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危才能安居安居才能發展十七大學習體會

時間:2022-05-07 05:44:00

導語:思危才能安居安居才能發展十七大學習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思危才能安居安居才能發展十七大學習體會

當今中國的發展,可謂“一日千里”“日新月異”。尤其是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令國人乃至世人震驚。黨的十七大召開以后,全國上下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謀發展,奔小康,一派熱氣騰騰的局面。也正是這股“熱”的局面,不免使人多了幾份“憂”感。

明明形勢一派大好,為何“杞人憂天”?因為有歷史的教訓?;仡欀袊陌l展歷史,還真是要“憂”一點。憂什么?因為“熱”的氣候常常會使人的頭腦“發熱”,發熱到一定程度,會熱錯人的頭腦。還記得1958年“”嗎?一成立,即開始了轟轟烈烈的“”運動。那年代,我國的國民經濟才比解放初期好一點,人們的頭腦就“狂熱”起來了,好像“電燈電話、樓上樓下”、“吃飯不要錢、出門小汽車”的共產主義就要實現了。于是乎,浮夸風就刮起來了。“放開肚子吃飽飯,鼓足干勁加油干”、“快馬加鞭趕英超美,砸鍋賣鐵大煉鋼鐵”。結果呢?吃了幾天“食堂”,糧吃光了,開始餓肚子了,人沒勁了,鋼鐵也煉不出來了。接著就是連續三年自然災害,加上蘇聯背信棄義,向中國逼債,致使中國的經濟一落千丈,中國人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災難?;仡欉@段歷史,歸咎于天災人禍。但對于天災和人禍,孰重孰輕?天災莫過于人禍,人禍莫過于人腦“發熱”。故“熱”生“憂”并非壞事,因為“”的“熱”曾給中國人帶來刻骨銘心的記憶。

當今中國的發展熱起來了,有的國人因此也開始“憂”起來了,這是件好事。居安思危嘛!當今中國的發展熱,絕不是1958年“”熱的類同。當今中國的發展是建立在中國人民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度熱情和科學精神基礎上的,絕不是頭腦“狂熱”沖動下的盲干瞎干。但是,不能因為中國的發展總體上是健康的,忽視潛在“毛病”。必須增強“憂患意識”,保持清醒的頭腦。

當今中國的發展,有哪些問題值得國人憂的呢?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實事求是地分析了十六大以來中國前進中面臨的困難、問題及呈現出來的新的階段性特征,指出了中國在未來發展中面臨的重大挑戰和新的考驗,這就是當今中國發展“憂”的所在。例如,我國長期形成的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改變,資源環境付出了沉重代價,這是中國前進中面臨的最突出的困難和問題,是中國人首先要“憂”的問題。又如,長期以來,我國重經濟發展、輕社會發展,社會事業發展滯后,形成了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不協調現象。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經濟社會之間以及不同群體之間均存在不平衡問題;金融行業面臨轉折,競爭日趨激烈,不確定因素增多,加之金融體系不健全,金融結構不合理,金融企業公司治理和經營機制不完善,國際收支不平衡加劇等,增大了金融風險穩患;涉及民生,諸如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教育衛生、居民住房、安全生產、司法和社會治安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已成為熱點。再如,一些領域的腐敗現象仍然比較嚴重,大案要案時有發生。極少數領導干部,特別是一些高中級領導干部違法違紀,影響惡劣。上述這些問題,都是阻礙當今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穩患和社會不安定的因素。對于這些隱患,如果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滿足于現有的成就,悠哉游哉,待到“隱患”全面爆發,“天災人禍”必將劈頭蓋臉突降而至,引發社會的全面動亂,中國人艱苦奮斗幾十年的家業,極有可能毀于一旦。所以,我們要講“憂患意識”、“居安思危”。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反復強調:“我們一定要居安思危、增進憂患意識”,“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我們必須認真領悟同志的告誡:“居安思?!?。因為只有“思危”才能“居安”,只有“居安”才能“發展”。

我們中國共產黨人是最講科學發展觀、最講危機感的執政黨。既然看到了前進中的隱患和困難,就要下定決心,百折不撓,排除萬難,迎接挑戰。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任務是努力解決我國長期形成的結構性矛盾,切實改變粗放型增長方式,狠抓生態文明建設和節能減排工作,摒棄不顧環境代價的發展方式。要下大氣力解決經濟和社會發展“兩條腿”的不協調現象,把拉近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經濟社會之間、不同群體之間的“距離”,作為中國發展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要全面加強和改進金融監管,防范和化解來自國內國際的金融風險。對涉及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教育衛生、居民住房、安全生產、司法和社會治安等方面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問題,必須采取正確的方式妥善處理,防止其成為不利于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必須突出反腐倡廉建設。對于腐敗案件,必須堅決查處。對任何腐敗分子,都必須依法嚴懲,決不姑息。同時要以創新精神抓緊構建懲防體系,懲防并舉,加強監督檢查,確保科學發展觀和中央重大部署貫徹落實,保障構建和諧社會,切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