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就業再就業通知
時間:2022-11-02 04:00:00
導語:城鎮就業再就業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街、鎮、鄉,縣府各部門:
為了認真貫徹《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關于切實做好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的通知》(**委發[2002]31號)、《中共**市委辦公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切實做好城鎮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的通知》(**委辦發[2003]9號)及《**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再就業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辦發[2003]92號)精神,現將我縣進一步做好擴大就業、再就業工作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加大就業再就業政策扶持力度
(一)鼓勵失業下崗人員自主創業
凡失業下崗人員自主創業的可按照《**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下崗失業人員從事個體經營有關收費優惠政策的通知》(**辦發[2003]7號)、《**縣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稅收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足府發[2003]13號)的有關規定享受稅費優惠政策。
下崗失業人員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資金不足的,可向信用聯社申請小額擔保貸款,下崗失業人員每人可申請3000-20000元的小額貸款,合伙經營實體(按人數額度)最高額度不超過15萬元,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1年,由市、縣財政各承擔50%貸款貼息。(具體的操作管理辦法由縣勞動保障局會同縣再就業辦、縣財政局、縣信用聯社參照《**市再就業小額貸款試行辦法》另行制定)。
(二)鼓勵服務型企業招用下崗失業人員
各類服務型企業(包括商貿、餐飲、服務業,國家限制的行業除外)新增崗位招用國有企業下崗失業人員,并與其簽定3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的,以及在社區開發公益性崗位安排原屬國有企業大齡就業困難對象的企業(單位),縣勞動保障部門審核,經縣再就業領導小組辦公室認定,從再就業資金中按企業(單位)招用人數提供為期3年的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補貼,補貼標準按單位所招人員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之和計算,個人應繳的養老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仍由本人負擔。社會保險補貼政策暫定執行到2005年底止,并實行先繳后補的辦法。
(三)積極推進社區彈性就業
積極發展勞務派遣、就業基地等組織形式,大力推行非全日制、臨時性、季節性等彈性就業方式。凡在社區實現靈活就業或通過再就業基地、社區非正規就業組織實現再就業的下崗失業人員,可在工商管理費等行政性收費和營業稅、個人所得稅等地方稅收上享受優惠,并可按月、按季、按年度靈活參加社會保險。
(四)援助大齡困難對象再就業
原國有企業下崗失業人員中,男性年滿50周歲、女性年滿40周歲,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且就業困難的,實施重點再就業援助,各街鎮鄉、社區居委會對大齡就業困難對象要列出名單,重點幫助。凡由政府投資開發的公益性崗位,要優先安排適合崗位要求的大齡就業困難對象。要通過落實崗位補貼、社會保險補貼等措施,逐步建立大齡就業困難對象就業托底機制。
(五)加大再就業資金投入
要繼續按照“三三制”籌資原則,千方百計落實再就業基金,促進就業和再就業。再就業基金在確保下崗職工基本生活的前提下,要重點安排用于擴大和促進再就業,解決下崗失業人員的社會保險補貼、再就業小額貸款擔保基金和再就業小額貸款貼息、職業介紹和再就業培訓補貼的部分資金、社區社會保障工作建設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勞動力市場信息網絡建設資金、再就業重點企業貸款貼息等項支出。
二、進一步強化就業和再就業服務工作
(一)加快社區社會保障工作機構建設步伐
各街鎮鄉要進一步調整充實勞動保障服務所專職工作人員,強化勞動和社會保障的職能,充分履行工作職責,積極開展工作。下崗失業人員和企業較多的龍崗街道辦事處、棠香街道辦事處、龍水鎮、郵亭鎮必須在今年8月底前迅速建立和完善社區社會保障工作平臺建設,開展就業和再就業服務。
(二)建立公共就業服務制度
勞動保障部門要開設再就業服務窗口,積極為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和就業轉失業人員提供再就業培訓和職業介紹,實行求職登記、職業指導、職業介紹、培訓申請、技能鑒定申報、檔案管理、社會保險關系接續等“一站式”服務。同時,要加強勞動力市場基礎設施建設,按照勞務信息網項目規劃,搞好多功能職業介紹大廳的籌建工作,建立就業信息公開系統,并盡快實現與市、鄉鎮及社區信息聯網,為勞動者求職和企業招聘提供一個固定的場所和優質高效的就業服務。
(三)加強就業和再就業培訓
要充分利用現有的社會教育培訓資源,擴大培訓范圍,力爭每一名下崗失業職工都能享受到免費培訓的機會。要搞好市場調查,充分了解下崗失業職工的培訓意愿,努力提高再就業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有效性,幫助他們轉變就業觀念,提高職業技能,增強再就業的能力,確保培訓后再就業率達50%以上。
