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所得稅習知識競賽題二
時間:2022-10-17 04:47:00
導語:企業所得稅習知識競賽題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四、簡答題:
1、企業所得稅納稅義務人指的是什么?主要包括的內容。
答:稅法規定,企業所得稅以取得應稅所得、實行獨立核算的境內企業或者組織為納稅義務人。主要包括國有企業、集體企業、聯營企業、股份制企業、以及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組織。
2什么是融資租賃,其應具備哪些條件?
答:融資租賃是指在實質上轉移與一項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的一種租賃。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租賃為融資租賃。
(1)在租賃期滿時,租賃資產的所有權轉讓給承租方;
(2)租賃期為資產使用年限的大部分(75%或以上);
(3)租賃期內租賃最低付款額大于或基本等于租賃開始日資產的公允價值。
3、除稅收法規另有規定者外,稅前扣除的確認一般應遵循哪些原則?
除稅收法規另有規定者外,稅前扣除的確認一般應遵循以下原則:
(1)權責發生制原則。即納稅人應在費用發生時而不是實際支付時確認扣除。
(2)配比原則。即納稅人發生的費用應在費用應配比或應分配的當期申報扣除。納入某一納稅年度應申報的可扣除費用不得提前或滯后申報扣除。
(3)相關性原則。即納稅人可扣除的費用從性質和根源上必須與取得應稅收入相關。
(4)確定性原則,即納稅人可扣除的費用不論何時支付,金額必須是確定的。
(5)合理性原則。即納稅人可扣除費用的計算和分配方法符合一般的經營常規和會計慣例;
4、無形資產采取什么攤銷法?攤銷期限期如何確定?
答:無形資產應當采取直線法攤銷。
受讓或投資的無形資產,法律和合同或者企業申請書分別規定有效期限或受益期限的,按法定有效期限與合同或企業申請書中規定的受益年限孰短原則攤銷;法律沒有規定使用年限的,按照合同或者企業申請書的受益年限攤銷;法律和合同或者企業申請書沒有規定使用年限的,或者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攤銷期限不得少于10年。
5、符合哪些條件之一的固定資產修理,應視為固定資產改良支出?
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固定資產修理,應視為固定資產改良支出:
(1)發生的修理支出達到固定資產原值20%以上;
(2)經過修理后有關資產的經濟使用壽命延長二年以上;
(3)經過修理后的固定資產被用于新的或不同的用途。
6、納稅人的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投資等各項資產成本的確定應遵循什么原則?
納稅人的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投資等各項資產成本的確定應遵循歷史成本原則。納稅人發生合并、分立和資本結構調整等改組活動,有關資產隱含的增值或損失在稅收已確認實現的,可按經評估確認后的價值確定有關資產的成本。
7、納稅人發生的傭金符合哪些條件的,可計入銷售費用?
納稅人發生的傭金符合下列條件的,可計入銷售費用:
(1)有合法真實憑證;
(2)支付的對象必須是獨立的有權從事中介服務的納稅人或個人(支付對象不含本企業雇員);
(3)支付給個人的傭金,除另有規定者外,不得超過服務金額的5%。
8、租賃可分為經營性租賃和融資租賃兩種形式,符合哪些條件之一的租賃為融資租賃?
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租賃為融資租賃?
(1)在租賃期滿時,租賃資產的所有權轉讓給承租方;
(2)租賃期為資產使用年限的大部分(75%或以上);
(3)租賃期內租賃最低付款額大于或基本等于租賃開始日資產的公允價值。
9、壞帳準備金應如何提???可計提壞帳準備金的年末應收帳款的含義是什么?
答:壞帳準備金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過年末應收帳款余額的5‰。計提壞帳準備金的年末應收帳款是納稅人因銷售商品、產品或提供勞務等原因,應向購貨客戶或接受勞務的客戶收取的款項,包括代墊的運雜費。年末應收帳款包括應收票據的金額
10,企業所得稅稅前可扣除的業務招待費的比例是什么?
答:納稅人發生的與其經營業務直接相關的業務招待費,在下列規定比例范圍內,可據實扣除:全年銷售(營業)收入凈額在1500萬元及其以下的,不超過銷售(營業)收入凈額的5‰;全年銷售(營業)收入凈額超過1500萬元的,不超過該部分的3‰。
五、計算題
1、北京市某企業2000年度有職工50人,實際列支工資54萬元,問該企業2000年度允許稅前扣除的工資為多少、允許稅前列支的職工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分別為多少?
