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企業財務定位論文
時間:2022-04-24 02:14:00
導語:科學發展觀企業財務定位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對于財務目標的討論,目前理論界尚未達成統一的觀點,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對于企業財務目標的選擇提供了科學的選擇依據,也為企業財務目標選擇的研究提出了一條全新的思路。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企業財務目標;企業價值最大化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環境的壓力越來越大,各國都爭相提出可持續發展戰略,以實現人與自然、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科學發展觀不僅指明了人類社會發展的目標,而且為企業經營者提供一個更為廣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視野,同時科學發展觀將人與自然、經濟社會各因素納入企業財務目標考慮的范疇,也為財務工作者對于企業財務目標選擇的研究提出了一條全新的思路。
一、企業財務目標的內涵
企業財務目標是企業資金運動以及在處理經濟利益關系人利益關系的過程中所要達到的目的。對于財務目標的爭論,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觀點,企業所處的文化背景、政治法律環境、生產力水平和企業的內部治理結構等因素變動都會引起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變動。尤其在中國,企業的財務目標應當同企業產品的生命周期、企業規模的大小、企業經營方式和資本組織形式、企業所有權性質等緊密聯系在一起。初創企業更多地關心企業的生存和利潤的增長,成長期、成熟期的企業更多地關心企業利潤的實現與穩定;小規模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多將追求利潤最大化作為財務目標;股份制企業關心的是股票的價值和股東財富的實現,對于國有企業而言則肩負更多的社會責任,其財務目標更體現出多元化的性質。
企業在追求不同財務目標的同時,應當明確:企業的財務目標不同于經營者的財務目標,也不同于所有者的財務目標。在兩權分離的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企業的所有者與經營者是作為不同的利益主體和財務主體客觀存在的,三者的財務目標也不盡一致。企業所有者的財務目標是實現資本的保值增值、實現自身財富的增加,經營者的財務目標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或者說實現自身效用最大化,經營者在實現自身財務目標的過程中,常常會背叛股東的利益去尋租。企業所有者、經營者的財務目標更多地受到個人的價值觀、風險態度等主觀色彩的影響。而企業作為社會最基本的經濟組織,其財務目標則應更多地考慮社會責任的因素,受經營者的價值觀、企業生命周期、組織形式及國家政策等更多、更復雜因素的影響,表現出目標選擇的動態性與不穩定性。綜上所述,企業、所有者、經營者的財務目標并不一致。企業在確定財務目標時必須與所有者的財務目標、經營者的財務目標區分開。
二、企業財務目標的定位——企業價值最大化
對于企業財務目標的討論,目前主要有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及企業價值最大化等多種觀點。利潤最大化是在改革開放后提出的財務目標,對于當時國有企業放權讓利、承包經營、加強內部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具有積極的作用,但是利潤最大化忽視企業資本的投入規模與貨幣的時間價值,而且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過程中極易導致企業的短期行為,為追求利潤而犧牲企業長遠的利益,甚至以環境惡化為代價;股東財富最大化是中國資本市場迅速發展和西方財務管理理念引進相結合的產物,考慮了貨幣的時間價值和風險因素,但是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只強調股東的利益,忽視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在追求股東最大化的過程中,企業仍然會出現環境問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因此,傳統的財務目標不能體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思路。企業價值則是20世紀60年代初伴隨著產權市場的發展而出現的,近些年在西方發達國家得到很大的發展。企業價值具有多重屬性,其內涵極其豐富:首先,它可以是一種理念,反映企業追求市場的發展能力、追求市場競爭優勢的戰略意圖;其次,可以指企業的經濟價值,將企業本身作為一種商品,通過一定的途徑,利用一定的函數來用貨幣來表示;再次,企業價值可以指企業的社會價值,表示企業為社會創造財富、提供就業機會,滿足國家宏觀調控要求等承擔國家社會責任的大小。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價值的核心,要求企業發展的同時必須具有穩定的、可持續發展價值觀,這個價值觀著眼于企業發展的遠景和持續,擺脫狹隘的短期和個人利益,重視資源合理、節約利用,承擔社會責任和風險,把股東、員工、消費者、競爭者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置于整體考慮。因此,企業價值最大化就是在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上,兼顧國家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要求,通過合理經營,采用最優的財務決策,在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價值的情況下,使企業的總價值達到最高。由此可見,企業價值最大化是在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的基礎上,從戰略和長遠角度,對企業發展作出的設想,符合科學發展觀的內涵要求,因此價值最大化越來越得到理論界和企業界的認可。
三、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科學本質
(一)以人為本的理念
