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委員科學發展觀思想匯報

時間:2022-05-31 04:36:00

導語:學校委員科學發展觀思想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委員科學發展觀思想匯報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關于在全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決定,按照*文件精神,根據縣教育局的要求,結合我校工作實際,以“打造一流師資隊伍,譜寫輝煌教育業績”為重點,本著“集思廣益,謀求發展”的目的,著眼于樹立科學發展理念、凝聚科學發展共識,在提高思想認識上下功夫,本著著力查找并研究解決主要問題的思路,學校黨委用一周的時間,通過實地查看、聽取師生意見、對比兄弟學校等多種方式,對我校教師隊伍建設進行了調研,通過調研,總結成功的經驗,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展開大討論。通過大討論活動,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觀念,找準了問題、看到了差距,理清了思路、明確了目標、振奮了精神、激發了干勁,形成了“人人崇尚創新、個個善于創新,事事成于創新”的良好氛圍,進而振奮精神,凝聚人心,團結一致推動我??缭绞桨l展?,F將本階段的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討論的指導思想、目標要求和活動原則

(一)指導思想: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和*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這一總要求,以“科學重建、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質量立校,優質教育上臺階;特色興校,素質教育上水平”為突破口,傳承“育人為本,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以大討論促進發展觀念的大轉變,創新發展模式,提升發展能力,破解發展難題,堅持以人為本,通過學習、討論、整改、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全面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推進我校教育事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二)目標要求:進一步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基礎、深刻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的認識,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重大決策部署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進一步統一全校上下思想認識,夯實共同奮斗的思想基礎,在全校形成人人思發展、議發展、謀發展的良好氛圍;進一步促進全校黨員、干部和教師的思維方式、工作方式、領導方式轉變,提高廣大黨員干部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在教育、教學、教研和管理上形成成熟的經驗;進一步建立健全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體制機制,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提供鮮明的導向和有力的制度保障,促使黨員、干部和教師把心思用在推進科學發展、促進校園和諧、全心全意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上。

(三)活動原則:

1、堅持針對性原則:針對我校教育發展現狀和我校教育教學工作實際,針對各階段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開展科學發展觀大學習、大討論活動,提高認識,形成合力。

2、堅持實效性原則:通過學習、討論,提高廣大教職工理論素質和業務水平,增強全面育人、科學育人的自覺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3、堅持科學性原則:堅持把科學發展觀落實到日常各項工作中,努力提高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提高學校辦學效益。

二、討論方式和內容

(一)討論方式:

1、在簡報、校園網、廣播站、黑板報等宣傳載體上開辟專欄,引導全校教師立足本職崗位,圍繞事關學??茖W發展的重大問題,開展討論交流,進一步統一思想、形成共識。

2、學校黨委召開解放思想專題研討會2次,一次是怎樣形成合力打造一流教育質量;一次是開展“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大討論,引導黨員干部對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解放思想。

3、召開班子民主生活會、家長座談會、教工代表座談會、學生干部座談會,廣泛聽取各方面在學校發展、教育教學、行政管理、學生管理、和后勤管理等方面的建議和意見。

4、舉辦學習交流會、設立學習園地,結合實際,采取靈活多樣形式,推動解放思想大討論,使廣大黨員教師進一步開闊眼界、開闊思路、開闊胸襟,形成科學發展的新共識。

(二)討論內容

重點圍繞“四個克服、四個增強”(克服因循守舊觀念,增強教改創新意識;克服驕傲自滿觀念,增強打造精品意識;克服狹隘封閉觀念,增強合作研討意識;克服片面發展觀念,增強協調發展意識),以如下題目為參考展開解放思想大討論:

1、如何鞏固學校已有的辦學成果,進一步提煉和凸顯我校辦學特色?

2、為了加強師資隊伍、干部管理隊伍和服務保障隊伍建設,如何搭建學校人才培養的平臺,建立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實現自我發展和學校發展相統一?

3、在營造和諧向上的校園文化方面有何建議?

4、對現行學生標桿管理模式有何建議?

