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稅局科學發展專題調研報告
時間:2022-01-13 11:19:00
導語:地稅局科學發展專題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強化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意識
20*年,我局通過采取大稅重管、小稅精管、零散稅嚴管等一系列措施,累計組織各項收入84368萬元,比上年增加18534萬元,增長28.1%。其中,區本級一般預算收入34626萬元,占我區全年一般預算收入93612萬元的37%;各類規費收入26368萬元,占我區全年規費收入64374萬元的41%。這組數字說明,地稅收入總量雖然不太高,但其占地方可用財力的比重卻不低。所以,從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角度出發,地稅部門在具體的組織收入工作過程中,應適當調整傳統的收入思維定勢,用務實的態度、創新的手段下好服務本地經濟社會發展這盤棋。即:在嚴格依法征收、應收盡收、高質量完成大口徑收入盤子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稅收調控經濟的杠桿作用,優化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結構,增加就業崗位,扶植企業發展壯大,增加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可用財力。優化和扶持第二產業,一是在國家稅收政策規定的范圍內,重點扶植圍繞第二產業發展且服務于我區經濟鏈條化模式的洗煤煉焦、運輸服務、機械制造等行業發展。尤其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調控和引導鋼鐵集團自主發展鏈條化經濟模式,加速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最終實現利用稅收調控手段形成產業結構新模式、促進多元化經濟發展和新的稅收增長點。二是運用稅收方式對經濟活動進行調控,促使納稅人主動進行技術改進或生產替代產品減少污染,進而促進循環經濟、環保工業的發展。例如,針對國家對“三廢”等資源綜合利用的稅收優惠政策,對有利于促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經濟行業給予稅收支持,正確引導企業對生產工藝進行改進,減輕企業在生產環節造成的污染。同時,將有污染的企業列為監控重點,嚴格稅前審查,不符合規定的扣除項目一律不得稅前列支,進而增加企業產品成本,限制此類企業發展等等。這樣,既實現穩定、協調發展,又能保護環境,既能抱住金山銀山,又能留住綠水青山,惠及子孫后代。三是緊緊抓住與我區相毗鄰的天津濱海新區、曹妃甸工業區迅速崛起的契機,認真謀劃支持和促進我區經濟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的措施和辦法,通過稅收政策進行調控和扶植,在不斷優化服務措施、提高服務質量的同時,制定國家稅收政策允許之內、并符合我區引進項目情況的具體優惠政策。第三產業主要由交通運輸、金融保險、房地產、飲食服務等行業構成,在地稅收入總量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例如20*年,第三產業地方稅費收入總量為2.26億元,占總收入的26.7%。這里還需要重視的問題是,第三產業是營業稅的主要收入來源,而營業稅收入的90%留成于區本級財政,因此,做足、做大第三產業,不僅可以促進我區經濟的全面、健康發展,同時可以大量地增加再就業崗位,而且更為重要的是為我區創造更多的地方可用財力。
二、強化稅源與征管并重的意識
經濟決定稅源,稅源決定稅收。離開了稅源管理,稅務部門將會喪失依法征稅的主動權,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也就無從談起。那么新形勢下的稅源管理當從何處起步?地稅部門近年來的實踐表明:深化稅收經濟分析,把握稅源管理方向,提高科學監控水平,應該是稅源管理的最佳切入點。20*年以來,我局以稅收分析為龍頭,組建稅源調查分析組,通過深入細致的調研,全面掌握具體的稅源底數,摸清了地區間、行業間的發展形勢和稅負差異,據此建立了行業稅源和年納稅10萬元以上重點稅源兩個監控檔案,并制定了符合行業和稅源特點的征管和收入保障措施,牢牢把握了組織收入的主動權,收到了事半功倍效果。