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流動黨員教育學習材料
時間:2022-05-27 05:16:00
導語:農村流動黨員教育學習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農村勞動力的不斷流動,如何進行農村流動黨員管理、在務工地繼續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成為新形勢下農村黨建的重大課題。河北省勞務輸出大縣魏縣探索農村流動黨員管理新模式,建立縣鄉村三級流動黨員服務管理中心(站點),在外出黨員集中地組建流動黨支部,使農村外出務工黨員“出入有家”,“離鄉不離黨,流動不流失”,始終與黨組織保持密切聯系。
魏縣常年勞務輸出25萬人次,是河北農村勞務輸出第一縣,也是黨員流出(入)大縣。統計顯示,全縣流動黨員1238名,其中流出1192人。許多外出務工黨員一年只回一次家,跟黨組織只見一次面,個別的甚至不見面,流出黨員的身份和黨員意識有逐漸淡化的趨勢。為此,縣里為絕大多數外出務工黨員發放“一證雙卡”,一證就是流動黨員證,證明黨員身份,掌握其參加組織生活、繳納黨費情況。雙卡即《流動黨員登記卡》《流動黨員聯系卡》,登記卡登記流動黨員個人、家庭、社會關系及生活工作等情況,聯系卡記錄流動黨員和其流入地黨組織的聯絡方式及本人思想、學習和工作情況,使流出黨員可以憑證參加所在地黨組織活動,縣委也能借此了解流動黨員的有關信息。
近兩年,魏縣春節前后都要舉行大規模流動黨員“行前教育”、“返鄉教育”大會,進行黨的知識、法律法規、安全生產、社會公德等方面的“行前教育”。返鄉期間,以座談會或上門走訪等形式,聽取他們在外地的思想、工作情況及見聞感受,請他們為家鄉建設獻計獻策。對外出集中、距魏縣不遠的黨員,每季度“送學上門”,由專人上黨課,提供學習和實用技術資料。對外出較遠、居住分散的黨員,組織部利用魏縣政務網定期授課,還開通“流動黨員親情熱線”,設立“流動黨員親情信箱”,建立“手機短信平臺”,黨員通過網站發回學習體會。同時,魏縣還在流動黨員中開展“組織找黨員、黨員亮身份”活動,鎮村黨組織每半年派調查組分赴企業和社區,鼓勵流動黨員主動亮身份,在所在部門黨組織參加活動。他們還抽調21名黨務工作者組建“編外指導員”隊伍,與縣外流動黨支部和縣內重點黨支部結成對子,進行政策宣講、學習輔導、收集意見、困難幫扶,幫助流動黨員和重點黨支部解決實際困難。這樣一來,大批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中的“隱性黨員”亮出了身份,找到了“娘家”,做到了“外出務工不脫黨、人行千里有黨管”。不少外出務工黨員在流入地建功立業,成了當地經濟建設的生力軍。
結合流出黨員分布集中地成立“魏縣商會”的機會,魏縣相繼在浙江、河南、北京、山西、遼寧、天津等地建立了16個流動黨支部,理順組織隸屬關系??h委組織部還成立流動黨員服務總站,26個基層黨(工)委設立服務分站,561個支部設立黨員服務點,為流動黨員發放活動證、審核和接轉組織關系、收繳黨費、司法維權、創業指導、扶貧幫困等。黨員外出務工經商,服務站主動與公安、民政、計生、司法等部門聯系,為務工黨員提供代辦、補辦各種證件等服務。針對部分流動黨員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偏低狀況,行前和返鄉后,縣委利用縣鄉黨校和職校,分門別類進行專業技能培訓,縣政府通過新聞媒體、組織就業招聘會或通過勞務輸出部門等,已為536名流動黨員提供了新就業崗位。
為及時了解流動黨員的最新情況,魏縣建立了“雙向”溝通制度,即本縣與流動地黨組織進行信息溝通,在為流動黨員辦理《流動黨員證》或開具黨員證明時,將《協助對流動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的函》寄發到流入地黨組織,要求其每年以書面形式向魏縣反饋一次黨員表現情況,反饋意見將作為黨員民主評議和先進評選的依據之一。
外出黨員見識廣信息靈、致富能力強,不少人經商辦企業形成了規模,縣里動員他們帶資金、帶技術、帶信息、帶訂單、帶朋友回鄉興業,扶貧濟困。2006年,縣里評出“十大流動黨員創業標兵”、20名“優秀共產黨員”,對流動黨員中的引資功臣、創業典型政治上重用,經濟上重獎,激發他們建功立業、回報家鄉的積極性。
- 上一篇:高校物業管理研究論文
- 下一篇:農業科研項目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