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組建通知
時間:2022-10-22 04:06:00
導語: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組建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街道黨工委,各鎮、鄉黨委,區直有關部門黨組(黨委、總支、支部):
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是指員工人數在100人以上,或員工人數在50—99人且年營業收入超過500萬元人民幣的非公有制企業。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具有從業人員較多、企業規模較大、生產經營相對穩定、社會影響力較強等特點。抓好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組建工作,對于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建設、促進非公有制企業健康發展,對于推進我區基層組織建設“強基固本”工程,擴大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面、鞏固黨的執政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為了切實貫徹落實中共重慶市委組織部、中共重慶市新經濟社會組織工作委員會《關于切實做好全市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組建工作的通知》(**新發[**]25號)文件精神,根據中共重慶市委新經濟新社會組織工作委員會在今年六月集中開展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組建月”的有關要求,切實做好我區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組建工作,現將“組建月”活動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要求,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共重慶市委關于加強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委發[**]7號)等有關規定,強力推進我區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組建黨組織工作,為“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奠定堅實的組織基礎。在今年6月集中開展的全市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組建月”活動中,企業組建黨組織工作力爭實現“兩個100%”的目標,即黨組織單獨組建率達100%、黨的工作覆蓋面達100%,迎接黨的十七大的勝利召開。
二、工作安排
為確保兩個100%目標的順利實現,全區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組建月”工作分三個階段進行。各街道、鎮鄉要結合實際合理安排,強力推進。
(一)調查摸底和宣傳發動階段(5月28日至6月15日)
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廣泛調研、摸清情況,宣傳發動。
1、認真開展調查摸底。明確調查摸底的對象、方法和步驟,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及完成時限,抽調工作人員,組織足夠力量,采取深入企業,逐項填寫調查表等形式、廣泛深入調查,全面準確掌握轄區內所有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基本情況和黨建工作情況,徹底查清企業數量、企業性質、經營狀況、員工人數、黨員數量、組織設置、業主身份、管理關系等情況。各街道黨工委、鎮鄉黨委要強化組織領導和業務指導,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確保調查摸底工作全面、準確、細致、有效地開展調查摸底工作,確保無遺漏、無死角。
2、匯總分析摸底情況。匯總各類資料,建立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檔案,為制訂全面詳細的黨組織組建方案提供準確的基礎數據和參考依據。并于6月13日前向區委新經濟社會組織工委填報《**區“兩新”組織情況調查統計表》、《規模以上非公有制獨立法人企業名冊》(見附件1、2)。
3、加強輿論引導。通過傳達文件、召開會議、發放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黨的有關方針政策和《公司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為組建工作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和社會輿論氛圍。
4、廣泛宣傳動員。各街道黨工委、鎮、鄉黨委要組織黨務群團干部深入轄區的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深入員工,講明道理,組織企業查找黨員,動員黨員亮明身份,積極醞釀組建工作,推動黨組織的組建。同時做好業主工作。向業主耐心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講清組建黨組織和發揮黨組織作用對促進企業發展的積極意義,征求業主對企業黨組織組建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引導業主轉變觀念,主動關心和積極支持黨建工作。
5、先進典型引路。積極發現、宣傳“抓黨建、促發展”的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業主和黨組織的先進典型,及時總結、推廣其的先進經驗,引導和帶動其他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組建工作。
(二)集中組建階段(6月15日至6月25日)
1、制定組建方案。根據企業規模、黨員數量、所在區域、行業特點、制定黨組織組建方案,包括黨組織設置方式、黨組織隸屬關系、黨組織負責人的選拔等內容。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確定合適的組建方式。
