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職能轉變學習材料
時間:2022-02-15 04:07:00
導語:發改委職能轉變學習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級發展和改革部門作為全縣的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承擔著宏觀調控、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戰略研究等多項任務。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做好發展和改革工作,對于促進地方的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h發改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負重趕超,不辱使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一、堅持轉變職能,在謀劃經濟發展上爭先
近年來,隨著國家機構改革步伐的加快,縣級發改部門的名稱由原來的計委變更為發展計劃局,直至現在的發展和改革局。從名稱的變更上就說明了在新的形勢下,以前賦予發改部門的職能也在不斷調整和充實??h發改局主動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超前謀劃,轉變職能,努力當好縣委、縣政府的參謀與助手。
1、編制規劃,指導發展。搞好區域和行業規劃的編制,對于指導本地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笆濉币詠?,該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堅持宏觀性、戰略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則,在做好全縣國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年度計劃的基礎上,組織編制了《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縣經濟結構調整規劃》、《縣小城鎮發展規劃》、《縣旅游發展規劃》等一系列中長期規劃,有力地指導和促進了全縣的經濟社會發展。同時,還結合開展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在無產階級革命家、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忠誠戰士、我國工交戰線上的卓越領導人之一、在晉城發展的第一個共產黨員孔祥楨同志誕辰100周年之際,編寫了《太行驕子——孔祥楨百年誕辰紀念文集》,為開展的先進性教育活動提供了生動而鮮明的教材。
2、狠抓調產,開發項目。加快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推進經濟社會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要求發改部門必須為企業“搭好臺”、服好務。近年來,該局堅持“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思路,狠抓經濟結構調整,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取得了巨大成效。首先是與報社在《新聞》上聯合開辟了調產項目推薦壇,主動為企業家和投資者提供項目信息。幾年來,共推薦市場前景廣闊、效益可觀的項目150多個,目前已經建成和在建的項目達20多個。其次是組織企業家到外地參加各種形式洽談會,并在縣內召開調產項目信息會,為投資者搭建創業平臺。2004年,縣發改局邀請了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20多所大專院校的專家、學者和教授,在全縣組織召開了調產項目信息暨洽談會,共項目1000余條,簽約項目43個,資金額達1.5億元。三是加大項目開發力度,成功開發了清慧汽車配件、思科高嶺土、天九制藥等一批科技含量較高、帶動作用大和市場競爭力較強的項目,有力地促進了全縣的經濟結構調整。由此,2003年縣被山西省政府評為全省經濟結構調整先進縣。
3、調查研究,當好參謀。開展調查研究工作,為縣委、縣政府發揮好參謀助手和智囊作用,是做好發改工作的基石。2000年以來,該局全體干部職工,積極轉變工作作風,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共撰寫出了60余篇、30余萬字有關改革和發展的調查報告。這里面既有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理性思考,又有對做好縣域經濟結構調整工作的對策和建議;既有對做好發改工作的深刻探討,又有許多寶貴的經驗和做法,對做好全縣的經濟社會工作發揮了很強的指導作用。
二、堅持轉變作風,在強化服務上爭先
