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實踐科學發展觀思考
時間:2022-07-18 05:21:00
導語:農村實踐科學發展觀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30年前,農村改革開啟了我國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序幕。30年后,我們黨召開十七屆三中全會,再次專題研究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問題,這既是對我國改革開放30周年的最好紀念,也充分說明農村改革仍然是我國改革的關鍵環節,農業農村發展仍然是我國發展的戰略基礎。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了今后一個時期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和政策措施,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綱領性文件。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面貫徹全會精神,緊密結合××實際,把全會精神落實到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加快形成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的實踐中去。
一、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要著力在吃透政策上下功夫,深刻領會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
貫徹落實全會精神,首先必須學深吃透全會的有關文件,特別是要原原本本、仔仔細細地研讀中央《決定》原文,著力在領悟精神、把握要義、吃透政策、創新思路上下功夫,為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奠定扎實的理論基礎。一是全面把握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重大意義,著重領會好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的戰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切實找準當前農村改革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深刻認識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艱巨性和復雜性。二是全面把握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總體思路,著重領會好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戰略任務、把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作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作為根本要求這一戰略思想。三是全面把握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目標任務和指導原則,明確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農民增收致富等各個方面的目標要求,把握新時期農村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努力把全會確定的基本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四是全面把握加強農村制度建設和創新的重大任務,堅定改革決心和信心,努力在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健全嚴格規范的農村土地制度、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建立現代農村金融制度、建立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制度、健全農村民主管理制度等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五是全面把握發展現代農業的重大舉措,全力推動這些政策舉措落實到位,努力在確保糧食安全、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擴大農業對外開放等方面不斷邁出新步伐。六是全面把握發展農村公共事業的重大安排,把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轉向農村,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范圍,促進農村公共事業快速發展和農村民生加快改善,使廣大農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
二、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要著力在總結實踐上下功夫,牢牢把握農村改革發展的主動權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市農村改革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農村全面小康實現程度和城鄉統籌發展水平連續四年居全省首位,同時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必須對我市農村改革發展情況進行回顧與梳理,有針對性地抓好貫徹落實。一是系統總結我市農村改革發展的成就和經驗。30年來,我市農村改革發展遵循國家“三步走”的戰略部署,先后經歷了從農業經營制度改革到產權制度改革、從產業結構調整到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從農村內部改革為主到城鄉配套改革發展三個轉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必須全面回顧總結我市農村改革發展的歷史進程、巨大成就和寶貴經驗,全面把握發展脈絡和基本方向,更好地指導新時期農村改革發展工作。二是梳理整合近年來我市農村改革發展的有關政策文件。黨的十六大以來,市委、市政府根據“三農”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相繼出臺了60多個政策文件,全面推進城鄉區域統籌發展。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必須對現有政策進行認真梳理和全面整合。一方面要加大政策落實力度,用足用好現有政策,進一步提高政策效能另一方面要根據全會要求和形勢發展變化,對相關政策進行深化完善,制定出臺新的政策措施,加大對“三農”的扶持力度。三是深入分析我市農村改革發展存在的問題與挑戰。當前,我市“三農”工作面臨的許多問題仍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如農業產業化經營程度比較低,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和規?;s經營實施難,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大,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仍存在較大差距等。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必須深入分析制約我市農村改革發展的矛盾和問題,認清我市“三農”發展與先進地區的差距,不斷探索解決“三農”問題的新途徑新方法。相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能,轉變工作作風,積極為農服務,進一步形成合力共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濃厚氛圍。
三、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要著力在改革創新上下功夫,大力拓展農村改革發展的新領域
改革創新是農村發展的不竭動力。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必須緊緊圍繞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這一根本要求,持續開展城鄉統籌發展的理論探索和實踐創新,深化城鄉綜合配套改革,進一步激發農村發展活力,推動我市新農村建設再上新水平。一是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大力培植農業經營主體,提高農業產業化和農民組織化水平。盤活非農建設用地,優化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環境,促進強村富民。實施農村住房制度改革,探索農民以宅基地置換住房的有效機制,促進土地集約經營和節約利用。改進征地補償辦法,切實維護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二是深化農村環境整治建設。完善城鄉一體化發展規劃體系,提高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共享效率,加快農村人口集聚、居住集中和產業集群。深入開展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為龍頭的農村環境整治,根據實際選擇適宜的整治改建模式,建立健全新農村建設資金多方籌集機制,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三是推進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編制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和專項規劃,分步推進農村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基礎設施、防災減災、社會管理等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創新農村公共服務供給模式,積極探索市場化供給與政府采購服務、公眾評價相結合的靈活方式,擴大公共服務的規模和范圍,提高農村公共服務體系的運作效率。四是構建農民增收長效機制。發揮我市民營經濟相對發達的優勢,促進農村中小企業參與專業化分工與協作,完善農民創業要素服務體系,抓好農村勞動力分類培訓,引導更多農民投身創業領域,促進農民收入多元化。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和資源利用率。
四、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要著力在狠抓落實上下功夫,扎實做好當前農村改革發展各項工作
學習貫徹全會精神,既要著眼長遠,積極開展調查研究,認真謀劃好今后一個時期我市農村改革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又要立足當前,堅持真抓實干,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的各項工作部署,確保完成預期目標任務,為新時期農村改革發展開好局起好步。一是努力保持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大重大項目和重點工程推進力度,深化完善“干部進企業、服務促發展”專項活動,著力解決經濟運行和企業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切實增強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和活力。尤其要針對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相對放緩的狀況,自加壓力,逐項梳理,查漏補缺,全面抓好“三農”各項工作的落實,努力保持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二是著力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繼續深人開展解難創優活動,全面實施“六大民生工程”,高度重視弱勢群體和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廣泛開展扶貧幫困送溫暖活動,切實加強外來務工人員服務與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三是全力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加強群眾信訪,深化“大接訪”活動,抓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切實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加強對重點領域、重點環節、重點部位的安全檢查,加大專項整治力度,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切實加強對食品研發、生產、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的監管,大力整頓食品行業市場秩序,確保人民群眾健康安全。
推進農村改革發展,關鍵在黨。要堅持黨管農村工作的原則,切實加強和改善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強化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農村工作部門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基層干部隊伍建設、黨員隊伍建設,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推動農業發展、帶領農民致富,維護農村穩定的堅強領導核心。各級黨委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財力投放、干部配備上要切實體現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思想,凝聚全社會力量,勇于開辟農業現代化更加廣闊的道路,不斷開創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更加嶄新的局面。
- 上一篇:環境責任保險戰略選擇論文
- 下一篇:發改局踐行科學發展觀第二階段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