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的和諧校園建設論文
時間:2022-04-24 11:55:00
導語:科學發展觀的和諧校園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構建高校和諧校園,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發展作為構建和諧校園的根本,正確把握和處理好構建和諧校園的主要內容,努力提高構建和諧校園的能力,不斷健全構建和諧校園的機制,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貢獻。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校園
一、發展是構建和諧校園的根本
通過近幾年的擴招,高校自身的某些問題較以往更加明顯地暴露出來,諸如收費、教學質量、大學城建設、畢業生就業等問題甚至成為一段時間的社會熱點問題。對于高校出現的這些問題,我們首先要正視,不能回避,只有敢于正視,才能敢于解決。在今天,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結合高校的具體情況,以下三點尤其重要。
一是要樹立首要的發展觀。所謂首要的發展觀,就是必須高度重視物質基礎在高校的基礎性作用??茖W發展觀強調,必須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鞍l展首先要抓好經濟的發展”。對于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來說,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對于高校,怎樣來理解這個問題呢?高校當然不能片面強調物質第一,經濟第一,但也不能忽視物質的基礎性地位和作用。為什么“孔雀東南飛”?為什么一些條件差的高校的教師要往條件好的高校流動?為什么幾乎每一所高校都在向自己的主管部門或所在地方爭取更多的經費支持?原因可能很多,但一個重要的原因還是物質條件問題。所以,高校在發展中必須高度重視這一環,否則不但“大師”難求,而且難留,甚至連一般的教師人心都不穩。
二是要樹立協調的發展觀。所謂協調的發展觀,就是一定要在發展中兼顧各個方面的發展,不能跛腳。要注重教學與科研的協調,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的協調,軟件建設與硬件建設的協調,隊伍建設的協調,師生之間的協調,規模與質量之間的協調,等等,這是構建高校和諧校園的主要內容。但遺憾的是,現在高校在發展過程中,不是很好地把握了這些內容,而是往往只注重一個方面或者幾個方面,而忽視了其他的方面,給和諧發展留下矛盾和隱患。
三是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是高校樹立科學發展觀最終的落腳點。高校的主體是人,是師生,不是物,不是環境。要促進入的全面發展,必須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一定要把廣大師生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從而充分調動廣大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只有這樣,才可能真正構建起以人為主體、以人為根本的校園文化,從而鑄造起和諧校園的靈魂,真正體現大學的精神。
二、構建高校和諧校園的主要內容
和諧是不同力量之間的平衡,和諧是不同矛盾以及矛盾的不同方面之間的平衡。但和諧不是對等,也不是平均,而是力量之間以及矛盾和矛盾的不同方面之間的一種協調。在現在的高校內部環境中,最重要的是協調好以下幾對關系,它們是構建高校和諧校園的主要內容和主要方面。
第一,教學與科研的協調。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通常一些學校的提法是“以教學和科研為中心”,似乎就避免了將二者對立和激化。事實上,這是一種不科學也不負責任的提法(或觀點)。中心只能有一個,兩個中心必然發生沖撞,理論和實踐上均是如此。大學使命有三:培養人才、創新知識和服務社會,并且從來都是將培養人才放在最先的位置。所以筆者以為,不管在任何一所高校,只要它叫做“學?!?,那么第一位的肯定是教學,而其中的主體人員肯定是教師,否則那就是科研所,那就是研究員。從現在社會和學生對高校反映的信息看,也是覺得我們“教”得不好,起碼沒有以前好。因此,教學與科研之間的協調,從總體上看,我們必須加強教學的基礎地位,狠抓教學質量,這是培養人才的關鍵。當然,這樣講并不是弱化或矮化科研,而是要強調教學乃學校之本,教師要以教學為第一要務。不明確這一點,教學與科研之間永遠無法協調。
第二,專業建設與學科建設的協調。學科建設是現在很多高校的熱點,而專業建設則很少提及。為什么?因為學科建設搞好了,可以比較明顯地提升學校的層次,而專業建設則處于一種附屬的地位。從某種角度看,這又是一個誤區。學科建設,主要是從研究這個角度講的,而專業建設,主要是從教育這個角度講的。本來二者關系水乳交融,不能割裂。學科建設有助于專業建設,專業建設促進學科建設,二者之關系如樹枝與樹干的關系。但現實的關系是重學科建設輕專業建設,沒有將二者很好地協調起來。其根本原因在于高校急功近利的思想作怪:學科建設好了,碩士博士點多了,重點基地、實驗室多了,排名靠前了,社會影響出來了。但如專業建設差了,勢必嚴重地影響到人才培養質量,從而影響到整個高等教育的質量。
第三,軟件建設與硬件建設的協調。每一所學校都知道最重要的是軟件建設或者軟環境的建設,但偏偏是很多高校都千方百計去搞硬件建設。為什么會陷入這個怪圈呢?一是社會輿論的壓力,大學排名有這一條,社會評價有這一條。二是學校內部師生的壓力,誰不想有一個好環境呢?三是面子思想在作怪。其實這都可以理解,適當、適度的硬件建設在當今情況下是完全應該的,但現在的關鍵是超出了這個“度”,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學城的建設。而軟件建設呢?當然也在加緊建設,但由于很多是看不到、摸不著的,所以就顯得沒有硬件建設那樣緊迫了。這種情況是構建和諧校園所不容許的,應該是軟件建設、硬件建設兩手抓,促進其協調發展。