2、加大組建力度。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中,凡有正式黨員3名以上的,要依據黨章和《公司法》的規定,建立基層黨組織,開展黨的活動。黨員人數在3名以上、不足7名的,應建立黨支部;黨員人數在7名以上、50名以下的,應建立黨支部委員會;黨員人數在50名以上、100名以下的,應建立黨的總支部委員會;黨員人數超過100名的,應建立黨的基層委員會。黨員人數接近50名、100名的,因工作需要,經區委新經濟社會組織工委批準,也可分別設立黨的總支部委員會、黨的基層委員會。到6月25日前,符合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都要單獨建立起黨組織。
3、創新組建方式。對暫不具備組建條件的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要結合實際,積極探索創新組建方式。要通過認真清理、內部發展、外部招聘、上級選派等方式向企業培養輸送黨員員工。在企業內全面清理“隱形黨員”、“口袋黨員”,特別是對下崗再就業人員、農民工和復退轉軍人中的黨員要認真清理、逐個核查,鼓勵其亮明身份;依托群團組織的工會會員、團員青年中培養發展黨員;通過人才招聘會等有效形式,把大學畢業生、退伍軍人和其他人員中的黨員優選招聘到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就業;轄區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較多的街道黨工委和鎮鄉黨委可以在社區和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中開展選派黨建指導員的試點工作,也可探索把黨建工作指導員的組織關系轉到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為單獨獨立組建黨組織創造條件。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建立臨時黨支部、流動黨員黨支部。隸屬關系上,遵循“先組建、后規范,怎么有利于組建就怎么建”的原則,不拘形式、勇于創新、推進組建。力爭到6月底,使原暫不具備組建條件的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全部達到組建條件,單獨建立起黨組織。
4、及時審定批復。按照“屬地管理”原則,新建的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按程序及時上報審批。特殊情況請示區委組織部和區委新經濟社會組織工委研究決定。
(三)規范管理和總結驗收階段(6月26日至6月底)
1、強化建章立制。在深入查漏補缺,繼續做好集中組建階段未完成的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組建工作的同時,要對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進行認真思考、分析和總結,及時解決遺留和新出現的問題。幫助、指導企業黨組織建立健全黨組織活動制度、黨員聯系員工制度、發展黨員工作制度、黨員教育管理制度等長效機制,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的作用。
2、規范管理體制。對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堅持“屬地為主、屬業為輔、條塊結合、分層分類”的原則,合理確定黨組織隸屬關系,確保有效管理,促進工作開展。一般情況下,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由所在地街道黨工委和鎮鄉黨委管理。專業性較強、行業特點明顯的,經區委新經濟社會組織工委批準可歸口行業主管部門或協會黨組織管理。跨區域的大型企業分支下屬黨組織,視具體情況協商確定管理方式。
3、自查總結。各街道黨工委、鎮鄉黨工委對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組建工作情況進行自查總結,在6月30日前形成書面材料報送區委新經濟社會組織工委,填報《新建黨組織的“兩新”組織月報表》(見附表3)并附批復文件復印件。
4、檢查驗收。區委組織部和區委新經濟社會組織工委組織力量進行檢查驗收。一是檢查組建目標實現情況,確保組建率達到100%;二是檢查指導企業黨組織發揮作用情況,做到組建一個、鞏固一個。抽查的主要方式是聽取工作匯報,調閱文件資料,核查相關數據,實地查看企業等;三是發現“兩新”組織黨組織組建和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組建月”活動中的先進典型,進行深度挖掘和宣傳報道。
5、限時整改。對檢查驗收中發現的問題,未完成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組建工作或調查組建工作弄虛作假的,責成限期整改,檢查驗收結果將作為**年度考核黨建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
以上三個階段不能截然分開,必須有機結合,統籌進行。認真搞好調查摸底是前提,黨組織組建工作是核心,規范黨組織管理是目標,只要條件成熟,就要及時組建。五個階段的工作結束后,要認真總結,鞏固成果,查找不足。一旦發現漏建黨組織的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要組建工作隊組織攻堅,確保兩個100%目標的實現。
三、組織保障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各街道黨工委、鎮鄉黨委和有關部門黨組(黨委)要將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組建工作納入鎮鄉黨委、街道黨工委、部門黨組(黨委)抓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的重點內容,加強領導,完善制度,落實責任,切實加大工作力度,開展調查研究,督促黨組織組建,指導黨建工作。區委新經濟社會組織工委領導班子成員也要分片、定點聯系,指導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組建工作,幫助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開展黨建工作。
(二)實行月報,強化考核
按照上級的要求,實行“兩新”組織包括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組建情況月報制度。各街道黨工委和鎮鄉黨委要明確專人按時填報,及時掌握“兩新”組織黨組織活動動態。
區委組織部和區委新經濟社會組織工委將及時通報全區“兩新”組織及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工作進展情況,并加強對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組建工作的檢查指導和監督考核,圓滿完成各階段任務。對工作不力的,要及時督促整改。
精品范文
10非公經濟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