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科學發展觀領導班子發言材料

時間:2022-08-19 05:33:00

導語:農村科學發展觀領導班子發言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科學發展觀領導班子發言材料

按照縣委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部署和要求,3月份以來,我局在深入學習深化調研的基礎上,通過召開各種形式的座談會、設置意見箱、問卷調查、網絡調查等方式,廣泛征求了意見和建議;在交心談心后,召開民主生活會,班子成員結合各自思想和工作實際以及征求到的意見和建議,對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方面的各項工作進行深刻分析,認真查找個人和領導班子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黨性黨風黨紀方面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和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薄弱環節,明確了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措施。按照縣委的部署和要求,我代表局領導班子,作分析檢查階段發言。

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主要成效和體會

今年來,通過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我局圍繞全縣農業農村工作總體思路和主要奮斗目標,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省委九屆六次全會、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和縣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城鄉統籌、“四位一體”戰略部署,深入實施縣委“一主線三戰略五加強”發展思路,以產業規?;⒔M織集體化、投入集約化、生產標準化、服務社會化、產品品牌化為方向,以新型集體經濟發展、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民生工程、農業服務社會化體系建設等工作為重點,以創新農業農村發展體制機制為抓手,不斷促進農業可持續增效,農民可持續增收,農村可持續繁榮,奮力促進雙流農業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今年1-6月(預計),全縣農業增加值將達12.74億元,同比增長5.5%;農民人均純收入將達3846元,同比增長13.6%;小麥單產303公斤,總產達5.0692萬噸,油菜單產152公斤,總產達2.1303萬噸,新增規模經營面積2.868萬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縣級)的57.36%。

全縣蔬菜產量達37.8萬噸,水果產量達12.7萬噸,出欄生豬61.6萬頭、產量達44352噸,全縣實施農業項目165個,到位資金7.4778億元。

工作上具體來講,主要抓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著眼理論武裝,提高班子理論水平

自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以來,班子成員積極參加所在支部的集中學習、局中心理論組學習,為局干部夜校上主課,重點學習黨的十七大文件和十七屆三種全會精神、總書記重要論述、《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摘編》和《、鄧小平、論科學發展》等;認真學習《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始終與黨中央和省市縣委保持高度一致。通過加強學習,提高了思想水平,更新了觀念,振奮了精神,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打下了理論基礎。目前,收到101篇學習心得體會,27篇上墻展示;101篇黨員剖析材料;通過5次中心組學習、黨支部集中學習、黨員骨干培訓、干部夜校等不同層次的學習達1000人次,已收到8篇針對農業農村工作的優秀調研文章。

(二)著眼加快發展,推進現代農業重點工作

一是狠抓農村市場經營主體培育。加快發展農村新型集體經濟組織。堅持新發展與改造并重積極引導農民以土地、資金、技術入股,發展集體資產股份制經營型、土地股份型、托管經營型、農戶聯合經營型等新型集體經濟組織。建立和完善農村新型集體經濟組織與農戶、企業的利益聯結機制,著力構建“保底+分紅”等緊密型利益聯結模式,切實保障農民利益。全年將發展專合組織,現代農莊、家庭農場等市場經營主體30個以上。目前,新建專合組織23個,成立家庭農場21家,建成現代農莊17家。

二是做強農業優勢產業。在籍田等鎮建成3000畝以上糧食生產示范區2個,優質品種覆蓋率達95%,標準化生產技術應用率達98%,定單經營率達70%。在太平等鎮建設1萬畝有機枇杷生產基地;建設以合江等鎮為重點的草莓產業核心區5000畝;建設以大林等鎮為重點的梨子產業核心區1萬畝;加快打造彭鎮瑪瑙葡萄、太平巨峰葡萄、永安紅提葡萄生產基地。建成有機蔬菜生產基地0.5萬畝。

三是狠抓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應用。加快發展設施農業,提升全縣現代農業設施裝備水平,新建標準化大棚等設施栽培6500畝,新增節水滴灌、噴灌等設施100套,建設氣調庫及冷藏庫3000立方米,購置冷藏車3臺,創新科技成果6項以上,推廣新品種、新技術5項以上,推廣秸稈綜合利用21.5萬畝。

