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方針促進科學進步

時間:2022-03-24 09:09:00

導語: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方針促進科學進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方針促進科學進步

今年以來,國家、省里先后召開全國、全省人才工作會議,分別頒布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明確了今后一個時期人才工作的總體要求、基本思路、重點任務和戰略舉措,為我們做好新形勢下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當前,要深入學習領會、認真貫徹落實好全國、全省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結合常德實際,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為推動常德科學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一、提升認識,用科學的理念重才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才問題是關系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關鍵問題。全市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更新觀念,牢固樹立人才優先發展理念,確立人才優先發展的戰略布局。首先,要認清“首要問題”。近些年來,我市著力加強和改進人才工作,對人才資源進行系統化配置、項目化運作、整體性開發,人才隊伍不斷壯大,人才機制逐步完善,人才作用更加凸顯。但是,人才發展總體水平與科學發展的現實需求相比,還有很多不相適應的地方,特別是高層次人才匱乏、專門人才短缺,人才結構和布局不夠合理,人才創新創業能力有待提高,人才工作體制機制有待改善等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進程,迫切需要建立適應科學發展要求的人才隊伍支撐體系,這是影響推進我市科學發展的首要問題,必須清醒認識、正確把握。其次,要堅持“優先發展”。當前在一部分人的觀念和實踐中,存在“三重三輕”的誤區,即重物質投入輕人才投入、重資源開發輕人才開發、重項目引進輕人才引進,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市人才作用的充分發揮。必須摒棄這些消極的觀念和做法,充分認識到人才資源是最有創造活力、最具增長優勢、最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性、戰略性資源,努力把人才資源開發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做到抓發展優先抓人才;確立人才結構優先調整的地位,以人才結構的優化引領和推動方式轉變、結構調整;樹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好的投入的觀念,優先保證人才資源開發的投資;優先進行人才制度創新,建立和完善更加開放、更具效率的人才管理體制機制,使人才工作更好地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適應。再次,要落實“第一責任”。建立完善“一把手”抓“第一資源”的責任體系,督促和引導各級各部門自覺把人才工作作為優先戰略來高度重視,把人才政策放在突出位置來認真對待,把人才隊伍建設擺上重要議程來科學謀劃,把人才工作效果納入核心內容來考核評價,切實履行好黨管人才的職責。同時,把黨委、政府重視人才工作與部門、企業以及社會重視人才工作統一起來,讓重才、引才、育才、用才真正成為社會各層面的共識和具體行動,以人才資源的大開發引領和促進科學發展的大推進。

二、拓寬視野,用創新的舉措引才

一個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必須要在盤活現有人才資源、用好用活本地人才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視野,創新舉措,主動出擊,大力實施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人才引進戰略,發揮引進人才在重點領域、重大項目、重要產業的關鍵性支撐作用,提升區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一是要突出引才重點。結合常德發展的實際,以“兩院”院士、海外留學人員、博士研究生等高層次人才為重點,引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對我市事業發展、城市建設、主導產業有重大推動作用的創新型科技人才;以專業技術帶頭人、行業和專業拔尖人才等領軍型人才為重點,引進一批我市重點產業發展急需的創新創業人才;以通曉市場營銷、資本運作、國際商務等人才為重點,引進一批長于招商引資、善于商貿談判、精于市場開發的特殊專門人才。二是要搭建引才載體。堅持以企事業單位為主體、政府政策引導和宏觀指導的方針,搭建靈活多樣的引才平臺。深化與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探索建立校地合作引才用才機制;加強園區建設,拓展園區功能,提升園區的承載力和競爭力,以園區的大發展促進人才的大引進;突出項目建設和產業建設,為人才創新創業提供施展才華的寬廣舞臺,以項目、產業來招攬人才;以工程技術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科研平臺來聚集人才。三是要靈活引才途徑。加大人才投入力度,建立和實施更加優惠、更具吸引力的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鼓勵和引導人才來常德安家樂業、創新立業。同時本著“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原則,采取聘任顧問、聯合攻關、技術入股、科技咨詢等方式,廣泛吸納國內外高層次人才,滿足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和重點產業發展的要求。

三、積極探索,用完善的機制用才。科學發展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人才工作的核心是以用為本

用好用活人才是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務。要圍繞“用當適任、用當其時、用當盡才”目標,積極探索完善人才體制機制,盡最大可能發揮人才的作用和潛能。重點要建立完善五項機制。一是完善培養開發機制。育人是用才的前提和基礎。堅持教育育才,把教育作為人才隊伍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加強基礎教育,提升高等教育,發展職業教育,推進繼續教育,形成全方位的人才培養體系。進一步抓好黨政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和社會工作人才的教育培養工作,整體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特別是要堅持培養與使用、科研與生產、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鼓勵和引導各類人才到實踐中干事創業、成長提高,在實踐中培養人才、提高人才。二是完善人才評價機制??茖W評價人才是尊重人才價值、激發人才活力的重要手段。強化能力、業績和貢獻的導向作用,建立完善以能力和業績要素為主要評價標準,由品德、修養、知識等要素構成的不同行業、不同崗位的人才評價機制。堅持在實踐和群眾中識別人才,改進人才業績分析方法,堅持走群眾路線,注重通過實踐檢驗人才。三是完善選人用人機制。更加注重發揮人才效能,堅持民主、公開、競爭、擇優的原則,克服“官本位、行政化”傾向,破除論資排輩、求全責備等陳舊觀念,形成有利于各類人才脫穎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選人用人機制,促進人崗相適、用當其時、人盡其才。四是完善人才配置機制。切實轉變政府職能,由直接配置人才向間接管理、依法管理、主動服務轉變,提高為人才服務的質量。加強人才市場建設,建立完善運轉規范、服務周到、指導監督有力的人才市場體系,充分發揮其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和主渠道作用。完善有關政策措施,鼓勵和引導人才向農村、基層、企業和艱苦地區流動,促進人才合理有序流動,提高人才配置效益。五是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堅持績效優先、兼顧公平原則,積極探索知識、管理、技術、技能等要素參與分配的激勵辦法,建立以政府獎勵為導向、用人單位和社會力量獎勵為主體的人才獎勵體系和人才獎勵基金,落實人才公共服務、合法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政策,讓創造了較大經濟社會效益的人才有地位、有待遇、有榮譽。

四、以人為本,用優良的環境聚才。營造優良環境是聚集人才的關鍵

一要優化政策環境。對現有的人才政策進行認真梳理,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人才政策要繼續吃透用好抓實,對制約人才作用發揮和合理流動的應盡快修改或廢止。要針對人才培養、使用、激勵各個環節上的缺口和盲點,抓緊制定相關政策。要針對不同類別人才的成長規律和工作特點,建立健全不一樣的人才政策,體現人文性、服務性和靈活性特點。二要優化工作環境。人才只有放到合適的工作環境中才能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要為人才在產品研發、技術革新、管理創新等方面提供物質保障;為人才創業在土地、證照、資金等方面提供優惠方便;在住房、子女就學就業、醫療保障等方面提供優質服務;完善領導干部聯系高層次人才制度,最大限度地滿足各類人才身心健康、學習提高和施展才華的要求,努力為優秀人才提供寬松的工作環境。三要優化社會環境。尊重人才是對人才最大的精神激勵。運用多種傳媒手段,動員和引導全社會關心人才、愛護人才,努力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社會氛圍;大力宣傳尊重人才的典型和優秀人才的典型,在全社會形成見賢思齊、爭當人才的良好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