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展覽解說詞

時間:2022-04-29 06:48:00

導語: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展覽解說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展覽解說詞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歡迎參觀**區“法與人生”—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展覽。

青少年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系到自身的前途、家庭的幸福,關系到民族的未來、祖國的明天。但是,當前青少年違法犯罪問題還很突出,令人關注。青少年的違法犯罪不僅給自己的人生帶來巨大的悔恨,也給社會帶來極大的危害。我們舉辦這次展覽,旨在進一步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加強對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綜合治理,預防、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進一步加強和優化青少年法制教育,增強青少年的法制觀念,提高自身素質,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本次展覽由區委政法委、區綜治辦、團區委、公安**分局、區檢察院、區法院、區司法局、區教育局、區婦聯聯合舉辦。分為關愛篇、警示篇、懲教篇、預防篇四個組成部分。下面請看展覽第一部分《關愛篇》:

黨和國家歷來十分關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早在50年代,同志就把青少年比喻為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提出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要求?!啊焙?,針對青少年違法犯罪比較突出的問題,鄧小平同志提請全黨要重視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提出“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進入新世紀,同志從國運興衰、民族復興的高度闡明了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區委、區政府也十分重視青少年違法犯罪預防工作,關心和愛護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不斷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優化育人環境,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為我區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代代青少年在社會主義的陽光雨露下茁壯成長。

……

青少年違法犯罪是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青少年違法犯罪實行綜合治理,控制了青少年違法犯罪勢頭。但是,目前,受社會各方面消極因素影響,青少年的違法犯罪問題仍很突出,這不僅給社會造成嚴重危害,同時也沾污了青少年的寶貴的青春年華,必須引起全社會的普遍關注。下面請看展覽第二部分《警示篇》:

一、青少年違法犯罪現狀

本次展覽展示的青少年違犯犯罪,從廣義上講,25歲以下的青少年因違法行為受到拘留、勞動教養、逮捕處理和觸犯《刑法》被執行刑事處罰的一律稱為青少年違法犯罪。從狹義上講,是指未滿18周歲,因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和《刑法》規定,被拘留、勞動教養、逮捕和觸犯《刑法》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未成年人違法犯罪。

98年以來我區青少年違法犯罪呈現逐年上升趨勢。據不完全統計,98年我區青少年違法犯罪人數占刑事犯罪總人數的%,99年我區青少年違法犯罪人數占刑事犯罪總人數的%,2000年我區青少年違法犯罪人數占刑事犯罪總人數的%。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二、青少年違法犯罪特點

分析我區青少年違法犯罪情況,呈以下特點:

1、侵財犯罪為主,涉案類型多樣

案例1:案犯劉某趁鄰居家中無人之機,將鄰居家金項鏈、金戒指、金耳環等物盜走,價值人民幣2500余元。

案例2:案犯蔣某等3人假借被偷摩托車主名義,以將偷車人送派出所相要脅,敲詐偷車人家屬人民幣3500元。

2、低齡趨勢明顯,做事不計后果

案例1:少年犯李某,14歲,鄭某,14歲,王某,15歲,經事先預謀,三人攜帶片刀、鋁合金管等兇器以打的為名搶劫出租汽車一輛,人民幣400余元。

案例2:少年犯石某,15歲,因瑣事與王某發生口角,一怒之下,用匕首將王某捅成重傷。

3、犯罪動機簡單,偶發性強

案例1:案犯孫某在同學家中玩時,發現存折一張,遂起歹意,趁同學不備,將存折偷走,盜取現金5500元。

案例2:案犯馬某,女,因懷疑同事挑撥其與領導關系,糾集眾人將同事打傷。

4、團伙犯罪嚴重,社會危害增大

案例1:案犯孔某、周某、姜某、王某、盧某、陳某、孫某等8人采取欺騙手段將1名幼女輪奸。

案例2:案犯劉某、謝某等7人在吃燒烤結帳過程中與吳某發生糾紛,遂將吳某打成重傷。

5、暴力犯罪突出,作案手段殘忍

案例1:案犯周某等三人,經預謀在**水庫附近搶劫出租汽車一輛,并將出租汽車司機殘忍殺害。

案例2:案犯楊某等3人,無顧用木棒、皮帶、拳腳對孫某實施毆打,并威逼其吃屎,給孫某的身心造成嚴重傷害。

6、智能犯罪增多,作案方式隱蔽

案例1:學生胡某,利用偽造銀行通知的手段,在ATM(自動取款機)上詐騙人民幣6000元,現被公安機關查獲。

……

三、青少年違法犯罪原因

造成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社會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和個人因素。

