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科學發展觀經濟建設論文
時間:2022-04-24 01:53:00
導語:淺論科學發展觀經濟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科學發展觀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經濟建設是社會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是社會發展的根本保證。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保持了長期的持續快速增長,但也存在缺點和不足。切實發揮科學發展觀對經濟建設的指導作用,對保持經濟平穩快速增長,解決經濟建設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經濟建設指導作用
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在新世紀提出的具有全局性戰略意義的重要命題,反映了我們黨與時俱進的優秀品質。深入研究落實科學發展觀對經濟建設的指導作用,對于促進經濟更好更快的發展,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
科學發展觀是以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的一種關于發展問題的重大戰略思想,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茖W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科學發展觀具有以下兩大特征:一是發展數量與發展質量的統一??茖W發展觀強調協調發展,就是要在實踐中實現發展數量與發展質量的有機統一,促進發展的良性循環。二是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的統一?!叭妗f調和可持續的發展”以及“五個統籌”的具體要求,指的是如何發展的問題,涉及的是工具理性;而“以人為本”是指把滿足人的全面需要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涉及的是價值理性。
總之,科學發展觀是對以往發展觀的揚棄,是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體系。十七大報告將科學發展觀確立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它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二、經濟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保持了長期的持續快速增長,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縱覽經濟發展全局,我國經濟的增長質量和效益還差強人意,發展速度與發展質量、效益不成正比,并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面臨諸多挑戰,如經濟增長方式過于粗放,環境污染較為嚴重,單位產品能源消耗較高,經濟結構和布局不合理,自主創新能力有待提高等。
現階段我國的經濟建設,客觀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第一,生產能力過剩,由于不了解市場的真實需求信息而一味盲目的擴大生產規模,造成某些行業大量商品庫存嚴重積壓,給經濟建設埋下隱憂。第二,產業結構失衡。一是生產結構與資源結構之間存在矛盾,生產結構仍未擺脫對基礎工業的過分依賴。二是生產結構與需求結構之間存在矛盾。第三,增長方式過于粗放,存在所謂的三高一低現象,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以致我國生態環境和資源形勢嚴峻,城市和農村污染嚴重,生態功能持續衰退。第四,局部經濟過熱,表現為某些行業投資增長過快,固定資產投資增幅仍然偏高;新開工項目偏多,投資結構不合理,投資反彈的壓力比較大;過度投資的不良后果開始顯現,某些行業潛在的金融風險正在加大。
現階段我國的經濟建設,主觀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第一,一些地方和一些領導人的思想比較僵化,觀念比較保守和落伍。把“發展是硬道理”片面地理解為“增長是硬道理”,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視為“以速度為中心”,把經濟發展簡單化為GDP決定一切,所以有相當一部分發展是靠以犧牲環境和后代人的利益為代價獲得的。第二,考核領導干部的指標不科學。上級對下級的考核指標,主要以GDP為主,所以出現了群眾痛斥的“數字”出政績現象;一些地方為追求一時的增長速度,脫離地方實際,盲目上項目、辦企業、引投資,大搞“形象工程”,給地方發展造成了長期的包袱和隱患;有的地方不顧群眾反對,大肆圈地賣地,通過各種手段“擠占”群眾利益,引發了諸多社會矛盾。
綜上所述,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是產生以上問題的主要根源,它的弊端現已充分暴露,今后不能再按照以資源換增長,犧牲生態環境來維持經濟發展的思路和模式來發展經濟,應該以科學發展觀來指導經濟建設。
三、用科學發展觀指導經濟建設
經濟建設是社會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是社會發展的根本保證。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淘曾經多次告誡全黨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面對當前經濟建設方面存在的諸多矛盾和問題,研究科學發展觀對經濟建設所應具有的指導作用,目的是為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這對于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第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構建經濟建設發展的新布局。我們要適時改變經濟增長方式和發展模式,要借鑒國外發達國家先進的經驗和做法,不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工業化老路,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茖W發展觀要求我們在經濟建設方面注重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為消除人們以往在經濟建設指導思想上存在的誤區,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統領經濟建設大局,實現我們指導思想上的轉變,并在指導思想轉變的基礎上實行“五個統籌”,即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
第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決當前經濟建設的難題。當前中國的經濟要想長遠發展、良性循環發展,面臨諸多問題,如資金不足、資源匱乏、能源緊張、人才欠缺、技術落后以及其它一些體制性問題等??茖W發展觀的提出為我們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理論指導。我們要注重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改變經濟增長方式,完善升級產業結構,動員全社會力量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節約型和環保型社會。我們要注重再生能源和可替代能源的研發和應用,以保證能源的正常供應,避免出現經濟大起大落。我們要發展循環經濟,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大力發展生態效益型經濟,以最小的資源和環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經濟社會效益。我們要著力自主創新,以科技進步為先導,提高人口素質,大力培養高素質人才,使經濟發展走上科學發展的道路。
第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加強經濟建設的管理。要把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作為發展的基本思路,推進體制創新。要著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真正把政府職能轉到市場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要改革上級干部對下級干部的考核指標,不應再以GDP為干部去留和升遷的唯一指標,要抓緊建立對工作實績進行考核評價的新的指標體系,引導各級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要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積極推進現代市場體系建設,使各種所有制在市場競爭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
科學發展觀是新時期的強大法寶和銳利思想武器,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經濟建設,可以解決經濟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使我們的經濟更好更快的發展,這對于早日實現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可持續發展原理,周海林,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2]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求是》,2006年第1期
[3]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價值與實踐特征,顧保國,《思想研究》,2005年第1期
- 上一篇:科學發展觀城市建設理念與創新論文
- 下一篇:科學發展觀資源的利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