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直行政執法機關開展行政效能建設和監察工作實施方案

時間:2022-06-23 05:35:00

導語:縣直行政執法機關開展行政效能建設和監察工作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直行政執法機關開展行政效能建設和監察工作實施方案

按照××政字[2005]1號文件要求,為貫徹落實依法治國、依法行政基本方略,提高行政執法機關的行政效率和工作效能,加快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步伐,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和即將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公務員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我縣實際,縣政府決定從2005年8月開始在全縣范圍內開展行政效能建設和監察工作,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

行政效能監察是監察機關對國家行政機關、公務員依法行政、履行職責及其效率、效果的監督檢查以及對違法失職瀆職行為的查處。開展行政效能監察是轉變政府職能,推動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轉變機關作風的有效手段;是加強對行政權力的監督,促進廉政建設和反腐敗的重要治本措施;是紀檢監察機關服務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行政機關執政能力,促進政治文明,建設廉潔、高效、勤政、務實的法治、服務型政府,構建和諧社會的迫切要求。這項工作以人民群眾認可和滿意為最高標準,以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主要依據,確保政令暢通,確保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暢通,順應民意,取信于民。通過規范行政行為、完善政務公開、加強考核評定,嚴格責任追究,著力解決行政機關存在的管理松懈、推諉扯皮、辦事拖拉、效率低下、資源浪費、為政不公、對群眾漠不關心及行政不作為和亂作為等突出問題,促進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構建行政效能建設與效能監察長效機制,以優良的政風打造優良的政務環境,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

二、監察對象

具有行政審批(包括審批、核準、審核、備案事項)、行政執法、費用收取、檢測檢驗、證照審驗發放職能的行政執法單位,與企業設立、項目建設、公益事項密切相關的單位(含所屬下級機構)及其工作人員。

第一批監察的部門和單位:縣交通局、公安局、司法局、發展和改革局、旅游局、國土資源局、環保局、衛生局、建設局、水務局、林業局、教育局、民政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文體廣電局、農牧業局、商務局、科技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經濟局、氣象局、人防辦、公安消防大隊、交警大隊、人民銀行、國稅局、地稅局、物價工商局、質量技術監督局、食品藥品監督局等30個單位及其工作人員。

三、主要內容

(一)加強效能建設,提高行政效能。一是根據《行政許可法》的規定,制定和完善落實《行政許可法》的相關制度。二是立足機制創新,規范審批行為,明確審批內容、程序、權限,減少辦事環節,簡化辦事手續。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的決定的實施意見》(××黨發[2003]14號),推行行政首長問責制、首問責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失誤差錯追究制等規章制度,積極探索審批與服務、監督與管理并重,權力與責任掛鉤的工作模式。三是全面推行辦事公開制度,公開服務承諾,建立限期辦結制、超時默認制和公示、聽證制度。嚴格公開辦事條件、辦事依據、辦事規則、辦事程序、辦事時限、辦事結果和辦事紀律,增加權力運行和工作的透明度,方便群眾辦事和監督,促進政府部門工作廉潔優質高效,為投資者提供熱情、及時、全面、專業的服務。

(二)規范執法行為,堅持公正執法。一是規范執法檢查行為。在行政執法檢查中,行政執法人員要掛牌上崗,亮證執法,堅持以人為本,以理服人,以法服人,禮貌待人;執法行為必須與執法主體資格相稱,不得超越職責范圍、管轄區域進行執法查處,不得非法查封、扣押、凍結、沒收生產經營者財產,不得違法違規實施強制執行措施。二是規范裁決行為。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行政裁決,做到公平、公正,不得違法違規裁決。三是規范行政處罰。在執行行政處罰時,必須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條文必須準確,程序必須合法。要以幫助教育和解決實際問題為目的,堅持就輕、合理、適度的原則,禁止下達和變相下達罰沒收入指標。

(三)講求誠實守信,堅決兌現承諾。各單位要嚴格貫徹執行法律法規和政府的決定、命令以及有關優化投資環境、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規定,嚴禁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確保政令暢通。要著力解決對法律法規和縣委、政府出臺的政策措施執行不力或消極抵觸,搞部門利益至上等問題。切實做好政務公開工作,全面、準確、真實地公布信息,不得隨意撤消、變更已經生效的行政決定。

