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鄉村醫生先進事跡材料

時間:2022-01-25 01:20:00

導語:鎮鄉村醫生先進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鎮鄉村醫生先進事跡材料

后新秋鎮村民*一直被一種痛苦折磨著,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脖子下面長了一個巨大的腫瘤,壓迫得他連喘息都困難。剛過52歲,腫瘤陪伴了他近30年,并且已長到了足球般大小。因無錢醫治,*逐漸喪失了勞動能力。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后,*才高興起來。近日,他在*縣中醫院成功摘除了這個“大包袱”,更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出院當天就拿到了醫院發的新農合報銷款1650多元……

*縣地處遼西北,是我省的貧困地區。過去,這里農民的看病難問題一直是個“老大難”??勺源蛴辛诵罗r合,農民的看病問題有了眉目,而對這里的醫院而言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看來,問題的關鍵是,要讓農民在基層就能解決一些常見病、多發病,切實減輕其經濟負擔。

多舛命運的農家娃

39歲的*是土生土長的農家娃,出生在*縣四堡子鄉。家境貧寒使得他從小就對改變家鄉面貌有了全新的認識。幼年時的*親歷了鄉村缺醫少藥的境遇,大伯就是因突發心臟病,搶救不及時,在那個交通閉塞、醫療十分落后的小村落里撒手人寰的。

*記得真切:那時家里很窮,村里連一個村醫都沒有,村民有個大病小災要“上縣到省”,經濟負擔異常沉重。一些村民有病干脆就硬挺著、扛著。也許這正是他日后從事農村醫療工作的最初“萌動”吧。盡管家庭條件并不寬裕,但他還是毅然走上了艱辛的學醫之路,經過阜新市衛生學校的學習,又在吉林一所高等醫學院校學習深造,畢業后,他來到哈爾套鎮醫院,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走著。2006年10月,全國鄉鎮衛生院優秀院長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走上了領獎臺……他成為遼寧1000多所鄉鎮衛生院管理者中的佼佼者。

心里揣著農民的事兒

對于農民,*總有一種割舍不斷的情愫,他說這種牽掛時刻魂牽夢繞著自己。2007年7月,他來到縣中醫院,作為帶頭人,他把醫院定位在“農民醫院”上,并由此推出一系列方便農民就醫的新舉措。院里規定:凡住院農民看病一律報銷打車費,參合農民門診及出院當日即報銷補償費用,同時采取電話回訪形式,與農民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系。

報銷20塊錢的車費看起來不起眼,但在農民眼里可不一樣,他們說:“看看,醫院心里裝著咱農民??!”

對于醫護人員,醫院嚴格“約法”,不準開大藥方,不準搞“開單提成”那一套。不許搞小病大治,“以藥養醫”。讓農民花小錢就能解決大問題。為限制大藥方,院里規定:門診超過200元,病房超過300元的收費,要經農民患者本人同意,并要經科主任簽字。*說,因為我是農民的兒子,最了解他們需要什么了,所以他的許多“金點子”的出發點都是“農民第一”。

村民張國華家境艱難。一次突遭車禍,生命垂危,張家拿不出錢做手術。救命要緊!一貧如洗的張家最后要拿自家10畝地打出的苞米頂醫療費,這是張家唯一的經濟來源??!當時還在哈爾套醫院的*果斷決定,免除張家手術費用3000多元。張國華的兒子“撲通”一聲跪在*面前泣不成聲:“你們救了我爸,真是俺農民的貼心醫院啊!”

石嶺子村60歲的村民王德新突發心臟病,來到縣中醫院時危在旦夕,醫護人員緊急搶救,經9天住院治療,轉危為安。老人出院時拿著新農合1600多元的補償款,激動地對*說:“真是太好了,這里服務好,價格也公道!俺農民放心?。 ?3歲的村民顧維鳳,自從患上乳腺癌,一家三口陷入了貧困潦倒之中。在縣中醫院,醫務人員用精湛的醫術挽救了她的生命,手術、化療……出院時,報銷了3100多元醫療費。

讓農民“一般大病不出縣”

11月15日,初冬的遼西輕霧繚繞,夾帶著寒意。*縣中醫院醫療小分隊的10名醫護人員深入石嶺子村,為鄉親們送來1萬多元的藥品,并為80多位村民進行了B超、心電圖檢查及血液化驗等,過去被“江湖醫生”害苦了的村民興奮地奔走相告:“咱農民自己的醫院來了!”其實,這種猶如農村趕大集般的沸騰場景在這里已屢見不鮮,那些動人的場景令人過目不忘。

*縣貧困鄉鎮不少,偏遠貧困地區的農民缺醫少藥現象嚴重。*與班子商定:醫院要經常下到貧困鄉鎮、村屯最基層,為貧困農民免費送醫送藥。時下,這已成為不成文的“院規”了。這些年,醫院下鄉為農民送醫送藥累計超過了10萬元。針對貧困地區農民的常見病、多發病,醫院開展中醫療法,讓農民花最少的錢解決最實際的問題。興隆山鄉老虎村村民林秀芬腰腿疼病好多年了,不能坐立行走,經醫護人員的針灸理療后,病情迅速好轉。

今年1至10月,來醫院門診、住院的參合農民達6521人次,報銷及補償金額達到130余萬元。由于簡化了報銷程序,農民患者出院當天就能拿到報銷款,切實減輕了他們的各種負擔。

*說:“現在最要緊的是提高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為此,他和院里領導商量,把那些年輕醫生派往“名門學府”深造“充電”,僅此,醫院每年要拿出幾千元。不久前,醫院還與省城大醫院聯姻,把省城大醫院的專家引進貧困地區,讓農民不出縣城就能享受到大醫院專家教授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