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糧食生產先進工作者標兵事跡
時間:2022-08-03 09:20:00
導語:獨家原創:糧食生產先進工作者標兵事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系**省**市農業局局長,1965年4月生,苗族,中共黨員,大學文化。2001年9月,因工作需要從**特區分管農業的副區長崗位調任**市農業局局長,他至今已從事全市農業生產行政管理7年。
**同志任**市農業局局長工作期間,曾先后被**市市委、市政府評為市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市職業與成人教育先進個人,**省省委、省政府評為省農業科技年活動先進個人、省糧食生產管理先進個人、省毒鼠強專項治理工作先進個人,省職業教育先進個人,省農村黨員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先進個人。2001年被評為全國人口普查先進個人,2007年被國家農業部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工作者標兵。
**同志是讓人民滿意公務員。**同志率先垂范,身體力行,在新形勢下努力使**農業局一班人團結一心,通力協作,形成堅強的戰斗集體,帶領全市人民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為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為民服務本領
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深切感受到,要做好本職工作,一是要加強學習,二是要深入基層,密切聯系實際。他認真學習認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樹立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進一步增強政治敏銳性和鑒別力,增強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增強宗旨意識、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為完成各項任務打下了良好的思想政治基礎。他認真學習“世界農業”、“中國農村經濟”等業務知識和其他科學文化知識,努力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為推進和發展全市現代農業、確保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的,該同志認真學習宏觀經濟管理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方面的知識,在完成繁忙工作任務的同時,積極參加**省委黨校經濟學研究生班學習,進一步從理論和科學文化知識上豐富自己。在工作之余,堅持閱覽各級黨政日報和重點農業期刊,提高自己駕馭全局工作和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為寓學習于實踐之中,他經常深入基層檢查、指導工作,針對我市馬鈴薯產業發展、農技推廣、結構調整、特色經濟發展和農技隊伍建設等方面的問題,深入到四個縣、特區(區)進行專題調查研究,并撰寫了“關于我市馬鈴薯產業發展的對策思考”、“關于對我市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的思考”等專題調研報告20余篇,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提供參考。
二在自己的崗位上,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糧食生產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同志堅決學習貫徹中央、省、市發展糧食生產的大政方針,以確保市糧食安全、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高廣大農民生活水平為己任,正確把握發展形勢,以明晰的工作思路、有效的組織措施和嚴謹的工作作風扎實組織抓好全市農業和糧食生產工作,為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糧食生產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全市糧食產量實現持續穩步增長。到2008年,全市糧食產量達到84.16萬噸,再創歷史新高,比2000年的70.63萬噸增長糧食13.53萬噸,年均增加1.65萬噸全市糧食總產達到了84.16萬噸(其中夏糧總產18.47萬噸,秋糧總產65.69萬噸),小麥產量達到6.08萬噸,水稻產量達到了13.51萬噸,玉米產量達到了48.18萬噸。實現了全市農村糧食的基本自給。2008年,**同志及局領導班子成員,在抓好市糧食生產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認真組織落實中央、省、市發展糧食生產的優惠政策措施,充分調動農民發展糧食生產的積極性
由于優惠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和保障措施有力,廣大農民種糧積極性明顯增強,生產干勁大幅度提高,糧食生產形勢出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為今年的糧食豐收奠定堅實基礎。