干部作風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一個部門的形象??h發改局以全縣開展的行風評議活動為契機,堅持轉變作風,強化服務,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盼企業所盼,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首肯。
1、融通資金,緩解瓶頸。做好資金爭取工作,科學安排全社會的固定資產投資,對于緩解資金制約“瓶頸”,加快地方經濟發展,是做好計劃工作的保證?!笆濉逼陂g,該局堅持“爭取上級的、調出民間的、引進縣外的、貸出銀行的”的融資方針,有效地激活了全縣的資金。據統計,五年來,全縣共融通資金47億元,特別是和水利、農業、林業、交通、教育、衛生等相關部門千方百計,克服困難,創造條件,從國家、省、市發改部門爭取回資金3.5億元,直接投資到工、農、水、林、交通、文教、衛生和政法等78個項目,使全縣經濟發展后勁更足,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社會事業蒸蒸日上。用縣委副書記、縣長王陸升的話說,“發改部門爭取回來的資金,辦了多年來我們想辦而辦不成的事,辦了多年在辦而未辦成的事,辦了應該辦而沒錢辦的事”。
2、強化稽察,規范投資??h發改局在做好項目投資的過程中,始終不忘強化項目的稽察工作。為了進一步強化項目的管理,規范資金投資行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多年來,該局每年都要牽頭,組織縣紀檢委、監委、財政、審計等部門對全縣使用縣以上財政投資的項目進行全面稽察。5年來,共稽察項目100余個,審減資金500多萬元,這不僅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而且確保了資金的安全使用。
3、深化改革,融合資源。做好企業的改制工作,是新時期賦予發改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能??h發改局克服工作人員少,業務不嫻熟的困難,知難而上,克難攻艱,全力推進全縣的企業改制工作。首先是成立了由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企業改革領導組,下設綜合、國有企業改革、城鎮集體企業改革、鄉(鎮)村集體企業改革、煤炭企業改革和城鎮公用行業市場化改革6個辦公室,綜合辦公室設在發改局,負責全縣企業改革的指導、協調和督促工作。其次,明確任務目標,提出了從2006年起,用兩年時間完成全縣企業的改制任務。2006年要完成60%國有、二輕企業的企業產權和職工身份雙置換工作,50%鄉村集體企業的改制以及煤炭集團、鑄造集團和鋼鐵企業集團的組建工作。
4、健全網絡,服務大局。加強信息化網絡工程建設,對于提高辦公效率,實現資源共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該局立足實際,充分發揮內部信息中心的作用,加快信息化工程建設,取得了斐然成績。2001年在全市六縣(區)中第一家開通了政府網站——網站。開通之后,進行過幾次大的改版,目前,設置了新聞、視頻點播、政務公開、招商引資等30多個欄目,與新華網山西分社合作開通了新華網網站和新華網專供信息數據庫,在縣直單位和60%的鄉鎮實現了網絡互聯互通,建立了30多家部門網站。2004年由信息產業部信息化推進司和政府上網工程服務中心組織實施的全國地市電子政務應用調查,網站日均訪問量在參評的全國有代表性的117個縣中名列第15位,榮獲優秀管理獎。
三、堅持轉變觀念,在干部隊伍建設上爭先
做好各項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是干部素質問題??h發改局堅持轉變觀念,努力從打造一支“政治過硬,作風優良,業務熟練、公務規范”的干部隊伍為出發點,苦練內功,加強干部隊伍建設。
1、強化班子,增強合力。做好發改工作,需要有一個團結戰斗、開拓創新的領導班子。該局高度重視班子建設,民主決策,集思廣益,遇到重大問題和事項,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協調配合的局面已經形成,始終保持了一種團結、和諧的良好工作氛圍。
2、強化隊伍,提高素質。多年來,該局從打造學習型機關出發,堅持每周的集中學習制度不動搖,組織全體干部職工認真學習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經濟、法律、科技等方面的知識。同時,在單位內部開展了“爭星奪旗”競賽活動,即對全局每年度的工作軟指標硬化、硬指標量化,按照任務目標星、出勤愛崗星、調查研究星、學習參會星、優質服務星和工作創新星等6個方面的內容進行分解,然后根據工作進度,下達目標考核責任書。年底根據工作完成情況進行獎星授旗,最后以得紅旗和星數的多少評定各股室和干部職工的工作實績。這一活動的成功開展,有效地激活了全局同志的愛崗敬業意識和凝心聚力的奮進精神,出現了份內之事主動干,全局大事搶著干,股室之事配合干的良好風氣,大大提高了機關工作的整體效能。
- 上一篇:發改委教育提升經驗交流
- 下一篇:食品加工安檢落實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