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處理預防腐敗和懲治腐敗的關系

時間:2022-02-08 09:31:00

導語:正確處理預防腐敗和懲治腐敗的關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正確處理預防腐敗和懲治腐敗的關系

正確處理預防腐敗懲治腐敗關系

黨中央頒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以下簡稱《實施綱要》),這是黨中央為做好新形勢下反腐倡廉工作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標志著反腐倡廉方針的重大戰略轉變?!秾嵤┚V要》)以貫徹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反腐倡廉戰略方針為主線,十分鮮明地提出了懲治和預防腐敗的任務。按照反腐倡廉的戰略目標和《實施綱要》的要求,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預防腐敗與懲治腐敗的關系,把預防和懲治有機地結合起來,逐步建立健全思想教育的長效機制,完備反腐倡廉的制度體系,完善權力的監控機制,才能使腐敗現象真正得到有效控制,把反腐倡廉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懲治和預防、治標和治本,是反腐倡廉工作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兩個方面。加強預防,從根本上解決腐敗問題,不僅有利于鞏固懲治腐敗的成果,而且有利于降低反腐敗工作成本,減少因腐敗造成的各種損失;強化懲治,不僅能有效遏制腐敗分子的猖獗活動,而且能震懾腐敗,并教育廣大黨員和干部,從而起到預防腐敗的作用。只有抓緊治標,嚴懲腐敗行為,有效抑制腐敗分子的猖獗活動,才能為治本創造前提條件。只有抓好治本,從源頭上不斷鏟除腐敗滋生蔓延的土壤,才能鞏固和發展反腐敗取得的成果,從根本上解決腐敗問題。

如果我們只抓懲治這一手,不注重抓預防這一手,也可能一時見效,但往往是防不勝防、查不勝查,會出現“前腐后繼”的現象,使一些腐敗問題死灰復燃,糾而復生,那就不僅會“按下葫蘆浮起瓢”,而且會損害黨和政府的肌體和形象,使反腐敗工作付出更大成本;反過來,如果只抓預防不抓懲治,就會放縱已經發生的腐敗問題,使腐敗分子產生僥幸心理,從而不利于預防腐敗。因此,我們必須堅持懲治、預防兩手抓,加大預防腐敗的工作力度,多管齊下,充分發揮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整體效能。

那么,怎樣正確處理預防腐敗和懲治腐敗的關系、做到防懲結合、有效實現對腐敗的標本兼治?筆者認為,要著重從落實“五個機制即教育倡廉機制、治本興廉機制、監督律廉機制、責任保廉機制、懲處嚴廉機制上下功夫。

“打防并舉,標本兼治”是預防職務犯罪的一項基本原則。打擊是治標,預防是治本,打防并舉才能標本兼治。打擊是預防的前提和基礎,通過打擊才能將職務犯罪的勢頭壓下去,為預防工作開辟道路,創造條件。保持打擊職務犯罪的重壓態勢,是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的一項長期政策,由此可以運用懲罰性的功能從政治、經濟、人身和民主權利諸方面遏阻職務犯罪的發生。預防是打擊的深化和發展。從源頭上治理職務犯罪是預防職務犯罪的根本措施,要鞏固和發展打擊職務犯罪的成果,必須:第一,要提高認識,充分作好打持久戰役和階段戰役。第二,在制定預防計劃的時候,要從長遠出發,不能急功近利,要將長期性的規劃和階段性目標結合起來。第三,要綜合運用預防工作方式,將常規性工作和專項工作結合起來。堅持開展常規性的預防工作,如法制宣傳教育、調查研究、檢察建議等,逐步將職務犯罪減少到最低的程度。同時,要有緊迫感,要不斷確立和積極實現階段性目標,針對社會熱點、重點問題開展專項預防。第四,要抓緊建立機構,健全制度,實現規范化、專業化、社會化和法制化,為長期性的預防工作打下基礎。

(一)堅持以提高素質為根本,正確處理教育與預防的關系,建立和完善教育倡廉機制

“懲治腐敗”,要作為一個系統工程來抓,標本兼治,最基本的要靠教育。在新的形勢下,黨風廉政教育要積極探索有效的辦法,尋找新載體,才能不斷取得新成效。一是開展經常性教育,讓紀律與已同行,筑起思想道德和黨紀國法兩條防線。開展理論教育,堅定理想信念;開展條規教育,常念“緊箍咒”’開展談話教育,早打“預防針”;開展警示教育,澆注“防腐劑”;開展道德教育,遵守道德規范;開展事業觀教育,增強使命感、責任感。二是開展主題性教育,選準教育突破口。增強教育的針對性,要結合財稅部門實際,多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把教育活動辦出特色,辦成精品,打造財稅廉政教育品牌。三是開展特色教育,增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比如組織財稅系統領導干部進行“從我做起,向我看齊”,對我監督的廉政宣誓;舉行“管好自己,管好家屬,管好身邊工作人員,管好責任區”的廉政承諾;舉辦財稅系統先進事跡報告會,宣講身邊勤政廉政的好人好事等,給黨風廉政教育賦予鮮明的時代特征。

