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學習科學發展觀的心得體會
時間:2022-06-02 03:49:00
導語:學院學習科學發展觀的心得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學發展觀是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一個重大戰略思想。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對我們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學習科學發展觀,全力推進發展
科學發展觀是完整的科學體系。這一理論體系內涵豐富,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科學回答了什么是發展、為誰發展、靠誰發展、怎樣發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茖W發展觀,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經驗的升華,從統籌協調發展、“發展是硬道理”,到“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再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又好又快”發展,我們黨堅持發展的信念一以貫之。
當前,我國正處在一個發展機遇期,也是一個矛盾凸顯期;既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動力,又有各種矛盾和風險。這要求我們充分尊重和遵循客觀規律,謀求又好又快的發展,而不要為各種困難、矛盾和風險所嚇倒。特別是近年來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復雜形勢,我們更需要沉著應對,堅持發展不動搖。
在自己的工作單位,一方面,*師范大學正在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本科教學水平評估的“優秀”成績、“博士授權單位立項建設”納入中期計劃、大學城新校園的全面啟用、全校教職員工積極向上的心氣等,為學校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作為學校的新興二級單位,經濟與管理學院正在勃發新的生機,人才的匯聚、力量的整合,使我們有信心全面推進學院的教學科研進一步提檔升級,進一步推動學院全面發展,為學生成才、為社會進步、為地方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二、不斷學習,深入領會
科學發展觀具有十分豐富深刻的內涵,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各個領域,既有生產力和經濟基礎的問題,又有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問題。當前,我們首先要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義,以人為本是核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基本要求,統籌兼顧是根本方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是根本目的”的科學發展觀念。
我們的學習要堅持不懈、持續下去,以使自己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解進一步深化,進一步系統;要不斷地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自己的教學科研工作,用科學發展觀梳理教學理論與教學觀念,整合學術理論與學術思想,使自己的教學科研理論體系進一步科學、完善,為教學科研工作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要自覺訓練科學發展的思維,摒棄過時的思維模式,考究習慣做法是否適應新需要。
三、積極工作,不斷總結
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再好的理論,如果不與實際相結合,不落實到實踐中,也不能發揮其指導作用。學習科學發展觀,不能“空對空”,要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包括個人的教學科研工作、分管的全院教學工作、單位的整體發展及學生的培養、通過學生培養和科學研究而推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不僅要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工作實際,更要在工作實際中回味科學發展觀,邊學習、邊思考、邊實踐,邊實踐、邊總結、邊充實,既扎扎實實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以實際行動和實際效果來體現,又在本職工作的探索創新中增進對科學發展觀的深入理解與掌握。
同時,在工作實踐中,還要勤于思考、不斷總結。要透過現象看本質,要在繽紛繁雜的事務中堅持發展的方向,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對單位來說,要不斷培育為學生成才的各種資源優勢與能力優勢,不斷培育服務社會的核心能力,只有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中做出實實在在的貢獻,學院的發展才真正體現;對個人來說,要立足于學院的發展大局而培養自身的素質能力,在教學科研工作中為學院發展做出積極的幫助,這是“又好又快發展”的基本要求。
四、以人為本,服務教職員工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這既是科學發展的動力源泉,又是科學發展的目的歸屬。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沒有“以人為本”,人才與人才之間合作不夠、整合不力,就談不上“又好有快”的發展,個人發展受限、單位發展受限;發展是為了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發展的成果惠及人民,這是科學發展的最終目的與歸屬,在此,發展是手段而非目的。
在經濟與管理學院的發展中,貫徹落實“以人為本”,我們應當做到:
一是充分調動全體教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其在教學科研工作中保持最大的激情,為學生的成才、為學院的發展而努力工作,積極實踐,開拓創新。
二是時刻傾聽全體教職工的意見建議。高校是知識分子集中的地方,他們的意見建議多是在自己獨立思考中形成的,是很有價值的。因此,傾聽教職工的意見建議,常常是改進工作、創新管理的有效思路。
三是處理好教師發展與學生發展的關系。當前,我們面臨大學城與老校區“兩地辦學”的局面,客觀上形成了教師“上課即來、下課即走”的狀況,當學生在學習成長中對教師有需求時,我們要鼓勵教師為學生而停下“趕車”的腳步,張揚“為學生成才是教師最大的職責”。
四是全心全意服務教職員工?!邦I導就是服務”,這在高等院校應當最充分地體現,因為高校少了許多短期的應急的事務,多了許多持續的、長遠的工作;少了許多指揮命令,多了許多獨立思考創新工作。因此,高校的領導者,特別是二級教學單位的領導者,更多的時間、精力應放在為全體教職員工的服務上,關心他們的生活,關注他們工作上還需要什么條件、需要什么幫助,如此他們便能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工作,發展也就成為自然的事。
- 上一篇:世界經濟形勢分析管理論文
- 下一篇:創業型城市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