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場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心得體會
時間:2022-10-26 02:30:00
導語:農場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心得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學發展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根本指針,其內涵就是始終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實現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的發展。面對新形勢和新要求,以科學發展觀指導農業,全面樹立科學的農業發展觀,準確把握農業發展的客觀規律,汲取先進的農業發展經驗,著眼于豐富農業發展內涵,創新農業發展觀念,開拓農業發展思路,破解農業發展難題,全面推進農業新發展,結合制定提出的發展目標,著力打造以大麥種植和經濟林建設為核心的現代農業體系,以內生經濟增長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
一、加快推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保障農業安全
農業是安天下的產業。土地、水以及農田設施條件等是農業生存發展的基礎。要從農業基礎設施著手,加快推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節地、節水、節時、節能的資源節約型農業體系,提高資源利用率,保障農業安全。一是要結合農業綜合開發建設“四高”、“八化”高標準農田結合,提高農業綜合開發的整體效益?!八母摺笔侵父咂瘘c、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益。“八化”是指農田園林化,耕作機械化,種植區域化,生產服務系列化,栽培技術現代化,經營規?;?,管理規范化,產出優質高效化。項目區建設要按照現代化農業的標準完善規劃,統一設計,進行項目區的開發治理。在工作中既要注重項目區工程及各項治理措施的內在質量,又要注重項目區的外觀質量,使項目區真正形成田成方、林成網、渠路林田電配套,適宜機械化作業的高標準方田,從而達到“八化”標準。二是把積極爭取項目與發展高效節水農業結合,提高農業的技術裝備水平。水資源短缺加上利用率低,已成為我場農業和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發展節水農業是促進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客現要求。必須以建設現代化農業為出發點,建立完善有效抗御自然災害的水利體系。遵循立足生態、高效節水、協調發展的方針,通過綜合開發、綜合治理、綜合投入、綜合措施,加大水利骨干工程的配套建設,建設農田高效灌水系統,規?;痉豆こ?;采取生物節水與工程節水相結合,推廣現代新型灌溉制度;推廣膜下滴灌等高效節水技術,形成常規節水與高效節水相配套的水利產業體系。
二、樹立新的農業產業觀,發展核心農業產業
尊重客觀規律,用科學的產業觀認識現代農業產業,樹立新的農業產業觀,發展核心農業產業,使農業產業與經濟的發展相適應,城鄉協調發展。一是強化效益優先。堅持以效益為中心,優化資源配置,依靠制度和科技創新,轉變增長方式,提高農業市場化、產業化程度,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二是強化區域優勢。以“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發展思路,突出產業布局,發展大麥、食葵種植,要以建設種子(苗)基地為基礎,以良種提純、擴繁為重點,推進良種化進程,促進育繁推銷一體化,提高差異性競爭水平;三是強化協調發展。大力發展糧食和經濟林加工、包裝、運輸、保鮮等后續產業,使農業“內部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拓寬農業市場空間,實施“走出去”戰略,推進外向型農業發展,強化農業基礎產業地位。
三、以市場為導向,提高產品內在競爭力
用經濟規律來經營農業,用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來指導農業。著眼于建立現代農業體系,增強農業綜合實力和競爭力。著力打造農場大麥品牌,注重打品牌、創品牌和護品牌,樹立品牌觀念,以品牌吸引消費,以名牌搶占市場。
四、樹立現代農業意識,注重提高科技含量
牢固樹立科技是農業發展的第一生產力的思想,樹立現代農業意識,加強農業科技投入,引進先進的農業技術,改變農業粗放經營模式。進一步調整農業科技發展目標,逐步從保證農產品供給向保障農產品質量轉變,從增加產量向增加收入轉變。引進科技型企業、農業院校等服務于農場農業建設,使農業科技推廣變為全社會共同促進的事業、共同參與的行動。注重引進高科技含量的農業品種,提高農產品科技含量,保障農產品質量。
五、科學規劃,樹立新的生態觀
科學規劃,樹立新的生態觀念,以保護自然、保護生態、創造優美家園為目標,利用生物循環規律,促進農業與環境的良性循環,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深入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工程以及農場經濟林建設項目,保護和提高生態質量。
六、以人為本,一切為了職工
把保障職工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滿足職工的生產和生活需求放在第一位,把職工的增收作為首要任務,努力培育和全方位開發人力資源,促進職工的全面發展。一是增強職工素質,不斷提高經營現代農業的水平。二是保障職工合法權益,釀造良好的社會發展環境。三是以增長職工收入為目的,把科學發展觀落到實處,突出以人為本理念。
- 上一篇:城市開發公司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
- 下一篇:網店營銷策略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