答:該企業的計稅工資標準為50×11520=576000(元)
企業實際列支的工資低于計稅工資標準,可按實際扣除54萬元。
職工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分別按實際列支的工資扣除。
540000×2%=10800(元)
540000×14%=75600(元)
540000×1.5%=8100(元)
2、某公司2000年度實現會計利潤3萬元,公司全年實現銷售收入6500萬元,全年實際支付業務招待費26.5萬元,除業務招待費外,其它扣除項目經稅務機關審核,均無問題,都可稅前扣除,該企業2000年度應納企業所得稅額是多少
答:1.89萬元
3、某企業2001年度實現會計利潤為40萬元,"財務費用"中列支兩筆利息費用:一筆向銀行的流動資金借款金額為200萬元,借用期限為6個月,支付借款利息4.5萬元;另一筆經批準向本企業職工集資金額50萬元,生產用9個月,支付集資利息2.25利息萬元,根據以上內容,該企業在計算應納稅所得稅額時,允許扣除的利息費用是多少(以萬元為單位,小數點后保留兩位)
答:允許扣除的利息費用是6.19萬元。
4、某企業2001年度實現銷售收入為2000萬元,經批準可扣除的成本為1600萬元,費用250萬元,損失20萬元。該企業全年共計繳納增值稅50萬元,營業稅50萬元,城建稅7萬元,教育費附加3萬元,該企業2001年度應納企業所得稅是多少
答:23.1萬元
5、某公司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33%,2001年度該公司境內應納稅所得額100萬元,另外從境外a公司稅后取得收益42萬元,a公司已在境外繳納了30%的企業所得稅;取得境外b公司稅后收益30萬元,b公司已在境外繳納了40%的企業所得稅,該公司2001年度境內、外所得,應繳納多少企業所得稅。
答:34.8萬元。
6、某鄉鎮企業2001年度實現收入150萬元,會計核算中列支的成本、費用、稅金和損失共計158萬元,其中"管理費用"中列支融資性租賃業務的租賃費用為12萬元,業務招待費3.75萬元,該企業當年應納所得稅額是多少(以萬元為單位,小數點后保留兩位)
答:1.7萬元。
7、某企業2001年度收入凈額為3000萬元,當年發生業務招待費20萬元,該企業當年企業所得稅稅前允許扣除的業務招待費是多少
答:12萬元。
8、某企業2000年度實現銷售(營業)收入100萬元,銷售成本、費用及稅金80萬元,其它業務收入為銷售股權的收入10萬元,這部分股權的投資成本為20萬元,該企業當年應納企業所得稅是多少
答:6.6萬元
9、某企業2000年度實現銷售(營業)收入200萬元,銷售成本、費用及稅金150萬元,其它業務收入為銷售股權的收入50萬元,這部分股權的投資成本為20萬元,該企業當年應納企業所得稅是多少
答:26.4萬元
10、西方公司為投資公司,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3%,自身無生產經營活動。2000年度從被投資方企業東方公司分回現金股利5萬元,分回東方公司生產的一臺設備,市場價格為3萬元,同時東方公司無償分給該企業市值為每股10元的股票5000股,股票面值為1元,東方公司為上市公司,經批準無限期地適用1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西方公司當年應繳納企業所得稅是多少
答:1.8萬元
11、某企業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3%,2000年度實現銷售(營業)收入500萬元,銷售成本、費用及稅金400萬元,經審核銷售成本、費用及稅金均可扣除。該企業用一項封存的固定資產對上市公司進行投資,固定資產的帳面價值為100萬元,經評估后換回上市公司每股10元的股票20萬股,股票面值為1元,該企業當年應納企業所得稅是多少
答:66萬元
12、某生產企業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3%,2000年度產品銷售收入700萬元,出租房屋取得收入50萬元,取得國債利息收入25萬元,固定資產盤盈18萬元,教育附加返還款4萬元,其他收入6萬元,產品銷售成本500萬元,銷售費用共計50萬元、財務費用30萬元,管理費用80萬元,可扣除的銷售稅金75萬元,發生營業外支出30萬元,其中違法經營設罰款8萬元。該企業當年應納企業所得稅是多少
答:6.93萬元
13、某企業99年開業,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3%,經稅務機關核定,99年經營虧損40萬元,2000年經營虧損20萬元。2001年產品銷售收入2500萬元,轉讓固定資產取得收入50萬元,取得國債利息收入20萬元,金融債券利息收入15萬元。產品銷售成本2100萬元,銷售費用共計80萬元,管理費用150萬元,可扣除的銷售稅金120萬元,發生轉讓固定資產的費用3萬元,8月發生財產損失30萬元,已報稅務機關批準稅前扣除。該企業2001年應納企業所得稅是多少
