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工商局科學發展觀實施意見

時間:2022-08-01 08:49:00

導語:獨家原創:工商局科學發展觀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獨家原創:工商局科學發展觀實施意見

科學發展觀,是中國共產黨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與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和重大戰略思想??茖W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創新發展、共同發展及和平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要特征。其中,科學發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尤為重要。特別是隨著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各類矛盾更加錯綜復雜,只有樹立統籌協調的系統性思維方法,才能使發展目標兼顧事物的關聯度和矛盾的多樣性。

加強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必須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這一根本指導方針,用發展的眼光重新審視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地位、內涵、本質、價值追求,堅持"以人為本"的核心內容和基本要求,促進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全面發展。

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如何才能進一步做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不斷開創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新局面,再創新輝煌。筆者認為,關鍵就是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為指導,切實做到轉變執法理念,轉變工作重心,轉變工作作風,盡心盡力盡責地履行好工商行政管理職能,扎扎實實地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多作貢獻。

一、轉變執法理念,做到執法為民,依法行政

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要求各級干部和公務人員做到“權為民用,情為民系,利為民謀”,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切實研究解決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包括經濟工作、群眾生活、“三農”問題、公共衛生、人權保障等。這充分展示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忠實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親民、愛民、為民的執政風格。對此,作為承擔政府綜合執法重任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就應該做到“三個必須”:一是必須徹底轉變執法理念,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的思想,真正把群眾的利益作為工商工作的行動指南,把群眾的滿意程度作為衡量工商工作到位與否的標尺;二是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們執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過履行工商職責,努力為廣大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投資環境和消費環境,努力促進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確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必須服從和服務于這一目的;三是必須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的程序和要求依法行政,公正執法,老老實實運用好人民給予的執法權力,為人民執法,為人民謀利,讓人民滿意。

二、轉變工作重心,做到盡職盡責盡力

工商部門的核心職能是按照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規范市場主體行為和市場交易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確保這一核心職能到位,就必須把主要精力、主要時間和主要工作人員從過去的收費轉變到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上來,按照上級工商部門和當地黨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盡職盡責強化監管執法,盡心盡力促進改革發展。

一是強化責任意識。任何時候,權力和責任都是對等的,權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都要按照國家賦予的職能,層層分工明確,做到科學、合理,使每一個工商干部清楚自己的工作職責和責任,知道該做什么和怎么做,并實行嚴格的監管轄區責任制和責任過錯追究制。

二是加大執法力度。要始終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工作方針,緊緊圍繞黨委政府關心,人民群眾關注,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及身體健康、生命安全密切相關的熱點、難點問題,強化市場監管,加大執法力度。

三是逐步建立全天候監管機制。隨著假日經濟、周末經濟、夜晚經濟和第三產業的迅速發展,我們過去的8小時工作制和靜態管理模式已不適應新形勢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一種對市場全方位、多角度、全時空的動態監管。

三、轉變工作作風,做到親民、愛民、為民

人民的地位最高,人民的恩情最深,人民的利益最大。作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我們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因此,我們的各項工作都必須自覺地做到親民、愛民、為民,要真正由高高在上的監管執法者轉變為勤政為民的服務員。一要深入貫徹國家總局“六項禁令”和省局“六條禁令”,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作風紀律建設,嚴格規范監管執法行為,從思想上解決好群眾觀點不牢、工作作風不實、組織紀律不強等問題;二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務公開、首辦負責、信訪接待、社會監督、責任追究等制度,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三要切實做好超前服務、限時服務、延伸服務、主動服務、文明服務和預約服務工作,全面推行“一張笑臉相迎,一把椅子讓座,一杯熱茶暖心,一顆誠心辦事,一聲再見相送”的“五個一”活動和“您好”、“再見”、“請坐”等文明用語,努力做到寓服務于監管執法之中,融監管執法于服務之中,實施人性化管理。

四、轉變管理模式,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

一是建立部門配合監督機制。加強與相關部門的配合,建立完善聯席會議制度。實現關口前移,提前介入,及時協調解決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切實做到行政執法不“缺位”,城市管理不“斷檔”。

二是大力實施轄區管理責任制。堅持“五個五”城市管理新機制,全力抓好“門前五包”責任制的貫徹落實。與以街道、社區為主的屬地管理相結合,完善“支隊管面、大隊管塊、中隊包線、隊員包段”的管理機制,明確責任,兌現獎懲,做到責、權、利相統一。

三是逐步建立覆蓋全市的城管行政執法體系。重心下移,充分發揮區、街道、社區管理城市的基層、基礎作用,探索聘請城市管理協管員,做到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為人民。

四是建立完善城市公共資源的市場化運作機制,完善城市功能,促進經濟發展。

五是完善社會監督機制。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已列入市政府序列部門,我們將自覺、主動、積極接受人大、政協和社會各界的監督,確保執法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