5、就如何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教學方法改革等問題進行討論。

三、討論中發現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職業道德有待加強

教師職業道德是從事教學工作的腦力勞動者在教學實踐中所應遵循的道德規范,是知識分子職業道德之一。教師職業道德的產生和發展,是同人們教育活動的發展直接相聯系的,它對形成教師的職業心理和職業理想,形成教師特有的道德習慣和道德傳統,起重要作用。我國幾千年傳統的教師職業道德中有不少優秀的成份,它主要表現在:熱愛教育,終生授徒,有教無類,文行忠信,以身作則,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等。

教師應該愛崗敬業,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于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教師應該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于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教師應該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二)業務水平有待提高

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礎工程,是為未來社會培養人才的。人才的成長關系到國家的興旺、民族的未來,我們要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就必須具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的師德修養、知識水平、談吐甚至舉手投足都會對學生起到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這勢必要求教師能真正起到為人師表的作用,有一個好老師,才會有好學生。因此要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教師要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做職業讀書人。要不斷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鉆研業務,勇于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教師應該遵循教育規律,積極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

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

教師隊伍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包括師資的配備、評價體制的完善、學校的管理和個人的進取等諸多環節。我校認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一)加強思想教育

要在教職工中積極開展形勢和任務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榮辱觀教育等主題思想教育,認真組織學習同志關于“八榮八恥”的論述及給北京大學孟二冬同志女兒的回信,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建設優良的校風、教風和學風;學習《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教師師德建設的意見》、《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文件精神,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學習孟二冬、鄭琦、羅中秀等同志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學識魅力和人格魅力,牢固樹立人民教師的遠大理想,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學習抗震救災師德楷模的典型事跡。

要繼續落實教育部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精神,大力實施“群體師德創優”工程,大力開展以“熱愛學生,教書育人”為核心,以“學為師、行為規范”為準則的職業道德、職業責任、職業紀律的教育活動,努力提高廣大教師師德水平。

同時,組織教職工結合自身的思想工作和學習,對照師德要求,特別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進行深刻反省。使廣大教職工提高思想修養,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促進專業發展

請進來。設法創新機制,把師范大學的教育專家、教授聘請到中學來,對一線教師進行教育理念以及新課改等方面的培訓。

走出去。充分利用寒暑假時間,組織骨干教師到教育院校進行培訓。同時,有計劃地選派部分骨干教師參加國家、省、市組織的各種培訓活動;有計劃地組織部分教研組與周邊有一定影響的學校進行聯合教研活動,取長補短。

大搞正課教研。以教學科研為載體,完善正課教研考核、請假制度;落實教研組活動的時間、地點,拓寬教研活動的內容,加強對有效教學理論的學習,培訓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加大督促、考核正課教研的力度,提高正課教研的效益,積極開展賽課活動,組織推薦教師參加各級競賽,不定期匯集各教研組正課教研成果。

進行師徒幫扶。要狠抓青年教師培養工作,制定并落實“一幫一、一對紅”青年教師培養工程中的師徒對應關系,加大督促、檢查和考核“師徒”聽(評)課的力度。加大對青年教師思想教育和業務能力的培訓力度。

做職業讀書人。要積極倡導“教師是職業讀書人”的理念,大力打造“書香校園”。在教師隊伍中廣泛深入地開展讀書活動,讓讀書成為教職員工的一種習慣,一種責任,一種情懷,一種追求。堅決摒棄不想讀書,不肯讀書,不屑讀書的不良現象,努力營造一種熱愛書、尊重書、崇拜書的校園氛圍。同時,在教師中開展進修活動、培訓活動和參觀活動,努力提高教師隊伍業務水平與技能。

(三)搭建成長舞臺

搭臺子,壓擔子。要積極為教師搭建各種舞臺,并對教育教學工作提出具體的要求。班主任是全班學生的領導核心,要樹立“育才先育德”的思想,以《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抓手,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行為規范教育。班主任要在學生學習、生活方面起到引導、組織、督促、關照作用,在學科教學活動中起到配合、協調作用。任課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堅持愛心教育,要誠摯、公正、無私地關愛每一個學生,推行賞識教育,積極引導和激勵學生不斷進步,樹立“全面培養、全員培養”的教育教學觀念。