在選準稅源分析這個切入點的同時,還要堅持稅源與征管并重,突出抓好稅收征管這個永恒的主題,從全方位、多角度進行精化、細化和規范,并根據形勢的發展、科技的應用等客觀條件的變化,及時調整思路,不斷探索新的手段和方法。2006年,我局結合稅源監控反應的信息,正式組建納稅評估組,適時引入了納稅評估這項新舉措,著手開展鋼鐵行業的評估工作,當年增收達1200萬元。在此基礎上,將評估關口前置,研發評估軟件,探索形成即時評估機制,變事后評估為事前、事中評估,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納稅評估實施兩年來,已累計挖潛增收5000余萬元。實踐證明,只有牢固樹立稅源與征管并重意識,進而形成稅收分析、稅源監控、納稅評估、稅務稽查“四位一體”良性互動機制,才能使稅收工作有的放矢,才能保持稅費收入總量的可持續發展。
三、強化執法與服務有機融合的意識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特別是新的《稅收征管法》頒布實施后,納稅服務已經成為稅務行政執法的法定組成部分。作為地稅部門來說,就是要把服務納稅人寓于稅收執法工作當中,努力構建和諧的稅收征納關系。近兩年來,我局把“服務納稅人,滿意在地稅”的理念貫穿工作始終,在執法中服務,在服務中執法,并不斷尋求執法與服務的最佳結合點,得到了全區納稅人的一致好評。重點做到了四個貼近:一是在執法內容上貼近納稅人。在全系統各個辦稅服務廳均開設稅收權力公開透明運行網,將執法的內容、程序、時限以及執法相對人應享有的權利和義務進行公開,拉近與納稅人的距離,爭得納稅人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在執法形式上貼近納稅人。主動深入納稅人內部答疑解惑,構建稅企信息傳遞的“直通車”,通過電話、“企信通”短信等形式及時對納稅人進行納稅輔導、納稅提醒、納稅預警、稅法咨詢,解決涉稅事宜,實現征納雙方的良性互動。三是在服務措施上貼近納稅人。建立健全《納稅服務實施辦法》,合理設置辦稅窗口、配備導稅員,強化“五制”管理、“四項服務”和“五零”服務,完善“一窗式”服務、全程服務、延時服務等辦稅窗口納稅服務制度。同時,大力推行“網上申報、實時繳款”、委托銀行代征、簡并征期等深層次的執法服務。四是在改進執法上貼近納稅人。以納稅人的反應為第一信號,敢于亮丑,在納稅人的監督下解決執法不規范、作風不實、效率低下等問題,使全體干部職工思想上經受洗禮,作風上明顯轉變,服務質量上顯著提高?;鶎佣嗄甑膶嵺`證明,只有做到執法與服務的有機融合,才能最大限度的爭得納稅人的認可,才能使規范的執法更誠信,誠信的執法更規范,從而促進以組織收入為中心的各項工作任務的圓滿完成。
四、強化治稅與治隊同步推進的意識
隨著依法治國進程的不斷深入,推進地稅科學發展的兩大動能逐漸顯現:一是依法治稅,一是從嚴治隊。依法治稅是稅務干部隊伍的天職,而高素質的干部隊伍則是推行依法治稅的必要保障。為此,依法治稅與從嚴治隊必須統籌推進,協調發展。近年來,我局圍繞依法治稅,一方面,結合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稅收征管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嚴格落實“依法征收、應收盡收、堅決不收過頭稅”的工作方針,不斷完善執法程序,大力推行稅收征管責任追究、征管質量考核等制度,把依法治稅理念貫徹到具體的工作思路和稅收征管行為當中去。另一方面,加強執法監督,強化和完善執法監督機制,促進權力與責任掛鉤、與利益脫鉤,真正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要賠償,激勵廣大地稅干部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同時,結合我局工作實際,深入開展以人為本的各項創建活動,并輔以獎勵機制,激發廣大干部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熱情,在全系統形成了濃厚的爭先創優的氛圍。狠抓思想教育,進一步端正執法觀念,增強大局意識、政治意識、反哺社會意識,牢固樹立以人為本、以公民利益為本、以政府責任為本的執法理念,以良好的形象取信于民,贏得了社會贊譽,真正做到了讓黨和政府滿意,讓人民群眾滿意,讓廣大納稅人滿意。
- 上一篇:機械零件檢測分析論文
- 下一篇:廣播電視移動接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