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匯總科學發展觀內涵實質
時間:2022-12-31 09:01:00
導語:學習匯總科學發展觀內涵實質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學發展觀是同志作為第四代中央領導集體的理論創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的創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作為來自實踐而又指導實踐的科學理論,作為我們觀察、分析、解決現階段經濟社會問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作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作為指引我們應對挑戰、加快發展的強大思想武器,科學發展觀一經提出,就充分展現出其深厚的思想內涵、理論淵源、實踐依據和群眾基礎,越來越成為全社會的基本共識和自覺行動,越來越得到全黨全國人民的衷心擁護。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的最好堅持和實踐,也是對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堅持和實踐。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此坪喍處拙湓挘瑓s高度概括了關于科學發展問題的思想理念、觀點和方法。如果說鄧小平同志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開創者,同志是承上啟下的繼承者,那么同志則是這一理論體系的集大成者。我個人認為,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科學發展觀應該從科學發展的內涵入手。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和研讀一些資料,嘗試作一些思考和分析,和同志們交流。
一、必須是堅持第一要義突出發展主題
發展是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愿望和利益所在,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神圣使命。發展在中國是天大的事情、最現實的問題、最緊迫的任務和最大的政治,關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人執政理念和執政方式重大轉變的重要標志,從以階級斗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我們走過了一條多么艱辛曲折的路!集我國改革開放30年乃至集建國近60年經驗教訓,可以得出發展是第一要義和首要主題。所以小平同志強調發展是硬道理;所以同志強調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所以同志強調發展是第一要義。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成就巨大,但的基本國情人口多、底子薄、發展不平衡、生產力不發達沒有變,用同志的話講:“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用同志的話講:“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總鑰匙。”必須堅持以發展的理念、發展的意識、發展的眼界、發展的思路、發展的方法,解決發展中、前進中的問題。因為只有依靠發展,才能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從而進一步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只有依靠發展,才能增強我國綜合國力,從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只有依靠發展,才能履行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的責任,從而在風云變幻的國際局勢中立于不敗之地。堅持第一要義就必須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切實突出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個主題,牢牢抓住需要同發展這對主要矛盾,把物質生產擺上首要位置。我們無法想象,假如沒有長期發展的基礎和積累,沒有近年來10%以上的增長速度,中國汶川大地震后的抗震救災,奧運會、殘奧會的舉辦,神七的飛天,會是一種怎樣的結果和情景。必須明白,沒有較快的發展速度,沒有一定的經濟規模和經濟總量,就辦不好中國的事情,解決不了中國的問題,保持不了中國的穩定。這里,好是快的重要前提和必然要求,而快是好的重要指標和具體體現。堅持第一要義和發展主題,就要力求在確保較好效益和較高質量的前提下,實現更快速度、更大規模、更足后勁、更強實力的發展。
二、必須是堅持以人為本為核心的發展
人是歷史的創造者、推動者,是生產力中最為活躍、積極、先進的因素,是科學發展實踐活動的主導者、組織者、實踐者、依靠者。以人為本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一項基本原則,其實質就是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創新和貢獻主要在于,它創造性地將發展問題提高到哲學和人的層面來認識,第一次確立了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并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與尊重規律的原則結合起來,亦即把發展的目的性與規律性結合起來,從而深刻揭示了發展的本質和核心是人的發展。從以神為本——以君(官)為本——以金為本——以物為本——到以人為本,濃縮了人們多少在實踐和認識中對所走過彎路的反思、所付出沉重代價。以人為本的發展觀所揭示的發展要求我們要注重在工作實踐中,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發揮人民的主體作用,保護人民的首創精神,順應人民的新期盼,滿足人民的新需要,實現人民素質的新提升,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從而走出、走好一條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和諧發展的道路。
