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學校教育先進事跡
時間:2022-05-26 05:33:00
導語:特殊學校教育先進事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加大教學設施投入力度,大力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學校規范化管理,全面提升辦學質量;改善校園環境,建設生態文化和諧校園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學校認真貫徹上級關于加快發展特殊教育的指示精神,大力實施特殊教育關愛工程,積極爭取市委、市政府為特校撥款386萬元,加強了教學設施和學?;A建設,學校辦學條件得到極大改善,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采用千分量化制,激發教職工的積極性、采用星級管理制度,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加強職業技術教育,提高學生的勞動技能、建設綠色校園、建設文化校園、建設快樂校園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市特殊教育學校創辦于1986年,是一所寄宿制九年一貫制學校,占地面積1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5218平方米,共設聾啞和啟智2個教學部,10個教學班。學?,F有教職工45人,其中女職工32人,占教職工總人數的70%,學歷達標率100%;在校生107名,其中女生51人。近年來,學校在校長王海云的帶領下,按照特教學校辦學要求,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重點,以愛心教育為主線,通過開展爭創“巾幗文明崗”、爭當“巾幗建功明星”活動,組織引導女教職工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探索建立“教育、康復、就業、訓練一體化”的辦學模式,加強對學生進行補償缺陷、糾正行為、康復身心、培養能力的教育,努力鑄造學生健全人格,培養學生生存技能,促進了學生全面協調發展。學校先后榮獲**、**市巾幗文明崗、**市三八紅旗集體榮譽稱號,連續多年被評為**市教育教學先進單位、文明單位。2008年9月,在**市的特殊學校觀摩點評中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
一、加大教學設施投入力度,大力改善辦學條件
近年來,學校認真貫徹上級關于加快發展特殊教育的指示精神,大力實施特殊教育關愛工程,積極爭取市委、市政府為特校撥款386萬元,加強了教學設施和學校基礎建設,學校辦學條件得到極大改善,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一是加大教學設施投入。投資290萬元,拆遷了3家相鄰小企業,征地3150平方米,新建了高標準運動場地;投資15萬元建成高標準的電子教室兩個,配備學生用微機25臺,為所有教室配備了電視、電腦、投影儀等多媒體設備,并新購圖書5000冊,使學校藏書總量達到8000余冊,生均達到75冊,滿足了師生的閱讀需求。投資25萬元新建了語言個訓室,添置了語言訓練與評估器材、桌椅等配套設施。投資26萬元新建了學生餐廳、改造了學生宿舍。二是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投資12萬元改建了學校大門,新建了傳達室,有效杜絕了學校安全隱患;投資50萬元修建完善了教學樓內基礎設施及校園環境,使學校的整體面貌煥然一新;投資7萬多元,改造教學樓內衛生間,徹底解決了學生的用水和如廁問題,為殘疾兒童健康成長創造了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
二、加強學校規范化管理,全面提升辦學質量
一是采用千分量化制,激發教職工的積極性。制定并實施了《千分量化管理制度》、《崗位聘任制度》和《崗位職責管理制度》。按照教職工自愿選擇、競爭上崗,學校擇優聘用的原則,與教職工簽訂了聘用合同,實行崗位聘任制和崗位工資制,每月按量化打分情況,獎勤罰懶,獎優罰劣,并作為評優樹先的重要依據,最大限度地調動了教師的工作、學習積極性,確保了教學質量。二是采用星級管理制度,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學校以抓學生的養成教育為重點,以《**特校學生日常行為規范60條》為標準,制訂了《學生星級管理制度》,從學習、勞動、助人、守紀、禮儀五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考評,由分管校干檢查監督,班主任和教養員具體負責,評出班級“每日一星”、學?!懊恐芤恍恰?,學期結束時評出“校園之星”,并張榜公布,增強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提高了自我約束能力。三是加強職業技術教育,提高學生的勞動技能。積極貫徹《全國特殊教育十一五發展規劃》中加強職業技術教育的要求,配備了專業職勞教師,在啟智部開設生活技能課,在聾啞部開設服裝裁剪與制作、計算機等職勞課。同時,還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組織到學校職業技能培訓學院進行一對一的實踐培訓。通過這種“教、學、做”合一的培訓,使學生都能掌握一技之長甚至是多技之長,增加了他們就業選擇的機會,提高了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目前,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了96%以上。
三、改善校園環境,建設生態文化和諧校園
一是建設綠色校園。按照建設生態校園的要求,由市園林設計院精心規劃設計,投資12萬元,把學校校園主路兩側改建成了四季長青的綠化帶,種植了草皮,栽植了櫻花、木槿、女貞等綠化樹,新建了花架長廊,使校園變得優雅、美觀、寧靜、溫馨。二是建設文化校園。充分利用花壇、樹木、草坪、操場、走廊等地,通過書寫校訓、標語警句、懸掛特色鮮明的文化牌匾、辦特色專欄、張貼學生作品,展示學生才藝等形式,展示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力求使校園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成為傳授知識的載體、點亮人生的航標,從而教育引導全校師生以堅強樂觀、自立自信的心態笑對人生。三是建設快樂校園。通過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體育節、感恩回報行動、抗震救災捐款、師生野營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為學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臺,創造和諧、溫馨、平等、民主的人文環境,讓學生在參與中樹立起樂觀自信的人生態度,體驗到付出與成功的喜悅,懂得了感恩奉獻社會。四是建設安全校園。投資7萬元,將學生教室、宿舍的窗戶加換不銹鋼防護網,確保了學生的人身安全;投資20萬元改建了伙房、餐廳,新購置冰箱、消毒柜等設施,保障了學生的飲食質量;每年“六一”節,邀請氣象、地震、公安等部門專家為學生講授防震、防雷和交通安全等知識,提升了學生的安全意識;每月開展一次防震逃生疏散演練,讓學生在游戲中提高了應對緊急事件的能力,學會了保護自己。
- 上一篇:提高財稅體制協調性論文
- 下一篇:稅收籌劃實現節稅目標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