四是狠抓服務體系建設。按照“六統一”的標準,建立完善21個鎮農業綜合服務站。目前,已完成黃龍溪和永安鎮服務站主體建設工程。

(三)著眼改善民生,維護群眾最大利益

我局涉及民生工程主要工作有農民增收教育培訓、扶持經濟發展緩慢村社工作、農村沼氣池建設、生態文明村建設。

農民增收教育培訓方面,目前,全縣已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培訓5.67萬人次,正實施新型農民培訓3280人,其中,科技入戶培訓1000戶,綠色證書培訓2000人;正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養500人。

扶貧方面,已下發了全縣新一輪緩慢村組幫扶工作意見(雙委辦[2009]47號)。目前各相關鎮已擬定發展計劃,確定了發展項目。

沼氣建設方面,已在煎茶、籍田、三星、合江、永興、興隆、金橋、勝利等鎮建成大型沼氣池2.6萬立方米,目前繼續對已申請的業主進行審核。

生態文明村建設方面,結合新農村建設、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初步擬定了鳳凰村、三新村、紅花村、開元村、三峨湖村、前進村等15個基礎條件較好的村,并已制定好實施方案,前期準備工作已完成。

(四)著眼改進作風,努力塑好黨員形象

加強黨內制度建設,局領導班子一貫注意工作方法,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尊重班子成員意見,堅持集體領導,科學決策,從不搞一言堂。在涉及人事、財務、購物等敏感問題上,局黨委召開黨委擴大會集體研究決定。堅決實行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沒有違反組織程序進行。

班子領導自覺遵守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正確行使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嚴格規范個人的行為;堅持財務審批“一支筆”的制度,在重要經費支出時,班子集中研究、集體決定,防止了多頭審批、權利失控等情況的發生。

積極推進政務公開,嚴格執行重特大事故上報規定;完善并嚴格執行財務、工程、《農業支農業項目實施管理規定》等各項管理制度,堅持了采購物資嚴格按程序報政府采購辦審批,實行了工程招標監督和對工程驗收的督查。

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加大預防職務犯罪工作力度。把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具體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多形式開展的廉政教育和法制宣傳教育。加強黨的群眾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強了對群團工作的領導,做到多辦暖人心的好事和實事,

按照科學發展觀的總體要求,通過認真學習和深入調研,總結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實踐,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是加強理論武裝,堅持解放思想,是推動農業農村工作科學發展的首要任務。實現中央連續多個一號文件的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堅持用科學發展觀來審視我們傳統的工作理念、工作機制、工作方式,從不合適宜的傳統的工作模式和思維定勢中解放出來,以科學發展的精神來研究和解決當前農業農村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提高我們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二是勇于開拓創新,統籌協調發展,是推動農業農村工作科學發展的基本要求。雙流是全國百強縣四川榜首,要實現雙流現代農業在都市農業發展中占領高地,必須要勇于開拓創新、堅持科學發展;建設好農業農村經濟,不僅是個民生問題,更是一個全局性的發展問題。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創新,堅持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抓起,真正使群眾在農村經濟發展中得到越來越多的實惠。

三是堅持以人為本,推進服務均等化,是推動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科學發展的核心理念??茖W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強調堅持發展為了人民,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政府一切方針和各項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直接的是人民群眾的物質需求,農村人口最多,面向農村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最基本的要求。我們要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為民服務的理念。

四是不斷加強農村服務隊伍建設,提高公共服務能力,是推動農業農村工作科學發展的重要保證。能否更好地推動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能否全面實現黨的十七大提出的“三農”發展目標,關鍵在于我們這支三農服務隊伍,在于我們的服務能力建設、精神狀態和工作作風。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我們必須不斷增強服務隊伍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不斷提高機關人員為民執政、為民服務的能力,為農業農村工作科學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保證。

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我局在貫徹落實科學觀方面雖然取得了積極的進展,但是與縣委、縣政府的要求,與廣大人民群眾的期望,還存在不少差距,用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來審視,用更高的標準來衡量,還存在不少問題。

一是思想解放還有待于進一步拓展。對科學發展觀學習不夠扎實、理解不夠全面、領會不夠深刻,傳統思維模式沒有打破,改革意識不強,缺乏敢為天下先、勇于創新的精神;存在想個人利益多、單位利益少;重眼前輕長遠、重利益輕效益等問題,工作缺乏前瞻性、全局性的考慮。