答:7.26萬元
14、某商場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3%,2000年度產品銷售收入5000萬元,出租柜臺取得收入100萬元,取得國債利息收入25萬元,商品銷售成本4500萬元,財務費用50萬元,管理費用100萬元,可扣除的銷售稅金100萬元,銷售費用共計200萬元,其中用于糧食白酒的廣告費支出10萬元,其它廣告費支出140萬元。該企業當年應納企業所得稅是多少
答:49.5萬元
15、某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3%,2001年度產品銷售收入1600萬元,產品銷售成本1200萬元,銷售費用80萬元,財務費用30萬元,管理費用140萬元(其中含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究開發費用16萬元,已知上年度發生的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究開發費用10萬元,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究開發費已報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可以加計抵扣),該企業本期共繳納增值稅50萬元,營業稅70萬元,城建稅與教育費附加12萬元,營業外支出只有向災區某單位的直接捐款10萬元。該企業當年應納企業所得稅是多少
答:19.8萬元
16、某企業2000年度繳納企業所得稅35萬元,2001年經有關單位批準進行技術改造,投資新買國產設備80萬元,并向稅務機關辦理了國產設備抵扣稅款的相應手續。通過技術改造當年經濟效益明顯提高,全年實現產品銷售收入8600萬元,應扣除的商品銷售成本和銷售費用7500萬元,發生管理費用380萬元(其中業務招待費36萬元),可扣除的銷售稅金290萬元。該企業2001年實際繳納企業所得稅是多少(以萬元為單位,小數點后保留兩位)
答:112.28萬元
17、某企業2000年度實現利潤總額為80萬元。經稅務機關審核,申報的利潤總額中含在購買國庫券利息收入為20萬元,從聯營企業分回的稅后利潤38萬元。另外,"營業外支出"中列支被工商管理部門的罰款支出5萬元,支付非金融機構借款利息超標準3萬元。該企業所得稅率33%,聯營企業不在北京,企業所得稅享受無法定期限的優惠稅率是24%,該企業2000年實際繳納企業所得稅是多少
答:14.4萬元
18、某白酒生產企業,2001年度全年銷售額1600萬元,銷售成本600萬元,應扣除的銷售稅金及附加460萬元,按規定列支的各項費用400萬元,已知上述成本費用中包括新產品開發費80萬元(該費用比上年增長20%,已報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同意),糧食白酒廣告費50萬元。該企業當年應納企業所得稅多少
答:49.5萬元
19、某企業在2000年6月宣告破產,實施解散清算。清算時該企業存貨變現收益1000萬元,固定資產變現收益150萬元,應付未付職工工資20萬元,支付外單位欠款40萬元,發生清算費用10萬元,企業累計未分配利潤30萬元,企業注冊資本1000萬元。該企業清算所得應納企業所得稅是多少
答:16.5萬元
20、某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應增值稅稅率17%,城建稅7%。教育費附加3%,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3%。2001年自行申報應納稅所得額20萬元,經稅務機關審查,企業在2001年8月銷售給某使用單位貨物一批,開具普通發票,取得收入58500元。企業的會計處理為:
借:銀行存款58500元
貸:其他應付款58500元
根據上述資料,計算該企業2001年度應納企業所得稅是多少
答:82219.5元
六、綜合題
1、某公司2000年度生產經營收入總額為3000萬元,發生的銷售成本2400萬元、財務費用50萬元、管理費用300萬元(其中含業務招待費用15萬元),上繳增值稅80萬元、消費稅120萬元,城市維護建設稅14萬元,教育費附加6萬元,營業外支出30萬元,其中"營業外支出"帳戶中有違法經營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罰款5萬元、通過民政部門向災區捐贈10萬元。
請回答下列問題,以萬元為單位,小數點后保留兩位。
(1)全年應扣除的業務招待費標準是多少?
1500×5‰+15000×3‰=12萬元
(2)公益救濟性捐贈的扣除標準為多少?
[3000-2400-50-300+(15-12)-120-14-6-30+5+10]×3%=2.94萬元
(3)該年度應繳納企業所得稅是多少?
