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學習科學發展觀分析材料
時間:2022-04-22 02:50:00
導語:學院學習科學發展觀分析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校黨委的部署安排,化學與材料學院黨委認真貫徹落實《化學與材料學院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方案》的各項要求,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扎實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
在學習調研階段,為了破解科學發展觀難題,努力解決影響和制約學院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及師生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我們在組織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的基礎上,于11月中旬分別組織了教學科研人員、博士、派人員、教輔人員與行政后勤人員、研究生不同年級召開了6場座談會,共計82人次參與了座談會,參與座談的學院教職工人數達到40%。同時我們還通過網絡與電子郵件向全院師生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
院黨政班子帶頭學習、主動調研,廣泛聽取廣大師生的意見建議,對學院目前的現狀及不符合科學發展要求的、師生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在思想認識、工作能力、工作作風建設各方面主動查擺、深入剖析,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具體措施。
二、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中查擺的主要問題
1.領導班子成員的工作作風還不夠扎實,廣泛深入群眾不夠,存在忙于日常工作事務的時間多,認真進行調查研究不夠,缺乏對學院的全面工作和教職工各方面情況的了解。班子成員間平時除了工作上交換意見,靜下心來談心交流還不夠。領導班子的創新意識、凝聚力和戰斗力還有待增強,學院辦公室、重點實驗室的辦事效率和管理水平與服務水平還要提高。
2.在教學工作方面,學院的教學質量有待提高,教風、學風還存在有問題,教學管理還要進一步規范。省級以上教學成果和精品課程數量不多,高層次的教改課題少,教學數量和教學成果獎數量不多,特別是部分教師認為搞教學研究不實惠,沒有搞科研課題來的劃算,開展教學研究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足。實驗教材建設力度不夠,目前由我院牽頭主編的實驗教材僅有即將出版的《大學化學基礎實驗》系列教材。工科專業的實踐、創新環節比較薄弱,具有較強工程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工程技術人才尚比較欠缺。師生交流不足,教學與管理的科學化、信息化和網絡化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與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合格人才的要求還有不少差距。
3、在科研工作方面,高水平的科研課題還不夠多,參與面還不夠廣,發表文章存在著片面追求數量而忽略質量的現象;從事基礎性研究的人員多,而應用研究和開發項目的人員少;指導青年教師開展科研活動和橫向課題申報方面傳、幫、帶的工作力度不夠,還形不成強有力的梯隊,在結合海峽西岸建設為地方經濟服務方面有待新的突破;許多教師未能較好處理教學與科研的關系,不能在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的同時,兼顧搞好科研工作;部分課題組技術儲備不足,成員虛化,掛名的多,實際參與的研究人員少;課題選題的自由度過高,未能突出學科的研究特色和優勢。
4、在人才建設方面,人才的考核、評價與管理模式尚有待改進;對于高層次、領軍式及“雙師型”教師的引進與培養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幫扶不夠,許多年青的博士與學院各科研團隊無法順利對接,散兵游勇孤兵奮戰,不利于今后的成長。學院在大力引進外來博士的同時,現有人才的流失現狀比較嚴重。如何穩定輔導員隊伍、妥善考慮輔導員出路問題需要進一步探索。
5、在學科建設方面,學院在主動適應當前海峽西部經濟區建設規劃的主戰場與主旋律,找準位置,合理定位、合理規劃方面有待進一步提高。目前工科建設比較薄弱,投入不足,軟硬件與外校尚存在較大的差距。申報化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存在一定的難度。
三、今后的整改方向
1、切實加強領導班子的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建設,提高后勤教輔服務管理水平。
通過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院黨政班子認識到應切實加強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建設,深入群眾,積極聽取師生員工意見,進一步加強班子團結協作,互相補臺,加強學科建設、專業建設、人才建設與師資隊伍建設,大力提高教學科研水平、規范學院各項管理制度的落實督促與檢查,切實提高行政后勤與實驗室的管理與服務水平。
①在思想作風方面,要確立服務一線,保障基層的思想認識,傾聽師生反映的熱點,關注群眾的呼聲,主動辦實事,切實辦實事。要堅決執行好民主集中制與黨風廉政責任制,自覺維護班子團結。班子成員要一切從大局出發,從黨的事業出發,謀大局、講團結,加強溝通交流,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勁往一處用,共同為建立高水平、有特色、注重創新、團結和諧的學院而奮斗。
