檔。巾幗文明隊成員每月15號定期開會,討論近期活動開展情況,決定下期活動內容。該村巾幗文明隊以“服務婦女、奉獻社會、弘揚社會主義文明新風”為宗旨,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把解決婦女思想問題與實際困難,把教育引導婦女與為婦女服務、為社會服務有機結合起來,成為婦女群眾的貼心人,先進文化的傳播者,科學、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倡導者,成為引導婦女參與精神文明建設的旗幟。為引導婦女致富,該村巾幗文明隊成員分成20組,輪班值日,組織婦女利用村里的遠程教育網學文化、學技術,截至到目前,全村接受新技術婦女500名,80%以上婦女掌握了1-2門實用新技術,各類女技術員達到10名。為了用健康向上的娛樂活動占領農村文化陣地,該村文明隊成立了50人以上的“巾幗舞蹈隊”,定期聘請舞蹈老師集中授課,統一配備活動設施、器材、服裝,經常組織婦女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娛樂活動,并充分利用婦女自身優勢開展舞蹈、歌唱比賽、腰鼓等節目,并逢五逢十就自編自演一些群眾性娛樂晚會,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該村還成立了50多人的秧歌隊伍,在春節期間到各村、各企業、市直有關部門巡回演出,并積極參入市里組織的正月十五秧歌匯演。為了維護村里的穩定,巾幗文明隊成員利用農閑時節、節假日等時間,不定期組織婦女學習有關理論、黨的建設以及《新婚姻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規知識,號召婦女用法律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同時巾幗文明隊還注重做好健康知識的宣傳,利用村里的遠程教育網,向婦女宣傳的危害及愛滋病、乙肝等疾病的傳播途徑及如何做好預防等知識。

該村巾幗文明隊還積極引導婦女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婦聯開展的“綠美亮凈”新農村創建活動中,她們把全村劃分成4個衛生區,督促各家各戶清理“三堆”,發動婦女植樹、清掃衛生,保證了該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現在該村戶均植樹30棵以上,無“三大堆”,街道硬化,路燈明亮,村容村貌整潔美觀。家庭居室潔凈有序,庭院綠化、美化率達總戶數的80%以上。在南唐家巾幗文明隊的帶動下,該村村風、民風極大好轉,形成了鄰里團結、夫妻和睦、尊老愛幼、互幫互助的文明和諧局面。

文登市宋村鎮山東村巾幗文明隊情況

宋村鎮山東村,位于回龍山腳下。近年來,該村婦代會在上級婦聯的指導下,成立了巾幗文明隊,開展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的活動,有力地推動了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使該村由原來的落后村變成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范。

一、巾幗文體健身隊,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以前山東村是遠近聞名的落后村,村民打架多、鬧事多、賭博多、練的多。自上級婦聯開展巾幗文明隊創建活動后,該村婦代會根據本村婦女喜歡跳舞的特點,及時組建了巾幗文體健身隊,請落戶本村的一名東北婦女教大家學跳東北大秧歌、扇子舞。婦代會的這一舉措吸引了全村男女老少的廣泛參與。村兩委因勢利導,增上了音響設備,統一購置了腰鼓、健身球,請專業老師進村教婦女打腰鼓,跳健身操,扭秧歌。今年,村兩委抓住市婦聯開展“綠美亮凈”新農村創建活動的有利時機,發動婦女清理門前“三大堆”,爭取包扶村的大力支持,整修了街道,安裝了路燈,建起了小型文化廣場和娛樂室,為村民開展健康向上的文體娛樂活動提供了條件。巾幗文明隊的成員每天晚上都要聚在廣場上開展健身活動,表演水平不斷提高,經常被邀請參加開業慶典活動。今年3月3日,文登市婦聯舉辦的活報表演中,山東村巾幗文明隊代表鎮婦聯參賽,獲得了二等獎。同時,她們還以慶祝節日為契機,組織編排文藝節目,向群眾宣傳黨的十七大精神、計劃生育政策、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方針、政策、法規,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在文明隊的宣傳下,村里許多婦女主動退了生育二孩指標,封建迷信、打架斗毆、聚眾賭博等不良現象也基本銷聲匿跡了。