(二)堅持以改革創新為目標,正確處理監督與預防的關系,建立和完善治本興廉機制

要圍繞權力運行中的決策、執行、監督、反饋等過程,推進權力公開化,以民主制約權力濫用,以公開制約“暗箱”操作,努力減少腐敗產生的土壤和條件。一是深化稅收征管改革,建立對稅收執法權的制約機制。要按照稅務總局提出的新的征管模式,建立和完善以信息化和專業化為主要特征的稅收征管新模式,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實現對“兩權”監督制約,杜絕和防止執法上的隨意性和稅收違法違紀現象的發生。通過新一輪的征管改革,對稅收執法權進行科學的業務重組,按照互不交叉的原則,嚴格分離征收、管理和檢查三項專業職能,建立起一個科學、嚴密、高效的監督制約體系。要根據《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修訂和完善征管業務操作規程,制定各環節崗位職責,建立起相互連接、環環緊扣的工作機制。要推行民主評稅和審核評稅,以公開促公平,以制度促績效,提高依法治稅水平。二是深化行政管理改革,建立對行政管理權的制約機制。建立健全透明、公開的財務管理制度。凡是大項資產購置、大額經費支出,須經機關部門提出可行性報告后經黨組或局長辦公會議集體討論;基層分局實行報帳制,以切實加強對財務收支全過程的管理和監督;嚴格政府采購制和基建招投標制,對基建項目、服裝制作、票據印刷設備及大宗物品購置等,一律按照市場化運作方式實行公開招標或政府采購,鏟除容易滋生腐敗的上壤和條件。三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對用人權的制約機制。用人是搞好權力配置的關鍵環節,要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和“唯德才授權”的原則,創新干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機制,減少任命制,擴大競爭上崗的范圍,從制度上解決人事工作權力過于集中的問題;同時,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考評辦法,增強干部管理上的民主化程度,建立富有生機的競爭激勵機制。

(三)堅持以監督為手段,建立和完善監督律廉機制

健全和完善監督制約機制,是促使黨內外監督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保證黨的各項紀律得以貫徹落實和實現監督工作制度化、監督過程規范化的基本保障。一是領導干部自覺接受監督。要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個人收人申報制度、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制度、交流和回避制度,落實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自覺接受組織的監督。二是實行政務公開,提高權力運行的透明度。凡應該公開的都要通過各種渠道對社會和對內部公開,進一步推行電子政務和辦公自動化,運用現代化辦公手段促進權力運作公開透明。三是拓寬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監督渠道。要克服“上級監督不到,下級監督不了”的問題。應進一步擴大群眾參與監督的范圍,改進群眾參與的監督方法,對群眾反映的問題,組織上要認真研究、及時處理,以取信于民。四是充分發揮外部監督制約作用。要自覺接受地方黨委、政府特別是紀檢監察、審計和宣傳輿論等職能部門對稅務機關的監督,充分發揮特邀監察員的作用,及時收集和掌握系統內外意見和反映。

(四)堅持以強化責任為關鍵,建立和完善責任保廉制度

要確?!皟蓹唷北O督制約落到實處,必須做到“三個到位”:一是責任意識到位。黨政“一把手”作為第一責任人,不僅要抓好業務工作,還要抓好分管范圍的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對本部門和分管范圍內黨風廉政建設負有全面的領導責任,真正做到主要項導負總責,親自抓,班子成員根據分工各負其責,一級抓一級。二是責任內容到位,本著“結合工作、突出重點、具體明確,便于操作”原則,將責任內容具體化,把責任明確到主管領導、具體崗位和具體人員,做到履行責任有規范,檢查考核有標準,追究責任有依據。三是責任追究到位。要堅持權責一致、獎懲分明的原則,注重解決責任追究不到位、追究不力問題,對不認真履行職責,發生違法違紀行為不制止、不查處、造成重大損失的,要追究主要負責人及其主管領導責任;對執行上級的決定陽奉陰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要按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五)堅持以查辦案件為抓手,建立和完善懲處嚴廉機制

查辦違法違紀案件是懲治腐敗最直接的手段,為此,一要強化查辦案件的意識,要充分認識查辦案件在反腐敗斗爭中的重要地位,正確認識查辦案件與業務工作的辨證關系、與本單位風氣的密切關系,不斷加大辦案工作的力度。二要嚴格執紀,寬嚴相濟。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必須堅決落實從嚴治黨、從嚴執紀的要求。對違反紀律的,該給予什么處分的就給什么處分,觸犯法律的要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同時,要遵循慎重穩妥,寬嚴相濟的方針,確保黨的紀律和各項規章制度的認真執行。三要總結教訓,標本兼治。要通過剖析典型案例,查找問題發生的原因,針對案件中暴露出來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完善制度,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