第四,隊伍建設的協調。全體教職工是構建高校和諧校園的主體,教職工的個人感受也是檢驗和諧校園構建情況的最重要的尺度。高校隊伍建設的協調可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方面就是常說的三支隊伍的建設要協調,也就是教師隊伍、管理者隊伍和職工隊伍的建設要協調。要建設好三支隊伍,首先必須對我國現在的高校情況有一個比較清醒的認識,那就是我國的高校不是一個純粹的教學和科研機構,而是一個包容了除教學和科研以外大量的其他事務的開放自主的社會型組織,這個社會型組織的正常有序運轉需要各個方面的人才,即教師、管理者和職工三個方面的人才,去從事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工作。另一方面就是自己培養人才與引進人才之間的協調??梢哉f這個問題帶有一定的普遍性,引進人才是每個高校都要開展的工作,但把握不好往往容易把自己的人才得罪了。因此二者之間的協調就顯得非常重要,不能簡單地在留與引之間做文章,而必須以現代人力資源理念指導高校的人才工作,變人事管理為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再一方面就是干群之間的協調,高校在這方面的問題雖不十分明顯,但作為學校的各級領導干部應注意以科學的政績觀、權力觀為指引,來開展各方面的工作。
第五,師生之間的協調。傳統的師生關系仍是現在高校師生關系的主流。但是隨著高校擴招、繳費上學和學生獨立意識、法制意識的增強,大學生與學校、與老師之間的關系在某些時候表現出一些新情況新特征,應引起高校注意,認真對待,認真解決。一是學生狀告學校的案例逐年增多,主要反映在繳費和學生某些權益的問題上。發生的這些情況,從根本上反映了學生與學校之間的關系在發生變化,作為高校,應主動思考這些問題,不能簡單地處理了事。二是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有一些微妙的變化,不能說傳統的師道尊嚴蕩然無存,但起碼在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在學生繳費占學校辦學成本較大比例的今天,一種新型的師生倫理關系正在構建,它是經濟基礎發生變化之后道德倫理必然發生變化的典型體現之一。如果高校不處理好學校與學生、老師與學生的這種新型關系,就會引發一些矛盾,不利于和諧校園的構建。
第六,規模與質量的協調。這個問題是由擴招引發的,也是由精英教育到大眾化教育不得不討論的問題。不容諱言,這是一個社會和教育本身都異常關注的問題。現在的情況是,適當的規模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人民群眾的需要,而優質的教育更是教育本身的追求。作為高校,要盡快想辦法解決好這個問題,不能由外力推著自己走,也不能為了自己的部門利益和集團利益從局部考慮問題,要站在國家和民族的高度妥善地解決好這個問題,要從教育本身的規律中謀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重點大學做什么,一般院校做什么,高職高專做什么,要統籌規劃,協調發展,從而保證高等教育在整個國民教育中的和諧發展。
三、提高構建和諧校園的能力,健全構建和諧校園的機制
構建高校和諧校園,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突出發展的主題,將各種矛盾、隱患和不和諧之音通過發展來解決。要解決這些矛盾,首先必須提高人的能力,提高人的工作能力。具體講,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不斷滿足學生日益個性化的學習要求,滿足教育形勢的發展對教師內在的要求,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自覺將自己納入教師教育的體系之中,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己。管理者要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管理者的能力要求是一個復雜的綜合能力的要求,既要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又要熟悉教育規律,還要有較強的專業素質,只有這樣,才能使高校這個具有公益性的社會組織良性運轉,做到發展戰略、內部管理、社會形象等各個方面協調發展。所以高校管理者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不斷提高自己管理社會主義高等院校的能力。職工要提高自己的服務能力。我國的高校不是單一型的教學、科研組織,它承載了太多的其他社會職能,如果這些方面處理不好,很顯然要影響校園的穩定與和諧,而這些方面往往容易被忽視,出了問題的時候才救火,顯然不行。所以這支隊伍能力的提高,也是現代高校發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要健全工作機制。高校乃高素質人才匯集之地,每一個教職工的工作能力從總體上看是比較高的,但為什么仍然始終感覺存在大量的問題?一個關鍵的原因還是機制問題。任何工作如果沒有健全有效的機制作保證,那么出現問題是必然的。所以健全機制對保證和諧校園的構建是非常必要的。一是堅決貫徹執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院)長負責制。這是確保高等院校正確的辦學方向,構建和諧校園的關鍵。在執行的過程中,要進一步理順黨委和行政的關系,到位不越位,職權分明,協調管理。二是要加強和完善教代會和職代會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教代會和職代會的作用,使之在維護學校利益,維護教職工利益,構建和諧校園方面做出更大的貢獻。三是要進一步完善和改進各種評價機制,如晉升機制、學術評價機制、質量監控機制等,充分考慮大學這個特殊的社會組織的特點,逐步淡化一些過濃的行政色彩。四是要加強和完善學生管理機制。在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的今天,高校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維護學生的正當權益,構建一種適應時展而又充分體現傳統文化的新型的學校人際關系。五是要加強建立突發事件的應急機制,充分維護學校利益和形象,充分保障師生利益和安全。
綜上所述,只有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才能構建好高校和諧校園,并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祖國華.論高等學校的科學發展觀[J].社會科學戰線,2005(3).
[2]屠春友.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J].理論月刊,2004(12).
[3]申建華.確立科學發展觀,加快發展高水平教育[N].光明日報,2005-01-25.
- 上一篇:工程造價管理論文
- 下一篇:工程造價工作管理論文
精品范文
10科學課學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