(四)規范工作紀律,制止不良風氣。各部門要建立健全相應的規章制度,認真抓好各項制度的執行,嚴肅工作紀律,杜絕公款旅游、超標準接待等現象發生。規范公款參觀、考察、學習審批程序。嚴格查處統計數據虛報浮夸、弄虛作假行為,尤其要對弄虛作假騙取財政資金或撈取政績的行為進行嚴肅查處。

四、工作措施

(一)抓好制度建設。各部門、各單位要根據合法合理、精簡效能、權責統一、系統完整、公開透明、監督制衡的原則,按照從嚴治政、執政為民的要求,結合本部門、本單位工作職能和業務實際,建立健全崗位目標責任制、窗口集中辦理制、聯合辦理制、限時辦理制、辦事公開制、服務承諾制、效能告誡制、績效考核制、首問責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和失誤差錯追究制等內部監督管理制度。同時,加強對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使各項制度真正落到實處。

(二)建立投訴機制。根據《××倫貝爾市對損害經濟發展環境行為實行責任追究的暫行辦法》(××黨辦發[2003]19號),進一步完善行政效能舉報投訴機制,設立行政效能投訴中心,由該中心和縣紀委信訪室、優化辦負責行政效能投訴的受理、登記與摘錄工作。投訴中心通過受理和辦理效能投訴工作,采取下達《監察通知書》、《監察建議書》、《監察決定書》等形式,對各部門、各單位開展效能建設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各部門、各單位要設立行政效能投訴站,根據分級管理和歸口辦理的原則,受理對本部門、本單位行政效能問題的投訴??h監察局負責對政府各部門的行政效能投訴進行查處。

(三)加強監督檢查。一是開展專項檢查。圍繞改進機關作風、提高行政效率這個重點,認真組織開展專項檢查,并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監察建議,督促有關單位進行整改。二是進行現場監督。各部門、各單位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基層、農村、企業,現場聽取群眾和企業的意見和建議,接受群眾和企業的現場評議監督。三是建立執法監督制度。對重大執法活動,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特邀監督員或新聞記者參與,增加工作透明度,加強執法過程重點環節的監督。四是強化評議制度。效能監察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對監察對象進行科學有效的評議。要與已經開展的行風測評、廉政測評有機結合,與組織部門年度實績考核結合起來,加大評議范圍,擴大“民評官”的范圍。每年要組織行政相對人、社區居民、農村百姓、個體工商戶、企業法人召開座談會,填寫測評票,對有關行政機關的效能情況進行測評。五是運用好測評結果,實行嚴格的獎懲制度。對測評結果優秀的予以獎勵,對結果排后的部門、單位當年不能評為實績突出班子,連續兩年排后的班子成員要進行組織調整。

(四)嚴格責任追究。各部門、各單位對行政工作人員在實施行政許可、行政征收、行政檢查、行政處罰和采取行政強制措施、履行行政復議職責以及處理行政內部事務時出現不作為行為和行政過錯行為,及時進行處理。

五、方法與步驟

2005年的行政效能建設和監察工作從2005年8月初開始到2005年12月底結束。具體分四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宣傳教育,大力動員(2005年8月初至9月中旬)。

縣政府將召開動員大會,政府主要領導作動員講話。組建效能建設和監察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各新聞媒體要開設效能建設和監察工作專欄,加大宣傳力度,擴大社會知曉面,增強社會影響力。各單位要召開全體干部動員大會,舉辦行政效能建設培訓班。各部門、各單位要在群眾易見的位置張貼一幅行政效能建設和監察工作宣傳標語。要廣泛向社會各界征集加強行政效能建設意見。各部門、各單位要通過在中央街設立征集意見咨詢臺及其他多種形式開展廣泛的宣傳活動,宣傳活動的開展情況要留存證明資料備查??h行政效能建設和監察工作領導小組將對各部門、各單位宣傳活動進行隨機督查。

