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局科學發展觀的學習材料
時間:2022-05-30 03:10:00
導語:人事局科學發展觀的學習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貫穿于各方面的工作??茖W發展觀揭示的是發展的普遍規律,對全國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各地區各部門都要認真貫徹落實。同時,又要充分考慮地區之間、部門之間的發展差異和不同情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根據實際條件和發展需要有重點、有步驟地采取措施,不能強求一律,搞齊步走、一刀切。關鍵是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落實科學發展觀,注重解決自身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更快更好地推動各項事業發展。
“*”時期是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關鍵時期。我們要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全面把握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目標要求,建立健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制度、體制和機制,切實把科學發展觀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切實把經濟社會發展轉入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社會風氣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是社會價值導向的集中體現。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愿望,也是經濟社會順利發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們的社會主義社會里,是非、善惡、美丑的界限絕對不能混淆,堅持什么、反對什么,倡導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須旗幟鮮明。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倡導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扶正祛邪,揚善懲惡,促進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和發展。要教育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堅持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黨的*以來,黨中央緊密結合新世紀新階段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提出以人為本、實現科學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新型國家、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推動建設和諧世界、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等重大戰略思想和重大戰略任務,就是我們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下取得的重要成果。今后,我們一定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把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繼續推向前進,在思想上不斷有新解放、理論上不斷有新發展、實踐上不斷有新創造,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放射出更加耀眼的真理光芒。
我們必須堅持以軍事思想、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為指導,把科學發展觀作為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在更高的起點上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世紀新階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必須是融人國家現代化戰略全局、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發展,是注重全面建設、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相統一的發展,是堅持以人為本、推動軍隊建設與促進官兵全面發展相一致的發展,是走中國特色精兵之路、速度質量效益相協調的發展,一句話,必須努力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又好又快發展。
我們必須適應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規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基本目標和基本政策構成的基本綱領,在*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對我國發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增強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轉變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二○二○年比二○○○年翻兩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居民消費率穩步提高,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的增長格局。城鄉、區域協調互動發展機制和主體功能區布局基本形成。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城鎮人口比重明顯增加。
——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公民政治參與有序擴大。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深入落實,全社會法制觀念進一步增強,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成效。基層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加強文化建設,明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風尚進一步弘揚。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文化產業占國民經濟比重明顯提高、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適應人民需要的文化產品更加豐富。
——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全面改善人民生活?,F代國民教育體系更加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創新人才培養水平明顯提高。社會就業更加充分。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數,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社會管理體系更加健全。
——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
到二○二○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時,我們這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和發展中社會主義大國,將成為工業化基本實現、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內市場總體規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國家,成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質量明顯改善、生態環境良好的國家,成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權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質和精神追求的國家,成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會更加充滿活力而又安定團結的國家,成為對外更加開放、更加具有親和力、為人類文明作出更大貢獻的國家。
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
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
我們主張,各國人民攜手努力,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為此,應該遵循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恪守國際法和公認的國際關系準則,在國際關系中弘揚民主、和睦、協作、共贏精神。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共同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經濟上相互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共贏方向發展;文化上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強合作,堅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戰爭手段解決國際爭端,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環保上相互幫助、協力推進,共同呵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當代中國同世界的關系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中國的前途命運日益緊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運聯系在一起。不管國際風云如何變幻,中國政府和人民都將高舉和平、發展、合作旗幟,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
中國將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這是中國政府和人民根據時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戰略抉擇。中華民族是熱愛和平的民族,中國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
- 上一篇:大學科學發展觀的學習材料
- 下一篇:大學科學發展觀學習材料(縣)
精品范文
9人事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