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抗旱救災工作組抗旱先進材料
時間:2022-10-30 09:07:58
導語:鄉抗旱救災工作組抗旱先進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4年,百年不遇的西南特大旱災肆虐縣大地,江河斷流,田地開裂,草木枯萎,莊稼絕收,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在這“抗大旱,保民生”的緊要關頭,鄉抗旱救災工作組按照縣委、政府的統一部署,奔赴救災一線,與當地鄉黨委政府一起,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縣委、縣政府對做好抗旱工作提出的“五個到位”、“四個集中”、“三個深入”的要求,帶領人民群眾盡心盡責,努力工作,發揮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的精神,度過了難關,戰勝了旱魔,奪取抗旱救災的勝利,譜寫了一曲新時代的贊歌。
一、掌握旱情,做好抗旱救災和生產自救工作
鄉抗旱救災工作組不怕辛苦,連續天,翻山越嶺,深入村組農戶,了解實情,分析旱情,在充分掌握情況的基礎上,與鄉黨委政府一起采取有效措施,組織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做好抗旱救災和生產自救工作。
鄉是一個十年九旱的山區鄉,鄉政府駐地距縣城29公里,全鄉轄12個村委會,155個村民小組,182個自然村,總人口2.4萬余人。2014入秋以來,鄉境內降雨量稀少,氣溫持續偏高,造成罕見的秋冬春及初夏連旱,給群眾的生產生活、人蓄飲水造成了較大困難,抗旱形勢異常嚴峻。全鄉現有庫壩169座,其中:小(一)型水庫1座,?。ǘ┬退畮?7座,小壩塘151座,總庫容948.95萬立方。截止5月10日,庫壩蓄水量為237萬立方,僅占總庫容的25%,為數十年來所罕見。群眾難過地講:眼望千里無云飄,壩塘里面無水挑。深山水源快枯盡,萬民心里似火燒。
全鄉因旱出現人蓄飲水困難的有94個村民小組,涉及3166戶、14258人、5535頭大牲畜,缺水人口7690人。飲水較為困難的39個村民小組的生活用水靠人挑車拉維持,群眾的生產生活和學校正常的教學工作受到嚴重影響。全鄉農作物受旱面積33047畝,其中糧食作物26516畝,經濟作物6531畝,絕收面積12257畝,旱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預計達585萬元。
面對百年一遇的特大旱情,抗旱救災工作組高度重視,與鄉黨委政府一起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縣抗旱救災動員大會精神和相關要求,積極主動作為,加強領導協調??购稻葹墓ぷ鹘M與鄉領導和村干部深入村組農戶了解情況,深入田間地頭了解生產,深入山中找水源,摸清水情,算好水帳,和群眾共同努力,想方設法使省、市、縣委、政府的要求得到有效落實。在調查研究,分析旱情,研究對策的基礎上,專門召開了4次班子專題會議,進一步細化了鄉領導,村組干部和鄉屬各部門的工作職責、工作任務和具體的抗旱救災工作要求,決定實行鄉領導包村,村領導包組,組領導和黨員包戶的抗旱救災工作責任制。組織開展共產黨員抗旱先鋒行動,組織科技人員深入旱區,深入田間地頭,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力量,調動一切資源,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在全鄉開展了轟轟烈烈、有條不紊的抗旱救災。
二、落實措施,維護社會穩定和諧
為切實做好抗旱減災工作,增強干旱風險意識,提高抗旱應變能力和抗旱主動性,做到有計劃、有準備的防御旱災,減輕旱災影響和損失,保障全鄉農業及飲水供水安全??购稻葹墓ぷ鹘M與鄉黨委政府一起最大限度地發揮各有關部門在抗旱工作中的職能,科學合理地調配水資源,減少因干旱帶來的各項損失,確保社會穩定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按5月30日用用水需求倒排制,通過全面摸底,結合鄉各村組實際,制定了供水應急方案,做到“一村一案,一村多案,一組策”,想盡一切辦法讓群眾有水喝、有糧吃,保證群眾收入不下降。具體抓好項工作:一是堅決保證受災群眾有水喝。對沒有水源,邊遠困難的受災群眾,想方設法找水、運水,堅決保證群眾有水喝。二是堅決保證受災群眾有安全水喝。隨著旱情的發展,高度重視飲用水的安全問題,在保證群眾有水喝的情況下,采取了有針對性的措施,防止產生飲水安全的事故,確保群眾飲水安全的事故。三是高度重視困難群眾的飲水問題。在保證學校師生有水喝的同時,保證了殘疾人、五保戶、特困戶、低保戶等困難群眾的飲水問題。四是深入基層走訪,做好對困難戶及時發放救濟糧款和春荒夏荒的救濟工作,保證了受災群眾和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沒有出問題。
