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和諧企業文化科學發展觀構建論文
時間:2022-04-24 01:27:00
導語:構建和諧企業文化科學發展觀構建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建設和諧的企業文化是建設和諧企業、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有力保證。亞當斯的公平理論作為激勵理論的一種,其價值涵蘊成為構建和諧企業文化的價值參考,從而實現了公平理論與和諧企業文化的歷史耦合,促進了和諧社會的構建。
[關鍵詞]公平理論和諧企業文化和諧社會
構建和諧社會已成為我國人民經濟建設和政治建設的重要目標,企業作為經濟社會最基本的構成要素之一,是實現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黨執政的重要目標。黨的十七大報告中也論述了“要通過發展增加社會物質財富,不斷促進社會和諧”。亞當斯公平理論的價值蘊涵,使之成為構建和諧企業文化進程中應然的價值參考,從而實現了公平理論與和諧企業文化的歷史耦合,進一步促進了和諧社會的構建。
一、亞當斯公平理論的內涵
“公平理論公平理論又稱社會比較理論,它是美國心理學家亞當斯(Adams)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一種激勵理論,側重于研究工資報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公平導致員工對薪酬的滿意,從而影響著員工工作的積極性?!惫嚼碚摲从沉恕懊恳粋€人都應公平地得到報酬”這個古老原則。
亞當斯認為,當一個人察覺到他投入(PutInto)于工作的努力對由于工作所得到的結果(Result)的比與其他人的投入對結果的比相比較后若得出的結果不同,這個人的感覺就不同。這里所提到的比較是:他要將自己獲得的報償(金錢、工作安排以及獲得的賞識等)與自己的投入(教育程度、所作努力、用于工作的時間、精力和其它無形損耗等)的比值,與組織內其他人作社會比較,只有相等時他才認為公平。
員工產生不公平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企業在客觀上確實存在不合理分配的現象。第二,不同員工在投入和所得上存在不可比性,人總是過多地估計自己的投入和別人的所得。第三,不同員工對投入和產出的認知不同,他們總是挑選對自己有利的方面與人進行比較。第四,組織中的一些績效考評和獎勵制度不透明,增大了員工的猜測和不公平感。
員工在企業工作中的這種不公平是創建和諧企業文化的消極因素,嚴重損害了員工的情緒,企業文化的構建,科技的創新,最終也會影響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二、和諧企業文化的創建
所謂和諧的企業文化是指企業文化在“自為”和“差異”的條件下,根據環境和活動能力特征進行自主協調,達成的一種合理、有序的狀態和氛圍。適度的“沖突是和諧企業文化里的應有涵義即“和而不同”,恰當“激勵”。和諧的企業文化作為社會文化的一部分,能形成奮發進取的催化劑,而且能夠塑造和諧企業,最終達到精神變物質,促進企業生產力的目的。
構建適應和諧社會要求的和諧企業文化,把企業建設成為和諧企業,不僅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應有之義,也是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必然要求。營造和諧的企業文化氛圍,培養員工的共同價值觀念、思想信念和群體意識,有利于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正像勞倫斯.米勒所說“了解企業是在為崇高的目標努力”;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社會信譽,樹立企業的良好形象,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有利于化解企業內部存在的各種矛盾,建立和諧員工關系、勞資關系、干群關系,p以及員工與企業協調發展的關系,使企業在和諧的環境中獲得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的發展。另一方面,構建和諧企業文化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企業文化是企業的寶貴財富和資源,對外是企業的一面旗幟,對內是一種向心力。三、亞當斯的公平理論對我國構建和諧企業文化的現實意義
公平理論揭示了一個重要問題,在現實的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客觀上存在著相互間的社會比較和歷史比較。因此,必然會在人們的心理上產生公平還是不公平的問題,公平感對于“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1)組織公平感的形成是管理者追求的目標,對員工之間良好的關系的建立、組織的發展有重要意義;(2)公平感是一種主觀感受,是每一個人價值計算標準下的一個主觀結果,要想保證組織公平感的形成,就要在組織內部倡導公平、公開、公正的管理氛圍;(3)在信息不對稱、公平計算因子等變量存在巨大差異的情況下,企業需要借規章制度的力量,盡量實現過程公平,同時加強同員工的溝通,減少不公平感的產生;(4)公平感的改善,將最終取決于個人價值的優化。“職工既是和諧企業文化的主體,又是和諧企業文化的創造者。”只有創造一種企業與職工和諧發展的文化氛圍,才能有效降低員工的壓力,消除當前企業與員工的對立情緒。并在此基礎上,通過企業文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強化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最終促使員工自覺地投入到“企業的發展中來”,形成推動企業發展的強大合力。
企業文化建設永無止境,構建和諧發展的企業文化建設更是沒有終點。只要堅持以崇尚和諧、追求和諧來指導和處理各種利益關系,化解各種利益矛盾,必將會實現企業系統中各部分和要素的和諧發展,實現企業與人、與自然、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R].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07
[2]S.P.Robbins,MaryCoulter.管理學:第七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463,484
[3](美)哈羅德.孔茨海因茨.韋里克:管理學[M].北京:經濟科學出社,1995.10
[4](美)勞倫斯.米勒:美國企業精神[M].北京:中國友誼出版社,1985
[5]金錫萬吳連生:略論現代激勵理論的發展和創新[J].冶金經濟與管理,2003(3)
[6]羅長海:企業文化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5
[7]余世維:企業變革與文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3
- 上一篇:科學發展觀企業文化變革論文
- 下一篇:新形勢下科學發展觀企業文化建設論文
精品范文
10構建企業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