(四)鞏固“兩個確保”,抓好“三條保障線”銜接
堅持按“三三制”原則,籌集落實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資金,依法擴大社會保險參保范圍,強化社會保險費征繳,進一步鞏固“兩個確保”,不準發生新的拖欠。繼續做好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將所有符合條件的城鎮居民都納入低保范圍,做到“應保盡保”。對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下崗失業人員等特困群體,繼續按照有關規定,享受醫療、住房、子女入學、水電等方面的救助。
三、嚴格政策,切實做好再就業工作相關證件的發放和管理
勞動保障部門要依托街鎮鄉和企業搞好審核認定工作,對符合條件的下崗失業人員,要保證其及時領到“下崗證”或“職工失業證”,并作好下崗、失業和再就業的異動記載。工商、稅務等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嚴格按政策規定審核認定享受再就業扶持政策的對象,切實做好證件發放和管理工作。要建立享受扶持政策的人員和用人單位公示制度,接受群眾監督,防止弄虛作假,欺騙冒領等行為。對下崗失業人員轉讓、出租“下崗證”、“職工失業證”的,要及時糾正。對用人單位或個人偽造、租借證件騙取國家扶持政策和資金的行為,要嚴肅查處,對觸犯刑律的,要移交司法機關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對發證機構違反有關規定變賣或濫發證件的,要對有關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造成嚴重后果觸犯刑律的,要移交司法機關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四、加強領導,促進就業和再就業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一)加強組織領導
就業是民生之本。千方百計解決群眾的就業特別是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問題,不僅是重大的經濟問題,也是重大的政治問題。各級各部門要從落實十六大精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高度,從實現“加快發展、脫貧脫困、富民強縣”目標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加強組織領導,主要負責人要負第一責任,分管領導要集中精力抓,確保工作責任到位、政策落實到位、措施保證到位,進一步做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
(二)明確部門職責
勞動保障部門要加強對下崗失業人員認定和管理,協調有關部門完善和落實各項再就業扶持政策;加快建立社區工作平臺,大力推行“一站式”就業服務,組織開展再就業培訓,搞好再就業援助;繼續鞏固兩個確保,做好下崗失業人員社會保險關系接續工作;加強勞動監察,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計經、貿易部門要將控制失業率和增加就業崗位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研究制定有利于促進就業的經濟社會政策;要通過改善投融資環境,促進個體私營經濟和服務業的發展,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要認真搞好企業改制方案審查,把關閉破產企業職工安置和社會保障工作落到實處。
宣傳部門要廣泛宣傳就業和再就業方針政策,宣傳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的再就業先進典型,教育引導廣大下崗失業人員轉變擇業觀念,自強自立,靠自身努力實現再就業。
財政部門要合理調整支出結構,把再就業資金列入預算,加強對再就業資金的監督管理;協調和督促有關部門采取措施認真落實下崗失業人員從事個體經營的各項減免收費項目。
城建部門要妥善安排下崗失業人員自謀職業經營場地;在環境衛生、物業管理等勞動密集型行業,要優先安置下崗失業人員。
金融機構對符合條件的下崗失業人員及時提供小額擔保貸款支持。
地稅部門要堅持依法治稅,規范執法,確保各項稅收減免扶持政策落實到位。
工商部門要設立專門窗口,為下崗失業人員申辦個體戶和企業登記提供開業指導及相關政策、法規和信息的咨詢服務;依法辦理個體戶、企業開業登記,簡化相關手續。
物價部門要協調和督促檢查各項減免收費政策的落實。
統計部門要建立城鄉勞動力抽樣調查制度,負責定期開展城鄉勞動力抽樣調查,及時反映本地的就業、失業動態變化。
民政、教育、公安、衛生等有關部門及工商聯、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眾團體要發揮在促進再就業工作中的優勢和作用,共同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
(三)加強考核
各街鎮鄉和有關部門要建立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定期自查制度,重點檢查稅費減免政策的落實情況;將新增就業崗位、再就業政策落實和困難群體就業安置等情況,每半年向縣政府報告一次。建立再就業政策投訴舉報制度,勞動保障、財政、稅務、工商、經貿、物價、城建等有關部門要設立舉報電話,及時受理下崗失業人員的投訴,公開接受監督??h政府將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納入目標考核管理,每年對各街鎮鄉、縣有關部門再就業工作情況進行專項督查和全面考核獎懲。
- 上一篇:加強社會保險費征繳通知
- 下一篇:中小學危房改造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