(二)穩定和增加糧食播種面積,確保糧食生產的發展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是確保糧食生產的基礎。2008年,全市完成糧食播面363.687萬畝,占計劃344.6萬畝的105.54%。糧食總產再次取得突破,連續實現了第六年增產。
(三)狠抓良種及農業適用技術推廣,增加科技含量
切實組織各級農業部門抓好以實施糧食增產工程、優質糧食產業工程、馬鈴薯高產栽培示范等增糧示范項目,以項目為載體,積極組裝配套各種栽培適用技術,采用“農技110”、科技下鄉等形式,有力地促進了良種及先進栽培技術在生產中推廣應用,種糧科技含量進一步增加。
(四)加大技術培訓力度,提高農民種糧技術水平
市、縣、鄉各級農業部門以開展“科技下鄉”活動、集中辦培訓班、開現場會、組織春播春管科技下鄉服務團、抽調技術骨干蹲點指導、印發技術資料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工作,廣大農民的科技意識和科學種田水平進一步提高,為我市發展糧食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證。
(五)大辦示范樣板,發揮示范帶動效應
大辦示范樣板,堅持示范引路,是今年糧食生產工作主要特色之一。以實施糧食增產工程、優質糧食產業工程、馬鈴薯高產栽培示范等主要糧食作物示范項目為基礎,集中了大量的資金和技術力量,扎實辦好示范樣板,涌現了一批高起點、高標準的糧食生產示范典型,成為農業工作中比較突出的亮點,為全市糧食生產水平的提高起了積極的示范帶動作用。
(六)加大糧食結構調整力度,提高優質糧食作物比重
在糧食結構調整中,認真遵循“品種調優、產業調特、規模調大”的原則抓好抓實。在作物種類上,突出發展好馬鈴薯生產,穩步發展水稻、玉米生產,穩定小麥生產,因地制宜適當發展蕎麥、白蕓豆等特色雜糧。
(七)加大宣傳報道力度,提高社會知曉率
近年來,通過我局的組織,對糧食生產的宣傳工作取得了較大成效,社會知曉率逐年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和關心糧食生產。各級農業部門通過電視、報紙、農業信息等形式,切實加大了對糧食生產的宣傳報道力度,以往那種對糧食生產的宣傳比較沉寂的局面逐步得到改觀。
三以身作則,甘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仆
農業是弱勢產業,農業部門更多履行的是公益服務職能,并且服務范圍廣、環境差、對象素質參差不齊。與其它部門比,農業部門的同志不自覺地也會產生弱勢思想。對此,**同志認為,任何單位和部門,都是為人民服務的窗口,一言一行,都關系著黨和政府的威信和社會的發展。作為廣大農業工作者,要提高思想覺悟,增強事業的責任感和使命的崇高感。他以實際行動做出了表率,以昂揚向上的工作狀態影響和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他想職工之所想、急職工之所急。每年都將要為單位職工辦理的實事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并盡力解決。同時,大力改善單位辦公條件,加強工作紀律和制度建設,做好全局干部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塑造農業部門的新形象??朔щy,積極提高為農民群眾服務的水平和效果。該同志經常深入一線調研,傾聽農民群眾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項工作。一是根據農業生產季節,結合馬鈴薯產業、蔬菜產業和糧食重點項目,及時組建技術服務隊,到一線開展技術指導,做出農業部門應有的努力和貢獻。二是根據農民需要,大力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技下鄉和培訓活動,每年培訓農民在40萬人次以上。三是加大對重點項目申報的指導和農業投入資金的爭取力度,近年來,我市各類農業重點項目逐步增多,農業投入持續增長,極大地提高和調動了廣大農民群眾的種糧積極性。該同志還每年在黨建扶貧點梭戛鄉結對扶助貧困兒童,在春節、六一為他們送去節日的關心和問候,助推他們的上學夢。
近幾年來,我市的農業工作一年一個新臺階,同時也獲得了諸多的榮譽:2001-2006年獲**省農業豐收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6項;獲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三等獎3項。2002年,市農業局被評為全省糧食高產示范工程先進集體。2003年被評為全省農業科技年活動先進集體。2004年**特區被評為全省糧食生產先進縣。其它的如全省毒鼠強專項治理工作先進集體、全省沼氣工程建設先進集體、全市涼都消夏文化節先進集體、目標考核、計劃生育、婦女工作一等獎、扶貧工作先進單位、黨建扶貧先進集體等等,這些都充分體現了集體的智慧和力量,當然其中也凝聚了作為“班長”的**的心血和汗水••••••
**同志作為農業部門的優秀代表,既發揮了個人應有的組織、協調和指導作用,又很好地發揮了團體協作、共同奉獻作用,履行了全市農業生產組織者的職責,不愧為“人民滿意的公務員”。
十多年來,**足跡遍及**的大部分鄉鎮,那一道道吐著新綠的梯田,一層層泛著金黃的麥浪無不承載著他心中的那個連年五谷豐登的美好希望。他說:我是農民的兒子,我的根深深扎進腳下這片土地。農業、農村、農民是我心中永遠的情結。
- 上一篇:企業生存之道分析論文
- 下一篇:鹽堿地白蠟栽培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