加強科研課題研究。要制定出教育科研獎勵辦法,激發教師對科研課題的參與熱情,做到每年省、市級立項課題不空缺;要加強對教師科研課題的培訓以及對立項課題的過程管理,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注重校本課程開發。要繼續組織教師編寫系列校本教材,如《中學生應急避險常識》《中學生勵志閱讀讀本》等,讓老師的才能得以施展。

(四)解除后顧之憂

要關心教工生活,積極解決教工后顧之憂,確保教工生活幸福。應該建立教職工定期體檢制度、生病慰問制度、貧困救助制度等,讓教職工感受到關懷和溫暖;啟動“解憂”工程,竭盡全力幫助教職工解決家屬分居問題、下崗家屬就業問題等具體困難,解除教職工的后顧之憂。

子女成才是關乎人生幸福的大事,然而,教師們卻需要把大量時間花在學校的教學任務上,子女沒有良好的管理和培養,老師們很難安心工作。因此,學校應該建立并落實教職工子女培養責任制。教師子女的課后疑問、家庭作業都由所在班級的任課教師負責輔導,教師子女的測驗成績和表現定時向校長匯報。

(五)營造和諧環境

學校選拔干部、選調教師、晉職評優等要真正做到公開民主;校務管理,財經管理,包括小數額的采買維修,要完全做到公開公示。用這些措施來消除教師與學校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的隔閡與誤會,促進大家在一起愉快相處。

可以經常開展趣味體育比賽等活動,豐富教職工的業余生活,增添教職工精神幸福。要積極為教職工提供條件,倡導教工鍛煉身體,開展教工趣味體育比賽,掀起鍛煉熱潮;成立各種文體俱樂部,經常性開展書畫、棋類、唱歌、器樂、舞蹈等文藝活動。組織教職工積極參加一年一度的校園文化藝術節,增強教職工的身體素質,增進教職工的情感交流。

要積極維護女教職工合法權益、開展好“巾幗示范崗”活動,組織女教職工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婚姻法》、《女職工勞動保護法》等,教育她們知法、懂法、守法,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婚姻觀、家庭觀,自尊自強、自信自立。切實幫助女教職工解決實際困難、繼續開展好“巾幗建功”和“和諧家庭”創建活動,組織開展好“三?八”節系列活動。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當前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學生健康成長的保障,是教育跨越發展的根本,我校必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抓實抓好這項重要工作。

五、討論的主要成果:

(一)解放思想,確立“科學發展抓質量、轉型發展創特色”的辦學理念。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是時代的呼喚,是國家發展的需要,是總書記講話的重要思想在教育中的體現。中央要求,用科學的發展觀來統領當前的各項工作,學校管理當然不能例外。在學校管理中,應該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拋棄“唯分數論”,堅持以人為本、教書育人的辦學思想,為國家實現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作出應有的貢獻。一切以教師和學生的發展為核心,給教師和學生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創造良好的發展條件,實現教師和學生最大和最好的發展可能,鼓勵學生發展個人特長,促進和引導全體師生健康全面發展。鞏固學校已有的辦學成果,進一步提煉和凸顯我校辦學特色。

(二)解放思想,確立以師為本的管理思想。特別是最近幾年進入我校的年輕教師越來越多,可以說為我校發展注入了一股充滿活力的新鮮血液,所以這點顯得尤為重要!任何學校管理的核心都是人,教師們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思想,有感情,有獨立的人格,有各種需要,渴望自身價值的實現――這些正是作為生命體的人的主要特性。學校管理要正視這種特性,在注重管理的科學化、有序化的同時,確立生命意識,關注生命,以教師的發展為本,樹立人本主義的現代教育管理理念,進行民主管理。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人人能做事,事事能做好;人人兢兢業業做事、事事認認真真做好;人人高興愉快和諧做事,事事高質高效低耗完成。要達到這一目標,就要靠以人為本,以人為核心的文化管理和人的極強的事業心來實現。要做到愛護人、關心人、尊重人、善用人、培養人、滿足人在物質和精神、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培養集體精神和合作意識,建立合諧的人際關系,創造良好優越的工作環境和條件,充分體現出每個人的人生價值,這才是一種以人為本的管理。

