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局副局長學習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

時間:2022-12-19 04:50:00

導語:廣電局副局長學習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廣電局副局長學習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

在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領導干部應該盡快更新觀念,學會在輿論監督環境中工作,努力實現四個轉變:

一是由認識誤區向理性認知轉變:一些領導干部認為輿論監督就是找岔挑刺,就是拆自己的臺,是跟自己過不去,是往自己臉上抹黑。有的不反思工作中的缺失,卻指責刊登批評報道的新聞媒體“損害”了自己所在地區的“形象”,“毀掉”了自己所在行業的“成績”。其實,實踐已經反復證明,重視輿論監督,充分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是黨和政府提高工作透明度、提高執政和行政效率、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聯系的一條重要途徑。輿論監督成本低,見效快。善于將輿論監督作為一種改進工作的手段,反映了堅定的黨性,更體現了政治智慧,是新形勢下檢驗執政能力的一桿標尺。一個勤政為民的政府及其領導干部是應該歡迎新聞輿論監督的。

二是由被動應對向主動適就轉變:在實際工作中,有的人視輿論監督為“洪水猛獸”,以各種理由和借口拒絕、抵觸記者采訪相關問題,千方百計加以阻撓;有的絞盡腦汁“捂蓋子”,使批評報道無疾而終;有的不是去下功夫改進工作,而是在批評報道的個別細節上糾纏不休,甚至不惜人力、物力展開針對新聞媒體和相關記者的“反調查”;凡此種種,都是被動應對新聞輿論監督的表現。主動適就新聞輿論監督,必須克服消極和抵觸情緒,更不要為了顧全所謂“大局”而顛倒黑白,結果置自己于更為被動不利的境地;同時,必須加倍努力,做好本職工作,減少批評性報道的誘發因素,讓媒體“無話可說”;當報道確有嚴重失實或不全面時,應及時與媒體溝通,掌握主動權,以最快的速度來消除公眾的誤會。

三是由重視傳統媒體向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并重轉變:在大眾傳媒時代,借助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平臺,輿論監督威力無比,“不怕上告,就怕見報”,成為人們對新聞輿論監督渠道的生動表述。如今又有了互聯網,在民主和諧的環境中,群眾可以直接在網上“短、平、快”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反映民眾的呼聲。監督的力量,從未像今天這樣蔚為壯觀。網上的輿論監督,作為“電子民主”之一種,成為群眾監督和新聞輿論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七大和全國“兩會”后,不少黨政領導干部迅速轉變觀念,以開放的胸懷,愿意和網友們一起“灌水”“拍磚”,敢于并善于接受群眾的監督,包括網上的輿論監督,這種與時俱進的反應當然值得大力倡導。

四是由表態性支持向法制保障轉變:從新聞輿論監督的實際效果來看,對輿論監督有力的支撐不能僅靠領導一次又一次地表態如何歡迎和重視,不時下發辦法、通知等規范性文件,更要從制度上、法制上予以規范和保護,逐步完善對輿論監督的法律保障,加快相關立法步伐。認真執行現行法律法規中保護輿論監督的有關規定,通過立法或司法解釋明確新聞媒體開展輿論監督的權利、義務和責任,明確新聞輿論監督與新聞侵權的法律界限,維護新聞媒體及記者的合法權益。

當然,在輿論監督越來越重要的時代,對新聞媒體的職業道德和行業公信力的要求也將越來越高。新聞媒體在謀求自身科學發展的同時,要抓住群眾關注,政府重視,有普遍意義的重大問題,實施建設性監督、科學監督和依法監督,為促進科學發展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