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年度基礎教育招生計劃及招生政策的通告
時間:2022-06-10 09:40:00
導語:縣年度基礎教育招生計劃及招生政策的通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省義務教育條例》、《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等有關法律、法規、政策的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縣年基礎教育招生計劃及招生政策。
一、招生計劃
(一)幼兒園
全縣幼兒入園率(3-5周歲)96%以上,其中,學前一年入園率達99%以上,城鎮幼兒入園率(3-5周歲)達97%以上。
(二)義務教育
1.全縣小學一年級適齡兒童2045人,依法全部入學。小學新生入學年齡為6周歲(年月日-年月日期間出生),不得提早入學。其中實驗小學招生8個班,安文小學6個班。班級學額按規定(每班45人)不得突破。
鄉鎮學校所轄適齡兒童按戶籍原則上在本鄉鎮學校入學;城區小學按學區入學。
2.全縣初中一年級新生2341人,小學畢業生100%升入初中。其中實驗初中招生12個班,班級學額不得突破50人;安文初中8個班,班級學額不得突破45人。
鄉鎮初中新生按鄉鎮所轄小學畢業生對口升學。城區初中新生范圍:實驗初中,由在實驗小學就讀的本學區戶籍小學畢業生及雙溪鄉、窈川鄉戶籍小學畢業生對口升學;安文初中,由在安文小學就讀的本學區戶籍小學畢業生對口升學。已在城區義務教育段學校就讀的學生,由于戶口遷移、居住地變化等原因引起學區變化的,仍在已就讀學校就讀并按實驗小學升入實驗初中、安文小學升入安文初中原則,不再轉換學區。
(三)高中
全縣初中畢業生2453人,計劃初中應屆畢業生升高中段的比例達96%左右,普通高中與職業高中的招生比例達到1∶1。
1.普通高中招生1150人。其中:中學11個班550人(含定向生275人,特長生5人);縣第二中學10個班500人;縣第三中學2個班100人。
2.職業高中招生900人。其中縣職業技校10個班500人,縣第三中學8個班400人。
3.初中專(技)招生按省、市下達的計劃執行,不低于300人。
4.普通高中的擇校生比例按省、市"三限"政策執行。
二、招生政策
(一)幼兒園招生
同一鄉鎮內有多個幼兒園的,由鄉鎮人民政府或鄉鎮人民政府委托的中心小學劃定招生范圍,有關幼兒園原則上要按劃定的范圍招生。
幼兒要就近入園。確因受居住分散等條件限制,經教育主管部門批準的,幼兒園可在不超過2.5公里范圍內招收幼兒;超過該范圍的,原則上應全托入園。
各鄉鎮人民政府要確保轄區內幼兒入園率不低于96%。
(二)義務教育招生
1.由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及《省義務教育條例》,確保新生100%入學。
2.縣城義務教育起始年級入學對象的資格確定,年仍按政〔2001〕33號文件精神執行。年開始,凡義務教育對象的父母有監護能力而戶籍登記掛靠父母以外親屬的,義務教育對象原則上應在父母戶籍所在地學校入學,其它學校一般不予安排。年開始,父母、子女戶籍均在城區學區范圍內且有房產的,城區學校優先安排入學;不符合該條件的,空余學額視其戶籍、房產等具備的相關條件及報名情況酌情處理;超過規定學額的,就近安排新城區學校及與城區學校結成共同體的對應學校。義務教育階段招生的實施細則,由縣教育局另行制定。
3.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管理,按文教普〔2004〕9號文件執行。
因監護人長期在戶籍地外打工經商等原因,義務教育對象確需跨學區就讀的,須由雙方學校簽字同意并經縣教育局批準,方可辦理學籍轉移有關手續。屬城區學校接收的,應服從縣教育局統一調控。
4.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雜費,免費享用國家教科書;從年開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住宿費。
(三)高中招生
1.報考條件
(1)報考普通高中的考生,年齡一般應在15周歲及以下(即年月日后出生)的本縣戶籍的初中畢業生,報考中專、職高的考生年齡及戶籍不限。