二、科技服務隊,帶領婦女致富奔小康

巾幗科技服務隊借助鎮婦聯的陽光培訓,積極開展科技培訓,邀請市農業局的專家每月兩次來村授課或到田間大棚實地指導,到目前為止,已舉辦培訓班19期,培訓婦女600多人次,使廣大婦女掌握了一定的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全村80%以上的家庭有穩定的增收致富項目。今年農歷三月初二宋村鎮舉辦回龍山面食展,山東村巾幗文明隊借助這一有利時機,積極發動婦女蒸大餑餑,該村婦女的大餑餑,在回龍山上被游人搶購一空。目前相關部門正積極進行李龍大餑餑的品牌注冊,成功后可為村里婦女增加一定的收入。

三、巾幗環保綠化隊,共建綠色家園

該村婦代會組織婦女骨干成立了巾幗環保綠化隊,規定了義務勞動日,經常組織人員到村邊、溝渠、綠化帶、村主要街道,撿拾塑料袋、清理垃圾,美化、凈化生活環境。文明隊還發動群眾,在房前屋后栽植花草樹木1000多棵(株),使山東村成立鎮綠美亮鎮示范村。

山東村的“巾幗文明隊”,播撒著健康、文明、科技、綠色的種子,給全村廣大婦女帶來了多姿多彩的生活,受到了群眾的一致歡迎。

高區田和街道辦柴峰小區巾幗文明隊

成立于2004年的高區田和街道辦“柴峰小區巾幗文明隊”,充分利用好現有資源,通過一系列活動,展現社區文化風采,活躍群眾文化,促進了廣大婦女的身心健康,提高了社區的凝聚力,為高區以及威海的社會和諧做出了應有貢獻。

一、注重基礎投入,不斷提高硬件建設水平。該巾幗文明隊的團結努力得到了居委會、辦事處和高區各級組織的重視,現已擁有固定成員72人,配有統一的著裝,有2000多平方米的活動廣場,配有專門音響和燈光,有健身場1個,室內活動場地100多平方米,圖書室、娛樂室400多平方米。這些活動場所都有專人管理,每天按時開放。

二、注重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居民素質。積極進行以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為核心的榮辱觀教育,在該居委會有一支長年佩戴值勤袖章的巾幗文明監護隊伍,經常宣傳法律法規常識,參與治安防范、衛生管理與清理、保護樹木花草,協助宣傳物業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2007年,先后請交警進行了安全法制教育、請計劃生育主管部門進行計劃生育和衛生保健教育、請婦聯和宣傳干部輔導“八榮八恥、正氣和諧歌”,并將歌詞打印200多份,發到各個活動場所。小區內外先后進行文藝演出10多次,深受各級領導和廣大群眾的好評。由于成績突出,多次在威海日報、威海晚報、中央電視臺(4頻道《讓世界了解中國》欄目)和威海電視臺報道播出,提高了我區的生活品味和知名度。

三、注重學習鍛煉,不斷提高團隊服務水平。通過多種宣傳渠道和有效方式,以表揚好人好事為突破口,鼓勵在職人員,立足本職,堅持鍛煉,堅持經常的群眾性活動。除春節,雨雪天氣外,每天早上練太極拳、劍扇、晚舞蹈、秧歌、氣功、腰鼓,每周1、3、5上午練舞蹈、體操、秧歌、氣功、歌詠,2、4、6柔力球。文明隊成立三年來,參加市舉辦的人居節、春節、運動會、慶建市20周年等項活動演出16場,自己舉行的慶“三.八”、“五一”、“國慶節”、“元旦”、“春節”等慶賀活動25場,舉辦聯歡、納涼晚會等16場。該巾幗文明隊走出社區服務社會,并與市場有機結合,到仙姑頂等單位演出40余場,不僅豐富了文化生活,還添置了硬件設施,自行給隊員解決了兩套統一服裝,每人發了一架腰鼓、手杖、扇子、手絹等,還置辦了80多套演出服、50套大秧歌服,購買了唐僧一行四人的服裝及道具,(毛驢一頭、旱船一只、大頭四個、花籃雙對),兩架收錄機,腰鼓大釵子一個,大、中、小型鑼鼓三套,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一年來,在市、高區、辦事處組織的新匯操、服飾、氣功、健身操、健身球、柔力球、海派秧歌、手杖操等項比賽中,均取得了好成績。2006年被評為省級優秀活動站,2007年被評為國家級氣功優秀活動站。2007年該巾幗文明隊的由50名老年婦女組成的老年腰鼓代表高區參加了威海市建市20年巾幗風采展演,所表演的《品牌高區,喜迎奧運》贏得廣泛好評。

