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調研報告

時間:2022-05-05 11:52:00

導語:學院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院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調研報告

按照活動方案的要求,文學院黨委緊密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建設什么樣的學院,怎樣建設好學院”等突出問題,成立了“學院管理工作調研組”、“學院學科建設調研組”、“學生工作調研組”等專題調研組,通過座談訪談、問卷調查、設置意見箱等多種形式,深入教研室、班級和師生員工,就如何推動學院科學發展,廣泛聽取了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并形成如下報告。

一、完善工作機制,提高學院管理透明度

學院管理工作調研組,在學院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組長張勇書記的領導下,深入師生員工,以“如何實現學院管理工作上水平”為主題,積極展開調研。在廣泛的走訪和座談的基礎上,全體師生員工認為,學院應該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提高學院管理的透明度。針對這一維度,大家表示學院應該進一步完善科研獎勵辦法和津貼分配辦法,增加學院管理的公開公正,竭力營造和諧學院氛圍。其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一)、科研獎勵辦法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在調研活動中,學院教職員工表示,《文學院科研獎勵辦法》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執行,雖不斷修補,但仍不完善,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健全。現行的科研獎勵辦法,體系不系統規范,補充文件太多,時間跨度太大,不易理解,掌握有難度,其主要表現在:

1、獎勵的范圍太大。有的層次太低,與學校的相關文件獎勵范圍差距太大,沒有起到獎優、獎高水平成果的目的。

2、獎勵積分應取消,應獎勵教師不斷出新的高水平成果,不要坐吃老本。

3、科研獎勵積分計算復雜,不易掌握。由于復雜,有教師認為有重復計算之嫌,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說明。

4、科研獎勵成果應予以公示,獎勵金額應公開,做到公開、公正、透明。

(二)、院內津貼分配辦法需要進一步調整

面對發展的要求,文學院教職工表示,學院津貼分配辦法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健全和完善:

1、研究生的課時津貼太少,研究生的培養經費應按人按比例劃撥到導師頭上。

2、各類層次的畢業論文指導酬金太低,應提高。

3、青年教師、管理人員的基本投入與骨干教師的投入差距太大。

(三)、進一步做好院務公開,提高學院管理工作透明度

為了更好地促進學院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學院教職工認為應該加大對于學院管理工作的監督,主要表現在:

1、建立管理機制,增加學院管理的公開性、透明度。特別是在進人考核、職稱評審、優秀人才選拔等方面,一定要有據可循。

2、公開學院財務。每年至少要通過教代會等方式向全體教職工簡明扼要地公布學院財務的使用情況。

(四)、加強學院日常管理,共創學院和諧氛圍

綜合廣泛調研的有關意見,全體師生員工都希望學院進一步完善自身管理,營造良好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主要表現在:

1、敦促學校盡快修建第一教學樓,為師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學習場所。

2、繼續開源節流,保持或增加教職工的收入,尤其要增加青年教師的收入。

3、抓好學生就業工作,進一步提高學生就業率。

二、加強學院學科建設,提高學院教學科研水平

學院學科建設調研組,在學院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組長黃大宏副院長的領導下,深入教職員工隊伍,以“如何實現協調教學科研關系”為主題,積極展開調研。在隨機談話和專題交流等基礎上,就文學院學科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等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通過調研,大家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和科研矛盾突出

1、少數教師骨干教學、科研、行政“三肩挑”,由于目標多元、水平要求高等原因導致工作量大、精力調配困難等一系列矛盾。

2、青年教師教學任務繁重,無力完成科研任務。以對外漢語系為例,青年教師總體學歷水平是碩士,職稱以講師、助教為多,擁有博士學歷、副高職稱的只占少數,學習要求極為迫切;但該系教師教學工作量太大,既要承擔學院各類本科學生的對外漢語、現代漢語教學,還要承擔外國學歷、非學歷留學生的教學,同時擔負著長期出國任教以完成“漢語國際推廣”工作的任務,大大擠壓了讀書深造的空間。

(二)、師資隊伍建設不合理

1、由于學科建設的不足,引進高水平師資困難。引進符合教學水平高、學科能帶頭、具備“雙高”條件等要素的師資比較困難。近年引進的“雙高”人員僅一人,擁有博士學位的副高級人員相對較多,是骨干教師的中堅力量,但距離預期目標還相差很遠。

2、缺少學科發展平臺,留住高水平人才比較困難。由于學科平臺建設情況不理想,對優秀的人才缺乏更大的發展空間,使想要的人來不了,來了的怕留不住。

3、職稱評定辦法不穩定,導致學院師資隊伍的整體實力不強。

4、自我培養資源有限、進程坎坷。學院通過自身努力,通過自我培養的方式,基本實現了師資隊伍的結構完善。但是,這批人總的說來還處于成長期,須假以時日,以達到前述高水平師資的各項條件,另一方面青年教師教學任務重,出現了嚴重的青黃不接的狀況。

5、科研人才匱乏,科研成果過于集中,不利于科研的可持續發展。

(三)、突破一級學科建設,解決學院發展根本問題

文學院學科建設方面的主要矛盾是一級學科平臺的建設不能正常實現的問題。學院必須突破漢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建設的制約,以期在根本上解決目前面臨的各項難題。

三、完善培養計劃,竭力培養終生教育家

學院學生工作調研組,在學院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成員楊濤副書記的領導下,深入學生工作隊伍、班級、學生群體,以“如何培養終生教育家”、“如何完善學生培養計劃”為主題,積極展開調研。通過集中座談、抽樣調查、專題討論、主題班會等方式,深入地調研了學生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于“免費師范生”的困惑

1、免費師范生對于免費師范生政策較模糊,很多同學并不清楚免費師范生政策,也不了解免費師范生的培養方案、實習等內容。

2、免費師范生對于“終生教育家”認識的疑問。很多同學并沒有強烈的從事教育事業的欲望,從業意向表現較為迷茫。

(二)、對于本科學生培養方案的疑問

1、課程設置不合理。認為,專業課和公共課比例不合理,專業課課時過少,公共課比例過高,嚴重影響了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理論課和實踐課比例不合理,理論課偏多,實踐課不足,學生實踐能力普遍偏弱;課程安排的學期不合理,《中國現代文學史》、《現作教程》、《外國文學史》《古代文學》等內容偏少,中學語文教學法等課程應做調整,希望能更早上,更多上,像實踐課一樣上;對外漢語專業學生希望開設更多專業對口的課程。

2、關于實習的問題。很多同學表示,教育實習應該有比較明確的規劃,合理定制實習期限,并有實習要求、指導教師等相對比較合理的配套服務;對外漢語、戲劇影視專業的學生希望更多地參與專業對口的實習中。

3、除此之外,學生還希望學院能提高整體師資水平、協調班級之間的師資配備、為本科生配備深入學習的專業導師……真正從學生利益出發制定合適的培養計劃,實現學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學院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始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嚴格按照《XX大學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活動實施方案》以及《學習實踐活動學習調研階段實施方案》的要求,通過座談會、交流會、專題交流、調查問卷等方式,深入、細致地開展調研活動,充分發現并掌握學院在發展中存在的不足,為分析調查階段、落實整改階段工作的順利開展夯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