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局效能建設學習材料

時間:2022-01-30 09:55:00

導語:監察局效能建設學習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監察局效能建設學習材料

今年以來,我們按照上級紀委和市委、市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圍繞保障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這個中心發揮職能作用,力求通過轉變干部作風營造發展環境,通過優化發展環境檢驗干部作風,取得了干部作風明顯好轉、行政效能明顯提高、經濟發展環境明顯優化的綜合效果。主要做法是:

一、抓領導垂范,大興求真務實之風

市“四大家”領導班子率先抓好自身作風建設,帶頭弘揚求真務實之風。年初,市委、市政府印發了《市委常委會2011年工作要點》,將事關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細分為五類77項,以“點題作業、點名掛帥”的方式,對每一項工作,明確由市“四大家”領導班子成員牽頭,相關部門負責,并根據各地各部門工作實際、區別不同工作內容和工作性質,列出工作清單,實行“差異化”管理,制定具體的工作目標和完成時限。市委、市政府每月召開一次重點工作推進督辦會,及時掌握工作進度,推動工作落實。對一般性、階段性工作,達到預期目標的,由承辦單位向市重點工作督辦領導小組請示消號,逐項“結硬賬”;對一些基礎性、長期性工作,由市紀委、監察局聯合市委督察室、市政府督辦室進行定期督辦和“掛牌督辦”,從而在全市黨員干部中樹立了真抓實干的良好形象。在協助市委、市政府抓好全市干部作風建設的同時,今年以來,我們在委局領導班子中深入開展了“五個一”活動,即每一名班子成員承擔一項調研課題、聯系一個重點企業、督辦一個政府投資項目、主抓一項創新工作、牽頭一項“十個全覆蓋”工作內容。同時,本著“面向基層、重心下移”的整體思路,我們把治理鄉鎮干部“走讀”問題作為干部作風建設的重點,并納入市委、市政府“點題作業”的77項重點工作之中。采取召開現場會、明查暗訪、督導檢查等方式,對各鎮、辦事處的“四小”(小食堂、小浴室、小寢室、小娛樂室)建設情況進行多次督辦與指導。截止目前,全市11個鎮(辦、區)的“四小”建設已全部到位,機關干部全部入駐到位,真正把黨員干部的主要心思和精力引導到謀發展、搞建設上來。

二、抓重點環節,著力解決突出問題

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我們初步摸清了我市干部作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重點圍繞三個方面開展專項整治。一是以加強效能建設為載體,著力解決辦事效率不高、作風不實的問題。以轉變機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為目標,建立健全了規范機關管理、許可審批、行政執法、責任追究等四類基本制度20多項,基本形成了執法有依據、操作有程序、行為有準則、權利有制約、過程有監督、責任有追究的管理機制。進一步加大“治庸、治懶、治散”工作力度,從規范行政行為入手,健全完善了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一次性告知制、定時檢查通報制、重大項目跟蹤督辦制、效能定期測評制、效能投訴處理制等制度,基本形成了機關效能建設的制度體系。此外,還督促各地各部門結合自身實際,進一步完善了崗位責任制,建立和推行了服務承諾制,設立了工作人員去向公示牌,實行工作人員上崗立牌、佩卡上崗、亮證執法。干部過去那種工作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庸懶松散、拖拉疲沓等現象得到有效遏制。二是以簡政放權為載體,著力解決行政審批層次過多,辦事拖拉的問題。去年以來,我們按照“合法、合理、效能、責任、監督”的原則,對照法律法規和上級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要求,對全市各部門實施的審批項目逐項進行清理。經過清理,全市保留審批實施主體37個,比以前減少3個;保留行政許可項目220大項241小項,比以前減少57項;保留非行政許可項目104大項110小項;取消不符合規定的程序121個;取消前置條件47個。今年上半年,我們又組織市編辦、財政局、物價局對全市所有行政審批項目和收費項目進行了進一步集中清理,取消和調整12項行政審批事項,并新增了市房管局等16個部門31項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進駐市行政服務中心大廳。目前,市行政服務中心大廳共集中辦理行政審批事項277項,公共服務事項28項,涉企涉民收費事項由原來的149項減少為現在的129項。三是以開展專項評議為載體,著力解決服務態度不好、服務質量不高的問題。我們把開展專項評議作為效能監察評價的一項重要措施,以切實解決發展環境中存在的“上熱下冷、上急下怠、中層梗阻、基層板結”等問題,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效能專項評議活動。從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法人代表中選擇100名評議代表,對47名涉企關聯度高的政府工作部門的科長或二級單位負責人、企業落戶所在地19名村書記進行專項評議,變評議單位為評議個人,評議內容涉及辦事質量、服務水平、廉潔自律等方面。對專項評議得分在前三名的,分別授予榮譽稱號,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并在全市予以通報表彰;對專項評議得分在后三名的,分別給予免職、通報批評等組織處理。

三、抓制度規范,積極尋求治本之策

為促進干部作風的進一步轉變,2009年,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實施八項制度加強干部作風建設的決定》,建立并嚴格實行政策業務考試、績效督察、述勤述廉、民主評議、紀律抽查、書記談話、干部作風評價、責任追究等八項制度,進一步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的工作機制。為確保“八項制度”落實,上半年,我們采取突擊檢查與隨機抽查相結合、現場巡查與電話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先后開展紀律抽查8次,涉及72個單位600多人次,下發紀律抽查通報3期,通報表彰16個單位27人,通報批評4個單位7人,并受理違紀違規舉報6起,查實后給予相應處理3起,起到了很好的教育警示作用。同時,加大績效督查力度,先后對全市18個重點工程項目和77項重點工作進行了督辦檢查。對工作進度滯后的相關責任單位,下發催辦通知,并要求其向市委、市政府寫出書面說明;對無故拖延、敷衍塞責、推諉或拒不辦理的,視具體情況追究承辦單位和相關領導干部的責任,確保重點工作扎實推進。此外,對群眾反映的干部作風中存在的問題,我們以談話的方式及時提醒,早打招呼,先后對4名有不良反映的單位“一把手”和14名在信訪維穩工作中不認真履行職責的相關責任人進行了警示談話,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抓機制創新,不斷提高服務水平

我們充分利用市行政服務中心大廳這個平臺,集中了全市50個部門辦理近300項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建立了網上行政審批系統和電子監察系統,實現了市黨政網、行政服務中心內網、單位業務專網與互聯網的互聯互通、數據共享。比如省紀委、監察廳都可以通過電子監察系統清楚地看到每個單位審批情況。在11個鎮(辦、區)建設了便民服務中心,配置了便民服務車、電子顯示屏等設備。在178個村(社區)設立了便民服務室,提供證照代辦、政策咨詢、信息、權益維護等6大類27項服務。截止六月底,市行政服務中心辦理各類審批事項31725件,平均每個工作日辦理近600件,按時辦結率達到100%,其中即辦件30455件,即時辦結率達到96%,未發生一起投訴,群眾滿意率達到100%。召開涉企服務協調會36次,為企業協調解決問題252件(次),代辦證照375件。讓企業和群眾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政府服務理念的轉變和服務品質的提升。同時,嚴格實行涉企檢查、收費、處罰審查備案制、涉企處罰預警制。截止目前,全市涉企檢查累計申報備案3281次,批準檢查1962次,審減1319次;涉企收費累計申報1761.2227萬元,批準收費1067.5124萬元,審減693.7103萬元;受理涉企處罰10起50.9819萬元,批準處罰8.0519萬元,審減42.93萬元,最大限度地減輕了企業的負擔,為企業營造了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