②在工作作風方面,一要整改后勤教輔、實驗室人員辦事推諉、效率不高的現象,能盡快辦的盡快辦;二要整改服務工作中的粗疏差錯,丟三落四;三要整改預見性不高的問題,提高領導的執政水平。特別要整改那些立說立辦的事情,凡涉及到群眾切身利益并符合有關規定的事情要快事快辦;對不符合政策規定的,要說明清楚;對群眾不清楚的,要負責地進行解釋。
③目前,對于群眾反映強烈的新校區午休室、教授辦公室問題,我們已經多次向學校領導與有關部門反饋,盡量爭取更多的辦公用地,但因學校目前建筑總面積已經超標,今后幾年給我院追加辦公場所存在一定的困難,我院已經要求辦公室將理工群四樓的大會議室中午對教師開放,今后還將考慮添置休息與娛樂用具,盡量緩解老師午休困難的問題。對于倉山校區化學樓樓道通風問題,我們將根據學院現有的財力,經論證后量力予以改造。
④在儀器設備的使用方面,要提高儀器的共享度,適當降低校內教師的收費標準。建議重點實驗室測試與管理相分離,人員持證上崗,管理人員成為培訓人員,使研究生、博士與科研人員都能得到訓練,充分發揮重點實驗室的效益。
2、正視不足、解放思想、改革創新、不斷提升本科教育教學質量。
繼續鞏固教學評估的成果,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進一步規范教學管理,積極加強有利于本科教學質量提高的各項措施的完善與執行。
①更新教育觀念,進一步認識本科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優化師資隊伍,提升科研水平,用先進的辦學理念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努力建設在國內有一定特色、在省內居一流的本科專業,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具有創業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高級人才。
②進一步推進本科教學質量工程建設,鼓勵廣大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研究教學內容、教學改革、教學管理,注重科研反哺教學,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爭取國家級精品課程和國家級教學名師零的突破,培育省級以上優秀教學成果和優秀教學團隊。
③要不斷完善科學的實踐教學體系、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加強實驗教材和實驗精品課程建設,切實加強和提高開放實驗室的效能,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實現實驗教學與管理的科學化、信息化和網絡化管理,力爭把現有的化學實驗教學省級示范中心建設成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④采取有效的激勵措施,堅持高職稱教師為本科生上課,激勵教師投入教學研究)發表教學論文,申報教學成果獎。消除部分教師認為搞教學研究不如搞科研課題實惠的思想,獎勵在教學方面做出成績和突出貢獻的教師。盡可能使教學管理由外在的強制性控制轉化為內在的自覺行為,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⑤通過多渠道向學校有關部門建議,適當增加對理科生的實驗和實習經費投入,以緩解理科生實習實踐經費嚴重不足,甚至不足于維持藥品耗材與答辯費用的窘迫現狀。
⑥我院的化學師范教育具有百年的優良傳統,是其它高校很難擁有的寶貴財富。我們必須將傳承發展,繼續做大做強,提高師范專業的社會認可度。此外要加大工科專業建設的力度,采取“走出去、請進來”措施,深入研究并積極探索工科人才培養創新模式,努力培養具有工程能力和應用能力強的工程技術人才。
3、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帶動全院科研水平的提高
科研工作是學科建設的重要衡量指標,因此要建立有效的調動廣大教師和科研人員積極性的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使科研工作保持健康而可持續發展的態勢,力爭在科研立項、成果和獎勵等工作有新的突破。
①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正確處理好科研工作內部各個環節、短期與長期以及科研工作與其它工作間的關系、正確處理好科研成果中數量與質量間的關系、科研與教學間的關系、研究成果與服務地方經濟建設間的關系。
②科研申報要突出優勢和特色,申報項目時研究方向要相對集中,有所為有所不為。
③要全面分析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的優勢和特色,學院要有傾斜性的保護措施,不斷強化與突出自己的優勢和特色。研究力量和研究團隊要注意整合方向,一方面尊重教師在自由探索方面積極性,另一方面要有意識地引導教師向學院既定的方向集中。
④充分利用參加學術會議和舉辦、承辦會議機會,廣交朋友,擴大學科的影響,積極爭取自身的學術地位,主動介入國家和省的各項計劃。
4、更新觀念,創造條件,加強人才的引進與培養
在人才建設方面,學院要進一步更新觀念,創造條件,進一步落實人才強國、人才興校的有關政策,適應學校對教師分類管理的要求,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機制,加強教學、科研與行政三支隊伍的建設與管理,努力營造有利于各類優秀人才施展才干的良好環境。用好現有人才,引進急需人才,培養未來人才,為學科建設與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①探索人才評價的新模式,克服人才培養的浮躁心理,積極向學校有關部門提議對理論研究、產業發展、與教學、教輔、管理等方面的不同專業技術人才的考核分類指導,分類考核,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轉變原有單一對個人進行考核的方式,將團隊建設與考核納入科研考核的主渠道。
