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內科病區事跡材料
時間:2022-10-10 11:41:00
導語:醫院內科病區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命是如此寶貴,生命又如此的脆弱。對于某些病人來講,生與死僅僅是瞬間的差別……
在xxx年1月7日的下午,xxx醫院急診來了一名半身乏力待查的女患者,剛護送至觀察室治療不久,忽然神志不清,腱反射消失呈深昏迷狀態。在場醫護人員立即投入緊急搶救:開放靜脈通路、保持呼吸道通暢……生與死的較量就這樣開始了。收治入內科病區后,晚八時三十分患者出現呼吸心跳驟停,重癥呼吸衰竭,生命垂危!在短短的幾分鐘內,醫院領導、醫務科等有關部門迅速召集內科科主任等業務骨干力量,在醫療設備上、治療用藥上積極援助,全力以赴投入搶救:心內腎上腺素注射,胸外心臟按壓,一次、二次、三次……麻醉科醫生協助氣管插管,運用呼吸機輔助通氣,護士們按醫囑靜脈注射急救藥物,在生與死的瞬間,是白衣天使們的力量使患者起死回生!
看著轉危為安但卻奄奄一息的病人,病區全體醫護人員在主任XXX、副主任XXX、護士長XXX的帶領下,立即投入了緊張的恢復治療工作中?;颊咴蚰X部疾病、心理疾患等病因,求診于全市各大三級醫院,專家權威多次檢查未能確診。至今病情反復、出現突變,使家屬們始料不及,他們只盼望這次能出現個生命的奇跡。醫院請來了XX、XX等多家三級醫院進行綜合會診、分析病案,最后初步診斷為極為罕見的神經系統疾病——“橋腦中心髓鞘溶解綜合癥”,搶救成功率幾乎是零。但是,醫生是個需要承擔冒險的職業,病區醫護人員仍然投入了百分之百的工作熱情。
作為二級醫院的醫護人員面對臨床的難題并沒有一籌莫展,敢于承擔這樣的風險,是無愧于患者的信任。醫生們積極擬訂診療方案,采取大劑量激素和營養腦細胞的對癥治療,兩位內科醫生二十四小時輪班翻,使用呼吸機監護,保持患者的通氣,病區護士長XX安排專人看護病人,護士們在人員緊張情況下,連續日夜輪流值班,有的自己生病了,有的孩子沒人帶,白衣天使們克服了各種困難,堅守崗位,把搶救病人的生命視為神圣的使命。當病人由深昏迷轉為淺昏迷,出現角膜反射、對光反射、幾天后,病人又實行了氣管切開,對護理的要求更高了,患者臥床時間越長,并發癥出現的機會也越大,病人一天天地在恢復,護理工作難度卻在不斷的增加,此時總護士長牽頭調集三人,成立非凡護理小組,全力以赴投入護理工作。在持續60多天日子里,正值新春佳節將至,而內科病區全體醫護人員都是全身心的陪護著病人度過的,不少醫護人員主動放棄了休假,忘記了身邊幼小的孩子和家中生病的老人,醫生、護士們輪流排班,日以繼夜地陪護在病床旁,精心觀察各種生命參數,捕捉病人細微的生理變化,考慮病人昏迷期,氣管切開、插胃管、插導尿管極易感染,來不得半點馬虎,護士們從一次次地吸痰到一餐餐地喂飯,精心陪護,比親人還親,有時病人因生理反射把痰噴射在正在為她擦身的護士臉上、嘴上和身上,護士們也毫無怨言……
真愛無言,真情無價,是醫護人員的竭盡全力、齊心協作,及時搶救、控制感染,精心治療,悉心的照顧護理,最終使病人的病情逐漸趨于穩定,神志恢復了正常,自主呼吸,脫離危險,離別死神,平安出院。病區一名普通護士XXX,利用休息時間,專程去病人家中探望,使病人和家屬感動萬分。病人家屬們專程送來了錦旗,《XX時報》頭版上專題報道搶救事例,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歷經百余天的日日夜夜里,傾注著全科醫護人員對病人的愛心,醫患之間建立了一種感情,讓“生命之花常開,生命之樹常綠,生命之燈常明”是每一位醫護人員和病員們共同的心愿。
- 上一篇:青少年價值追求研究論文
- 下一篇:成人教育發展戰略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