(2)應屆學生在就讀學校報名。本縣戶籍學生在學區外學校就讀,須有義務教育登記卡,沒有登記卡或未按規定辦理轉學手續的,回戶籍所在地學校報考。戶籍學生在外縣市就讀回本縣報考的,需由畢業學校提供是否應屆畢業生及有無重讀的證明,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報考;不回本縣報考的,普通高中不予錄取。
(3)外縣戶籍考生,初中階段在我縣學校讀滿三年,經縣教育行政部門審批同意的,可在我縣報考。未足三年,本人要求在借考的,經教育行政部門同意,可以在我縣借考,但中學不予錄?。ㄒ蚋改腹ぷ髡{動或縣政府同意作為人才引進的除外,但需提供工作調動及人才引進的證明,并經教育行政部門批準)。
(4)往屆學生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報考。高中段在校生不得報考,初中畢業后在全日制中學插班、重讀、旁聽及社會復習班學生不得報考普通高中。
(5)縣內學校學生在初二學年結束后轉學的,本縣戶籍學生在縣外就讀回戶籍所在地學校報考的,中定向招生指標單列,其定向分數線與中學向實驗初中招收的定向分數線同(因父母工作調動轉學除外)。
2.報考科類
高中(含職高)兼初中專(技)。
3.錄取原則和依據
堅持全面衡量、綜合評價、尊重志愿、適者錄取的原則;將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成績、綜合素質評價的結果、特長條件、加分政策等同時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的依據。
4.錄取形式
(1)綜合錄取
依據考生的學業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等第錄取。
考生參加縣教育局組織的金華市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所得的總分,是高中招生錄取的主要依據??荚囋O語文、數學、英語、科學、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體育六門。學業考試滿分值為630分。其中語文、數學、英語120分,科學160分,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80分,體育30分。語文、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試卷中地方課程內容各占5分。
體育考試相關事項由縣教育局依據《金華市年初中畢業生體育考試工作指導意見》具體確定,平時成績、體質健康水平測試成績、運動技能測試成績均需向學生張榜公布。
學生綜合素質,是高中招生錄取的必要條件。學生綜合素質由綜合素質評語和綜合素質等第組成。綜合素質評語主要對學生的道德品質、公民素養、情感態度、合作精神、日常表現等方面進行定性描述;綜合素質等第由實踐與探究、審美與表現、勞動與技能三個模塊組成,等第分A(好)、P(合格)、E(需努力)三個等級。等第匯總按3A、2A1P、1A2P、3P等順序類推。具體操作辦法按教〔2008〕21號文件執行,其中中學錄取的新生必須3A,普通高中錄取的新生必須達到2A及以上且不得有E。
(2)定向錄取
中學招生計劃數的50%為定向錄取名額。定向錄取名額分配依據:①各初中學校初三畢業學生數、學區范圍內人口數;②各初中學校畢業生學業考試優秀率、后25%所占比例;③各初中所在鄉鎮的辦學水平情況(以省市級教育強鄉鎮為依據);④各初中學校規范辦學情況(含"輕負擔高質量"推進情況)。定向錄取分數線:縣招生辦按中學招生總數劃定最低控制分數線,在最低控制分數線內錄取不足時,剩余名額由縣招生辦按高分到低分調劑錄取。定向錄取名額的數據計算由縣招生辦負責,縣教育行政部門審核批準。
對于綜合錄取和定向錄取上中學分數線累計不足2名的初中學校,在低于綜合錄取分數線50分的范圍內,按高分到低分補足2名。
按政〔2009〕55號文件規定,今年盤山片戶籍的盤山中學、方前中心學校應屆初中畢業生,在縣第二中學錄取時,予以適當傾斜。