環翠區竹島辦事處戚家夼社區文筆峰巾幗文明隊

文筆峰巾幗文明隊是由一支朝氣蓬勃的幼兒教師及各企業文藝骨干組成的隊伍,共有成員80人。本隊以“服務婦女,奉獻社會,弘揚社會主義文明和諧”為宗旨,長期對外進行宣傳工作。曾在全國億萬婦女健身活動中喜獲“巾幗文明健身隊”的光榮稱號。節目《紅色激情》在山東省新世紀新女性風采展演活動中獲最佳節目獎,節目《全民健身喜迎奧運》在和諧威海巾幗風采展演活動中榮獲一等獎。

為激發廣大婦女的愛國激情,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我們巾幗文明隊每年都組織廣大婦女參加慶“七.一”、團體操等大型文體活動,我們還自編自導了各種膾炙人口的快板、戲曲、表演唱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來歌頌黨、歌頌祖國。我們不是專業勝似專業的演出水平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贊譽,僅2007年我們巾幗文明隊就被應邀到羊亭、張村、溫泉、文登石頭河、西黃山等地進行了義務演出達十幾場次,受到當地群眾的熱烈歡迎。為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在重陽節期間發起了“關愛老人從我做起”的活動,請來法律顧問、市立醫院咨詢專家、理發師等親自上門為老人服務,為他們真正解決生活中的難題。年三十晚上,巾幗文明隊組織百余人的大型民間藝術表演,并在大年初一代表環翠區政府參加威海市舉辦的大拜年活動,我們巾幗文明隊在拜年活動中成為一道最靚麗的風景。通過這些活動,樹立了我們婦女牢固的科學發展觀,倡導科學文明的健身理念,也為社會文明添寫了光彩的一頁。

在文明隊做好宣傳的同時也不忘關愛弱勢群體,在文登赤金泊演出時,我們為一遭遇車禍的老人送去6000元的慰問金和2000多元的生活用品,為轄區內單親家庭、殘疾人和貧困家庭送去了15000元的慰問金。五保戶戚文健在病重期間,我們隊員相互輪流到醫院24小時陪護,直到他無任何遺憾的離逝。在建軍節期間我們隊不但為海警全體官兵送去了一臺精彩的文藝節目,還為他們送去了價值2萬元的空調等生活用品,真正體現了軍愛民,民擁軍的軍民漁水情。

盡管此類活動我們投入了大量資金,但我們覺得非常值得,因為這充分展示了我們文筆峰巾幗文明隊婦女和諧、健康、文明、向上的精神風貌。

文登市龍山辦事處西樓社區巾幗文明隊

西樓社區婦代會以“服務婦女、奉獻社會、弘揚社會主義文明新風”為宗旨,根據不同的服務群體,成立了巾幗環保綠化隊、巾幗健身文藝隊、巾幗愛心服務隊、巾幗科技服務隊等,共計86人。每隊都成立了領導小組,制定了相應的活動計劃,經常性地開展各類活動,把解決婦女思想問題與實際困難、教育引導婦女與為婦女服務有機結合起來,成為婦女群眾的貼心人,先進文化的傳播者,科學、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倡導者。

一、巾幗文體活動隊

巾幗文體活動隊擁有隊員50多人,她們常年開展活動,每天晚上組織婦女打腰鼓、跳健身操,還以慶祝元旦、春節、“三八”節、“老人節”、國慶節等節日為契機,組織排練舞蹈、小品、快板、說唱等形式的文藝節目,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歌頌社區新人新事,豐富了社區的業余文化生活,讓群眾在娛樂中受到熏陶。如今,文藝隊在方圓幾十里已小有名氣,來邀請演出的單位越來越多。

二、巾幗環保隊

環保綠化隊的隊員,每天定時在社區各大街道清掃,對文山路、柳營街、龍山路等主要街道兩側建筑物上亂貼亂涂的廣告進行徹底清理,使社區環境更加整潔文明。同時,還組織隊員在社區中心街道栽種各類花草樹木,定期進行管護,美化環境,又改善了居民生活環境。

