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調研報告

時間:2022-05-05 10:09:00

導語:書記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書記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調研報告

按照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方案安排,近日,自己帶領政法委副書記劉興國、朱志鵬等同志,先后深入部分鄉鎮、政法各部門及縣直有關單位進行了走訪調研,在調研中自己發現,基層群眾對政法干警工作作風有很大的意見,甚至有的還越級上訪,對此,自己進行了客觀冷靜地分析,結合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形成調研材料。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四個方面的內涵是一個科學體系、統一整體。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政法工作,重點是在政法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這個核心。

政法工作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視群眾的利益高于一切,切實維護好群眾利益。具體來講,應當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一、要懷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去做工作

感情問題就是立場問題,是政治方向、政治原則問題。感情也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礎,決定著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部署和工作效果。如果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個政黨對人民群眾有感情,做出的決策部署,制定的政策措施,就是為人民群眾謀利益的,就符合人民群眾的意愿和需求;反過來,對人民群眾沒有感情,做決策、辦事情就不可能符合人民群眾的利益。政法機關是國家專政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維護國家長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樂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神圣職責。鞏固政權、維護穩定、促進發展,說到底都是一個人心向背的問題。政法機關履行好工作職責,一方面要發揮好打擊和預防犯罪的職能作用,在人民群眾的利益受到侵害的時候,及時有力的打擊犯罪、保護人民,維護人民群眾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另一方面,要發揮好服務群眾的職能作用,切實落實各項便民利民措施,全心全意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以良好的作風和優質的服務,樹立政法機關的良好形象。因此,政法機關能不能履行好肩負的職責,第一位的就是要看是不是對人民群眾有感情。

如果我們對人民群眾充滿感情,就會積極主動去做好各項工作,即使是外行也能很快成為內行,責任心事業心都會得到加強,作風也可以很快得到改進,工作效果也會顯現出來。如果黑惡團伙成勢、“兩搶一盜”等刑事犯罪多發、人民群眾缺乏安全感,就不僅僅是工作方法和工作手段上的問題,就應當在工作責任心上找問題,就要認真反思一下,政法機關是不是履行好自己的職責了,是不是真正為群眾著想了。我們講人民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但有些事情卻沒有做到為群眾著想、為群眾服務?,F實生活中一些群眾為了維護自己的切身權益,到鄉里、縣里上訪解決不了問題,又長途奔波,到省里、到XX上訪,有些地方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把他們攔回來、哄回來,甚至押回來,但又不去真正解決問題。這些上訪群眾如果是自己的兄弟姐妹,會這樣對待他們嗎?如果問題在應該解決的地方解決了,群眾是不愿意花費那么大的精力、財力四處上訪告狀的。產生大量越級上訪、集體上訪、非正常上訪的原因,主要是我們工作沒做好,特別是我們執法辦案部門沒做好,關鍵問題是對群眾尤其是農民群眾有沒有感情,有沒有責任心、事業心,是不是把上訪群眾反映的問題作為份內的事情去認真對待、認真解決了。而責任心和事業心來自于對群眾的感情,來自于對黨的忠誠。只有帶著真情實感,才能切實解決問題、做好工作。

二、要圍繞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部署工作

對群眾是不是充滿感情,體現在工作上,就是看站在哪個立場上、從什么樣的出發點來做工作的。政法機關安排部署工作,首先要考慮是否符合人民群眾的利益,考慮當前人民群眾最需要我們做什么、最希望我們做什么,圍繞著群眾的要求和期待去研究思考、部署落實。如果只是為自己的利益、為自己的官位著想,工作中就會走形式、擺花架子,就會圍繞著出政績、應付上級檢查來安排部署,而不是從群眾的要求和期待出發來部署和落實。帶著這樣的思想觀念去做工作,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的。無論是從政法機關的性質和職責上講,還是從人民群眾的要求和期待上講,我們的各項工作安排都必須緊緊圍繞群眾的利益,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緊緊抓住這一點,切實維護好廣大群眾的利益,政法隊伍的形象才能得到提升,政法工作才會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和強大動力。體現在實際工作中,要從人民群眾對嚴格公正執法的需求出發,把維護公平正義作為政法工作的生命線,依法公正地處理每一起案件,為人民主持公道,伸張正義;要從人民群眾對安全穩定的需求出發,嚴厲打擊和預防侵害群眾利益的違法犯罪,保證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持社會和諧穩定,增強群眾安全感,為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創造良好環境;要從人民群眾對優質高效服務的需求出發,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強化服務職能,拓寬服務途徑,牢固樹立以改善服務為重點的社會管理新理念,把服務的理念融入到政法工作的各個方面。這幾年,我們部署開展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解決法院執行難、處理涉法涉訴上訪問題、“打黑除惡”、打擊“兩搶一盜”、政法機關承諾為群眾辦實事等,無一不是從維護好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的。這些工作部署既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也符合政法工作實際。因此,我們要不斷地深入研究思考當前要做好什么工作,怎樣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利益,找準工作的切入點和努力方向。

三、要以人民群眾滿意作為檢驗政法工作的根本標準

評價一個地方、一個部門的工作,得了多少榮譽、受了多少表彰并不十分重要,這些固然能夠說明點問題,但不一定能代表工作的全貌。一個地方、部門的工作如何,主要應由人民群眾來評判,根本標準是人民群眾的滿意度。政法工作與人民群眾的利益息息相關,與人民群眾的聯系最直接,群眾對政法工作的感受最準確、最真實,也最有發言權。因此,檢查考核工作要采取多種辦法,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傾聽群眾意見,看群眾的評價。政聲人去后,民意閑談中。從群眾的談話中就可以了解一個地方工作的真實情況、干部作風的真實情況。不僅對一個部門的工作,對一個干部的評價也是如此。今后,評價政法機關的工作,要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反映,讓群眾來評價,這既是體現人民民主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政法工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政法部門本質上是為人民服務的,應該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和檢驗,把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工作的根本目標和最高標準,多做讓人民群眾長期受益的事,努力創造經得起歷史、經得起群眾、經得起實踐檢驗的實績,為我縣的改革與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