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信用社員工科學發展觀相關心得體會

時間:2022-10-26 02:48:00

導語:農村信用社員工科學發展觀相關心得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信用社員工科學發展觀相關心得體會

什么是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就是堅持以人為本,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茖W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一、發展。鄧小平同志指出:“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是要靠自己的發展?!薄鞍l展才是硬道理”。同志指出:“黨要緊緊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堅持黨的先進性和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落實到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推動社會全面進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弊鳛樵r村、服務農民為主的銀行類金融企業,農村信用社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發展問題。農村信用社只有業務快速、健康發展,提高綜合競爭力,才能確保農村信用社持續經營。當前,全球經濟危機開始對我國經濟產生影響,農村金融體系不斷改革,農業銀行業務向農村延伸,郵政儲蓄銀行對農村信用社的業務步步進逼,加之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逐步設立,農村信用社面臨的經營環境進一步惡化,面對的挑戰日益嚴峻。如何面對這些困難?路子只有一條,就是進一步解放思想,迎難而上,正視自己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不斷改革創新,提升農村信用社的競爭力,促進農村信用社各項業務快速、健康發展。

二、以人為本。為誰發展、靠誰發展、發展成果如何分配,這是任何一種發展觀都必須回答和解決的基本問題。以人為本之所以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就是因為科學發展觀在對這些基本問題的回答上始終貫穿了以人為本的原則和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對農村信用社來講,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要把人的發展作為促進業務發展的動力。要進一步加大人員培訓力度,用新的理念和思想培訓、培育人。企業培訓要關注兩點:一是應知應會;二是思維行為。應知應會包括業務操作技能與技巧,各項規章制度等;思維行為包括理念、管理方法、溝通技巧等。當前,農村信用社要與時俱進,借鑒先進的管理理念,引入管理培訓,不僅抓好員工應知應會的培訓,更要解決員工的思維行為問題,要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影響人、培育人。要相信并依靠員工,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如何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作為管理層來講,要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了解基層的實際情況,聽取基層的意見和建議,做到有效決策;作為員工和執行層來講,要保持昂揚的工作斗志,采取積極的工作態度,義務反顧地將上級的要求不折不扣地執行到底,堅持到底,做出成效。要引入先進的管理理念,尊重員工的價值,讓員工感覺到被重視、被關懷,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2、要把人的發展作為農村信用社業務發展的目標。對于時代來講,人才是稀缺資源,各行各業都在呼喚人才。古人云:“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鞭r村信用社的發展離不開人才,更需要人才。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培養人才,讓農村信用社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要營造人才脫穎而出的機制,讓想干事的人有一個舞臺,讓能干事的人有干事的機會,讓干成事的人得到應得的待遇。要關注大學生員工的學習和進步,關注大學生員工的成長,有目的地讓他們在多個崗位鍛煉學習,培養他們的工作激情,培育他們干事創業的精神,使他們通過埋頭實干,增長自己的才干,提升自己的能力。

三、全面、協調、可持續。全面、協調、可持續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對于農村信用社來說,貫徹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就要切實處理好內控管理與業務發展的關系,把加強內控管理、案件防控與改革創新、業務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對于內控管理和業務發展要堅持兩手抓,一手抓內控管理,一手抓業務發展,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農村信用社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重點要推動三個轉型:

一是管理轉型。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特別是省聯社成立以后,農村信用社制訂并完善了各類管理制度和規范,我們不斷加大制度建設和執行的力度,但各類案件仍時有發生,這說明我們在內控管理方面存在不足。解決案件多發的問題,要從員工思想、管理方法、制度執行三個方面進一步加強。首先,要解決員工的思想認識問題。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要培養員工養成遵守制度光榮,違反制度可恥的好習慣,就要解決員工的思想認識問題。解決思想認識問題關鍵在學習。要建立學習型組織,創造學習氛圍。縣級聯社每周都要安排學習時間,讓學習成為每個員工的自覺行動。培養學習習慣要創新學習方法,不僅靠考試等手段強化學習,還要引入討論、座談、演講等方式,激發員工學習制度的自覺性,讓員工自發地學習制度、遵守制度。其次,要改善管理方法。管理者要改變粗放的管理方式、方法,縣級聯社中層干部上崗前要進行必要的管理培訓,讓管理者了解管理的基本方法,不能干的好,就當干部。員工干的好,要給予物資獎勵和精神鼓勵,而不僅僅用提拔這一種激勵方式。對于農村信用社內部管理的關鍵崗位會計主管,除定期輪換外,還要注重對他們的培訓,提高會計主管的素質。第三是提高制度執行力。我們不斷加大檢查監督力度,對違反制度的員工嚴格處罰,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要真正提高員工的執行力,還要營造執行的氛圍,切實做到有令必行,令行禁止。