②更新觀念,創新思維,對于人才的引進可以采取更加靈活的方式,不拘一格,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例如我們通過“借智”方式引進陳祖亮、單孝全為閩江學者與學院特聘教授,從而凝聚了高水平的科研團隊,積極帶動學科建設、課題申報、項目研究等各項工作,產生了較好的良性效應。我們還要爭取引進“杰青”式的科研領軍人物,目前我們正在積極與人事處協商,爭取促成姚建年“雙聘院士”與楊振忠特聘院士盡快落實。
③目前學院人才隊伍總體結構比較合理,但高層次人才及學科領軍人物還比較缺乏。我們必須對人才隊伍建設進行全面規劃,有意識地規劃、扶持,重點整合組建5-7個團隊。
④在引進人才的同時,要重視對現有人才的培養工作,積極探索通過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防患現有人才的流失。創造條件將他們送到相應的博士后流動站從事科學研究,選送部分人員到中科院北京化學研究所短期合作培養。
⑤對于年青博士人才的引進工作要有遠見,不僅要引對人,還要用好人。今后我們在引進博士時不僅要考慮教學上的需要,還要充分考慮學科建設與規劃的需要,與現有團隊找到一個對接點,促其盡快融入各個科研團隊順利開展科研工作。同時,要切實加強對新引進青年教師的幫扶,積極創造各種條件,形成有利于讓年輕人成長的良好環境。要加強對“雙師型”教師的引進與培養力度,有選擇地引進年富力強、有實踐經驗的工科人才,為學院的工科建設服務。
⑥重視對教輔與行政人員的培養提高,為其提升學歷、職稱創造條件。學院將考慮設立專項經費提供給實驗和工程系列人員報銷版面費,以鼓勵教輔人員多出教學實驗文章,出好文章。
⑦努力培養一批工作突出、業務扎實、富于創新的輔導員隊伍,今后可考慮作為黨政后備干部培養和選拔的來源,積極推薦輸送到學校的行政管理及其它崗位。
5、建設高水平的理科,有特色的工科,加強創新平臺建設,為海西主戰場服務
校第六次黨代會提出要“建設高水平的理科、有特色的工科”的目標,對于學院今后的學科布局與發展都有非常深遠的指導意義。我們應積極加強內涵建設,重點考慮學科布局的協調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發揮學院擁有多學科的優勢,以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物理化學、環境科學等三個省、校重點學科為基礎,依托高分子材料省重點實驗室、福建省改性塑料技術開發基地、省化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以重點科研項目為支撐,集中力量、交叉集成、協作攻關、突出特色優勢、優化整合科研梯隊,建立有效的調動廣大教師和科研人員積極性的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力爭在學位點申報、創新平臺建設、科研成果突破與產學研合作等各方面取得標志性成果。
①加大內涵建設,著力建設高水平的理科。
積極籌備化學一級學科博士點、材料學二級學科博士點的及化學一級學科碩士點的申報工作,力爭實現三個一級學科都有碩士點,實現學科建設的全面發展。凝練學科方向、匯聚學科隊伍、建設學科基地和營造學術氛圍,積極組織申報國家重點學科、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博士后流動站,促進學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②突顯學院特色與優勢,加強工科建設。
目前我院擁有良好的工科背景和基礎:擁有2個半工科本科專業(應用化學算是半個工科專業)、5個工科碩士點(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應用化學、環境工程),2個科技創新平臺(高分子材料省重點實驗室,省級改性塑料技術開發基地),應積極適應學?;I建工學院的新形勢,根據學院特色,加大工科建設投入,特別是要加強基礎建設與實踐環節。
③大力推進創新平臺建設,為服務海西奠定堅實基礎。
通過這次大討論,院黨政班子形成以下比較明確的思路,在管理上要有新的思路,爭取在創新平臺建設上取得突破:要加強高分子材料省重點實驗室的建設,爭取沖刺教育部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以“改性塑料技術開發基地”申報及教育部工程中心為目標,積極申報省發改委“福建省石化材料與替代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和“廢舊塑料高值化利用教育部工程中心”。努力把它作為服務海西、推動產學研合作的重要窗口;爭取建立福州市化工材料行業技術創新中心等。
④積極尋求突破口與對接點,主動為海西主戰場服務。
為海西服務,一方面要分析研究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另一方面要主動走出去調研,積極去尋找突破口與對接點,看看海西建設要做什么,我們能夠做什么,怎樣對接起來。
目前我院在天然高分子材料,精細化工產品,醫藥衛生用品(羥基磷灰石)、環境保護類產品(水溶性膠,熱熔膠)、廢舊塑料高值化利用、生物質材料改性利用、電子行業材料等各方面我們學院都有較好的研究開發基礎,在材料方面的開發更是我們的強項。我們要做好團隊的整合,同時積極內引外聯,主動為海西主戰場服務。目前學院準備近期組織一班人到南平、三明、泉州進行調研,尋找合作項目。我院童躍進教授近期將赴任沙縣副縣長,這對于建立與三明地區產業界的聯系是一個難得的機遇;此外科技廳今年啟動“福建省區域科技重大項目”,這是一個新的動向,值得我們密切關注。
征求分析評議階段查擺的不足,我們將以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統領學院改革發展全局,以校第六次黨代會的精神為指導,進一步總結經驗,正視不足,抓住機遇,認真整改,再接再厲,保證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取得切實的成效,為學院的健康和諧發展而努力。
- 上一篇:農村指導員工作會議講話(區)
- 下一篇:辦公室主任學習科學發展觀分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