社會因素主要包括:封建腐朽思想和社會不良風氣的侵蝕影響;黃色書刊、錄像等不健康精神文化產品的毒害;娛樂場所的誘惑等。

家庭因素主要包括:家庭教育方法不當;缺乏家庭的溫暖和必要的管束;家庭成員不良行為的影響等。

學校因素主要包括:重智育,輕德育;法制教育針對性不強,流于形式;疏于管理,造成輟學、失學等。

個人因素主要包括:生理發育與心理發育不同步;好奇心強,善于模仿;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法制觀念淡薄,缺乏自我保護意識等。

改革開放以來,由于社會、家庭、學校環境的變化,出現了許多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新情況、新問題。青少年正處在成長過程中,由于經歷事情少,涉世經驗不足,缺乏對事物的辨別能力,加上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很難在頭腦中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極易走上違法犯罪道路。請看以下案例:

1、搶劫為圓“金錢夢”

案犯肖某、于某因嫌打工掙錢少產生搶劫歹念,持警棍、鉗子等作案工具于深夜竄至某公司,搶得現金、手機及VCD等物,價值人民幣10000余元,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

2、貪圖享樂觸刑律,法不容情被判刑

案犯劉某、李某因貪圖享樂,先后數次潛入某酒店,竊得大量名煙、名酒后揮霍一空,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

3、沉迷網吧成癮,瘋狂盜竊被捉

案犯喬某、李某等9人因玩游戲機成癮且無資金時,先后10次盜竊游戲廳游戲機部件等變賣后又繼續沉溺于游戲機前,現已被查獲歸案。

4、“黃色垃圾”害人至深

案犯樊某因受黃色書刊的毒害,萌發犯罪歹念,翻墻入室,強行將被害人王某奸淫,現被查獲歸案。

5、無端滋事,抓獲卻系“單親族”

少年犯李某等四人因缺乏家庭溫暖和必要的管束,流入社會后,結交一些不三不四朋友,沾染不良習氣,為泄私憤,先后將王某等四人打成重傷,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

6、“棍棒教育”的悲劇

在校學生劉某,17歲。因其父對其管教過于嚴厲,且方法簡單粗暴,動則拳腳相加,最終劉某不堪忍受其父打罵,為宣泄內心積怨,投毒將其父殺害。

7、小時偷針,長大偷金

案犯武某,從小柒有小偷小摸不良習氣,父母對其疼愛有加,對其錯誤行為不但不予及時糾正,而且一味地坦護,致使其終因屢次盜竊被判刑入獄。

8、童心好奇釀火災

少年犯鄒某,14歲,在校學生。某日,鄒某到同學家玩,對同學家中一種自燃式打火機非常好奇,于是將打火機置于床底,引起火災,造成經濟損失十余萬元。

9、幫人“拔闖”進牢房

案犯李某,17歲,為幫朋友“教訓”某校學生張某,竄至該校門前攔截張某,對其實施毆打后強行將張某帶至某公園,將其鎖在一游覽車內后離開。

10、從“被害”到“被告”

學生王某,18歲,在無顧遭受杜某等數人多次毆打后,沒有采取正當的法律手段保護自己,而是用隨身攜帶的水果刀,將杜某捅成重傷,等待他的將法律的嚴懲。

11、逞強好勝,致人重傷

案犯劉某,為報復劉某某,經事先預謀,糾集眾人將被害人劉某強行拖至一公園內,用木棍、水泥磚及拳腳將其打成重傷。

12、持刀索財終被捉

案犯馬某,因貪圖享樂,多次持刀竄至某中學學生宿舍,利用威脅、毆打等手段向學生張某、孫某、李某等10余人索要錢財達數千元,現被查獲歸案。

13、交友不善,誤入歧途

學生劉某,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與無業人員楊某等人結識,后在楊某的唆使下,與楊某等人共同盜竊自行車10余輛,現被查獲。

14、模仿犯罪,以身試法

案犯王某,在觀看了一場警匪片后,產生“考驗”警察破案能力的沖動,模仿劇中的情節,采取暴力手段將其嬸嬸殺害并偽造現場后逃跑,受到法律的嚴懲。

15、自暴自棄,身陷泥潭

少年曹某,因其父曾被判刑入獄,繼而產生自悲心理,自暴自棄,整日與社會上一些無業人員混在一起,最終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16、早戀的惡果

劉某,女,16歲,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與趙某結識,后與其談起戀愛,相處一段時間后,劉見趙行為不端,便提出分手,趙某惱羞成怒,持刀闖入劉某家中,將劉某砍成重傷。

以上觸目驚心的案例,提示我們在凈化社會環境的同時,進一步加強青少年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改造和道德觀、法制觀的教育,讓這些本應享受家庭溫暖和社會關愛的青少年不要因為無知而在鐵窗下飽嘗自己釀下的苦果。

