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深入學踐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
時間:2022-01-29 04:42:00
導語:鄉鎮深入學踐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體制性障礙制約發展。
村級體制改革后,村民自治制度讓村民自我發展、自我管理給予村民自治權利的同時,由于邊疆地區經濟落后,文化落后,社會落后,基礎設施建設落后,信息閉塞,瓶頸制約,村民的思想意識相對落后于發達地區,資源開發雖有潛力但成本過大等因素,農村發展靠村民自治制度推進有很大難度。一是村民整體素質和能力與農村發展需求不對稱。研究發展,組織發展,自我發展能力不強,村兩委待遇過低,無法得到起碼生活保障,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加之整體素質偏低,組織領導能力相對較弱;二是村民自治制度造成了上級黨委政府在人力配備上的斷層。機關優秀干部無法調配到村民委員會任職,導致農村缺乏高素質的領導干部隊伍,政府從指導的角度無形中削弱了組織力度,導致農村領導干部人才困乏。
二、機制性障礙制約發展。
從組織結構看,各種組織結構相對健全,尤其是目前全市推行的“一體兩會”聯動運行機制,從理論角度相互作用結合縝密,聯系實際,結構合理。可在一些激勵機制上很多時候出現了政策制定出臺與政策兌現落實不相符不嚴肅的問題。給基層在宣傳貫徹中造成了無法兌現落實的被動,因諸多政策在兌現過程中與宣傳口徑不相符造成了政府失信于人民群眾,致黨委政府在人民群眾中威性不斷降低,促成工作步步被動。
三、機關干部服務意識不到位制約發展。
機關干部尤其是基層鄉鎮機關干部,其工作性質決定了工作主要對象是面向農村服務農民,是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傳遞到農村的中心樞紐,是領導廣大人民群眾建設小康,實現小康的主要骨干。基層干部隊伍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農村發展的速度和質量。就目前情況看,鄉鎮機關還存在著思想守舊,做事不力,創新不多,素質不高,作風不實,服務意識不強的干部群體。謀求發展的問題不從解決干部的思想入手,不從強化服務意識著手,發展必將成為一句空話。
四、農業基礎設施薄弱。
交通滯后、農業水利化程度低、生產力水平低下,生產成本過高導致產品產出率低,造成發展緩慢;
五、農民抵御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能力較弱。
由于農民收入只能保障自身基本生活,沒有生產要素積累,來自任何方面的風險對他們都是致貧的因素,因病致貧、因自然災害致貧或因市場波動致貧的現象屢見不鮮。因沒有抗御風險能力導致開發創新思想意識保守,對市場分析缺乏遠見,遇有市場才“上馬”,產品總在疲軟后的現象比較突出,市場波動形成了越怕風險越遇風險的不良循環,造成資金短缺與浪費并存,成本短缺與昂貴并存,導致發展緩慢;
六、長期形成的經濟構成模式導致對當前發展新興產業的期望值不高。
定式的收入模式造就了農民的小富則安思想,對當前發展的新興產業尤其是長期內才能見效的產業缺乏開發意識和管護意識,只注重短、平、快而不注重長遠發展,不能形成以短養長的有效機制,促成在長時間內才能見效的產業發展被動,重建輕管現象比較突出。
七、勞動者素質偏低導致接受科學技術能力不強。
很難形成用科學技術引領發展的良好局面,傳統發展方式固定了村民的思維,科技對產業發展貢獻率不高,造成發展緩慢;
八、大量勞務向內地轉移導致勞動力斷層。
年富力強的人員多數外出,產業建設任務全靠老、弱人員承擔,一是勞力缺乏產業建設推進緩慢,二是留守村民觀念難以更新,接受新鮮事物能力不強,導致發展緩慢。
綜合以上情況分析,**鎮要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必須對制約發展的障礙和不利因素逐一分析排解,作為當前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形成全鎮上下統一共識,掃清發展障礙,共破發展難題,早日實現富民強鎮。
- 上一篇:旅游營銷戰略探析論文
- 下一篇:體驗營銷探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