認真做好水事糾紛的調處和預防工作,是做好抗旱救災促進社會穩定和諧的重要任務,抗旱救災工作組根據鄉的實際情況,積極配合鄉黨委政府,進村入戶,對有可能引發的矛盾隱患進行了詳細排查,明確責任領導和責任人,安排專人對重點地段、重點區域進行巡查,工作隊的同志和鄉黨委政府密切配合,及時調處用水矛盾,杜絕因用水問題引發糾紛。對跨村跨組用水和歷史遺留下來的容易引發水事糾紛的地域、高度警覺、提前介入,依法調解,確保矛盾不激化,做到人員不分工,全力維護社會穩定。
確保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不出問題,是黨和政府保民生的重要工作??购稻葹墓ぷ鹘M和鄉黨委政府,按照縣委、縣政府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關心支持災區困難群眾發展生產,建立特困災民救助花名冊,動態掌握災民情況,制定完善救災措施,妥善安排好災區和貧困群眾生產生活,及時把飲用水、糧食等救災物資送到特困災民手中,千方百計保證因災缺水、缺糧農戶有水喝、有飯吃、有衣穿,安定了群眾,維護社會的和諧。
通過抗旱救災工作組和鄉黨委政府等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截止5月5日,鄉累計籌到捐款13萬余元,各村完小累計收到企業主捐贈純凈水2200余噸。縣級投入抗旱資金60余萬元,鄉級投入抗旱人數3800人,抽水機13臺,運水車輛26輛,抗旱用油52噸。發放抗旱桶700只,1立方抗旱小袋40個,為451戶困難戶發放“共產黨員特別捐獻”資金22.55萬元。為613戶貧困農戶及缺糧戶發放臨時救濟糧4.3萬公斤。為153戶特困戶發放臨時救濟金7.66萬元,醫療救助金4.8萬元,分發衣服200余件,被子150余床。
三、認真努力,完成保春耕促發展任務
保春耕促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必須把抗旱救災與加快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緊密結合起來,積極依靠科技力量,大力推廣抗旱技術,圍繞烤煙生產,調整種植結構,千方百計做好抗旱促春耕。
抗旱救災工作組積極配合鄉黨委政府抓好烤煙生產的各項工作。2015年縣里給鄉的烤煙指令性種植面積27550畝,其中:田煙17200畝、地煙10350畝。煙葉交售計劃500萬公斤,種植品種為K326。落實烤煙種植12個村、152個村民小組3891戶、17419人。我們落實了種煙面積39118畝,其中:田煙21993畝,地煙17125畝。烤煙生產是鄉的主要經濟作物,是群眾收入的主要來源,抓好烤煙生產抗旱備耕工作,事關全年烤煙生產任務目標的圓滿實現,事關保證群眾收入不下降和煙農的切身利益和社會穩定??购稻葹墓ぷ鹘M以對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負責的態度,認真、努力、嚴格抓緊抓好烤煙生產。一是抓好育苗關。把抗旱育苗工作列為抓好農業生產的工作重點,科學安排播種時間,投資19萬元,完成育苗場地平整7個點6000多平方米,落實安排小棚育苗135個點、5049棚。根據旱情和各村情況,采取了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在有水源的地方按節令適時育苗。對水源不足的地方,采取異地育苗措施,確保在最佳節令內育苗。二是抓預整地質量。今年由于干旱嚴重,小春成熟期提前,為做好預整地工作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為此,我們抓住有利時機,積極組織動員廣大煙農提前做好烤煙預整地工作,采取深耕曬垡,送農家肥到田塊等改良土壤、防止土壤板結的有效措施,按規范化移栽的要求做好大田預整地。三是抓好技術培訓和物資供應,全鄉召開烤煙生產培訓會議165場次,參會人員達到2萬余人。落實樣板面積5246畝,完成科技培訓52期,培訓人數達到14073人次。完成新建烤房78座、普改密80座。就位烤煙專用復合服化肥1345.6噸,基質1625方,地膜45噸,烤煙用煤6317噸。四是加快煙苗大田移栽進度,截止5月10日全鄉累計移栽32600畝,占落實面積的83%,預計5月25日前煙苗移栽全面完成,逐步轉入中耕管理。
全鄉全年大春糧食計劃種植面積15000畝,其中包谷面積12000畝,水稻面積3000畝。根據各村受旱實際,抗旱救災工作組與鄉黨委政府積極發動群眾開展生產自救,降低小春生產減產的損失。認真算好水帳,提出科學的糧食、烤煙、經濟作物布局計劃,對水利條件差、水源無保障區域下決心實行水改旱,超前謀劃,把作物結構調整落實到田間地塊。通過結構調整,加大了水改旱工作力度,壓縮減少高耗水農作物種植面積,調減水稻面積,擴大烤煙、包谷、小雜糧等旱育農作物種植面積,適當增加甘蔗、馬鈴薯、大豆、蔬菜、花卉等特色作物種植面積,依靠水改旱作物結構調整,大牢大春增收基礎。目前,已落實水改旱面積5486畝,在魯一尼等村推廣種植甘蔗150余畝,在白達莫等村新增種植大棚花卉30余畝,基本取得了保春耕促發展的任務。
- 上一篇:關于風險評估推進會的領導講話
- 下一篇:社區黨風廉政建設匯報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