企業價值最大化財務目標的形成是建立在以人為本基礎之上的。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在制定企業財務目標時,將企業的利益相關者納入了考慮的范疇。企業價值最大化是在公司治理和企業戰略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治理理論下,企業被認為是利益相關者組成的契約集合體。利益相關者按照其對企業影響的重要程度包括以下幾類:a.核心利益相關者,指與企業的經營活動具有直接利益關系的主體,如企業所有者和員工。b.直接利益相關者,如銀行債權人、企業的供應商客戶、購買者客戶、行業內部競爭者、潛在的投資者及替代品生產企業等。c.間接利益相關者,主要是一些監督機構和部門,如政府、證券監督機構、社會公眾、審計機構、行業協會及工商稅務部門等。企業在制定財務目標的同時,不得不考慮相關者的決策對企業價值的影響。如企業的競爭者,一旦經營者的決策影響到競爭者的利益,競爭者會作出相應的決策來應對,這些決策的后果會直接或間接地作用于企業,影響到公司的長遠利益,進而影響公司的總體價值。因此,在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下,各利益相關者被納入到財務目標的考慮范疇中,體現了人本主義的理念。(2)企業財務的內涵的擴大,企業財務不僅包括非人力資產,而且包括人力資產。在知識經濟下,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靠得是人力資產,因此,人力資源的開發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而傳統財務目標只是圍繞非人力資產從籌資、投資、分配幾方面展開,而對生產要素的核心部分——人力資產卻視而不見。相對于人力資產而言,非人力資產的挖掘潛能是有限度的,同樣的非人力資產與不同的人力資產相結合,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卻截然不同。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財務目標正是從包括企業內部人力資產的整體資產觀出發,以人力資產的合理配置作為企業經營的核心,圍繞人力資產的分布,配置相應的非人力資產,借以最大限度地挖掘人力資產的潛能,既能最大化企業的整體價值,又能使個人的價值得到充分的發揮。因此,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財務目標,契合了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內涵。
(二)全方位的協調
財務主體在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財務目標時,要注意全面協調企業內的財務活動和與利益相關者的財務關系。(1)企業的財務活動通過企業的業務活動表現出來,因此,財務目標的實現要注意協調企業內部的業務活動。企業的采購、生產、營銷以及其他的基本活動以及輔助支持活動的協調,可以產生內部協同效應,達到各環節、各機構在資源上的共享、資金上的互補。(2)產品生命周期的協調。若企業只生產一種產品,要注意在產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及時地開發新產品或者增加新功能,使企業能夠不斷地經營下去。若企業生產多種產品,要注意不同產品的生命周期的協調,利用成熟期產品所帶來的大量現金支持初創期產品的投入,使企業形成良性的產品周期循環和現金流的互補。(3)利益相關者財務關系的協調。各經濟利益主體在追求自身經濟利益的過程中既然要受到其他經濟利益主體的制約,其安排經濟活動就必須兼顧其他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的影響,全面協調企業外部的各方財務關系人??茖W發展觀強調可持續發展,強調眾人利益的協調。只有各方利益得到全面、有效的兼顧,企業才能持續、穩定、協調發展。(4)戰略活動的協調。戰略活動可以使一項新的管理經驗得以不斷推廣和創新,也能夠使一項新的技術應用于相關或相似的活動中去,從而使產品不斷創新,這種無形的協同使一種創新不斷推廣,從而產生更多的創新。(5)內部組織結構的協調。要盡量減少因組織結構的原因而帶來的信息交流的屏障。
(三)持續的發展能力
在當今社會,企業的發展更多地關注于企業戰略的發展,在企業戰略理論的研究下,企業的目標是企業的競爭優勢以及持續發展能力,具體來說是企業擁有區別于別的企業的核心能力或者說成功的關鍵因素。企業發展能力的增強源于企業資源節約與持續不斷的創新能力的增強。企業資源的節約要注意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盡可能避免不可再生資源的破壞和浪費,還要避免企業為追求短期利益而壓縮對企業具有戰略意義的成本支出,如企業職工培訓基金、企業的創新投入及企業科研開發投入等。企業持續不斷的創新能力正是基于企業戰略上的發展優勢,具體來說就是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而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源于企業人力資源的質量。因此,企業發展能力要求的企業財務目標就是追求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不斷提高??沙掷m發展能力的實質是在企業價值最大化的基礎上,重視企業的人力資源的價值的實現。
綜上所述,企業價值最大化的實質在于企業與社會、企業與環境、企業與各利益團體利益的協調。現代企業只有通過為利益相關者服務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企業價值最大化這一財務目標擴大了企業的內涵,考慮了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考慮了企業的內外財務關系人、企業的社會價值及企業人力資源的價值,注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或長期穩定發展,這正是科學發展觀的內涵要求。但是,企業價值的衡量具有一定的操作難度,目前一般以現金流量的貼現值和市場價值來反映。隨著科學發展觀理論以及會計計量理論研究的深入,企業價值最大化財務目標的理論和實踐終將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蕊.論財務管理目標的選擇[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4).
[2]伍中信,張榮武.人力資本觀念變革與財務理論體系創新[J].財貿研究,2005,(2).
[3]周宇,朱紅艷,劉振華.從科學發展觀視角看企業財務管理目標[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5,(3).
[4]雷光勇.產權結構與財務目標──兼論現代企業財務目標的調整與定位[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3).
[5]陳瑤.論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財務目標定位[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01,(2).
[6]周瑞平.現金流量最優化: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合理目標[J].商業研究,2002,(19).
[7]涂建明.財務激勵發展與財務管理創新研究[J].當代財經,2005,(3).
[8]吳秋紅.企業理財目標定位探析[J].事業財會,2005,(2).
[9]孔冬.科學發展觀與民營企業軟環境建設[J].湖北社會科學,2005,(1).
- 上一篇:企業財務思考與科學發展觀論文
- 下一篇:科學發展會計觀念思考論文
精品范文
10科學課學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