三、巾幗愛心服務隊

本著扶貧濟困,為居民做好事、辦實事的原則,婦代會成立了愛心服務隊。居委會的于永卿得了腸癌,每月需要化療一次,李思江的心臟需要換支架,手術費需要6萬多元,金嶺山莊的宮云峰4月份出了車禍,生活不能自理,夫婦倆都沒有上班,生活沒有保障。巾幗愛心服務隊了解情況以后,申請總公司成立“慈善工作站”,廣泛募集資金,倡議社區群眾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慷慨解囊,奉獻愛心,幫助困難家庭渡過難關。愛心服務隊成員帶頭捐款,募集資金11萬多元,為困難家庭送去了社會社義大家庭的溫暖。

四、巾幗科技服務隊

巾幗科技服務隊將幫助下崗女工再就業當成自己的職責。她們借用多方面的力量,建立下崗女工及無業人員培訓基地,聘請老師對下崗女工及無業人員進行財會、酒店服務、機工等勞動技能的培訓,以擴大女工的就業機率;同時,積極向居委會推薦年輕并具有一定技能的下崗女工進企業?,F在,居委會人人有活干,家家有收入,人心思上,團結和睦,促進了經濟全面發展。

巾幗文明隊組建以來,通過開展各種富有成效的活動,倡樹健康、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力地推動了社區的精神文明建設,羸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

榮成市崖頭街道新莊巾幗文明隊事跡

在榮成市崖頭街道新莊社區,活躍著一支巾幗文明隊。幾年來,在各級婦聯組織的指導下,她不斷發展壯大,已成長為一支集文藝宣傳、體育健身、義務服務、衛生保潔等多種職能于一身的婦女團隊。

這是一支有著較高凝聚力的隊伍,成員既有各行各業的離退休人員,也有普通的農村婦女,還有“十星級文明家庭”代表、“科技致富帶頭戶”、文藝宣傳骨干等,四、五十歲的中年婦女是“巾幗文明隊”的主力,在她們的帶動下,六、七十歲的花甲老人和二、三十歲的青年人也成為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她們充分發揮成員中科技能手、致富能手的感召力和凝聚力,開展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在市、區舉辦的巾幗秧歌、腰鼓等比賽中名列前茅,培養出了一批婦女創業的典范,成為一支遠近聞名的巾幗文明隊。

這是一支管理規范的隊伍。她們強化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實現了活動宗旨、規章制度、旗幟標識的“三統一”,建立健全了骨干培訓、工作記錄、活動留影、評比表彰等制度;推選出素質強、熱情高、具有奉獻精神的骨干隊員擔任正副隊長,提出了“亮出旗幟,樹立形象”的響亮口號,制作了隊旗,統一了服裝,有固定的訓練場所,有固定的訓練時間,固定的演出節目,以求以群眾最喜聞樂見的方式,活躍居民文化生活,開展好家庭文化建設活動,成為一支科學化、規范化的文明隊伍。

她還是一支是異?;钴S的隊伍。以新的理念、新的方式,利用各種社會資源,發動各種社會力量,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設立了巾幗包幫隊、科普宣傳隊、文藝健身隊、家政服務隊、家教工作隊、法律援助隊、社區保健隊等,廣泛開展了政策法律宣傳教育、道德實踐、美化環境、文體娛樂、扶貧助困等活動,并圍繞加快新農村經濟發展,開展了各種形式的科技傳播和科技服務活動,每年的重大節慶日、各種開業慶典演出就達70多場次,累計演出時間達200多小時,使婦女工作通過文明隊的活動深入到了千家萬戶,被社區居民譽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宣傳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傳播隊,科學、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先鋒隊。

環翠區環翠樓辦事處東北村巾幗文明隊情況

一、東北村“巾幗文明隊”成立于1996年,現有固定成員80多名,著統一服裝,平日參與者有150多人,隊伍有專職人員管理,常年活躍在市區兩級政府組織的各項活動中,是威海市家喻戶曉的一支宣傳隊伍.他們按計劃制定學習、活動的內容,并建立學習、活動檔案,具有規范的管理制度,為社區的文化教育、科普宣傳、技能培訓、衛生保健、環保綠化、扶貧助困、便民服務、法律援助、治安防范等工作做出突出貢獻。

二、自從“巾幗文明隊”成立之后,有室內專用活動場地200多平方米,每周一、三、五為固定活動日,并常年聘請專業老師2名,以遠程教育為依托,為文明隊編排內容豐富的節目,經常在市區繁華活動場所演出,并為“人居節”、“慶七一”、“鄰居節”、等大型文藝演出送上了豐富的節目,有時還送節目到鄉下和敬老院演出,受到上級領導和百姓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