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科學管理踐行科學發展

時間:2022-12-31 09:22:00

導語:以人為本科學管理踐行科學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以人為本科學管理踐行科學發展

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通過學習上級有關文件精神、聆聽知名專家教授講座、交流學習心得體會、認真撰寫學習筆記、專題輔導學習心得等等,使我們深刻認識到,抓好學校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不斷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以教師和學生為本,進一步確立教學中心地位,才能有效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

隨著全國高校的擴招,高等教育已進入大眾化階段。我校的學生規模也實現了翻番,在這種新形勢下,我校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的形成、教學基本建設的加強和教學管理機制的完善,乃至在硬件設施的配備上都與培養合格的社會需要的各方面建設人才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距?,F今,我校又處在升本科建設的沖刺階段,任務之重、責任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因此,按照新形勢的要求,通過加強教學管理的改革,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培養合格的人才服務,為升本科建大學夯實基礎,成為擺在我們面前重大而緊急的任務。

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確立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

高等教育質量的提高,與近年來教育部始終牢固確立人才培養是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牢固確立質量是高等學校的生命線,牢固確立教學工作在高等學校各項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是密不可分的。堅持教學工作中心地位不動搖,從根本上說是一個思想觀念問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關鍵在人,關鍵在教師,關鍵在大家的思想和觀念。思想統一了,認識提高了,教學工作的作用認清了,其在各項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就確立了、牢固了。因此,要不斷強化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堅持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不動搖,就必須要在思想上牢固樹立以教學為中心的意識,牢固樹立教學工作是學校工作永恒主題的意識,牢固樹立教學質量是教學工作生命線的意識。只有牢固樹立了這樣的意識,才能真正將“以教學為中心”的理念體現到行動中去,落實到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中去,才能真正形成“以教學為中心”的濃厚氛圍和良好局面。堅持教學工作中心地位、提高教學質量不是一句空話,我們必須緊緊圍繞教育質量主題開展學校的各項工作,確保教學工作中心地位。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廣招人才,優化結構,形成合理的隊伍結構;加強師德和教風建設,使教師具有高尚師德、優良教風和敬業精神。教師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加強教學研究,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加強基礎設施和實驗室建設,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加大實驗室建設投入,使教學儀器設備值達到教學評估的優秀標準。要進一步加強校內校外教學基地建設,構建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加強學科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努力提升專業建設水平。樹立新的人才觀,拓寬專業口徑,強化專業基礎,努力造就社會需要的人才。

二、以教師和學生為本,進一步調動“教”與“學”的兩個積極性

學校的主要任務是培養人才,在學校管理工作中,應該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的辦學思想,為國家實現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作出應有的貢獻。對我校而言,以人為本,就是一切以教師和學生的發展為核心,給教師和學生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創造良好的發展條件,進一步調動“教”與“學”的兩個積極性。實現教師和學生最大和最好的發展可能。

1.確立以師為本的管理思想。任何學校管理的核心都是人,教師們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思想,有感情,有獨立的人格,有各種需要,渴望自身價值的實現,這些正是作為生命體的人的主要特性。學校管理要正視這些特性,在注重管理的科學化、有序化的同時,確立生命意識,關注生命,以教師的發展為本,樹立人本主義的現代教育管理理念,積極調動教師“教”的積極性。要達到這一目標,就要靠以人為本,以人為核心的文化管理和人的極強的事業心來實現。要做到愛護人、關心人、尊重人、善用人、培養人、滿足人在物質和精神、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培養集體精神和合作意識,建立合諧的人際關系,創造良好優越的工作環境和條件,充分體現出每個人的人生價值。

2.確立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的教育思想。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教育的質量,究其實質就是學生發展的質量。因此,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必須遵循教育規律,遵循學生的發展規律,謀求教育質量的全面提高。教育以學生為本,首先是一種教育觀念,是一種教育思想定位,然后是一種制度安排,最后才是在技術操作層面上的改善。學校教育教學的所有系統與行為都是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全面發展服務的,其核心功能是怎樣有效地幫助學生自主學習。要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就要給學生自由自主學習的時間與空間。要發揮他們的主體性,讓他們學會自由自主地學習知識、發展自己的思想,形成自己的個性。我校要堅持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為學生提供各方面發展的條件,堅定“因材施教”的原則,大膽創新,探索一條“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辦學路子,確立“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的教育思想”,把學校辦出特色,把學生教出特長。

三、以創新機制、體制為關鍵,進一步強化教學質量責任意識

學校要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就要強化人本意識,不斷創新學校的機制體制,克服行政化、官僚化的弊端,建立以教師為本的管理制度;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人才競爭的機制與科學的評價考核機制;建立具有導向作用的激勵機制;建立行之有效的監督機制,實行陽光管理,充分保障師生的權益;建立以學生的發展、成功和成才為本的培養機制、保障機制,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幫助學生走向成功,從而營造有利于創造型人才生存、發展的優良環境;建立健全規范教學各個環節的規章制度,用制度保障教學質量的穩定和步步提高。用合理的制度來制約人,引導人,激勵人,使學校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在尊重、友愛、和諧、進取的氛圍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實現自我價值,最大限度地調動全體師生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開創學校管理的新局面。

在創新學校機制體制的同時,還要進一步強化教學質量責任意識,教職工意識不到位,態度不到位,責任不到位,即便有了科學合理的制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也是一句空話大話。只有有了責任意識,做工作搞教學才能有端正的態度,有了積極向上的態度,教職工才會積極工作、想辦法工作、有效率的工作,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才能有堅實可靠的基礎,我校升本科建大學才能更大的優勢。

四、以轉換服務觀念為前提,進一步加強各部門服務教學的意識

教學是學校一切工作的中心,教學質量的高低涉及到學校的興衰存亡,涉及到我校今年升本能否成功。因此,各部門必須轉換服務觀念,緊緊圍繞以服務教學為宗旨、以教學為中心地位,嚴格按照“一切為學生、一切為教學、一切為教師”的指導思想,積極開展各項為教學的優質服務和不斷進行服務教學的深化改革。學校各部門工作人員要深入貫徹學校領導在轉變觀念、加強服務意識中反復強調要求的指示,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結合中心工作性質,確立牢固的服務意識。對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與行政工作的關系有清醒認識,正確理解主角與配角、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正確擺正大局與局部的關系,正確處理集體與個人的利益關系。從而促使我們為教學服務的認識在不斷提高,使工作態度在不斷轉變,工作方式在進一步創新。

各部門要積極轉換服務觀念,不能被動地坐在辦公室里等服務等工作,要主動與教學主管部門、部系、教師、學生溝通并建立經常性的聯系,及時了解教學上的服務需求。教學上的要求,各部門要盡可能地去滿足,提供及時、有效的服務。各部門要努力為教學、科研提供優質服務,不斷加強服務意識、增加新的服務內容,努力向主動服務、高效服務、精良服務轉變,為學校的發展和逐步提高教學質量創造有利條件,為我校升本科建大學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