三、必須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
全面協調發展應該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全面協調發展,應該是社會公平隨著社會財富增加得到更好的發展,應該是統籌國際國內的發展,應該是人與自然和諧的發展。我們堅持全面發展的理念,就是要防止在工作實踐中顧此失彼,甚至挖肉補瘡,從而導致以影響阻礙某一方的發展為代價和成本來促進另一方面的發展,或者導致某一方面的發展破壞乃至扼殺了其它方面的發展,以至于得不償失,作繭自縛,甚至于出現與我們良好愿望恰恰相反的破壞、阻礙、制約、延緩發展的偽發展、逆發展、異化的發展。
協調和諧的發展,要求我們必須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就必須使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協調、人口發展和資源環境相協調。一是要著力解決好區域之間、城鄉之間、不同收入群眾群體之間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和諧問題,關注弱勢地區、產業和群體,追求和實現穩定和諧發展;二是著力解決人與自然、人與經濟社會、人與人及其內心世界之間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和諧問題,努力追求和實現協調健康發展;三是注意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把中國的發展放到世界的大局中去思考謀劃,不斷提高把握機遇、應對風險的能力,始終掌握發展的主動權。著力解決好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之間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和諧問題,理直氣壯地堅持中國需要世界、世界更需要中國的理念。而走和平發展道路,就要積極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努力為國內發展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
可持續發展理念所強調的發展必須是長時期的、能持久接續的發展,它揭示了發展問題上的4個根本性、標志性轉變:1、從物的發展向人和物共同發展的轉變;2、從單一的唯經濟發展向全面發展的轉變;3、從著眼于現代人向關心未來人的轉變;4、從熱衷開發資源環境向負責任保護資源環境的轉變。可持續發展理念要求我們必須真正解決好三個可持續問題:即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政治社會穩定運轉上的可持續和人類文明的可持續,我們決不能再對有限的資源進行不計成本、不計代價的無限掠奪,決不能再對不可再生的人類唯一的生存環境進行不顧死活、自殺式的踐踏和破壞,必須保持經濟、社會、政治的穩定有序持久運轉,必須保證子孫后代的正常接續和薪火相傳,必須完成經濟發展與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雙重使命,從而做到既履行好現代人的使命,又要兼顧傳承后來人的責任。
四、必須是堅持統籌兼顧的發展
科學發展的內涵是一個完整、嚴密、有機聯系的系統。堅持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要注意處理好當前與長遠、局部與全局、個別與一般的關系問題。必須立足基本國情,努力實現速度、規模與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現實與長遠相兼顧,中國與國際社會相融洽。正如同志所說:“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p>
五、堅持科學發展觀必須突出實踐特色
科學發展觀是立足我國國情、深入分析我國發展階段特點、總結發展實踐、適應新的發展要求而提出的,是在深刻分析國際形勢、順應世界發展趨勢、借鑒國外發展經驗而提出的,它賦予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鮮明的實踐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它來源于我國長期的發展實踐,并將長期指導我們的實踐活動。因此,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必須從實際出發,突出實踐特色、事業特色、發展特色。
學校不是理論研究機構或政策制定部門,對于我們來說,學習的目的主要在于應用,著力的方向主要在實踐和操作層面。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突出實踐特色,著力實際運用和實踐運作,重點在解決實際問題、爭取實惠和注重實際效果。既要看思想認識高不高,思路清不清,問題找得準不準,形勢分析的透不透,更要看問題解決的好不好。我們說學習實踐活動和效能建設要結合起來,怎么結合?最終要看我們隊伍的執行力。我多次說過,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科學發展,就是要把自己擺進去、把差距找出來、把任務完成好、把問題、困難克服掉。第三,環境發展問題。對內要凝聚、和諧、穩定。每個單位都把自身的問題解決好,不“上交”負擔,把問題困難解決掉、化解掉,就為和諧、穩定的局面做出了貢獻,全局的和諧穩定就有基礎了。
總之,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必須從認知科學發展的內涵入手,堅持全面的、聯系的、辯證的觀點,突出第一要義,恪守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堅持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科學發展的有機聯系和高度統一,從而努力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實現各方面事業有機統一、社會成員團結和睦的和諧發展,實現促進和維護世界和平的和平發展。
- 上一篇:醫院創先爭優活動述職述廉報告
- 下一篇:幼兒園教師工作述職述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