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科學發展觀交流會發言稿

時間:2022-02-24 04:22:00

導語:集團科學發展觀交流會發言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集團科學發展觀交流會發言稿

一、****集團基本情況

****集團位于**縣xx鎮,成立于2003年,總注冊資本6400萬元,包括**縣魯信清真食業有限公司、****集團利得發展有限公司、****集團牧業發展有限公司、**景陽岡廢舊物資回收加工有限公司等4個子公司??傉嫉孛娣e308畝,建筑面積40000余平方米。現有員工1300人,其中回民員工680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80人,具有高級職稱技術人員10人,中級以下職稱20人。我集團以清真肉制品生產為主,主營業務為畜禽及其肉制品的收購、加工、銷售、進出口,主導產品為“魯信食業”牌清真牛羊雞鴨冷凍分割產品,年生產肉制品能力可達30萬噸。擁有國內一流的現代化牛羊屠宰加工生產線一條,肉雞屠宰加工生產線兩條、肉鴨屠宰加工生產線一條,每天可屠宰羊1200只、牛100頭、肉雞10萬只、肉鴨5萬只。產品主要銷往中東、非洲、俄羅斯、香港等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各大中城市。2008年,我集團加工牛羊肉8000噸,銷售收入1.35億元,其中出口5000余噸,為國家創匯1000多萬美元,羊肉單個企業出口量連續三年居全國第一。

近年來,我集團先后被評為全國食品工業優秀龍頭食品企業、**省第三批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省第二批農產品加工示范企業、全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被國家民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評為第三批國家少數民族特需商品定點生產企業,連年被市農發行、市建行、市農行評為aa級信用企業。

二、科學發展,開拓創新,積極樹立農業龍頭企業形象

眾所周知,自古即有“南有蘇(州)杭(州)、北有臨(清)張(秋)”之稱。明清時期漕運盛行,商賈云集,外來穆斯林人員定居**縣張秋鎮處甚多。因此,清真牛、羊肉生產一直是張秋鎮的特色品牌。

1995年,我們積極發揮地方特色品牌優勢,在張秋鎮建成了全鎮第一個清真食品廠——**縣張秋鎮新建清真肉聯廠,即****集團的前身。當時,日宰殺牛50頭、羊200只,產品加工僅限于初級宰殺,產品以羊肉卷為主,規模較小,檔次不高,年銷售收入僅400萬元左右。從開始建廠一直到產品遠銷全國各地,逐漸樹立起了張秋鎮清真肉食品加工的品牌,帶動張秋鎮清真肉聯廠三年內增加到了6家。

當時簡單的剔骨分割對于企業的進一步發展非常不利,企業要想發展,必須上規模、創新產品。經過多方論證,我們瞄準了國際市場,決心借助國際市場成熟的加工經驗,將產品出口到阿拉伯國家。在各級領導的關心下,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2003年,我們籌資3500萬元成立了****集團**縣魯信清真食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完全按照出口肉類加工企業標準設計施工,生產設備為國內先進吊宰生產線,宰殺能力設計為日宰殺羊1200只、牛100頭。2004年3月企業投產,產品主要出口阿曼、阿聯酋、科威特、約旦等國家以及非洲部分地區,當年就實現羊肉出口2000余噸。由于產品更新較快,高附加值產品不斷推出,出口量連年增加,共出口凍羊肉20000余噸,先后為國家創匯6000余萬美元。

****集團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狠抓企業內部管理,建立了嚴格的企業管理制度,規范各部門工作并保持協調一致;內部推行競爭上崗,優化組合,工作目標化,以崗定薪,使企業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為嚴格控制產品安全衛生質量,我們實施了haccp質量管理體系,于2006年12月份順利通過了國家haccp認證評審中心評審小組驗收。結合國內外形勢,制定了“把國際市場做強,把國內市場做壯”的市場營銷戰略。我們以“客戶投訴率為零”作為產品質量方針,產品質量得到中東客戶的普遍認可,“魯信清真”的品牌效應保證了客戶訂單,呈現了產品供不應求的良好局面。集團以魯西地區牛、羊原料供應為基礎,以“規范管理、提高質量、爭取貨源、以銷促產”作為經營方針,擴大了本地牛羊飼養規模。

為進一步促進我縣畜牧產業發展,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集團于2007年10月份新建禽類養殖、宰殺、加工項目。由集團對本地周邊群眾做免費技術指導,簽訂肉禽飼養合同,嚴格按照“五統一”管理,預防傳染疾病的發生,以促進我縣肉雞、肉鴨事業共同發展。該宰殺項目利用****集團**縣魯信清真食業有限公司現有土地建設,建筑面積24000平方米,總投資1.2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9000萬元。廠房設備均屬于國內領先水平,投產后可日宰殺肉鴨5萬只、肉雞10萬只,50萬只肉鴨規模的養殖示范基地將直接帶動周邊地區新增養殖肉鴨300萬只。該項目經環保處理后,廢水廢氣排放均可達到國家食品生產企業一級標準,對周圍環境無污染。項目目前已建成即將投產,投產后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實現利稅4000萬元,直接用工2000余人,增加輻射帶動周邊農戶1萬余戶,實現農民戶年增收20000余元,將有力促進本地畜禽養殖、飼料加工、食品流通等領域的長足發展。

三、聯結農戶,惠澤于民,發展壯大農業產業化

總結**集團這幾年的發展,我們認識到,聯結農戶的強大后盾,是集團發展壯大的動力源泉。在集團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方面,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實行資金擔保。通過與各有關銀行協商,由集團為農戶擔保貸款,每戶3-5萬元,用于畜牧養殖流動資金使用,解決了農戶的啟動資金短缺問題。

(二)加強隊伍建設。通過與聊城大學、**農業大學等大學聯系,聘請資深畜牧專家教授,對集團專職防疫隊伍進行培訓并且深入養殖現場,對農戶飼喂、防疫進行現場指導和培訓。每年由集團通過畜禽服務合作社不定期組織合同飼養戶免費技術培訓,每年發放免費飼養技術宣傳資料20000余份以上,有效提高了技術人員的專業素質,大力增強了農戶養殖信心。

(三)推行產品收購。集團與農戶簽訂飼養回收合同,進行保護價收購,符合合同規格的原料在最低保護價的基礎上有一定的上浮空間,保證農戶每公斤可凈賺1元以上。目前,通過**集團的有效帶動,共與周邊地區農戶簽訂飼養合同4000余份。由于我們跟蹤服務到位,幾年來農戶均保持較好的收益率,周邊縣市近年來新增畜牧飼養戶10000余戶,每年戶均增收10000余元,安排社會勞動力20000余人。

2006年,在集團的發動下,部分人員出資成立畜禽養殖服務合作社,由合作社對合同養殖戶進行飼料、獸藥供給和技術服務。截至目前,合作社已發展會員4000余戶,均與集團簽訂了飼養合同,合同戶目前存欄羊10萬只、牛1萬頭,為我集團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強的原料保障。通過近幾年的運作,形成了“公司+協會+農戶”的良好利益聯結,大力促進了農民增收,為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今后,****集團將以這次會議的召開為契機,強化管理,科學發展,開拓創新,積極進取,大力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為本地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