(三)解放思想,確立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的特色教育思想。學校領導及全體教職員工應該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大膽創新,探索出一條“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辦學路子,確立“以學生發展為核心,以育人為中心”的特色教育思想,把學校辦出特色。首先,不斷探索和改革對學生的評價方法,積極構建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從美德、學習、才藝、健康、創新、環衛、語言、讀書、服務、進步等十個方面評選標兵學生,要求各班廣泛討論、公開張貼,讓這一制度深入人心,用以引導學生積極進取、健康發展。標兵學生通過學生演講自薦、班級討論通過、年級嚴格審核、學校上會批準這一程序產生,并在校級大會上頒發獎品及證書、致頒獎詞、教學樓醒目位置懸掛宣傳牌、校園網登載個人先進事跡,這一系列措施給了學生榮譽和激勵,一方面,鼓勵本人更上層樓,另一方面,引導其他學生共同進步;其次,學校組織成立學生會、校園文明崗,培養學生自管能力,促使校園文明崗在各班得到自覺開展,以發揮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讓管理工作觸及全體學生,潛移默化的養成學生自覺守紀習慣,在各項工作中讓一批優秀學生干部鍛煉成長為服務標兵。再次,繼續開展文藝隊、體訓隊、書畫社、廣播站等興趣小組活動,鼓勵全體學生發展個人特長,讓每個學生都有掌聲響起來的時候。

(四)解放思想,確立制度管理與情感管理相結合的校園文化。學校的管理,說白了就是平衡不同層次教師的心態。必備的制度管理不可缺少,更重要的是推行情感管理。學校的制度管理如果過于僵化、死板、苛刻,必然導致職工怨聲在道,必然影響師生的情感,進而影響教學質量。因此,一些學校那些一天到晚的簽到、簽退,中間抽查坐班的行為控制方式和隨意減少教師休班時間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那些不顧廣大職工的意愿,把領導的意志強加與人的做法,更是影響職工積極性的。以感情留人,以事業留人,以待遇留人,把情感貫穿于日常管理工作中,對教師真心呵護,誠心關懷,耐心扶助,細心體察,全心依靠,做到思想工作灌注情,物質激勵富于情,精神鼓勵滿含情。青年教工的婚姻,中年教工子女的升學、就業,退休教工的生活、健康等,學校領導都關懷備至。領導的關懷如點點甘霖滋潤教師心田,“真心換來誠心,熱情換來激情”,教職員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忘我工作,才會涌現出一批青年骨干教師。

(五)解放思想,確立依法治校的發展思想。用合理的制度來制約人,引導人,激勵人,完善各種制度,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要注意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采取學生評價、教師評價、教研組評價、學校考核等多種方式,嚴格按照制度對教職工進行綜合考核,將考核結果作為年終獎勵、結構工資、職稱晉升的主要依據,使全體教職員工權責分明,各盡其職,學校各項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

解放思想永無止境,科學發展任重道遠。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矛盾、新變化和師生員工的新期待,全校上下在大討論中緊扣活動主題、創新活動方式、營造良好氛圍,通過大討論解放思想、統一認識,進一步更新了發展觀念、明確了發展方向、理清了發展思路,進一步把教育理念轉到科學和諧發展上來,把工作重心轉到特色建設為主上來,把育人模式轉到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上來,努力在推進科學發展上形成新的共識,不斷增強學校發展的實力、活力和競爭力。

總之,通過開展落實科學發展觀思想大討論活動,達到了進一步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增強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促使全體教工思維方式、工作方式、領導方式轉變,提高了黨員干部的科學發展能力,達到了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