被監察的部門、單位要根據縣政府的方案要求,結合本部門、本單位實際,制定相應的方案,組建機構,分步實施。被監察的部門、單位要抓緊健全和規范規章制度,包括崗位目標責任、政務公示、服務承諾、首問責任、辦事時限、效能告誡、績效考核、行政失誤和過錯責任追究等方面內容的規范性管理制度,并張榜公布。同時,組織干部認真學習有關法律法規和單位制定的各項內部管理制度,增強干部的行政效能建設意識。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第二階段,執行制度,規范行為(2005年9月中旬至10月末)。一是開展自查自糾活動。要組織力量對照行政效能監察的主要內容,對所屬單位、重點崗位和本單位的行政相對人以及與本單位有工作業務聯系的部門、企業、個體工商戶開展調查研究,廣泛聽取開展行政效能建設工作的意見,認真查找本單位在落實兌現政策、優質服務、依法行政、效能建設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開展自查活動,具體包括:機關內部關于優化經濟發展環境、行風建設、行政效能建設各項制度是否健全,是否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執行和落實是否到位,對違反有關制度紀律的人員是否已依照規定進行了處理;管轄范圍內工作人員是否嚴格依照法律法規規定的權限和法定形式、法定范圍、法定程序管理職責;是否按照政務公開要求,做到公開內容全面、公開形式多樣、公開程序規范、公開范圍廣泛、公開時間統一、公開效果明顯;在工作中是否存在辦事少、辦事速度慢、辦事效率差、辦事成本高的“少慢差費”現象;在執法過程中是否存在不按程序執法、不公正執法、不文明執法等問題;是否存在審批不按法律法規文件的規定,在手續齊備情況下不是由工作人員直接辦理,而擅自增加領導審批簽字環節的現象。要對照工作職責,召開干部座談會,開展自我查擺。各部門、各單位要通過到各執法對象、服務對象、工作對象中進行認真調研,廣泛征求意見,發放問卷調查測評表,組織召開各類企業、個體工商戶、各界群眾、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義務監督員代表座談會,設立意見箱、公布受理電話等形式,廣泛征集社會各界意見,幫助查擺存在的問題;各單位領導班子成員要深入管轄的各個工作崗位開展經常性檢查。以上工作開展情況各部門、各單位要留存材料備查。要通過電視、報紙等媒體對自查自糾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宣傳,宣傳材料留存備查??h行政效能建設和監察工作領導小組,將進行隨時抽查,確保自查工作切實取得成效。各部門、各單位針對查擺出的各類問題,要實行整改工作責任制,明確各環節、各崗位人員的整改責任,要重點針對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進行邊查邊改,邊整邊改。整改結果要通過電視、報紙、會、座談會等形式向社會公布,接受群眾監督。自查自糾活動結束后,各單位要進行認真、全面的總結,總結結果以書面形式報縣行政效能建設和監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h行政效能建設和監察工作領導小組將組織若干調查小組,深入到被監察單位及其重點崗位,采取召開小型座談會、個別走訪、書面征求意見等方式開展調查研究,分析被監察單位在行政效能建設和制度執行方面存在的問題,根據行政監察的有關要求,逐個提出監察建議。被監察單位根據自身存在的問題和監察建議,制定整改方案。9月份定為縣直行政執法機關“優質服務月”,由單位主要負責人帶隊,深入企業和基層現場辦公,到個體經營戶中聽取意見,幫助企業和基層群眾解決具體問題和實際困難。9月底舉行座談會?!皟炠|服務月”結束后,各單位工作開展情況報縣行政效能建設監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第三階段,接受群眾監督,開展效能評議(2005年11月初至12月初)。由縣行政效能建設和監察工作領導小組牽頭,邀請和組織部分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特邀監察員及社會各界代表,對各單位開展行政效能建設工作落實情況進行測評,并提出整改意見。

第四階段,檢查評比,總結表彰(2005年12月初至年末)。根據測評的結果,對列入第一批的效能建設和監察工作的部門開展效能建設工作進行檢查評比,對工作開展好、群眾滿意、測評結果好的予以表彰獎勵;對工作開展差、群眾不滿意、測評排后的予以通報,按本方案要求對主要領導進行誡勉談話,班子不能評為實績突出班子;對連續2年效能建設問題反映突出的部門領導,有關部門要對其進行組織處理。

六、建立長效機制

在今年工作基礎上,總結積累切合我縣實際的工作經驗,不斷豐富和擴大效能監察的范圍與成果,創新機制,探索新思路、新做法,為明年和今后效能建設、效能監察長效機制的確立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