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縣長民政科學發展觀匯報發言稿

時間:2022-06-07 11:39:00

導語:副縣長民政科學發展觀匯報發言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副縣長民政科學發展觀匯報發言稿

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進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新成果,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斷躍升、不斷形成共識和合力的過程。通過學習,我認識到落實科學發展觀首先要正確樹立科學發展觀,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基礎、深刻內涵、基本要求和指導意義的認識,堅持以人為本,做到統籌兼顧,推動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下面我就結合我分管民政工作,具體談一下我對民政科學發展的幾點看法。

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是在新的時代要求下開創我縣民政事業新局面的客觀需要,是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加強民政黨員干部隊伍建設的必然要求。我認為科學的發展觀拓展了民政工作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方面的功能。在全新的經濟社會當前,民政工作職能已不僅是形式上的延伸和擴大,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揭示了出民政工作更深的內涵,即“解決民主——維護民權——落實民利”這樣一條工作主線。像過去的救災救濟、五保供養、優撫安置、社會福利,以及剛剛建立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所解決的多數是群眾吃飯與生存的問題?,F在,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具體化,民政工作的職能除了扶貧濟困、為民解憂,還強調對人的精神需求的關注,對人格、對人的權益尊重,以及對人全面發展所應提供的保障。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抓好四個結合,即:必須與切實做好黨和政府最關心、群眾最期待的民政工作緊密結合;必須與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做大做強民政事業緊密結合;必須與高舉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的大旗,進一步創新發展民政事業緊密結合;必須與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認真踐行總書記強調的“群眾利益無小事”的理念緊密結合。只有把科學發展觀切實融入到具體的民政工作實踐,我們才真正把握了科學發展觀的要義,掌握了貫徹科學發展觀的精髓,進一步發展創新民政工作。

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之際,我以創新的精神抓住機遇,以全新的姿態迎接挑戰。在重點把握、難點突破、傳統繼承上取得階段性成果,民政工作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一是突出以民為本。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民政之要在于為民。突出為民,就抓住了民政部門的根本,就能使上級要求很好地落實于民政。因此,在開展學習實踐活動過程中,始終突出以民為本,進一步樹立為民理念,強化為民意識,落實為民舉措,提高為民本領。一是城鎮低保第一季度為105戶、167人城鎮低保人員發放資金98061元,落實擴大內需購物卷120800元。二是利用五一放假期間,我局組成科學發展觀調研組對全縣275戶、1132人農村低保對象進行了逐戶調研,針對各戶不同需要進行物資或口糧發放。至今累計發放320884元。

二是突出民政特色。民政特色在于解決民生、保障民生。其重點是解決保障困難群體、特殊群體的基本生活,撫恤優待優撫群體。解決、保障、優撫這“三個群體”,上級關注,社會矚目,更是民政部門的重要職責。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我們把解決問題的重心放在這“三個群體”上,通過理念的增強,體制機制的理順,工作措施的跟上,使黨員受教育,“三個群體”得實惠。一是“三大節日”期間對454戶、1363人的弱勢群體進行慰問,發放大米、面粉、糌粑、羊肉、衣服等總金額達431769元。二是與衛生局緊密合作實施醫療救助,至今已救助群眾7戶、7人,救助資金達4617.88元。三是昌龍鄉學不讓村的巴桑一家進行臨時與長期的救助。臨時解決了糌粑、大米、面粉、棉被等共折合人民幣3600元。并納入農村低保行列,協調解決了耕地8畝,青稞種子120斤、土豆種子100斤、油菜種子40斤共折合人民幣346元;住房、小孩教育等問題。四是全縣共有五保戶36戶、36人,第一季度生活補助金23400元以現金與實物相結合已全部落實。五是全縣共有壽星老人34名,生活補助資金10800元業已發放到老人手中。

三是突出實踐載體。圍繞主題確定活動的實踐載體,是縣委的統一要求。這次學習實踐活動,民政工作緊緊圍繞“保民生、促和諧、構建和諧崗巴”主題,積極深入開展實踐活動。深入到困難鄉鎮和困難群眾家中,了解困難群眾所想所急所需,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為**年受災群眾臨時救助6萬元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