[3000-2400-50-300+(15-12)-120-14-6-30+5+10-2.94]×33%=31.37(萬元)
2、某生產企業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3%,2000年度產品銷售收入70萬元,出租房屋取得收入5萬元,取得國債利息收入2.5萬元,固定資產盤盈1.8萬元,其他收入6萬元。產品銷售成本50萬元,銷售費用共計5萬元、財務費用3萬元,管理費用8萬元,可扣除的銷售稅金7.5萬元,發生營業外支出3萬元,其中違法經營設罰款0.8萬元。根據上述資料計算回答以下問題,以萬元為單位,小數點后保留兩位
(1)該企業當年實現收入總額是多少
85.3萬元
(2)該企業當年企業所得稅免稅收入是多少
2.5萬元
(3)稅前準予扣除項目金額合計是多少
75.7萬元
(4)該企業當年應納稅所得額是多少
7.1萬元
(5)該企業當年應納企業所得稅是多少
1.92萬元
3、某企業2001年度生產經營情況為:銷售收入總額為6000萬元,銷售成本5600萬元,銷售費用50萬元,繳納增值稅30萬元,繳納消費稅、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共計47萬元,發生財務費用40萬元,發生管理費用100萬元(其中含業務招待費24萬元),營業外支出中通過救災委員會向災區捐贈20萬元,直接向災區某公司捐款10萬元,根據上述資料計算回答以下問題,以萬元為單位,小數點后保留兩位。
(1)全年稅前應扣除的業務招待費用是多少
21萬元
(2)因業務招待費調整應納稅所得額是多少
3萬元
(3)稅前扣除的捐贈限額是多少
4.98萬元
(4)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是多少
160.02萬元
(5)全年應繳納企業所得稅額是多少
53.14萬元
4、某公司2001年度共取得境內、外利潤共計為1625萬元,該公司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3%,其中投資到a國企業分回稅后利潤225萬元,這部分稅后利潤已在a國繳納企業所得稅75萬元;投資到b國企業分回稅后利潤150萬元,這部分稅后利潤已在b國繳納企業所得稅100萬元。根據上述資料計算回答以下問題,以萬元為單位,小數點后保留兩位。
(1)該公司境內生產經營所得額是多少
1250萬元
(2)來源于a國所得境外已繳所得稅抵免限額是多少
75萬元
(3)來源于a國所得應補繳多少企業所得稅
24萬元
(4)來源于b國所得境外已繳所得稅抵免限額是多少
82.5萬元
(5)該公司全年應繳納企業所得稅額是多少
436.5萬元
5、某企業上年度實現會計利潤80萬元,利潤總額中含有本期購買國庫券利息收入20萬元,從聯營企業分回的稅后利潤38萬元,另外"營業外支出"中被工商管理部門的罰款支出5萬元,支付非金融機構借款利息超稅前扣除標準3萬元。該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3%,聯營企業所得稅稅率24%。根據上述資料計算回答以下問題,以萬元為單位,小數點后保留兩位。
(1)該企業上年度生產、經營所得的應納稅所得額是多少
30萬元
(2)該企業上年度生產、經營所得應繳企業所得稅額是多少
9.9萬元
(3)從聯營企業分回稅后利潤的應納稅所得額是多少
50萬元
(4)從聯營企業分回稅后利潤應補繳多少企業所得稅
4.5萬元
(5)該企業上年度實際應繳納企業所得稅是多少
14.4萬元
6、某企業2001年度實現會計利潤為35萬元,利潤總額中含有本期購買國庫券利息收入15萬元,另外"營業外支出"中因違法經營被罰款3萬元,各種非廣告性贊助支出廠5萬元,通過民政部門向困難地區捐贈6萬元。企業期末平均職工人數為100人,全年計入各種成本、費用的工資總額106萬元,并按工資總額計算提取了工會經費2.12萬元,職工福利費14.84萬元,職工教育經費1.59萬元。當地政府規定的人均計稅工資標準為每年8000元,該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3%。根據上述資料計算回答以下問題,以萬元為單位,小數點后保留兩位。
(1)工資超標需納稅調整額為多少
26萬元
(2)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分別超標需納稅調整額是多少
0.52、3.64、0.39萬元
(3)捐贈扣除限額是多少
1.94萬元
(4)當年實現應納稅所得額是多少
62.61萬元
(5)當年實際應繳納企業所得稅額是多少
20.66萬元。
7、某事業單位采用分攤比例法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2001年度收入與費用支出情況如下:共取得收入100萬元,其中財政撥款補助收入30萬元;從上級主管部門取得專項補助收入10萬元;下屬經營單位上繳稅后利潤10萬元;經有關部門批準的技術服務性收入20萬元;其它收入30萬元。全年共計發生支出80萬元,該單位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3%,根據上述材料計算。
(1)該單位當年實現應稅收入凈額是多少
30萬元
(2)該單位當年分攤的準予扣除項目金額是多少
24萬元
(3)該單位當年實現應納稅所得額是多少