(3)特長錄取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考生,由學生本人申請、學生所在學校任課教師推薦、校領導班子集體研究,可向高中學校推薦特長錄取。高中招生學校認真審查推薦學生的材料,對符合推薦條件的學生,可通過面試、研究性學習成果答辯等形式,進行綜合測試后,確定正式錄取名單,經公示無異議,報教育行政部門批準。
①初中階段參加市(地)級及以上正式體育比賽獲個人前六名的學生和團體前三名的主力隊員;初中階段參加市(地)及其以上比賽達到國家二級及以上運動員標準的考生;
②初中階段參加市(地)級及以上正式藝術比賽獲個人前三名(或一等獎)或取得省學生藝術特長水平測試"A級"證書的考生;
③初中階段獲數學、自然科學競賽、中小學電腦制作比賽、青少年信息學(計算機)競賽市(地)一等獎、省二等獎及以上的考生;初中階段獲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科技創新項目省二等獎及以上的考生。
以上各類比賽獲獎必須由教育行政部門組織或參與組織方為有效,其中第③條中兩人及以上的獲獎項目,只限第一作者(姓名)有效。
5.有關政策加分
(1)符合國家可以生育兩胎政策,且已領取獨生子女證的農村戶籍的獨生女考生,可以在學業考試成績基礎上加2分。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可以在學業考試成績基礎上加5分。
①歸僑華僑子女;
②少數民族考生;
③港、澳、臺籍考生;
④駐部隊現役軍人子女。
(3)根據《民政部、教育部、總政治部關于印發<優撫對象及子女教育優待暫行辦法>的通知》(民發〔2004〕192號)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41條的規定,符合下列條件的,作如下規定:
①烈士子女可以直接升入職業高中就讀;報考普通高中、中等專業學校,可以在學業考試成績基礎上加20分。
②殘疾軍人(警察)、因公犧牲軍人(警察)子女、一級至四級殘疾軍人(警察)子女可以直接升入職業高中就讀;報考普通高中、中等專業學校,可以在學業考試成績基礎上加10分。
③駐邊疆國境的縣(市)、沙漠區、國家確定的邊遠地區中的三類地區和軍隊確定的特一、二類島嶼部隊現役軍人子女,報考普通高中、中等專業學校,可以在學業考試成績基礎上加20分。
同一考生如符合同一條中多項的,不能累計加分;同時符合多條的可累計加分,但以20分為限。
6.錄取批次
第一批:中學學生(含綜合錄取生、定向錄取生、特長錄取生)。第二批:二中學生。第三批:三中普通班學生、職業高中學生,按志愿分別錄取。第四批:普通中專、中技學生,按志愿分別錄取。
7.錄取辦法
(1)各批次學生,均由縣招生辦劃定分數線,在規定時間內錄取,錄取學校在招生辦規定的時間內通知學生本人。
(2)年齡在16周歲及以上的(即年月日前出生)應屆初中畢業生,中學綜合錄取和定向錄取提高50分。因休學等原因經教育局審批的超齡應屆畢業生,按政〔2006〕51號文件的規定,中學招生提高10分錄取。
(3)志愿填報不足的學校和未填報志愿的剩余考生由縣招生辦統一調劑。
(4)普通高中的擇校生,縣招生辦劃定最低控制分數線,由相關學校按規定政策錄取并報招生辦審批。
8.其它規定
(1)中考的考點設置由縣招生委員會和縣教育局研究確定。各初中、各考點務必加強考風考紀和安全管理,確??荚嚨墓?、公正,維護考生的合法權益。如發現營私舞弊及發生重大責任事故者,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招生政策有關規定查處。
(2)高中學校招生,禁止虛假招生信息,禁止中考前到初中學校散布招生廣告、拉生源。各初中學校要充分尊重考生意愿,及時向考生公開各類高中段學校的錄取信息,并保證本縣高中生源。
(3)高中錄取新生、招收擇校生,必須嚴格執行金市教基〔2004〕31號文件關于學籍管理的規定,及時向縣教育局報批新生名單,辦理高中學籍。
(4)擇校生的招收嚴格按省、市有關文件規定限人數、限分數、限錢數。對違反"三限"政策的,按省、市有關文件的規定處理。
(5)外縣市來我縣各類學校招生,須經縣教育局批準認可,在境內申請各類招生廣告的審批手續,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執行。
(6)嚴禁有償招生。違反規定的單位和個人,一經查實,給予黨紀政紀處分。
三、本通知由縣教育局負責解釋
- 上一篇:國稅局創文明單位啟動儀式發言稿
- 下一篇:設施農業建設專題會發言稿