二是經營戰略的轉型。經營戰略又稱競爭戰略,是在公司戰略的指導下,從事某一特定具體行業的經營單位所制定的戰略計劃,是公司戰略下的子戰略。希特認為,經營戰略是指一整套相互協調的使命和行動,旨在為客戶提供價值,并通過對某一特定產品市場的核心競爭力的利用來獲得某種競爭優勢。競爭戰略的精髓,在于“選擇以不同于競爭對手的方式采取行動或選擇采取不同于競爭對手的行動”。波特教授把競爭戰略描繪成“采取進攻或防守性行動,在產業中建立起進退有據的地位,成功地對付五種競爭作用力,從而為企業贏得超常的投資收益”。根據美國著名戰略專家邁克爾.波特教授提出的競爭戰略理論,按照SWOT分析法,我認為農村信用社應選擇目標集聚并輔之于差異化的戰略。省聯社提出的“四個面向”方針就充分體現了目標集聚戰略。另外,由于農村信用社點多面廣,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要根據各地農村信用社的實際,適時輔之于差異化戰略。差異化戰略要求我們推出不同于對手的競爭優勢,比如我們的“農村信用工程建設、箱式共同體”等就是差異化戰略的體現。面對競爭對手力量的增強,農村信用社的經營戰略要不斷根據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變化適時轉變。

三是企業文化的轉型。我們發現,長期業務發展較快的農村信用社,其內控管理比較嚴,各項制度執行的比較好,這樣的農村信用社都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有一個好班子,有一個好隊伍。企業最有生命力的東西是文化,伴隨歷史的發展,文化更長久,更持續。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也離不開可持續發展的文化。我們農村信用社要保持長久的競爭力,企業文化轉型不可避免。要根據農村信用社發展的需要,從傳統的半官半企文化,轉化為健全、科學、有生命力、有競爭力的現代金融企業文化。培育現代金融企業文化,就要圍繞企業的核心利益,把工作重心、員工收入向業務一線傾斜,向促進業務發展的方向傾斜,讓大家尊重為企業創造利益的員工,為企業發展做出貢獻的員工。

四、統籌兼顧。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堅持統籌兼顧。對農村信用社業務發展來講,統籌兼顧要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關系:

一是要統籌兼顧農村業務與城區業務的關系。農村業務是農村信用社的傳統業務,是農村信用社的主陣地,我們一定要鞏固好,發展好,做到寸土不失。另外,城區業務特別是城鄉結合部的業務是我們要盡力爭取的業務,要做到寸土必爭。

二是要統籌兼顧改革的速度與員工的承受能力的關系。華為總裁任正菲說,“領先一步是先進,領先三步是先烈”。對于農村信用社內部管理改革,一定要注意改革的速度與員工承受能力的關系,要循序漸進,因地地制宜,適時、穩妥地推進改革。

三是統籌兼顧管理與發展的關系。把工作重心放到內控管理和案件防控上,一定程度地影響員工發展業務的精力。另外制度約束過多、手序繁雜也會影響農村信用社服務的效率。抓內控管理一定要抓關鍵環節,找準著力點,要堅持實干加巧干的原則,注重工作方法,力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是統籌兼顧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農村信用社員工持股較多,農村信用社的發展與員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要讓員工了解農村信用社發展的現狀,處理好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既不能只注重長遠利益,減少職工收入,更不能只注重眼前利益,盲目多發工資,在職工收入分配上采取殺雞取卵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