6萬元
(4)該單位當年應繳納企業所得稅額是多少
1.62萬元。
8、某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3%,2001年度產品銷售收入170萬元,產品銷售成本120萬元,銷售費用8萬元,財務費用3萬元,管理費用14萬元(其中含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究開發費用1.6萬元,已知上年度發生的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究開發費用1萬元,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究開發費已報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可以加計抵扣),該企業本期共繳納增值稅5萬元,營業稅7萬元,城建稅與教育費附加1.2萬元,營業外支出只有向災區某單位的直接捐款1萬元。根據上述資料計算。
(1)企業所得稅稅前允許扣除的銷售稅金及附加是多少
8.2萬元
(2)當年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的費用可以加計抵扣應納稅所得額是多少
0.8萬元
(3)當年實現應納稅所得額是多少
16萬元
(4)當年應納所得稅額是多少
5.28萬元
9、某企業2001年度有關經營情況為:實現產品銷售收入1600萬元,取得國債利息收入24萬元,產品銷售成本1200萬元,產品銷售費用45萬元(含廣告費40萬元);上繳增值稅58萬元、消費稅85萬元,城建稅與教育費附加14.3萬元;2月1日向銀行借款用于生產經營,借款期為6個月,銀行貸款年利率6%,支付利息1.5萬元,3月1日向非金融機構借款60萬元,借期8個月,支付利息4萬元;管理費用137萬元(其中業務招待費12萬元);全年購機器設備5臺共計支付124萬元,意外事故損失外購材料8萬元,保險公司賠款3萬元(已報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同意,可以稅前扣除),另外從聯營業務分得稅后利潤25.5萬元,聯營企業在外地享受地方優惠政策的所得稅稅率為15%,根據上述資料計算。
(1)該企業2001年度計算企業所得稅時確認的應稅收入為
1600萬元
(2)該企業2001年度準予從收入總額扣除項目金額是多少
1478萬元
(3)該企業2001年應納稅所得額是多少
122萬元
(4)從聯營業務分得股息應補稅額是多少
5.4萬元
(5)該企業當年應繳所得稅額是多少
45.26萬元
10、某國有企業2000年度產品銷售收入1000萬元,損益表中的利潤總額為600萬元,(包括從聯營企業分回利潤12萬元),當期其他有關資料如下:
產品銷售成本的有關資料:
(1)直接工資為200萬元,職工福利費28萬元。制造費用、輔助生產的工資為30萬元,職工福利費4.2萬元。制造費用、輔助生產的折舊費46萬元。其中:各種機器設備按10%提取折舊,房屋、建筑物按8%提取。
(2)各種期間費用的有關資料:
管理及銷售人員的工資費用為100萬元,職工福利費14萬元。房屋和建筑物按8%的折舊率計提折舊。管理費用中列支業務招待費10萬元、工會經費6.6萬元,職工教育經費4.95萬元,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各項費用為11萬元(其中技術研究機構人員工資為2萬元),已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批準可實行加計扣除。
(3)營業外支出的資料
工商管理部門罰款10萬元,銀行罰息2萬元;直接向貧困山區捐贈20萬元;對另一困難企業贊助15萬元;通過中國紅十字會向紅十字事業捐贈30萬元。
該企業有職工300人,其中:200人工資直接計入生產成本,50人工資計入制造費用;50人工資計入期間費用。
該企業固定資產原值為600萬元,其中:各車間固定資產500萬元。包括200萬元的房屋和300萬元的機器設備(其中一項是企業年初因投資于國家產業政策要求的技術改造項目,用財政撥款資金購置的國產設備100萬元);企業管理部門100萬元的;固定資產為生產用房。
企業相關數據標準為:計稅工資標準為每人月均800無,折舊標準為:生產用房6%、生活用房4%,機器設備8%(經同意不計殘值),外地聯營企業享受地方稅收優惠政策,稅率為15%,該企業1999年"三新"技術開發費用為10萬元,1999年應繳企業所得稅額80萬元。根據上述資料計算
(1)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允許扣除的折舊費金額是多少
14萬元
(2)工資超標需納稅調整金額是多少
44萬元
(3)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允許扣除和抵扣的"三新"技術開發費是多少
16.5萬元
(4)營業外支出中,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的項目金額是多少
45萬元
(5)全年實際繳納企業所得稅額是多少
232.17萬元
精品范文
10企業網站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