……

懲教結合,標本兼治,是綜合治理青少年違法犯罪的主要對策。幾年來,我區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不斷強化青少年違法犯罪預防工作,使違法犯罪青少年在受到法律懲戒的同時,得到有效的教育和改造;使處于犯罪邊緣的青少年得到社會幫教,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下面請看展覽第三部分《懲教篇》:

一、法網恢恢,犯罪必懲

青少年違法犯罪,對社會造成危害的,必須依法承擔刑事責任,受到應有的懲處。

我國《刑法》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對于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并且不適用死刑。

法律是公正的,也是無情的,無數案例告訴我們,觸法必被懲,犯罪必被捉。請看下面這組案例:

二、懲教結合,重塑新人

多年來,區政法機關結合工作實際,堅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依法辦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幫教和預防活動,有效地預防和減少了青少年違法犯罪。

公安機關在辦理青少年違法犯罪案件中,堅持教育為主,處罰為輔,教育與處罰相結合,對青少年違法犯罪區別對待,依法減少刑事處理。以下是區公安分局開展的心聲廣播站“國旗下的懺悔”系列活動。

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對青少年違法犯罪案件提前介入,堅持特案特辦,切實維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大力實施“歪苗扶正”工程,采取建立幫教檔案、定期考察回訪、召開訓誡會等形式開展幫教活動,促進了違法犯罪青少年的教育和改造。

審判機關結合辦案實際,采取少年法庭、特邀女陪審員等形式辦理青少年違法犯罪案件,堅持“寓教于審,審教結合”,有效地促進了違法犯罪青少年的改造。

司法行政機關堅持幫教一體化、安置市場化的工作思路,一方面組織各方面力量配合監管場所做好在押服刑人員的教育改造工作,一方面積極拓寬安置就業渠道,為刑釋解教人員回歸社會創造了就業條件。

各街鎮結合工作實際,對違法犯罪青少年堅持“墻內墻外一起幫”,采取文藝演出、定期走訪、組織學習、幫教座談等形式深入開展幫教活動,做到幫教工作的向前、向后和向內延伸。

提請大家注意:

對因不滿十六周歲而不予刑事處罰、免予刑事處罰的未成年人,或被判處非監禁刑罰、被判處刑罰宣告緩刑、被假釋的未成年人,其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學校、城市居委會、農村委員會應當采取有效的措施,協助司法機關做好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工作。

依法免予刑事處罰、判處非監禁刑罰、判處刑罰宣告緩刑、假釋或者刑罰執行完畢的未成年人,在復學、升學、就業等方面與其他未成年人享有同等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

……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面對21世紀的競爭與挑戰,青少年肩負的歷史使命更加光榮而又艱巨。為了祖國明天的燦爛輝煌,全黨、全社會要更加關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社會、家庭、學校要切實負起責任,為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盡職盡責;青少年要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做社會主義事業合格接班人。下面請看展覽第四部分《預防篇》:

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對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先后做出了一系列的重大決策和重要指示。199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又制定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這就為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武器。特別是近十年來,中央綜治委把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作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重要內容,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意見》,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認真做好青少年違法犯罪預防工作。

區委、區政府都把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作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納入全區的工作重點。成立**區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領導,保障了我區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良好、有序、健康開展。

一、社會預防: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艱巨的工作,必須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和普遍關注。各地區、各單位、各部門要各負其責,齊抓共管,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立足教育,對青少年違法犯罪實行綜合治理。

二、學校預防:學校是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的一道重要防線。為提高學生法律意識,增強學生法制觀念,各學校要積極推進中小學素質教育,加強德育工作,改進法制教育,注重教育效果,增強針對性、實效性和趣味性。

三、家庭預防: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對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每個家庭、每位家長都要自覺履行家教職責;提高自身素質,注重言傳身教;著力道德法制教育,重在教子做人。

四、個人預防:自我教育和自我規范是青少年加強自我保護,做好自我預防的關鍵。青少年要進行自我規范教育,努力積極向上,警醒自我,力除影響自身發展的十大弊端,即嬌、奢、惰、驕、貪、散、假、妒、黃、毒。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未成年人的九種違法行為:

1、糾集他人結伙滋事,擾亂治安;

2、攜帶管制刀具,屢教不改;

3、多次攔截毆打他人或者強行索要他人財物;

4、傳播淫穢的讀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5、進行淫亂或者色情、活動;

6、多次偷竊;

7、參與賭博,屢教不改;

8、吸食、注射;

9、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

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任重而道遠。消除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不良現象,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的誘發因素,需要全社會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幫助。讓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實施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基本方略,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不斷增強青少年的道德法制觀念,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要堅決打擊侵犯青少年人身安全和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活動,消除各種社會丑惡現象,努力開創新世紀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新局面。

相信,面對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新世紀,祖國明天的太陽將會更加燦爛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