二是學習深度不夠,學以致用的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由于事務性工作多、時間緊,學習時間不夠充分,對理論的學習研究力度還不夠。過多地側重于與本職工作有關的知識學習,缺乏系統性、全面性的理論學習,造成知識面不寬。在工作實踐中,將所學知識用于指導工作的效果還不明顯。

三是運行機制不完善,綜合組織協調能力有待提高。我局實行的是大部門制,由原來的四個部門合并組成,在內部管理上,還存在科室管理有些粗放,部分科室力量配備不完善,科室之間協調不夠、交流通氣少、職能分工不明確、甚至出現相互推諉的現象,機關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亟待加強。局領導班子成員往往由于參加會議多、聽匯報多、工作安排多和忙于日常應酬,對單位職工的想法和建議掌握不夠全面,對干部職工的批評、關心不夠,有時對一些急、難問題處理效果不理想。

四是工作作風不夠扎實,服務質量有待提高。針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深入基層進行調查研究力度不夠深,缺乏有效處理問題的辦法和措施。在一些工作的具體問題和細節上考慮欠妥,在早匯報、早安排、早落實上做到還不夠好,需要進一步加強。往往忙于日常工作處理,難以沉下心去認真總結工作中取得的成績、經驗和做法,也未及時進行提煉和深化。公務員之家:

五是扶農政策不夠優化,財政資金撬動效應有待充分發揮。財政支農資金扶持對象大多針對農業企業,對農民的直接扶持相對較少。隨著扶持面越來越廣,對重點項目、重點區域的投入愈發顯得不夠突出。從實踐經驗來看,扶持政策在推動農村新型集體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等方面效果不顯著,對提高農民參與度、促進農民增收效果不明顯。

三、進一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思路和措施

今后,我們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進一步完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具體要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用科學發展觀統一思想、推動工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在新的思想高度上審視工作、謀劃發展,確立起符合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發展方式、體制機制。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形成推動科學發展的堅強意志、謀劃科學發展的正確思路、領導科學發展的實際能力、促進科學發展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凝聚智慧和力量,把干部職工的思想統一到實現科學發展、推動大繁榮大發展的奮斗目標上來。

二是大力發展農村新型集體經濟。探索實施集體資產股份型、土地股份型、企業(業主)型、農戶聯營型、托管型等新型集體經濟組織經營模式。加快建立共同出資、共同勞動、共享收益、共擔風險的新型集體經濟組織。以保護和發展農民利益為出發點,加快健全“保底+分紅”等集體經濟組織與農民的緊密型利益聯系機制。

三是加快發展農業優勢產業。用好用活農業產業扶持激勵辦法,加大對農業重點環節的投入,突出抓好優質糧油、特色果蔬、無公害畜禽、林木水產和農產品加工物流五大重點產業,大力推行以有機農業為重點的標準化生產,引導全縣農業生產向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發展,努力推動產業提檔升級。

四是大力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加快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健全土地流轉有形市場,積極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多種方式流轉,在促進土地資源向土地資本轉變的同時,為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創造條件。鼓勵和引導種養能手、營銷大戶、回鄉創業人員大力發展農村專合組織,積極建立并加快建設一批3000畝以上的糧食生產示范區,努力探索建設一批家庭農場,發展多種方式的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探索土地適度規模經營與農民社會保障有機結合機制,優先將轉讓、入股經營權的農民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啟動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民參照失地農民購買社保試點工作。

五是加快構建現代農業服務體系。加快建設公益性服務機構。整合農發局事業站所職能,按照“六統一”要求,穩妥推進標準化鎮級農業綜合服務站建設,探索實施政府購買服務模式,充分發揮農業服務公益性職能。大力發展多元化社會服務組織。根據各區域產業特色、作物種類、耕作方式等,大力發展植保類、農機類、生產類、經營類等專合組織和企業,創新運行機制,切實抓好植保服務、農機服務、糧食收儲、農資供應等服務。創新服務方式。推行農機“三代“服務、“生產托管”等服務方式,引導各類服務機構探索實施農業配套服務,在技術、農資、培訓等方面拓展服務領域。

六是縱深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加快我縣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于6月底全面完成全縣農村產權確權登記。探索創新農用土地規模經營新模式,加快建立土地流轉的價格評估和擔保體系,破除土地流轉、集體建設用地和現代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促進改革向縱深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